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九八一年 第三百四十六章:本钱越多越好

《一九八一年》第三百四十六章:本钱越多越好

作者:实在闲得疼 字数:1810 书籍:一九八一年

  黄颦道“姑妈说得对!哥哥和爸爸刚才就是在唱《老师慢些走》。”

  男主人看着黄瀚疑惑道“你是《老师慢些走》的作者?”

  额!没想到这位居然知道这首歌,黄瀚道“共同创作的,我只是其中之一。”

  “怪不得你能弹奏钢琴,原来你就是学音乐的。”

  他这才好好打量一下黄道舟,说实话,刚才他们夫妻俩根本没有拿正眼瞧过几个苏北来到乡下人。

  “老哥你真福气,有这么露脸的孩子,我们家这架钢琴卖给你家应该是物有所值。别人要买我一分钱不让,你们如果真心想买,我可以考虑让点价!”

  黄道舟不懂钢琴更加不喜欢不懂装懂,瞧向儿子。

  黄瀚道“这架钢琴值您的要价,我决定现在就买下。爸爸,给人家拿六百五十块,姐姐你们去喊成文阁他们进来般钢琴。”

  黄道舟如今是有钱人,见儿子喜欢这架钢琴,一丝犹豫都没有直接数了六十五张大团结交给男主人。

  道“都是缘分,孩子喜欢这架钢琴,也就无所谓是不是多花几十块钱,您点点。”

  这回主人家有些不好意思了,男主人接过钱对女主人道“愣着干什么,沏茶,削苹果,请人家坐下歇一歇呀!”

  “对呀!这位先生你请到客厅坐。我这就沏茶。”

  面子不是人家给的而是自己挣的果不其然,面对主人家的前倨后恭,黄道舟推辞道“用不着麻烦,我们这就开始般钢琴,车还在停车场等着呢。”

  知道要买钢琴运回三水县,驾驶员冯新华做足了准备,回纺布的棉垫带了八条。

  双排座货车大白天开不到幸福里,几人叫了一辆平板三轮车把包得严严实实的钢琴运到中山北路口的停车场。

  这架钢琴会放在徽派宅院里,以后黄瀚和黄颦又会多出不少练琴的时间。

  液压元件厂的大事小情一把抓,黄道舟工作确实忙,他不可能留在沪城陪儿女玩,今天就要回去。

  他跟黄瀚说好了,从广州回来时,他还会来沪城巩固关系单位,顺便带他们回家。

  这就是双排座货车的好处,送货接人两不误。

  有钱、有人、又有时间的机会难得,这一次跑广东黄瀚志在必得。

  本钱越大越好,黄瀚把自己的钱都带上了,只可惜《今古传奇》的第二部书稿的稿费还没有汇来,现在手里是一千五百块。

  黄道舟根本不知道黄瀚的“双肩包”里有三万块,那是黄瀚担心爸爸瞎操心,游说张芳芬,让她瞒着黄道舟。

  本来黄道舟就不知道家里已经有了三万块现钱,张芳芬不想节外生枝,也不想让黄道舟再操一份闲心,因此答应黄瀚不说。

  但是张芳芬其实在黄瀚出门的一刻就可是提心吊胆,不是怕儿子把钱弄丢了,而是担心孩子们会有个闪失。

  她只能安慰自己,黄瀚机灵着呢,黄馨和黄颦也很聪明,有钱国栋和阳光电器厂的两个采购员跟着,还有成文阁和钱爱国这两个比一般大人都高大的孩子,应该没事。

  钱国栋愿意儿子跟着黄瀚学拳、学文化、学英语、学音乐,反正是不管学什么他们两口子都举双手支持。

  钱爱国说这一次去广州要跟着黄瀚做生意,钱国栋夫妇也支持,宋丹华咬咬牙把家里的绝大多数存款拿给儿子做本钱,足一千块。

  成文阁已经跟着黄瀚做了一回生意,更加兴致勃勃,跟爸爸妈妈也要了一千块本钱,加上他自己攒下的钱,有一千一百六十多。

  八二年跑广东倒腾东西,愣头青都觉得好赚,黄瀚这个老江湖还能赔了?

  他可不是误打误撞,不仅仅知道进货的地方,还识货,还知道当下什么东西最好卖。

  因此对于黄瀚来说,本钱越多越好,怎么才能再增加本钱提高跑这一趟的效率呢?

  于是乎,黄瀚决定挪用一笔钱增加本金。

  他让徐若男把这一次“新风服装箱包厂”的货款结了,准备把这一万五千多块钱也带去广东。

  黄瀚来沪城的第二天就单独跟徐若男长谈一次,徐若男知道“新风服装箱包厂”其实就是黄瀚家的,只不过是为了避免被当做资本家挂靠了集体单位。

  黄瀚叮嘱她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商业秘密,更加不能把自己的进货渠道让别的个体户摸清楚,她能够理解。

  黄景兰这个老商业也经常叮嘱徐若男在外面不能露富,更加不能把自己进货的底价让别人摸透了,连店里的两个营业员也要瞒着。

  沪城人是骄傲的,八十年代初有工作的绝无可能干个体。

  沪城第一批干个体的其实都是迫于生活逼不得已的弱势人群,绝大多数都是沪城人嘴里的“小瘪三”、“阿飞”、“倒江湖的”。

  个体户群体当下理所当然不被大众认可,没有社会地位,太过招摇容易惹麻烦。

  黄景兰一直担心政策不稳,害怕哪一天又一切归公。

  原本以为徐若男开个服装店也就赚点辛苦钱而已。

  谁知想差了,这个服装店还真的能发财,而且现在已经算是发财了,一个月能够批发出去两三千件牛仔衫、牛仔裤,利润有三四千。

  照着这个速度,服装店满一年后恐怕能有三四万块的纯利润,徐若男得一半也有一两万。

  乖乖隆地咚,沪城普通职工的平均总收入也不足六十块钱一个月,一年才七八百,五丫头干一年抵人家做二十年。

  黄景兰意识到好日子来了,更加小心谨慎,经常提醒五丫头不能走漏了风声。

  黄瀚叮嘱徐若男守口如瓶也完全是防患于未然,个体户都迫切需要找货源,万一找去“新风服装箱包厂”岂不是很麻烦?

  这会立刻暴露出厂价和批发价之间的差价,实际利润也就暴露了,完全违背黄瀚闷声大发财的初衷。

  做生意真的很锻炼人,徐若男今非昔比一点就透,她貌似很放心黄瀚,根本没有过问黄瀚是不是挪用货款跑广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