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宠物是鳄龟 第362章 答案即将揭晓

《我的宠物是鳄龟》第362章 答案即将揭晓

作者:五彩贝壳 字数:1806 书籍:我的宠物是鳄龟

  忽然,宁勿缺听得身后有人道:“宁少侠想知道封家的事为何不问问我?”

  宁勿缺一惊,急忙回头,才知是元曲。

  宁勿缺忙道:“元大侠对此事知之甚多吗?”

  元曲笑道:“也不算少。二十年前,我还是京城一家镖局的趟子手。那时,封疏影便已在京城为官,因为他为官刚正不阿,所以在京城中声名颇响,有关他的事,我也听了不少。”

  这时严万大概觉得有些不自在,便借故离开了。

  宁勿缺忙道:“愿闻其详!”

  元曲道:“论起来,封疏影也是出身名家,因为封隐是他的祖上。”

  宁勿缺不解地道:“封隐是谁?”

  元曲道:“三术亡吴,一身殉越之人,不知宁少侠知不知道是谁?”

  宁勿缺对江湖之事知之甚少,但对天文地理、诗史书画知道可就不少了,他道:“莫非是文种文大夫?”

  元曲道:“不错,而封隐则是文种最得意的谋士,也是他的莫逆之交。东周末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凭着文种、范蠢之辅佐,卧薪尝胆,最后一雪前耻,吴王夫差被逼自缢。此后,文种与范蠡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宁勿缺道:“范蠡深悉王者之心,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不变规律,便不辞而别,深三江,入五湖,最后成了一位名贯古今的巨贾!”

  元曲道:“而文种却不能急流勇退,最后被勾践借故赐死。而赐死文种之剑,与当年夫差赐死伍子胥所用的剑是同一把,却是千古名剑:属缕剑!一剑之上,凝有两个忠魂!”

  宁勿缺很是吃惊,原来自己手中的“属缕剑”竟有这般来历!

  他举起手中之剑,道:“不瞒元大侠,在下手中这把剑,便是‘属缕剑’!”

  他以为元曲一定会大吃一惊,没想到元曲神色竟平静得很,他看了看宁勿缺,淡淡一笑道:“宁少侠为何把这种事也告诉他人?”

  宁勿缺诧异地道:“这又有何不可?”

  元曲叹道:“千古名剑,本就是江湖中人梦寐以求之物,因为谁都知道能得神器相助,武功便可大增。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了谋得神器而身败名裂,甚至家破人亡!”

  宁勿缺动容道:“为了一件身外之物,怎会如此?”

  元曲道:“能如宁少侠这般想的又有几人?不瞒宁少侠,我早已看出你手中之剑便是千古名剑‘属缕剑’,所以你说出来,我并不吃惊,让我有些吃惊的倒是你竟然对我坦言相告了。”

  宁勿缺笑道:“幸好没有瞒你,因为瞒也瞒不过,倒落了个不实之名。”

  元曲道:“现在像少侠这般耿直的年轻人的确不多了,只是不知这剑怎么会在少侠手中?”

  宁勿缺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元曲听罢,道:“是了,是了,那位姑娘姓封,此剑是应为她所拥有的。”

  宁勿缺道:“在下见到封姑娘时,自会将剑完璧归赵。”

  元曲笑道:“宁少侠误会了,我可没有半点指责你的意思,你能够对我直言告之这是‘属缕剑’,便说明你心中是坦坦荡荡的。”

  宁勿缺岔开这个让他多少有些不自在的话题,道:“想必剑是由封隐传下来的吧?”

  元曲道:“正是如此,文种死后,被葬于绍兴卧龙山,世人传说一年后,海水大发,穿过山脉,灵冢忽崩,有人看到了伍子胥与文种前后遥浪而去。后来便有人如此以诗评述此事:

  直谏杵意,被忿而杀之,忠臣文种,治国之杰,三术亡吴,一身殉越,不共蠡行,宁同胥灭,千载生气,海潮叠叠。这是将文种与伍子胥相提并论。”

  宁勿缺见他身为江湖中人,居然也通晓古史,出言也斯文典雅,他自己本是偏嗜古书,不由便是对元曲心生好感。

  元曲接着道:“其实卧龙山与大海相隔甚远,海水怎么可能漫至文种灵冢?这种说法实在有些牵强附会,不过文种的灵冢在一年之后,的确变得空空如也了!”

  宁勿缺失声道:“莫非……莫非另有缘故不成?”

