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掌盛唐 第435章 大结局

《我掌盛唐》第435章 大结局

作者:几座山 字数:4836 书籍:我掌盛唐

  李峥来到大明宫面见了李亨。李亨在李峥面前一点都没有皇帝架子,对他恭恭敬敬一拜,道:“辅国公请坐。”又为他亲自斟茶。

  李峥坐了下来,道:“陛下,对臣子不必如此。我还没向您行臣子礼呢?”

  李亨大袖一挥,笑道:“免了免了,辅国公可是朕的大恩人,在辅国公面前,我怎敢显皇帝的威风?”

  李峥笑了笑,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开门见山地道:“陛下,我此行的目的,是要向陛下履行第二个承诺的。”

  “是么?”李亨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道,“国公真要如此么?”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当日我就履行了第一个承诺,叫太上皇禅位于陛下。现在是时候履行第二个承诺了。”不待李亨说话,李峥又道,“但是,在我履行第二个承诺前,陛下还得答应我一件事。”

  “?!……”李亨的笑容僵窒了,心道,“但是?……怎么还带但是的?哎呦喂,最怕的就是李峥的‘但是’了。”轻吁了口气,恭敬地道:“喔,辅国公但说无妨。”

  他的表情看在李峥眼里,惹得李峥不由一笑:“陛下不必担心,这是件好事……”李峥把他的想法娓娓说出。他要做一件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请皇帝李亨带着满朝文武大臣赴剑南道一游,目的就是参观那里推行新政的成果,再由百官去反思新政。

  “辅国公,你真的要坚持这么做?”李亨问道。

  “是的。陛下,我铁了心请你去。”李峥坚定的语气让李亨明白,再也没有协商的余地。

  第二天,新皇帝颁下了一道惊天的旨意。数日后,长安城中的文武百官,除过因公务必须留守的官员之外,所有人都跟着李亨,在李峥的带队下,浩浩荡荡开赴了蜀郡。

  人多事情就多,行路中难免磨叽。这一大票人马历经两个月,好不容易到了蜀郡,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参观考察。又过了五个月,这支“肥胖”的队伍在李峥的带领下返回了长安。

  还是在大明宫,李峥与李亨座谈。

  “商人们都富了起来,使得特区变得富有,这的确是件好事;更多的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能进学堂去读书,这也是件功德;只是成立了法院,独立与府衙之外,还不准案犯下跪,还不准打他们板子,这个嘛,是不是有点不妥当?……”

  李峥笑道:“不妥当的因素还有很多,但绝不是这事儿。陛下,你想想,如果是一个被冤枉的人被拽上公堂,不容分说,先一顿板子打他个半死,在此皮肉之痛下,有几个人不被屈打成招的?这里面会有多少冤案?是以,有独立的法院,培养专门的法官来审案,让原告被告和犯罪嫌疑人都能在公平的诉讼环境中接受审理,这本身是没错的。唯有一点,就是目前的侦查手段有限,会有大量的积压案件不能立刻水落石出,这个需要陛下您好好琢磨琢磨。

  至于其他两项改革嘛,也有弊端,不过总体来说是好的。现在的大唐为什么再不担心外敌了呢?主要是因为我的存在,而敌人之所以怕我,皆是因为我有黑狼军,有逆天的武器,若离开了我,陛下怎能制造出我的那些武器来?又怎能保证觊觎大唐的那些虎豹豺狼不会反咬回来?

  请陛下铭记,唯有富国强兵,广开民智才是强国的天道。若想做到这两点,必须要鼓励商业的发展,大兴教育。商业发展了,国家就会有充足的财富,有了财富,什么实现不了?大兴教育,使得大唐百姓民智大开,读书人多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去搞发明创造,才有可能制造出那么多的先进武器出来。当然,教育的内容要改革,不能只读所谓的圣贤书,还要加很多学科,要有工科、数理方面的科目,这样才行……。还有女人的地位必须提高,不要再强行让妇女缠足了,那是一种摧残……应该鼓励女人们去读书,增长她们的知识和见识。否则类似于宜芳公主、静乐公主、荣义郡主这样的悲剧命运会不断出现,这是社会的悲哀……”

  李峥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最后舒了口气,道:“陛下,我讲的这些,你能理解么?”

