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九八一年 第二百四十九章:别把枪口对着人

《一九八一年》第二百四十九章:别把枪口对着人

作者:实在闲得疼 字数:1751 书籍:一九八一年

  钢琴买回去只能等翻建好了祖宅时搬上二楼房间,或者搬去修缮一新的“南城当铺”隔壁属于自己家的徽派大宅院。

  现在没地儿放,黄瀚安排成胜利暂时存放到实验小学钢琴教室去。

  那里地方大,去年学校花不少钱修缮过那个院子,如今属于学校里最好的地方,有点古朴典雅的味道,放三架钢琴都没问题。

  回去时依旧乘坐联运公司开来的几辆货车,黄瀚担心晕车的张芳芬和黄馨,陪着她们坐在这两趟成胜利特意调用的两吨半“双排座”货车后排。

  前排是成胜利亲自开车,副驾驶的位置是成文阁和小丫头。

  由于在沪城每天都坐几回公共汽车,也由于成胜利的驾驶技术杠杠的,车开的四平八稳,一次急刹车都没有,张芳芬和黄馨居然没什么大反应,也乐滋滋透过车窗看风景。

  但是到了中午,俩人开始觉得不舒服,昏昏沉沉睡着了。

  黄瀚有实验小学钢琴教室的钥匙,门卫老孙头是成胜利家出了五服的远亲。

  下午三点多回到三水县后,成胜利把黄瀚家四口人送到“事竟成饭店”门口,让黄瀚别管钢琴了,回家安排妈妈、姐姐好好睡一觉。

  他保证每天一大早,这架钢琴就会安安稳稳放在钢琴教室。

  成胜利最乐意给黄瀚家帮忙,他喊了几个徒弟忙完搬运钢琴的事后把双排座货车交给徒弟开去联运公司停车场,回家了。

  “别动,慢慢的把手举起来!”

  一身疲惫的成胜利刚刚进门不久,就觉得腰眼上顶着一根硬邦邦的东西。

  成妈妈的声音响起“文阁,不许这样,别把枪口对着人,不吉利。”

  “妈妈,我根本没有压子弹,怕什么?”

  “枪?子弹?我滴个乖乖!什么情况啊?”成胜利回头一看,看见成文阁手端着里一杆崭新的气枪,惊问道“这是哪儿来的?”

  “我送给你的礼物,昨天在沪城第一百货商店买的!”

  “你买的?送给我?乖乖隆地洞,我没听错吧!”

  “我小时候就知道你喜欢枪,现在长大了挣了钱当然要买一杆送给你!”

  成胜利激动不已,接过枪看了又看,眼角不由得湿了,他道“这枪不便宜呢?你哪儿挣了这么多钱!”

  成妈妈乐滋滋道“文阁还给我买了一双牛皮鞋,合脚得很,没想到文阁这么细心,我差一点就高兴哭了。”

  成文阁骄傲道“爸爸妈妈,我在沪城南京路上弹吉他唱歌帮着黄瀚家卖‘双肩包’,黄瀚一定要给我一百块。”

  “人家帮助你、帮咱们家的次数太多了,你帮着卖点‘双肩包’是应该的,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

  “唉!不要不行啊!黄瀚说了,我这一次如果不肯拿钱,以后就永远不要我帮忙,暑假也不带我去广东,只带钱爱国去。”

  “啊?他真这样说?”

  “嗯啊!我想跟着去广东。只好乖乖的收下一百块钱。爸爸妈妈,你们肯我跟着黄瀚去广东吗?”

  “肯,有什么不肯的,有黄瀚带着你,我们放心。可是你们去广东干什么呀?”

  “黄瀚说了,去广东进服装拿到沪城卖,他让我不要乱花钱,攒点本钱准备翻倍。”

  “你们准备去倒腾服装?”

  “对,黄瀚家出钱给他五表姐开服装店,应该离南京路没多远,有可能就开在南京路上。黄瀚准备把从广东买的货放到他五姐的服装店里卖。”

  “咦!这事儿听起来很靠谱呢!”

  “嘿嘿,黄瀚从来没做过不靠谱的事啊!”

  “也是,反正我没意见,不知道你妈妈肯不肯?”

  “我当然肯,文阁,到时候,我给你拿一些本钱。”

  “太好了,爸爸妈妈,我赚到钱还给你们买礼物!”

  “千万别,我们什么都有,你赚到钱别乱花,自己留着。”

  “什么都有?别吹牛,我们家有收录机吗?我赚了钱想着买一台。”

  “几百块呢?你的心是不是有点大?”

  “哈哈,‘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话听起来蛮有意思,又是黄瀚教你的?”

  “嗯啊!”

  “你跟着黄瀚越学越聪明,我们喜欢得很。”

  “黄瀚早就说过,我本来就聪明,只不过没有被人发现。”

  “嗯!黄瀚说得对,他就是你的伯乐。”

  “伯乐?爸爸,你也知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哎呦喂!文阁,你太聪明了,都知道这个典故了。”

  “嗯啊!前几天黄瀚刚刚讲过,我记住了这句话。”

  成妈妈兴奋道“胜利,我家文阁这么出息肯定能够考上大学。”

  “嘿嘿,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文阁,跟着黄瀚好好学。”

  这一刻成胜利夫妻俩对未来充满了向往,瞧着帅气的儿子,越看越欢喜。

  黄瀚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钢琴教室给经过长途搬运的卧式钢琴仔细调音,感觉这架钢琴的音质比学校那架一模一样的好很多。

  有可能是这架钢琴没有被人为的损坏过,学校的那一架属于劫后余生,也是因为邱老师倾尽全力保护,才得以幸存。

  迫不及待的黄颦等黄瀚调完音立刻就抢先弹了起来,还“咯咯咯”笑个不停。

  “哥哥,我们家都有钢琴了,许多邻居家的孩子们还没见过呢!”

  “这有什么?我们家以后还会有小汽车、有大房子、有……”

  “我们家已经有了大房子呀!”

  “说的是整栋的高楼大厦!是属于我们家‘商业帝国’的办公场所。”

  黄颦其实听不太懂,但是她“嘻嘻!”笑道“我信。”

  坐车而且是坐长途,没有智能手机,故而没法听、听音乐有多无聊。

  为了保护眼睛,黄瀚当然不可能在颠簸不已的车上。

  闲得无聊,黄瀚唯有思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了本钱和人脉肯定要努力,十八年后未必打造不出一个“商业帝国”。

  “双肩包”在沪城卖得很成功给了黄瀚巨大的信心,他想好了,回来后首先要解决“劳动布”布料的供应问题。

  三水县缺工作岗位,是不是可以尝试跟钱国栋大姨子“黄陈居委会”主任宋春华谈谈挂靠经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