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九八一年 第六百一十四章:顾客的反馈说了算

《一九八一年》第六百一十四章:顾客的反馈说了算

作者:实在闲得疼 字数:3643 书籍:一九八一年

  (感谢“哈哩噜呀x”书友打赏成为盟主,我昨天就看到了,当即开始熬夜赶稿,明天爆更一万字答谢!谢谢!

  说实话,我写作快不起来,保持每天四千多字更新有些吃力,但还是坚持从来没有断更,从来不请假。

  因此存稿真的没有,见到“哈哩噜呀x”打赏成为了盟主,觉得亚历山大。谢谢所有的书友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不多聊了,立刻码字。)

  ……

  ……

  黄道舟酒意阑珊,兴致勃勃,话有些多。

  进了家门还拉着黄瀚的手不放,坚持要黄瀚也给他出个金点子。

  面对似醉非醉的爸爸,黄瀚啼笑皆非,道:

  “爸爸,你用不着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做好‘全力’空调,就有机会成为世界知名企业家,用不着什么金点子。”

  “可是我们的产量会越来越多,以后肯定会面临销售困难啊!”

  “不会的,今年用不着,明年我给你们创作广告歌,给‘全力企业’拍摄电视广告。

  你想想,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放你们‘全力牌空调’的广告,你们的空调还不家喻户晓?还用得着愁销路?”

  “打广告就这么灵?”

  “必须这么灵,但关键还是质量和成本,能够做得到质量过硬,成本不高于同类产品,你们‘全力企业’做大做强只存在时间问题。”

  “谁不想做大做强?问题是多大才算大?多强才是真的强?”

  “先来个小目标,花三年时间,做到年产二十万台套冷暖空调,实现年销售额超过十个亿!”

  “咕咚!”黄道舟咽下一大口口水,疑惑道:“三年后达到年营收超十亿,你的心也太大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爸爸,你要努力哟!”

  “我一直很努力,只不过有些事情并不是我努力就能成功的。”

  “放心吧,‘全力企业’的广告真的在中央电视台播得风生水起,销售额节节攀升,省里会给政策,有了上面的大力扶持,你面临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这不是吹牛逼,原本轨迹“春兰”做得到,现在的“全力”一样的做得到。

  因为“全力”更加有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穿越者是智囊,再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五六年翻一番的速度举世瞩目。

  国产空调刚刚起步,都在各自为战,绝大多数是小打小闹,有明确发展目标的凤毛麟角。

  “全力企业”目标明确,要做就全力做到最好。

  地利?苏南省是个好地方谁人不知?三水县位于长三角这个将要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商业圈之一的好地方,地理位置当然得天独厚。

  人和?三水县的领导班子跟黄道舟的关系就用不着说了。

  省领导对“全力企业”多么重视,从批给黄道舟五万台套压缩机、面板的进口计划就能看得出。

  还有一条至关重要,最高层肯定了三水县“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把三水县树立成典型。

  这就意味着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步子大了出现一些问题也能够被容忍、原谅。

  当然,黄瀚这个先知不可能让三水县走弯路,会及时提醒,还会根据发展速度,循序渐进开点金手指。

  “全力”一旦做到了“春兰”顶峰时的辉煌后,有黄瀚提醒,有黄道舟这个合格的当家人,不可能犯大错误,不会把一手好牌打废了。

  喝了不少酒的黄道舟处于亢奋状态,此时更加雄心勃勃,他问道:

  “那你干嘛还要等一年后,干脆开了春就把广告歌写出来,把广告片拍出来呗!”

  “广告做得好治标不治本,关键是货要好。

  你们的“全力”空调其实是个新产品,我认为总要让客户用上一个冬天和一个夏天才能够确定质量没有问题。”

  “你这是对你老子没信心吗?”

  “哪能,我对你信心百倍,但是空调又不是你亲手做出来的,质量好不好,顾客的反馈说了算!”