  李亨愣愣地听着,纹丝不动,只等李峥说出了这句结束语,才可咳嗽了两声,咽了口唾沫,道:“呃……这个嘛,辅国公所言精辟,尤其是‘富国强兵、广开民智’这句话,朕铭记在心。其余的圣明道理,请容朕再慢慢理解。”

  “好吧。也只有如此了。”李峥认为这已经是最好的效果了。现在该是把大唐还给历史的时候了。

  ……

  李峥回到府中,召集了所有亲眷和主将,开了一场严肃的家庭会议。李峥对大家表了态,宣布了自己准备全身而退的决定。彻底的离开唐朝,去一个安逸的地方,最后道:“……事情我已经说了,诸位都要好好想想,愿不愿意和我一起走?不过,我绝不强人所难,大家自愿。只是我希望各位和我一起,因为我会带你们去一个美妙的地方。如果你们想留下也要想好,我走了,你们的日子会不会好过?”

  阿莎不解道:“郎君,我不明白,你现在当着大官,连皇帝都让着你,这么享福的日子不过,干嘛要离开呢?”

  李峥道:“问得好。这里面有个道理,就叫‘急流勇退谓之知机’。我现在何止是当着大官,我简直是如日中天。皇帝何止是让着我,简直就是惧怕我。人们都高呼我千岁爷了,再发展下去我就是九千岁了,只比万岁差一点知道么?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只因为我太逆天了,有我在大唐就要彻底变质。天道茫茫,凡人岂能知晓?天道是不允许我这样逆生长下去的,我坚信这一点,所以必须离开,带着你们,否则大家都不会有好下场。”

  “嗯。我同意。”陈唤儿带头表了态。

  “我也同意。”

  “嗯,我也是。”

  “那就都走吧。”

  众人纷纷表了态。李峥欣然道:“好。大家既然这么信任我,那我也向大家保证,我虽带着你们离开大唐,但保证你们是跟着我去享福的。”他又委托几名将领去军中动员。还是如此,一切自愿,不做强求。

  晚间。李峥独自一人在厢房中。他从脖子上摘下了百宝箱项坠,把项坠放在桌子上,然后跪在地上向宝贝拜了拜,道:“我的宝贝呀,我一直叫你‘百宝箱’,的确如此,如果没有你,我哪能在大唐立足?更哪有今天的成就?

  仔细想想,其实你更像是这故事中的主角了,我才是配角呢!呵呵。现在好了,我要急流勇退,所以嘛,还得最后求求你。大海无边,波涛汹涌,以现在的造船技术根本不能满足航海的需要,小船行驶在大海中会很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船毁人亡。

  可我要走,还要带着这么多人,求求你了,赏赐我一个现代化的轮船吧!你可是我的贴身宝贝,我两感情是最好的,你可不能不答应我呀?”说罢,李峥对着项坠又叩了三个响头。

  再看时,那枚项坠陡然亮了,光芒四射……

  ……

  居住在兴庆宫的李隆基不再过问政事,侍候他的仍是内侍监高力士和旧时宫女、梨园弟子为他娱乐。李隆基对杨贵妃之死一直是耿耿于怀,是以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眼见身体垮了下来。

  就在这节骨眼上,一直伺候李亨的宦官李辅国上奏说,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不敢不过问。所以他建议,把李隆基移出兴庆宫,迁居西内甘露殿严格看管起来。李亨得此奏报拿不定主意,所以特请李峥来商量。

  李峥昂然进殿,毫不客气地要李亨揪出李辅国来。李辅国见到李峥怒对自己,吓得瘫软在了地上。李峥厉声道:“狗东西,你以为我不晓得你,告诉你,你的鬼心思我一清二楚。请奏让太上皇移居西内是小,恐怕将来你还有更大的野心吧!嗯?”

  李辅国伏地大哭,几乎要爬过去抱住李峥的腿了,被李峥一脚踹开,他哭咧道:“辅国公,冤枉呀!我只是个内宦,哪有什么野心呐!只一心想当圣上膝下的犬儿罢了,请国公爷,啊不,请国公亲爷爷饶过小人呀!”

