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超级农业强国 第250章 赚快钱的机会

《超级农业强国》第250章 赚快钱的机会

作者:凌烟阁阁老 字数:1931 书籍:超级农业强国

  消除了胡志立的大部分疑虑后,嘉谷农牧和高盛的意向开始靠近。看1毛线3中文网

  齐政要么大赌,要么不赌;而胡志立也倾向于同意齐政的方案。

  胡志立自以为知道齐政的依仗,反而对赢得对赌拿下股份更有信心。

  他承认,嘉谷农牧的生猪养殖水平是高,在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嘉谷农牧还能保持相当的盈利,用出类拔萃来形容绝不为过。

  但那又怎样?

  对赌赌的是眼光,是营收增长率。嘉谷农牧的生猪售价就算比普通猪价高,受限于大环境,也无法肆意涨价——在高盛的判断中,现在的猪肉行情甚至还没有探底。也就是说,猪肉价格还可能继续下跌,嘉谷要在短短两年内完成对赌指标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这对赌,可以搞!

  上头的老大确定了大致的方向,具体的合作细节就由下面的人进行磋商。

  涉及十多亿元的对赌,当然不是齐政和胡志立两人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达成。

  除了要对嘉谷农牧的养猪场资产进行评估,在最关键的对赌指标上,高盛设计的约束条例多达上百条——高盛在这方面是专业的,自然不会给嘉谷农牧留下空子。譬如营收增长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大规模并购,如果没有限定,嘉谷如果狠心举债大肆并购,达成对赌的条件轻而易举。

  高盛自然要在上面有约束,通过控制负债率等限制嘉谷农牧的盲目扩张。

  类似的条例不少,这些约束条例就像枷锁,最终是套在自己身上的。嘉谷农牧当然要逐条讨价还价,争取最好的条件。

  经过多轮磋商后,高盛与嘉谷农牧在此轮融资上达成了一致:

  高盛向嘉谷农牧旗下的生猪养殖子公司提供22亿美元的低息融资,以生猪养殖子公司40的股权作为抵押,使用期限为两年。看。毛线、中文网

  两年后,如果嘉谷农牧的生猪养殖营收的复合年增长率低于120,债转股条例生效,高盛可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融资债券转换成为生猪养殖子公司40的股权。

  而如果嘉谷农牧的生猪养殖营收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20,高盛免除一切融资利息,并允许嘉谷农牧延迟两年偿还。

  当齐政在协议书上签字后,嘉谷高层包括之前不太赞成对赌的王昱业,都松了一口气。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份不对等的对赌协议——高盛输了,不过是损失一点利息,本来就是低息,而本金终究还是要还的;而嘉谷农牧输了,损失的是真金白银的股份。

  但实际上……这也确实是一份不平等的协议。

  但对赌从来就没有公平的——是你要找人家借钱,条件当然会倾向于债主。

  那么嘉谷上下最后为什么都同意对赌呢?

  一来是因为相信齐政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某人经常开天眼,至今未尝一败,折服了嘉谷上下;二来嘛,是因为真的缺钱。

  不是企业当家人,不知道融资的艰难。

  在国内,多少民营企业,求爷爷告奶奶,甚至是坑蒙拐骗,都找不到融资渠道——银行永远喜欢对不缺钱的人开放,至于转让股份?要么找不到投资者接手,要么被狠狠压价。

  换句话来说,最常见的情况是,想卖身都没人要——相比之下,嘉谷农牧不过是付出一些风险,就能得到大笔融资;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转让部分股权,连控股权都没有失去,说出去不知道羡煞多少人。

  而对于嘉谷高层来说,这笔融资的投入,着实缓解了集团的资金压力。

  嘉谷农业要扩大水稻的合约种植基地,又要在远东为未来布局,属于吞钱大户;嘉谷商贸要继续投资建设粮食仓储和物流网络,也属于吞钱大户;至于嘉谷粮油和嘉谷食品饮料公司旗下的嘉谷乳业以及清源啤酒,都处于打造品牌,培育市场的阶段,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

  要不是去年嘉谷资本的对冲基金利用美国飓风为集团奶了一口,早就捉襟见肘了。

  哪怕这笔融资只能用于嘉谷农牧的生猪养殖,最起码总部就不需要再对今年最大的花钱大户嘉谷农牧投入了,相应的预算空出来,其他的子公司都可能因此而受益。

  所以,总的来说,与高盛的对赌,称得上是各取所需。

  当然,对于齐政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一笔生意。

  这不,当第一笔资金入账的时候,齐政就叫来了嘉谷农牧的负责人李东亮。

  “老李,高盛的第一笔资金入账了,你有什么打算啊?”

  李东亮有些兴奋,在心里呐喊,还能有什么打算,当然是大建养猪场啊!

  不过在老板面前,还是竭力表现出稳重的一面:“时间紧迫,我们肯定是要建大型养猪场,所以应该尽快启动养殖场选址。”

  齐政点点头,赞同李东亮的说法,但他的目的不在于此:“选址很重要,但现在有个赚快钱的机会,你负责跟进一下……”

  “赚快钱?”患有“资金渴求症”的李东亮眼前一亮。

  ……

  王海是江右省的一位职业猪贩子。

  猪贩子更是一个神秘的职业,所谓猪贩子,就是那些专职从事商品猪收购的收猪人。

  在家家户户养猪时代,生猪交易更多是一对一模式,农户每次出栏几头猪,一般是直接卖给屠夫,屠夫有专门的运猪车,也有专业的杀猪工具,按法律规定拉倒指定的屠宰厂进行屠宰。

  随着规模化养殖越来越多,开始出现一些职业收猪人,利用不同地区猪价差异,在自己熟悉的地区收猪后,运输到大城市屠宰场进行销售。

  这种跨区域生猪调运,需要一定的现金流,还需要培养一定的经纪人下线,负责寻找猪源。

  王海就是这样一位颇具实力的职业猪贩子。

  但今年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因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屠宰场收猪也不积极,收购价压得也低,生意越来越难做。

  反馈到猪源,这样的收购价,养殖户基本都是亏损的。

  现在他线下不少合作的养殖户,养猪积极性大为挫伤,已经打起屠宰母猪、放弃养猪的主意了。

  对此,王海也莫得法子,亏本的生意没人做,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可繁育母猪被推入屠宰场。

  就在这时,有人向他大规模收购可繁育母猪和猪仔,让他精神一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