  “现在已经有不少反馈了,客户都说我们的空调噪音比其他国产货小多了。”

  “这是好事!爸爸,你别急,做广告也得花不少钱,以你们目前一个月不足三千台的产量,真的用不着立刻做广告。”

  “全力企业”空调组装车间原本是生产了不少风机盘管、罩壳等等,压缩机一旦到货就可以出产品。

  因此第一个月完成了五千台套的出厂。

  随着风机盘管的库存下降,再加上进口压缩机到货的时间拖拖拉拉,估摸着八七年上半年也仅仅能够维持一个月出厂三千台套左右。

  因此黄瀚认为今年“全力空调”的销售不存在压力,此时大张旗鼓做广告,而且是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不划算。

  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最理想。

  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效应太厉害了,今年就播出广告,“全力空调”肯定面临供不应求,有可能导致一味地追求产量放松了质量,做坏了口碑得不偿失。

  还有一个原因,国家经济实力一年比一年好。

  空调其实是个新生事物,太贵了,市场有局限性,发展得过早,国家太穷市场吸收能力肯定不足,晚一年,市场最少大三分。

  黄道舟道:“嘿嘿!我看你是怕熬心血写出的广告歌,拍出的广告片白费了。”

  “对,广告创意好,加上产品好,会成为一段佳话,如果广告好,产品太臭,会成为一个大笑话,我也得爱惜羽毛呢!”

  黄瀚是亲历者,知道广告其实是双刃剑,标王“秦池”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曾经铺天盖地的“孔府家”也是个大笑话!

  为何?因为广告做得铺天盖地,货太次呗!

  广告效应反而导致他们的品牌臭名远扬。想翻身恐怕要换马甲重新玩!

  但是归根结底还得货好,否则不管怎么玩,还是死路一条。

  黄道舟很不服气,瞪眼道:“我们“全力企业”上下齐心,全力做到最好,不会给你丢人的!”

  “以数据说话,吹牛逼谁不会?”

  “你不好好说话,当心我打你啊!”黄道舟不高兴了,有往恼羞成怒发展的趋势。

  “得,我都比你高这么多,爸爸,你能不能跟我平等交流,暂时忘了你是爸爸?”

  “忘不了,你高怎么了?爸爸还是爸爸,况且你一直在喊爸爸呀,哈哈哈……”

  黄道舟也认为刚才态度不太好,儿子毕竟比自己还要高,三水县有句俗话“棒不打过头儿”。

  他故意哈哈大笑缓和气氛。

  “爸爸,你用不着太操心空调的销售,接下来把主要精力花在培训员工,提升产品质量上。”

  “我一直都没放松过对质量的要求。”

  “还要做到更加细致,企业做大了,不能再搞一言堂,你别什么都自己看,亲自领请来的工程师、研究所的专家去看生产现场,虚心接受人家的建议。”

  “嗯!我知道,人家提出看法,不管对错我都记下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么!”

  “还有一条你切记,大量生产铜管、铝箔、组装风机盘管,空调配套暂时用不了这么多不要紧,压库存,越多越好。”

  “我知道钱越来越不值钱,账面上不能留资金,还要尽可能多搞贷款压库存,特别是铜管、电解铜、黄铜棒多多益善。”

  “爸爸,你这么听话肯定是已经尝到了甜头对不对!”

  “呵呵……,铜、铝、镀锌板、冷板等等,反正不管什么玩意儿,都在涨价。

  计划内价格虽然没涨太多,但是计划外的价格已经翻倍了。

  我们“全力企业”库存的电解铜、黄铜棒要是敢卖计划外的价格,一天时间就能卖光,差价至少一千五百万到手。”

  “乖乖隆地咚,爸爸,你不简单啊!这该是屯了多少吨电解铜啊?”

  “我跟物资局是什么关系?电解铜老毛子那一边多得很。我们“全力企业”其实也没弄多少,也就是几船罢了!但不是内河挂桨船,哈哈……”

  黄道舟忍不住又大笑起来,笑得很得意。

  这完全是因为三水县走通了易货贸易显现出的优势,也是黄瀚五年前随意点拨秦昆仑起到了神来之笔的效果。

  只是没想到,黄道舟成为了最大受益者之一,“全力企业”主要原材料电解铜、黄铜棒、铝箔等等不愁供应。

  不能得意忘形,倒卖计划内原材料容易出事,国家打击官倒时,抓了不少卖计划调拨单的倒爷。

  “全力企业”如今名声在外,盯着的人不会少,一定要把篱笆扎牢,不能授人以柄。

  黄瀚觉得有必要提醒爸爸,道:

  “你千万记住了,计划内价格买回来的原材料,宁可放在仓库里烂掉也不能往外卖!”