  李峥对李辅国的了解还是凭着他的那点历史知识。这个人将来不得了,是真正的狼子野心家,做了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所以李峥本来是想斩杀了他的,杀了他就可以改变历史。

  可是,冷静下来后他又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他记得,在正史中,没有李辅国的话,下一任皇帝代宗李豫就很难继承皇位。权衡利弊,李峥只得饶他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李峥当着李亨的面,命人把狗宦官李辅国拖出殿堂,重打四十军棍,直打得皮开肉绽,大半条命快没了。

  李峥命人又把李辅国强行拖上殿堂,见他浑身是血,奄奄一息的样子,李峥冷哼一声道:“李辅国,你给我记住,今后你在朝中伺候圣上要小心谨慎,夹着尾巴做人才是,倘若有一天让我看见你的狐狸尾巴翘出来,看我不重出江湖打不死你。记住了么?”

  “记……住……了,辅国公……亲爷爷……”

  ……

  李峥来到了兴庆宫,见到李隆基伏地叩拜,起身道:“太上皇,我专程来看看你。”

  李隆基憔悴地靠在床榻上,见到李峥,这才缓缓立直身子,道:“哦,是辅国公来了,来的好,来的正好,我还正要去寻你呢!”

  李峥坐在他身旁,道:“不知太上皇找我有什么事?”

  李隆基道:“是有件天大的事呀!李峥,都这个时候了,你就不要再瞒着我了吧,你说说看,你到底是从哪来的呀?”

  “嗯?”李峥疑道,“何来此言?”

  李隆基微微一笑:“李峥,你自己都忘了吧,自从你受了招安后,你对我说话时经常说漏了口,道出些玄机来,现在我才懂了!……”

  那就是李峥曾在痛斥杨家人时说过“华清宫一齿痛,马嵬坡一身痛,渔阳鼙鼓动起来,天下痛”这句话。李峥是说者无心,可李隆基听者有心,偏偏就记下了这句话,反复品嚼,直到这时候,他才醒悟过来,原来李峥是早就知道马嵬坡这里会出事的,那么,这家伙到底是什么底细?

  听他说完,李峥笑道:“嗯,太上皇所料不错,我自逆天而来,很多事我是知晓的,不过嘛,天机不可泄露,有些事我是永远都不会说的,但是,有些事我是专程来向您说的。”

  李隆基讶然道:“哦?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李峥道:“我是来向您辞行的,我终于决定,要离开了……”

  李隆基听毕,不无感伤地道:“就这么走了么?……也好也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早晚有一天,我们都要散了的,或许很快了!”

  李峥看着老皇帝,亦有感伤,道:“太上皇,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我想告诉你。”说着掏出一个信封,放在李隆基的床榻边上:“臣了解太上皇对贵妃娘娘的一片痴心,真可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悲可叹!这封信是臣亲手所写,里面的内容想必是您最为关心的。只是,此乃天机,两个月之内您千万不可开启,否则会惹祸上身。须得两个月后,您找一个无人的地方,亲睹为快,看后立即焚毁,不得存留任何痕迹。切记切记!”

  李隆基拿起神秘的信封瞄了一眼,手颤颤的,点了点头,把信封塞在了床褥下,道:“想必这也是天机了,好吧,都听你的。”语气一顿,又念叨着李峥刚才说的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嗯,这两句好,喻的精妙,是你作的诗么?等会儿给我抄写下来。”

  李峥道:“这的确是首好诗,不过不是我作的,但我可以抄写给您看。”

  李隆基又道,“李峥,既然我已猜出了你是来历不凡的人,那你告诉我,千百年后,世人会怎么评价我呢?”

  李峥吸了口气,想了想,道:“年轻时意气风发,英武果决,有所作为,可谓一代圣君。老了后,不思进取,昏聩不已……”

  李隆基轻叹一声,缓缓闭上了眼睛,轻声道:“我晓得了,李峥,我们若有缘时再会吧!”

