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凤花锦 第402章 到宝应瞌睡遇枕头

《凤花锦》第402章 到宝应瞌睡遇枕头

作者:楚潆 字数:1861 书籍:凤花锦

  张樾年龄和朱瞻基差不多。

  朱瞻基在被册封为皇太孙以前,也是跟其他皇子、王侯子弟一起上的宫学。

  张樾虽然辈分高,可他年龄小,也和他们这些孙子辈的一起玩。

  他人是聪明,可最讨厌学那些一板一眼的八股文,张家是武将世家,又深得永乐帝信任,张樾一言不合就开打,他可没少帮朱瞻基打过架。

  后来,朱瞻基十岁时封了皇太孙,有自己专门的太孙师。永乐帝挑了两个世家子弟做他的陪读,刚好又选中了张樾。

  两人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了朱瞻基自己所有的亲兄弟。

  只不过,十六岁以后,他进了锦衣卫,跟了永乐帝,这才和朱瞻基交往得少了。

  然而这次,张樾失算了。

  他回去一点,去了一个小旗,刚好十人,小旗队长叫做盛永华,都是跟了他几年的人。盛永华知道张樾和呼延锦要好,不可能不懂怎么做。

  张樾没料到的是,皇上还新任命了一个,刚刚入宫的金吾卫为锦衣卫总旗长官,就是那位罗毅。

  他是忠信伯罗坚的庶五子,没入仕之前,谁也不认识。初来乍到,他就只认一个人,那便是皇上。

  盛永华也没辙,官大一级压死人,在禁卫中尤其如此。他只好带着手下九个校尉,听命于他。

  他们一行十二人,坐的是官船,上面并没有漕帮的人。

  呼延锦站在船头,这才刚过了雨水节气,冷风扑面而来,早春的寒意在船与河水的摩擦中,不断升腾上来。

  “大人,外面凉,您还是到里边坐,您要是吹病了,我们张大人还不生吞了我?”

  盛永华瞅了个空,低声和呼延锦说了两句。

  呼延锦笑了:“哦?他经常生吞人的吗?”

  “也不是经常,偶尔而已。”

  两人进了船舱,呼延锦顿时觉得暖和多了。

  锦衣卫还是与众不同,他们的船由两班人换掌,每天昼夜都走,速度快得惊人。

  呼延锦问罗毅:“漕河不是不许夜间行船吗?视线不好岂不是容易出事?”

  罗毅从鼻子里哼出来一句:“怕死别做锦衣卫。”

  呼延锦真是感慨,皇上到哪里挖了这么个不怕死的宝?

  日夜兼程,才八天时间,他们便到了宝应县的安平驿。

  驿站已经得了通知,早为他们准备好了快马,他们骑上马就往宝应县城里去了。

  “盛永华,你去县衙跟县令只会一声,免得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剩下的人,跟着呼延大人到客栈等候,我先到私塾打探,回来再与你们汇合。”

  进了县城,罗毅也不问呼延锦的意见,直接下了命令。

  呼延锦暗叫不好,这是一点没有给,自己与吴先生打招呼的时间。

  他们去的客栈,离望南书院不远,呼延锦挑了一张临窗的桌子坐下。

  很久不来宝应了,街道还是老样子,呼延锦想起那时花荞走在街上,想跑又怕不矜持的样子,忍不住微笑起来。

  果然,爱笑的人会有好运气,呼延锦看见路上走来了一个人,那人比以前更胖了些,胳膊底下夹了个书袋,想不到,他真的还在准备明年的乡试。

  “徐二哥!”呼延锦笑着招呼到。

  徐之衡偱声望来,不禁大吃一惊!这可是比三弟还大的官。

  他家因为徐之锦在京城做官,城里的生意全都放在大哥徐之华名下,与他们分了家。

  徐之衡带着父母住在老宅里,靠田租过日子、房租过日子。

  可这也让他们这一农户,穿上了锦帛料子的衣服,母亲简直是感激涕零,除了将全家人四季衣裳换了个遍,还天天催促徐之衡温习备考。

  “啊呀呀!呼延......”

  呼延锦做了个“嘘”的姿势打断他,朝他勾勾手指,徐之衡便屁颠屁颠的跑了进来。

  他压低声音,兴奋的说:“大人,您这是来端县令的窝的?来的好啊!宝应人民有救了!”

  “县令?我们只是路经此地,并不知道这里的县令出了什么事,你简单说说。”

  呼延锦看到徐之衡的时候,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主意,等到徐之衡说起县令,他倒有了法子。

  徐之锦最喜欢让他说话的人,因为在家的时候,老爹、老娘都总是叫他“闭嘴”。

  他笑眯眯的说:“大人,您问我就问对了,宝应县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

  “不是你刚才自己说的吗?宝应县令他干了什么让你如此痛恨的事?”

  呼延锦是督察院右督察御史,本来就有职责,对现任官员的履职行为进行督查。

  更何况,这可是花荞的属地,每年收上来的赋税虽然不及长公主本身的俸禄,可这也是她父皇给她的一笔收入。

  关键是,只要搞些事出来,总比一潭死水更容易制造,帮助吴先生逃走的机会。

  多重因素,使得呼延锦兴致勃勃的,和徐二哥聊了起来。

  “您知道,宝应现在是严县令当家,这两年永乐朝改洪熙朝,洪熙朝改宣德朝,京师、地方官员屡有变更,尤其是......南京官员!”

  呼延锦点点头,不错扬州属于南直隶,由南京直管。

  “这官来官往,一个职位,往往要重复孝敬不同的两三个人,严县令手上的银子肯定就不够花了,可长公主那一份又不能少,他只有来加倍压榨我们百姓。”

  徐之衡愁眉苦脸道:

  “我们徐家是宝应首富,被挤出去的就更多。我和我父亲是农户,加上老三是京官,我们就幸免于难,可我大哥就惨了,他是商户,又与我们分了家,这两年都算白打工了。”

  “那好办,我让督察院来人查严县令的账,皇上最恨人贿赂,尤其是要严查南京各衙门,严县令知法犯法,能叫他吃不了兜着走。不过......”

  正在激动搓手手的徐之衡急忙问:“不过什么?”

  “不过,你得帮我点一把火。”

  呼延锦的主意已经在脑子里打转:先造势救了吴先生,自己再顺手查办了严县令,这样,在皇上面前,便找不出什么破绽。

  徐之衡憨笑道:“呵呵......大人,您这是在逗我玩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草民哪敢去放火啊?”

  “不是让你真的去放火,是让你到宝应百姓中煽风点火,让大家起来反对严县令加征税赋,那本官就有理由介入了。”

  “哦......对对对!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徐之衡眯缝起眼睛笑道:

  “我这就敲锣打鼓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