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洪荒跑龙套 第186章:天人博弈

《我在洪荒跑龙套》第186章:天人博弈

作者:流浪的大象 字数:1848 书籍:我在洪荒跑龙套

  周平王能被时人称之为周室的中兴之主,自然也是自有一番雄心抱负的。

  可是随着郑庄公父子轮流把持中央朝政,威命自许,最后终于让周平王忍无可忍。

  周平王暗自联系尚且对周天子忠心耿耿,并且以善战著称的虢【guó】公林父。

  按照周平王的谋划,只有先摆脱郑庄公对朝政的把持,才能逐渐削弱郑国的实力,最后方可重振天子之威。

  故此周平王首先想解除郑庄公的卿士之职,将朝政大权交予虢公林父。

  可惜这第一步都没有迈出,便被郑庄公发现了周平王的算计。

  郑庄公果断的命令郑国军队进入王畿驻扎,明目张胆的威胁着周天子。

  于是周平王的满腔‘宏图伟略’还没有开始,便胎死腹中了。

  甚至因为畏惧郑庄公真的进攻洛邑,周平王居然令自家庶长子姬狐,与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互换作为人质,以此让郑庄公放心。

  结果郑庄公是放心了,可是‘周郑交质’一事使得周平王的颜面彻底扫地。

  最后郑国的军队虽然离去了,但是事后深感屈辱的周平王也很快郁郁而终。

  平王死后,太子姬林继承周天子之位,即周桓王。

  这位周桓王或许是因为年少气盛,故此行事倒是要比他父亲果断一些,没有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在坐稳了了天子之位后,趁着郑庄公外出,周桓王很快就任命虢公林父为右卿士,以分郑庄公之权。

  待郑庄公回朝之后见诸事已定,无奈之下也只好作罢,毕竟他也不能当真杀了天子。

  结果首战告捷的周桓王,开始渐渐觉得郑庄公也没有什么值得畏惧的。

  结果在次年,他便直接免去郑庄公左卿士职务,郑庄公面对这个虎头虎脑的新天子,也不由无可奈何。

  于是郑庄公直接拒绝朝觐周天子,十分干脆的回国了。准备带着大军回来好好‘开导’一下新天子。

  面对着郑国大军的威胁,周桓王表现的要比他父王有骨气一些。他没有选择将儿子送到郑国当人质,而是选择应战。

  除了天子六军之外,周桓王还许下了诸多诺言,最终得以征调陈国、蔡国、卫国等三国军队。

  于是两方大军最后在洛邑附近,一处唤做‘长葛’的平原进行决战。

  结果天子六军在周桓王亲征的鼓舞之下,倒是表现的不错。可是桓王没想到陈国与卫国两军竟然如此……坑!

  面对这郑军不仅是一触即溃,而且反倒冲乱了他自家尚且严整的中军。

  于是,周军大败,郑庄公箭射周桓王,天子肩中一箭!

  当周天子大败而归的消息传到了洛邑之中守藏室后,身为守藏室长吏的李聃【dān】,看着天边的云气不由长叹道: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适可而止,恬淡为上。

  胜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兵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则国乱家破矣。”

  听得李聃这么说,其弟子杨朱不由疑惑的问道:“老师,如今天下已然无道,君臣失义、诸侯混战,若不用兵,又如何服人呢?”

  李聃闻言不由眉头紧皱,半晌之后不禁悠然道:“使其国小而民寡,可乎?

  如此一来,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说到此处李聃愈发觉得如周室一般,统天下于一,并非合天道之意也!

  在李聃看来,使得倘若天下无周天子。各国自行其是,自守其土;使得使得才百姓重乡土而不远徙。

  如此一般的人族局势,方才合天地之道!

  杨朱闻言顿时不禁若有所思的静静思考着,而一旁的侍者见二人这般举动,也都不已为怪。

  这李聃自然便是太上转世历劫之身。

  为了不使得人道气运抵触,太上不仅没有携带一丝法力修为转世,而且还将此化身的一切圣人记忆封印。

  故此这李聃至今也未曾觉醒,而是在历经了人族诸般战乱分歧之后,开始思考着适应人族的大道来。

  至于李聃的来历却是颇为奇特,因为太上不欲在人间多结因果,于是直接在轮回之中凝聚出一具人族胎儿,直接诞生于李树之下。

  后来被一位宋国司马之妻发现并收养,视如己出且精心照料着。

  因此其幼时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年纪轻轻便一副须发皆白,故此这位老夫人便昵称其为‘老子’。

  因其出现在李树之下,便以‘李’为其姓,取名李聃。即双耳长长的李姓孩子。

  这位被封印的圣人化身,虽然完全好似普通的凡人一般,没有什么超凡之力。

  但是因为其资质使然,故此天生聪慧,博闻而强记。没过多久便将自家的藏书看遍,于是便开始游历各国。

  在他入周室任守藏室长吏之前,便已然在天下诸国之中一览各国藏书。

  因为听闻天下藏书无过于周室,这才入关进入洛邑之中,最终得偿所愿而为周守藏室长吏。

  至于那青年士子杨朱,其实乃是魏国士人。其偶然之间与李聃相遇,不过言谈片刻便惊为天人。

  在其再三恳请之下,李聃方才收下了这名弟子,带着其周游列国。

  后来当李聃为守藏室长吏之后,杨朱亦是勤勤恳恳的跟随其左右,日夜请教。

  因为受李聃影响,杨朱亦是认为周室历代天子所行法度皆不足取。

  李聃所言诸多,但是杨朱所悟不过:“为我”、“贵己”、“贵生”,这六字而已。

  良久之后,当李聃已然昏昏欲睡之时,杨朱忽然好似醒悟一般,不由兴奋的言道:“倘若众生自守根本。无需教众人行善,亦非行仁义,非行忠信,非行恭敬,非行爱欲。

  只需人人自守其利,如此便是诸侯也不能夺百姓之利,那么岂不是刀兵自息,回到老师所言的小国寡民之世了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