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宠物是鳄龟 第131章 帮我看一看这些瓷器

《我的宠物是鳄龟》第131章 帮我看一看这些瓷器

作者:五彩贝壳 字数:1752 书籍:我的宠物是鳄龟

  大明最大的老六,当属朱元璋。

  他坐看武勋、文官两大集团的斗争,从未出来调解过。

  当年李善长和刘伯温斗争时,便是如此。

  无论是姓李的地主胜利,还是姓刘的地主胜利,只要保证姓朱的大地主最高地位就行了。

  今日朝局也是,形势较之以往更简单。

  现在武勋、文官两大集团的领头羊,是两个皇孙。

  他们再怎么折腾,无论谁胜谁负,最后的赢家还是他这个手握实权的皇帝。

  论党争,朱元璋再熟悉不过了!

  明明自己想杀江夏侯,非要让孙子出手。

  还装出一副很难过的样子。

  完事后,再把孙子喊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爷爷教你,一个合格的帝王,就得学会斩草除根!”

  朱允熥心中一喜,笑嘻嘻地道:“这么说来,孙儿得到爷爷的真传了?”

  “差远了。”

  朱元璋从小山似的奏章里,抽出几份:“你自己看看。”

  接过一看。

  朱允熥勃然色变。

  这几分奏章里,都是请求重修《祖训录》,重申确定立长。

  《祖训录》是《皇明祖训》的前身,洪武二年开始编纂,洪武六年成书,朱元璋为之作序,命礼部刊印成书。

  洪武九年又加修订,此后十几年没动过。

  历史上最后一次重定,是在洪武二十八年,也是那个时候,正式更名为《皇明祖训》,永不更改。

  《祖训录》不仅仅是老朱训戒后世子孙的话,也有涉及朝廷官员的。

  如规定官员﹑士﹑庶人等不得枉议大臣。

  所以大臣们可以拿《祖训录》做文章。

  自从吕氏被扶正后,朱允炆也变成了嫡子,这就让朱允熥很被动。

  朱允炆虚长一岁,立长的话,那还玩什么的?

  文官们就是抓住这一点,疯狂上奏。

  朱元璋呵呵一笑:“不仅这几份,那一摞都是的,字里行间要求立长。”

  看来他们是急了!

  可老朱,怎么看起来很淡定的样子。

  “爷爷,怎么说俺也是父王的原配嫡子......”

  朱允熥说这话的时候,有点撒娇的意思了。

  朱元璋压根不吃他这套:“呦呦呦,继妃的儿子就不算嫡子了?”

  朱允熥不由一阵头大。

  说实话,明朝关于继妃的儿子,尤其是扶正之前生的孩子,到底算不算嫡子,皇家压根没个准确的标准!

  因为明朝后期诸王中遇到过好几起类似情况。

  每一次的处置结果,都是不同的。

  如朱元璋的六世孙吴江王朱勋淯,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五,他的生母本来是妾,是后来扶正为郡王妃的。

  结果老五朱勋淯继位了王位。(原王妃薨而无嗣)

  这是妥妥的按照继妃的儿子是嫡子的标准来继承的。

  但到了秦藩的永寿王家,结果又变了。

  同样是正妃汤氏并无子嗣,宫人张氏生长子朱惟燿,内助邵氏生第六子朱惟燱。

  当永寿王在世之时,庶长子朱惟燿封镇国将军。

  哥几个都是庶子,按照无嫡立长,如果没有意外,这位庶长子就是下一任永寿王。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这位庶长子太不争气了,居然死在他爹前面。

  然后邵氏在正妃汤氏去世后被提拔为永寿王继妃,也就是老六的生母。

  永寿王死后,应该是继妃的儿子老六继承王位吧?

  结果却不是!

  早逝的庶长子一家不同意,坚持要庶长子的大儿子继位,也就是庶长孙。

  情况和朱标的情况类似,不同的是,人家朱标是嫡长子,而永寿王的大儿子是庶长子。

  事情捅到朝廷,当时的礼部尚书是严嵩,判了庶长孙继承郡王爵位。

  可永寿王府不让,加上有御史告严嵩收取贿赂,偏向永寿王长孙。

  这事一耽搁就是八年。

  邵氏认为自己既然是继妃,儿子老六自然是嫡子,并且援引潞州沈王府吴江王的袭封的例子作为证据。

  也就是上面的例子。

  可结果还是严嵩说的,长孙继承永寿王爵位。

  当然,其中夹杂着激烈的党争。

  以严嵩的势力,很容易拿捏小小郡王府。

  在大明,皇室关于此类继承权的纠纷还有好几个。

  说白了就是继妃的儿子是否是嫡子,没有个准确的说法。

  你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看谁的关系更硬?

  现在这种事摊到朱允熥身上,确实难搞。

  毕竟他是当事人,话语权在老朱那里,自己又不能如何如何的讲大道理。

  讲道理,你能讲过那群文官?

  “爷爷,您的意思是?”朱允熥试探性地问。

  朱元璋只是笑笑:“俺表面看起来是个说一不二的独裁者,可实际上并非如此,俺更喜欢听取大家的意见。”

  真的么,你别骗我......朱允熥静听下文。

  “这样吧,让在京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投票,由吏部统计。”

  “?”

  朱允熥傻了,这是什么骚操作?

  这不明摆着向着朱允炆?

  不对!

  按照老朱老阴比的心思,能这么简单?

  莫非是投票站队?

  心中一突,朱允熥有了计较。

  再看老朱时,其脸上的莫测变得更加高深了。

  “孙儿以为可以。”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心说这小子还算机灵。

  能一目了然识别敌我,包括把暗中的对手挖出来。

  这种机会,可是非常难得的!

  平时想找都找不到。

  不牵扯到自身最大利益,你让站队就站队?

  事关选立皇太孙,谁还不去投票?

  伱不投?

  等皇太孙选好了,小心秋后算账!

  就你啊?不投我?

  好好好!

  这官职不适合你,孤给你挑个更适合的地方。

  对,就是云南!

  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投票。

  可对大多数官员来说,压上了身家未来,不得不重视。

  自己投也就算了,还说服别人和自己投一样。

  上一条船心安理得。

  最重要的是,就怕自己没选对,好朋友选对了,那比杀了自己还难受!

  一日,两个京官见面。

  “钱兄,你投了谁?”

  “还能是谁啊!”

  “那到底是谁?”

  “你觉得是谁?”

  “你就明说吧!”

  “不用说你也知道!”

  “我真不知道......”

  “哈哈哈,咱们果然投的一样!”

  “去你娘的!”

  多年好友,三言两语便缠斗在一起,打得不可开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