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再续雄汉 第100章 贾诩也疯狂,舍身入敌营

《三国之再续雄汉》第100章 贾诩也疯狂,舍身入敌营

作者:冬天里的瓜 字数:2640 书籍:三国之再续雄汉

  杜畿回到朝邑县后,向徐晃和伍习传达了王嵩的将令。伍习得知王嵩不但不削自己兵权,还将自已升了一级,非常感动,从此对王嵩彻底归心。

  而华雄和张绣这两位原西凉军大佬的到来,也让伍习和手下的西凉军将士们安心了不少。

  第二天,徐晃让伍习领军先行,试试能否骗过临晋城守将李别而进入城中。

  驻守临晋的是西凉军大将李别,这李别可是个很不简单的人物。

  李别出身陇西李氏,乃李傕之侄,是西凉军中的后起之秀,也是飞将军李广的第十一代孙!

  说起陇西李氏,还真的是让人嗟叹不已。陇西李家世代将门,几百年长盛不衰!其先祖是秦将李信。

  李信攻赵灭燕伐楚,与白起,王剪并称秦始皇手下三大名将。

  而后更有名的,是李广——让匈奴闻风丧胆的飞将军!

  李广的儿子李敢,李当户,孙子李陵,李禹,都是非常厉害的将军,北魏名将李穆也是声震宇内的名将。

  唐朝皇帝李渊李世民也自称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现在西凉军的老大——李傕,是李广的第十世孙,家族里更是有一大群武将:李式,李暹,李别,李维,李恒,李封,这些人没有一个差的。

  真实的历史上,这一家子武将,丝毫不逊于曹操一家。

  只是李傕跟错了董卓,李家也缺少一个曹操一样的领袖带领,才落得败亡的结局。胜者王侯败者寇,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仅此而已。

  李别为人非常机警,连续两天没接到伍习的军报,李别就意识到蒲津渡可能出事了。

  李别一边安排谨守城池,一边派出一队斥候前去查看。

  斥候半路上遇到了徐晃派出的斥候,双方一场血战,一队30多人的斥候,被杀得仅剩5人逃回临晋城。

  而徐晃的骑兵也几乎与逃回来的斥侯同时抵达了城下,连李别派出的向李傕传讯的信使,也被徐晃的斥候拦截了回来。

  临晋城中只有一万守军,李别不敢出城野战,意欲据城死守。

  徐晃下令攻城,先以投石车轰砸,再挥军强攻。

  经过两天苦战,李别料知不敌,率军从西门杀出重围,逃往左冯翊治所高陵城。徐晃派华雄和张绣随后掩杀,来不及逃走的西凉军见到到华雄和张绣,纷纷跪地投降。

  徐晃一共收得俘虏五千多人,全部交给华雄和张绣统领。华雄曾经是西凉军第一战将,张绣在西凉被称为“北地枪王”,两人在西凉军中威信极高,这些俘虏并入华雄张绣的军队之后,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徐晃于是引军向高陵急进,沿途经过重泉,莲勺,万年,都一鼓而破之。一直杀到高陵城下。

  高陵城是西凉老将王方驻守,王方接到李别的残军后,赶紧飞马传讯给正在函谷关大战的李傕郭氾。

  徐晃赶到高陵城后立即下令攻城,西凉军老将王方有西凉兵2万人,加上李别的残兵,共有2万3千人,差不多是徐晃大军人数的一半,进攻不足,守城还是没问题的。

  徐晃连续攻城两天两夜,西凉兵也打得非常顽强,华雄和张绣多次杀上城头,都被王方和李别指挥西凉兵逼退。

  其间华雄和张绣都曾与李别亲自交手,双方实力想差不大,几十招之内难分胜败,也就是说,若是单挑,李别的实力并不一定弱于华雄。

  二天之后,王嵩的五万大军终于赶到了高陵城下与徐晃会合。至此,高陵城外的并州军,人数已达到九万人之多。

  王嵩来到高陵城外后,首先接见了伍习,给了伍习不少赏赐以安其心,然后,王嵩问诸将道:“关于进攻高陵城,各位有何看法?”

  新鲜出炉热气腾腾的荡寇将军伍习抢先发言道:“主公9万大军兵临高陵城下,只要一鼓作气便可攻下高陵城,属下愿为攻城先驱!”