  李峥单膝跪地,向李隆基拱手一拜,转身离开了。

  李隆基颤抖着手,抚在了压着信封的床褥上。

  ……

  ……

  李峥重又回到了东北,在渔阳县的丫髻山玉皇观中,他与老道长无为子对面而坐。

  面貌如凤雏般的无为子道长为李峥斟了茶水,笑道:“贫道与将军有缘,这一年多不见,将军别来无恙?”

  李峥端起茶碗来呷了一口,道:“我特来寻道长,就是来了却这段因缘的,道长别来无恙?”

  “哈哈哈哈……”二人畅怀一笑。

  无为子道:“我记得,当日问将军在将来有何打算?将军说,‘打赢奚和契丹,安定边界,寻机回朝,对付杨国忠,先图自立,尔后有所建树。不逆天,宏大唐,有所异,尽力而为……’如今将军功成名就,这些愿望可都实现了?”

  李峥道:“不错,我当时曾立下这些愿言,回头看看,有些已经实现了,有些略有遗憾。我也记得道长曾提醒我说,‘莫要仰仗自己的神武,而低估了对手的实力;逆水行舟,适可而止,急流勇退,莫要贪图;大逆有道’。这些话我也铭记于心,不敢忘却,现在我总算是做到急流勇退了。李某虽然逆天,但‘大逆有道’,算是担当得起。”

  无为子道:“对嘛,既然将军已经功成名就,业有所成,急流勇退才是正理,剩下的事就还给他们去做吧!大江东去,浩浩荡荡,一切自有归途。却不知将军打算退到哪里去?”

  李峥道:“大海无垠,浩浩荡荡,我欲乘风破浪,一切自有归途。”

  二人对视一眼,仰头大笑。

  ……

  ……

  两个月后。

  两艘现代化的轮船停靠在海岸边。

  李峥携着陈唤儿、白小梅、阿莎、独孤蓉、上官冷月,还有几名将领,来瑱、宝武、荔非守瑜、独孤问、皇甫坚,以及黑狼军全体军士在岸边等候。还有一个李光祖,他选择留在了大唐,继续在科技局搞研发工作。对此,李峥予以了支持。

  两艘轮船是百宝箱赐给李峥的一份大礼。一艘船能载两千多人,全体黑狼军的确需要两艘船。黑狼兵们正在船上翻阅着操作说明书,学习如何驾驶轮船。说明书是“傻瓜说明书”,就如同傻瓜相机一样简便易学。黑狼兵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先进的庞然大物,所以要花些时日好好学习驾船技术。

  李峥带着众人游览了轮船,笑道:“学就要学精,不必着急,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又对陈唤儿等人道,“有这两艘巨舰,渡海就容易多了。”

  正在此时,独孤蓉笑嘻嘻来报:“启禀辅国公,他们来了。”

  “喔?去迎接他们。”

  众人下了轮船,来到岸边,只见黑狼兵们抬着两顶轿子,落轿后掀开轿帘,鉴真法师先行下轿,走到另一个轿子旁,道:“娘娘,我们到了。”

  陈唤儿赶紧跑了过去,搀扶着一身素衫长裙的杨玉环下了轿。杨玉环徐徐走来,对李峥道:“将军,我们要去哪里?”

  去哪里?这是个有趣的话题。

  当日在战场上,经鉴真给他的提示,李峥突然想起了一个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故事,说杨贵妃并没有死于马嵬坡之变,而是逃到了日本。更为奇妙的是,日本有一个电影明星曾说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人云云。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虽然对于这个传说李峥是不相信的,的确太离谱。但是,现在机缘来了,由于他的穿越,这个太离谱的事情真得可以实现了!

  李峥遂然宣布:带上杨贵妃和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一来延续杨贵妃的美丽传说;再则,把鉴真送去那里,鉴真属于那里。

  数日后。

  两艘巨轮抛锚起航,向大海的东方一隅前行。

  杨玉环站在甲板上眺望海面,感慨万千,问道:“李峥,为什么非要选择去那里?”

  李峥眺望东方,道:“那个地方很有意思。不过那里的人有时也令人厌,他们会在未来践踏我们的国土,所以嘛,与其等他们将来欺负我们,倒不如我现在去征服他。”

  巨轮远行,乘风破浪。

  全剧终。

  《我掌盛唐》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我掌盛唐请大家收藏:我掌盛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