  黄道舟大大咧咧道:“放心吧,我永远不可能卖原材料,我们做成产品,远远比卖原材料赚得多。”

  这倒是真的,“全力企业”的阀门、水龙头、三联花洒、波纹管、膨胀节等等,都是市场价,原材料成本也是按照市场价计算。

  “全力企业”原材料消耗量很大,不可能全部是计划内价格。

  当下的物资管理已经和以前不同,除了计划内、计划外两种价格,还有一个价格——“议价”。

  “议价”是个什么玩意儿,绝大多数年轻人不可能知道。

  简单理解就是比计划内价格贵,又比计划外价格也就是市场价低,不完全是企业定价,还得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审批。

  “议价”物资不是想要就买得到,得掌握这些物资单位的领导批条子。

  这里存在的“那回事”该有多么厉害,可想而知!不说了,都过去了,咱们得向前看。

  “全力企业”是明星企业,黄道舟是县长,原材料的组成当然是一半计划内,三四成“易价”,一二成计划外价格。

  肉烂在锅里谁都知道,每月消耗的原材料都是以“易价”、计划外价格计算成本,压库的原材料反而是计划内价格。

  账面反应很漂亮,库存占用的资金量小多了,毛利率也显得比较合理。

  黄瀚知道历史走向,以后肯定没了计划内价格,至于仓库里有大量计划内价格的库存怎么处理?

  没人管!谁拥有就是谁的。

  黄瀚继续提醒道:“爸爸,你还得加强管理,要防止手下人自作主张把原材料买出去,说不定他们还沾沾自喜,认为替单位赚到了大钱。”

  “有道理!我明天就开会明确纪律,原材料出厂必须有我签字才能够放行。”

  “这样做不行,你经常出差会影响工作的。你们有不少外加工单位是定期领材料送成品的对不对?”

  “嗯!那怎么办?”

  “好办!把这个权力交给大伯,跟他说清楚利害关系,以他的性子,肯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想多从他手里多混点原材料恐怕不太容易。”

  “哈哈……”黄道舟又笑了,道:“是啊,管控原材料的事儿交给你大伯更加合适。

  说实话,有时我明明看出来原材料核算多了,碍于情面还是批了。

  反正成品加废料都是我们的,总重不可以低于百分之九十七。”

  “全力企业”发展起来了,生产开始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这两年根本没增加车工、铣工。

  绝大多数零部件都放了外加工,这也是因为三水县的小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承接加工的小厂哪有可能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大多数是采取来料加工的模式。

  “全力企业”铜材的损耗给了百分之三,加工费定得合理,外协单位只要加强管理,利润能够保证。

  如张秋生的村办厂,前年搬入三水县城西郊后年产值倍增,一大半业务都来自于“全力企业”的外加工。

  拿到业务凭借实力不假,但是人情人面免不了,黄道舟掌握一条,结算价格一视同仁、质量标准不分彼此。

  至于活儿多给谁,少给谁,这有什么办法?

  黄瀚道:“爸爸,记住了,别事必亲躬,要学会大胆用人,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要任人唯亲,否则企业没法做大!”

  “我听着听着怎么又有了被你说教的感觉?你能不能给爸爸留点面子?”

  “对不住,对不住,我错了,你当我刚才是放屁好了!”

  “我不是说你的话没道理,只是觉得你像老子,我反倒像听爸爸说教的儿子,心里不平衡!”

  “嘻嘻!我们俩谁跟谁啊!只要是对的,儿子、老子不重要。”

  “我听着怎么觉得更加不对劲,总觉得是我吃亏呢!”

  “你有我怎么英明神武的大孝子,还能吃亏?沾光沾大发了!”

  “自吹自擂老脸皮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