  王嵩刚要答应,华雄就抢先开口道:“城内敌军大将李别,虽然年轻,却是西凉军中后起之秀。这几天我曾与其交手,几十招内并不能胜得了他。

  而荡寇将军伍习,是名智将,若单论勇武,恐怕打不过李别,攻城先驱,还是由我来做比较合适。”

  王嵩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那就……”

  “等等,主公请听我一言。”一直沉思不语的贾诩突然开口道。

  “文和有何妙策?”王嵩赶忙问道。

  贾诩向王嵩施了一礼,对王嵩说道:

  “主公,请先听我一言,或者有机会不战而下高陵城,并且再得数万西凉精兵。”

  王嵩道:“文和但说无妨。”

  贾诩道:“在下曾在西凉军中任职,对西凉军的情况有了解。

  现在的西凉军,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派系,大致可以分成三股势力:

  第一股是陇西李家,以李傕为主,李氏子弟乃数百年将门传承,如今任职校尉以上者有二十多人。而且李傕不仅代表李家,也代表了关中世家的势力。手上更是掌握着董卓的飞熊军(重骑兵)。所以,李傕是西凉军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势力。

  第二股势力是郭氾的人马。郭氾是马贼出身,麾麾下以西羌胡人为主,之前董卓手下的胡人军将,基本上都归附了郭氾,所以,郭氾代表的是胡人和游侠的势力。

  第三股势力便是王方和李蒙,他们本是朝廷的将领,因受了董卓的恩惠而效忠董卓。如今董卓已死,他们没了效忠对象,又担心被关东诸侯和朝廷清算,才只好呆在关中听命于李傕郭氾。

  属下以为,对于李傕和郭氾的势力,主公应狠狠打击,若一味招抚,必然尾大不掉,难以控制。

  而对于王方和李蒙这些人,则应当以召抚为主。若结之以恩义,其人必然对主公忠心耿耿。除此之外,其实王方这人……”

  王嵩心中一动,看贾诩好像意欲未尽,便又问道:“王方这人如何?”

  贾诩道:“不瞒主公,王方与在下颇有交情,下官斗胆,请主公让我进城去说服王方来降。”

  王嵩摇了摇头道:“文和乃吾之臂膀,不可轻易涉险。”

  贾诩道:“下官了解王方的为人,其人乃急公好义之人,纵使不愿投降主公,王方也不会加害于我。”

  王嵩闻言,仍不放心,想了一下,便回头对胡车儿和何曼道:“你们二人,就陪贾军师走一趟吧,不可让贾军师伤着了分毫。”

  “喏,末将遵命!”

  何曼和胡车儿齐声应诺,然后各自手持超大铁叉走向贾诩,站在贾诩两旁。看得众人眼热不已:这可是王嵩的特殊恩赐啊!

  普天之下,也只有王嵩,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左一右跟着两员铁叉大将。能得主公铁叉大将伺候,那是何等地荣耀?

  贾诩很是得意地带着两员铁叉大将在帐中显摆了一番,才带着胡车儿和何曼向高陵城走去。

  ……

  高陵城中的王方,听说并州军又增兵数万,心惊不已,连忙上城头查看,但见城外人喊马嘶,本就庞大的并州军营,又扩大了不少。

  王方暗自心惊,随口问身边斥侯道:

  “可曾查明敌军增兵主将是何人?”

  斥候答道:“并州军斥候四出,我们难以接近,只看到帅旗上写着个大大的“王”字,且帅旗要比徐晃的帅旗还大,所以,只能猜测,可能是……可能是冠军侯王嵩到了。”

  王方点了点头,心中惊惧不已。

  高陵城本就在勉力支撑,岌岌可危,如今又来数万大军,而且很可能是王嵩亲自领军!

  王方知道,如果李傕的援军再不赶到,恐怕高陵城连一天都坚持不下来。

  正在苦思良策之时,但见并州军中走出三人,步行来到城墙之下。

  正中间的一位文士,身穿儒服,头戴进贤冠,姿态从容,举手投足间有仙风道骨之态,正是毒士贾诩贾文和。

  而贾诩的身后,一左一右各有一个手持铁叉面貌狰狞的巨汉!

  这画面,太不协调了……

  “啊,粪叉大将!”四周传来一片低声惊呼一声。

  自从“两叉擒华雄”之后,“粪叉大将”之名在西凉军中可谓是谈虎色变,人人闻风丧胆。

  连西凉第一猛将,都是败在这两名凶汉的联手一击之下!而且还不是击杀,是生擒!这得有多骇人?

  粪叉巨汉到了,那王嵩肯定也到了,王方的心在往下沉。

  看了一眼红光满面,仙风道骨的贾诩,王方率先开口道:“文和兄所为何来?”

  贾诩笑了笑道:“许久不见,特来拜会故人。规正(王方字规正)兄不赏口酒水给我这个老友么?”

  王方笑道:“咱俩战场相逢,各为其主,文和兄不怕有利刃加身,血光之灾么?”

  贾诩也笑了笑道:“规正兄言重了,若不欢迎我这个老朋友,我这就返身回去如何?”

  王方愣了一下,笑道:“无妨,无妨,只是城门不便打开,只能劳驾三位坐竹筐上来了。”

  贾诩哈哈大笑道:“哈哈,这待遇可不一般,多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