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浮尘烬歌 第144章 天地煌惶矣

《浮尘烬歌》第144章 天地煌惶矣

作者:季熙河 字数:2024 书籍:浮尘烬歌

  之烬想起来了……帝姬茗玉,在赐嫁东海后,自缢而亡,损天庭颜面,对其不祭不言。

  她还居于火云殿时,好奇祖云是否没有兄弟姐妹,总独来独往。祖云告诉她,自己有大哥,名为淳升,其母为天后亲妹,尧妙帝妃。还有四弟,名为凰逍,因其母楠宜帝妃受着母族东鸾的牵连,被贬流放。而五妹妹郦芜,不足百日,既随母亲隋妲娘娘,同归虚空宇。

  也许是颇有怀念,他不顾天族太子身份,接着言,我还有一个姐姐,名为茗玉。

  那时,她看着祖云说完帝姬茗玉的故事,无限落寞,便道,即使他们没有陪伴在你身边,但你可以想念他们,就像我一样,我相信自己终会回到故乡,见到旧年好友。

  他淡然一笑,高深莫测,天族之人,何为亲眷。

  天庭宣诏木绾帝妃之子为太子的那天,便是一场浩劫的初始。那浩劫来势汹汹,推动着风暴之中的每个人,按照天庭条例,储君之位确立后,所有帝子,皆要领帝令随生母前往天界封地,无诏绝不可回天庭。

  当年他尚在天书阁习艺,未能送别被贬谪去往阮陶洲的四弟凰逍,心中多有遗憾。如今,他被封为储君后,天庭帝长子淳升及帝妃尧妙,七日内要随天礼阁的仪仗远赴穆洲。

  彼此皆为翩翩少年,却因在天庭,从来都无法如凡间白纸儿郎般,质朴无伪。

  祖云让仙姬捧来两箱他在惟珍榭挑选的宝贝,有乐游山的绝顶云烟茶,酒仙的念芳华,南海麒麟族所贡的见芥福橘……但那人看都不看一眼,坐在庭院中的席上,冷笑着摆弄棋局。

  少年顾不得笑容的真假,亲自将玉箱放置,示意旁人退下,离愁别绪,大哥哥,此去路远,待三弟我登上帝位后,设法迎你和尧妙娘娘回天庭。

  淳升阴毒的目光扫去了少年的情真意切,别在我面前假惺惺,你以为我不知晓你们的诡计吗!先是谋害我,再夺去天帝对帝妃的宠爱……你真是那人的好儿子。

  弱症难以根治,即便北海常年以万年灵芝入药,也无济于事,他心中生了狠辣之心,看谁都是目中带刺。少年不想与他计较,慨然道,论才学,品行,智识,大哥哥觉得我们兄弟三人谁更胜一筹?

  的确是你,我病骨软弱,不思进取,他擦拭着额角的冷汗,无视医仙的劝告,情绪激烈,四弟温文尔雅,博学笃志……而你,比我与凰逍多了一样东西。

  是什么?祖云面无表情,拾起被挤出棋盘的棋子。

  算计,先是算计我病弱无法奋力勤勉,又算计着受群臣力荐为储的四弟贬去荒芜之境。

  他不明白大哥为何如此敌识,自己这个终日埋首天书阁,苦读圣贤书,学无止境的三弟。

  我不是大哥,难以体会大哥的愤恨,但我从来都没有算计过任何人。少年为他破开一个福橘,安放在棋局的中心,缓缓道,不管今后大哥如何看待自己的兄弟,我今日只是来送别大哥,穆洲丰饶,想来也不缺这些玩意,大哥若嫌弃,丢了便是。

  即便你没有算计,那你的至亲之人呢,那些以你为棋子之人呢?难道他们没有算计!

  少年心性,不免敏锐,你到底想说什么?

  祖云,我告诉你,天家从来都不是一个家,你以为的顺其命数,其实都是步步为营!他佝偻着病体,指着案上被打乱的棋局,你赢得了所有体面,所有尊贵,难道你就没有想要掌控这棋局的野心吗!

  我祖云身为天族太子,天界储君,势必会威慑天下,成为设局之人。

  他揪住淳升的衣襟,浅浅怒意,大哥说得对,天庭哪里有什么家……你算计着我的那点权位,我算计着你手中的利益,谁都不想让自己成为那个被排挤的弈棋之人,更不愿沦为废弃的棋子。

  笑得癫狂的淳升,大言不惭道,比起你,我与那天帝恐怕都甘拜下风,今日你看不起这算计,有朝一日,你会晓得身在天家,没有算计,便会,不得好死。

  谷年借你吉言,若不算计,不得好死……他苦涩道。

  七日后,天礼阁的礼侍丞持着金节杖来宣天帝诏书,以随帝长子赶赴封地,穆洲。但其生母尧妙帝妃却禀奏天帝,帝子淳升弱疾难行,请求宽限行期。天庭何人看不出这不过是拖延由头,帝长子手执悦华园中的柳枝,去拜别天后娘娘,殿中忽地咳血,令人揪心。

  天后垂怜淳升幼年时,因北海制药不善的罪过而落下的弱症,恳请天帝容其在天庭恩养。

  思及天后抚养太子之功,其亲妹尧妙生养帝长子之劳,三日后,天帝颁发诏令。此令言明长子淳升封地虽则幅员辽阔,却离天庭甚远,使得天家亲眷,多有挂念,故而,加封一洲,苣梁。

  天庭帝子封地,唯有淳升,掌两洲。

  祖云窝在天书阁的暗室,一盏青瑛灯,微弱光亮,映照在书册上。那时,他看着凡间的戏本,如痴如醉,懒得去理会他那野心勃勃的大哥哥,又凭算计,拿到了什么好处。

  凡间戏本有一则,讲的是兄弟阋墙。

  帝王多子嗣,难以分辨皇子忠孝,便设下考题。帝王问,天者,煌煌也;地者,惶惶也,何为?

  皇长子答,天为尊乎,得以普济人世,然后煌煌;地者载人兮,不辨黑白则多惶惶。

  皇次子对,命者,明君也;凡者,暗影也。

  皇幼子应,心唯真善之本,天地存于心,亦惶亦煌,无常因果。

  帝王赞许皇子之言,却更难以抉择,而后,他召来重臣,以深究。

  臣言,皇长子尊敬陛下,看重权势,知道为君者要普济子民,也懂得臣下若不分善恶便会使得朝廷动荡。皇次子认为顺天而为,顾惜百姓的性命,就是明君,这是很好的为君之道,但他又觉得除去恶毒之人,违逆之人便可高枕无忧,多有不妥之处……

  皇幼子,小小年纪,便懂得世间无常,因果无解,守住真善之心,即是敬畏天地,可谓帝王。

  臣又言,三子皆为忠孝之辈,惟忠于自己,孝于天地,还是忠于命运,孝于年华之分罢了。

  册封太子的诏书未下,皇长子便按耐不住起兵谋反,次子领兵围剿,取其首级,当那淌血的木盒奉上时,帝王声泪俱下,罪过也,罪过也……

  次子以为帝王憎恶其残忍,随即携幼子逼迫帝王禅让,幼子为解帝王之忧,殿前自戕。

  援军擒住叛逆次子,欲杀之,其耿耿于怀那一旨诏书,朱毫写了谁的名字。

  心如死灰的帝王将诏书丢下,他血淋淋的手,颤抖着展开。

  只见,金锦龙纹的诏书上只有寥寥几笔。

  吾儿三人,皆为帝王。

  这样的故事,祖云看得心酸,他觉得那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