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九八一年 第二百六十一章: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九八一年》第二百六十一章: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作者:实在闲得疼 字数:1790 书籍:一九八一年

  有了宽大的防雨布,一切变得简单了。

  老宅东边的空地上,就着几棵大树搭起了两个大棚,黄道干、黄道武的一些家具和两张方桌都放在里面。

  黄道乾和黄宪礼、黄宪诚加上黄道武轮流睡在里面,都是两个人一起值夜,不仅仅是看着家具,工地上的材料也得有人看。

  以前斤斤计较的黄道干这一次主动提出带着大小、二小帮着照应,根本没计较老三家没来人帮忙。

  黄道舟已经打开了液压元件厂的销售局面,有些事已经用不着亲力亲为,心头轻松不少。

  “全力”牌阀门、水龙头第一个月做了三万块钱产值,第二个月就翻倍还拐了弯,达到七万多块。

  第三个月估摸着将要再次翻翻,届时产值会达到十五万,加上液压元件的产值,拿下十八万的总产值肯定不成问题。

  如果第四个月想要再翻翻根本不可能,连增长的空间都没有了,因为工人已经满负荷工作。

  液压元件厂已经严格执行计件工资制度,职工们都为了多劳多得而加油干,没有了翻倍的空间。

  这也是黄道舟暂时不去跑新单位扩大销售渠道的原因,即便拿到合同,厂子里的生产跟不上也是枉然。

  第三个月过去了七八天,善于算账的黄道舟知道厂子开始盈利了。

  具体数字暂时不能得出,抛去发给全体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和上交的统筹等等,大概不到七千块钱,纯利润应该是在一万块到一万五千块之间。

  可是目前面临增长乏力的瓶颈,怎么办才好呢!

  虽然保持每个月十八万的产值,估摸着一年产生二十万利税差不离,按照承包合同,黄道舟可以堂而皇之拿三五万承包费呢!

  怪不得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承包人忽然间成为暴发户,原来都是用集体的资源,为自己赚到了大钱。

  比如说黄道舟承包液压元件厂,他没有从家里拿一分钱,厂里该给的工资一分不少。

  厂子的地皮是国家的,厂房、机器是物资局花钱投资的,流动资金一小部分是局里下拨的,二十万是银行贷款。

  万一全部亏光了,如何处理黄道舟?

  肯定是调去物资局的某个单位,工资照拿,至多一个月扣三十块钱用来赔偿承包亏损额。

  风险和利益存在着巨大悬殊,这简直就是没本钱的买卖呀!

  然这一刻黄道舟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实他已经发财了,他一个人一年可以赚三四个去年“事竟成饭店”赚到的利润。

  黄道舟此时刚刚尝到成功的喜悦,他劲头十足想着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他认为阀门、水龙头的销路已经打开,质量反馈良好,“全力”这个牌子已经被许多单位认可,液压元件厂明明有大发展势头,就此止步多没劲?

  晚上,黄道舟喝了一杯小酒后,特意来到黄瀚的房间转转。

  黄馨在做作业,黄瀚从来不带作业回家做,在看古文观止。

  “黄瀚,来,来我房间,我想跟你聊聊!”

  “哟!爸爸,你又准备不耻下问啊?”

  “嗯!”黄道舟习惯性拽文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人?姐姐没空,她的作业不少呢!”

  “去去去,我就是这么一说,赶紧的,再不挪窝老子踹你!”

  “爸爸,你刚才还满口斯文,此时怎么像造反派的来头。”

  “呵呵!老子能文能武!”

  “牛!太牛了,做厂长的正该如此!”

  父子俩高高兴兴进了东房间关上门,黄瀚见黄道舟面有得色,笑问道“人逢喜事精神爽,爸爸肯定遇上好事了。”

  “呵呵!应该是喜忧参半!”

  “厂子扭亏为盈了?赚了多少啊?”

  “上个月微利,这个月应该能够盈利万把块。”

  “不错啊!照这个样子,你一年赚三五万妥妥的,还忧个屁啊!”

  “去去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发现下个月产值上不去了,想了几个法子,难下决心,想找人聊聊天。”

  “嗯!您说吧!我认真听!”

  “最好的法子是买机器,招工,扩大生产规模。

  可是厂里的流动资金所剩无几,这么大的动作没有个十八万完成不了,必须继续去银行贷款。

  这又得请局里出面担保,这才几天啊!这样做恐怕不太合适!”

  “嗯!您说得太对了,经常性要求局里担保确实不太好,局里会有闲话。说说其次的办法吧!”

  “鼓励现有工人加班加点,估摸着能够增加百分之二十五的产值!”

  “这法子不太好,现在你们厂的工人一天八个小时都是在真干活儿,还主动加班加点,再每天加班两三个小时,长期以往人吃哪里吃得消?”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过度疲劳不仅仅增加此品率,还容易出现不可预料的事故,得不偿失。”

  “那您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有啊!把工人分为两班,再招三四十个新工人,半年后产量能够再翻一翻,只不过前期次品率恐怕会很高,利润会直线下降。”

  “爸爸,我有个法子,你可以试一试,两班倒歇人不歇机器那是必须的。

  可以暂时不招或者少招待业青年,想办法联系退休的老师傅来厂里做计件工,想来这些人能够挣到四五十块钱一个月肯定愿意干。”

  液压元件厂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约等于坐落在市中心,骑车到“事竟成饭店”都用不着五分钟。

  整个三水县的退休工人应该有好几千,家离液压元件厂不远的肯定不少,其中车工、铣工、钳工的比例不会低于百分之十。

  只要放出消息,三两天内肯定能够找到几十个专业对口的来干活儿。

  这年头待业青年,上山下乡回来的知青都等着安排工作呢,工作机会难能可贵。

  能够挣二三十块都很吸引人,更加不用说技术好的计件工能够挣五六十块甚至于更多。

  恍然大悟的黄道舟兴奋的一拍大腿,道“对呀!我想了这么多,怎么就没打退休老职工的主意呢!”

  ……

  ……

  ……

  ……

  过往的君子请留下推荐票,月票,谢谢大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