  元曲道:“这远古之事,如今已无法考证了,你便姑且听之。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范蠡与文种本是至交,他听说文种被越王勾践赐死之后,痛哭一场。他对越王勾践太了解了,知道勾践已不再是从前与民同甘共苦的勾践了,虽然文种死了,但勾践极可能连文种的遗躯也不会放过,所以他便悄悄打听文种遗体的下落,得知是被文种的莫逆之交封隐背负出宫了,便去找封隐。封隐也可谓是肝胆相照之人,在那种时候背负文种尸体出宫,该要冒多大的风险!勾践表面上惺惺作态,还在文种死后洒了几滴泪,实际上任何人要替文种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会怀恨在心!封隐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还是去做了。”

  宁勿缺道:“能得如此忠心的朋友,文种也算是有幸了。”

  元曲道:“的确如此。勾践以‘属缕剑’赐死文种,担心剑上附有冤魂,所以便弃于地上不复拾起,封隐在以绸布裹起文种的时候,将那把剑也裹了进去。自然,他并不是为了占有此剑,而是心存一念,暗自发誓,有朝一日要用这把剑杀死勾践,为文种报仇!东周是历朝中最为混乱的朝代,所以他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而且也存在实现的可能的。”

  宁勿缺插道:“据我所知,历史上的勾践却不是被臣下所杀。”

  元曲点头称是,他道:“范蠡知道封隐的想法后,有心暗中支持他,人说范蠡有鬼神不可测之机谋,有他的支持,封隐成功的机会就更大了一些。”

  “从此,封隐在暗中将文种的原有势力重新设法拢起,而范蠡则在朝廷之外培植势力积累财富,加上范蠡经营有道,短短数年便已富可敌国,这也是日后起事之本。”

  “事情就坏在范蠡将文种的遗骨从原来的卧龙山移走了,为的是防止勾践再作践文种的遗体。虽然为了掩人耳目,他让人将原来的墓坑及四周灌了许许多多的水,再让人散布‘海水大发,穿通山脉,灵冢忽崩’的说法,但最终仍是瞒不过勾践。”

  宁勿缺道:“勾践毕竟也是一代霸主,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元曲道:“不错,勾践深知范蠡了得,所以自文种死后,隐于三江五湖的范蠡成了他的最大心病,当他发现封隐之意图后,当即决定要断了朝野里应外合的可能!封隐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趁夜逃走,秘密与范蠡相会。但他苦心经营的力量却被勾践一举摧毁!封隐心知失去了朝廷内部的力量,仅凭范蠡在朝廷之外培植的力量,根本就没有取胜的可能。所以终日郁郁幂欢,日见消瘦,未及三年,年不及五旬的封隐竟随文种而去了。”

  说到这儿,元曲叹了一口气,沉默了一阵,方道:“范蠡感于其诚,便将他及文种共葬一墓,其墓规模之大,不亚于帝王之墓宫,而且墓中暗隐玄机,倾入了范蠡的毕生所学,莫说此墓至今未曾有人发现,即使发现了,又有谁入得了?但世间前前后后却有许多人曾试图要找到此墓,有人为此付诸了一生的心血。”

  宁勿缺道:“这却为何?”

  元曲道:“因为这座墓地同时也是范蠡藏金之地,范蠡又被后人称为朱陶氏,其财富之多堪谓空前绝后!世间又有几人能抵挡得住金银财宝之诱惑呢?”

  说到这儿,他忽然压低了声音,向四周看了看,轻声道:“宁少侠,你可知道找这墓坑的关键是在什么地方吗?”宁勿缺摇了摇头。

  元曲声音更低了,几不可闻:“就在‘属缕剑’上!”

  宁勿缺竟觉背脊一阵发凉,手心却已有冷汗渗出!他不由向“属缕剑”看了一眼!

  元曲低声道:“众人只知‘属缕剑’削铁如泥,是旷古利器,却不知它还隐有这么一个惊世秘密。”

  宁勿缺不安地道:“那……为何你要特此事……将此事告诉我呢?”宁勿缺总觉得知道此事后,便很不自在了。

  元曲微微一笑,道:“这自然是因为我对少侠是颇为了解了。以我的武功,当然不敢对这把剑起什么贪心。若这剑在我手中,肯定会不出一日,我便要人头落地了。我对宁少侠说出此事,是要少侠明白手中有这把剑,潜在的危险远比你自己想象得还要厉害的多!知道这事的人虽然不多,但知道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极其可怕!当年封隐临终前将此剑送给范蠡,范蠡在剑上设下与墓穴有关的暗记之后,又将此剑交给了封家的后人,封家人不愿惊扰先人在天之灵,所以便设下了极其严厉的族规,规定族内之人不得借此剑去寻找宝物,而且此剑只传长子。”

  顿了一顿,元曲接着道:“其实范蠡已在剑上埋下了伏笔,他也料定封家世世代代将剑传将下去,后人子孙中未必就没有不肖子孙,所以他曾对封家人说过不忠不孝之人若是欲借此剑满足自己的贪欲,必将遭到反噬,此剑只有在大忠大勇之士手中,才有可能开启得了墓穴之门。”

  宁勿缺诧异地道:“这剑虽然不凡,但终只是一件兵器而已,又怎能分辨持有它的人忠孝与否?”

  元曲道:“我也不明就里,不过范蠡乃绝世无双之人才,他说这样的话,自然有他的玄机,何况,历史上的确有不肖子弟企图借此剑寻找宝物以满足私欲,结果都不得善终!”

  宁勿缺轻声道:“这却奇了!”不由在心中暗道:“这范蠡还真是有鬼神不可测之玄机!”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问道:“元大侠为何对此事知之甚详?”

  元曲缓缓地道:“因为,我的另一身份便是‘剑匠’丁当的师弟。”

  宁勿缺吃惊地望着他,他从方雨口中知道了“剑匠”丁当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对每一种名剑之了解都不亚于对自己十指的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