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天一个强化点 第五百〇三章 直曲

《一天一个强化点》第五百〇三章 直曲

作者:无休又无止 字数:3704 书籍:一天一个强化点

  毒不易得,当初他留下这点毒药的初衷当然不是给自己的,他甚至想过要不要就此试试,为殿下一了百了。

  可这毕竟太少,若不能一举成功,那便是全盘皆输。

  自己始终受制于太皇太后而动弹不得,而高靖南一心则想与其决裂,更重要的是又太皇太后在京城坐镇,即使薛羽出征北境,对殿下来说依旧有着不可预测的阻力。

  如此一来,各取所需。

  他不是没想过自己或许就此丢了一条命,但若能为殿下斩下荆棘,这命就送的值得。

  叶时雨回到了养年殿的书房,甫一进门就看见低头看着奏折愁眉不展的高靖南,应该是发现了他进来的身影,他从书案上抬起头来,看了一眼。

  叶时雨心中五味杂陈,他有些回避地别开了目光,回了句去泡壶茶就躲在了旁边。

  一想到应该离决断之刻越来越近,他便难以静下心来,时常觉得内心有些翻涌着各种情绪,根本无法淡然地面对高靖南。

  眼前煨着的一壶水已咕嘟咕嘟地冒起了泡,叶时雨双眼直直地看着水壶,就又好像没有发现一般依然愣怔着。

  “最近怎么总是心不在焉的?”带着些调侃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叶时雨还没从思绪中完全抽离,回过头来,一双带着些许仓惶的眼睛就这么看进了高靖南的眼中,让他的笑凝固在了脸上。

  “怎么了,还有什么不舒服吗?”

  “奴才没有,劳皇上挂心。”叶时雨摇摇头,“水好了,奴才去给您泡茶。”

  叶时雨想像平时一样回一个笑,可最终也只是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个算不上笑的表情后转过身去,一只手正要拿起放在茶台上的茶叶,蓦然间一只手臂自身后环过,随即一个温热的身躯就这样紧密地贴在了他的后背上,已是极为熟悉的气息就这样将他完全笼罩,不留一丝喘息的缝隙。

  叶时雨骤然瞪大了双眼,微启的双唇颤抖了几下,挣了几下却没挣开。

  “怎么这样瘦了。”高靖南在背后幽幽叹道,“这些时日你受了不少苦。”

  “陛下,有许多人看着。”

  “朕看他们谁敢看。”

  叶时雨闻言一僵,他侧脸向一旁看去,见殿中的宫女太监都恨不得将头埋进胸里。

  见他伸出头真的朝旁边看去,束起的发与衣领间那一截雪白的后颈逐渐染上了一层淡粉色,高靖南忍不住低头用鼻尖轻轻扫了几下,而后深深一嗅,

  “还好你没事……”

  “奴才能在这里再为陛下泡壶茶,已是三生有幸,不敢再奢求其他。”

  感受到了叶时雨身体的僵硬,高靖南心里一阵失落,他现在也不知自己到底要怎样做,明明当初已经下定决心斩断一切,也明明知道将其推出去是解决所有烦恼最简单的办法。

  却在一念之间还是留下了他的性命,甚至在冲动之下将人带了回来,高靖南知道叶时雨虽一字未提,但面对他时的谨慎和疏离表示着他什么都知道。

  高靖南将手收回,取了出那枚玉牌,

  “这阵子发生太多事,一时间竟把这个忘了。”说着,高靖南就将挂绳撑开,自然而然地要替叶时雨挂上,可叶时雨几乎是瞬间地退了两步,眼神中带着下意识的戒备。

  下一瞬,叶时雨意识到自己似乎反应有些大,立刻恭敬地举起双手接过,而后平静地自己挂在了颈上,谢过恩后转身去专心泡茶,就好像这个是极寻常的物件一般。

  高靖南想起当初送给他时那霎时间亮起的眸子和惊喜的笑靥,心中泛起一阵酸楚,今后怕是再也见不到那般神情了吧。

  时光总是飞逝,一恍之下,原本闷热不已的天气里开始夹杂了丝丝凉风,原来喧夏渐去,清秋已至。

  之前本进行完乡试科考因朝堂的突变而中断,就当所有人都失望地以为要再等上三年的时候,黄相的一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让此次会试再次开启。

  天下学子无不欢欣鼓舞,大赞皇上高明远见,尊贤爱才。

  京城客栈里,几个人围着一名长相清隽的书生不停地说着什么,只见此人双眉微锁已露出了不耐的神态,可张了几次嘴也没能说出婉拒的话来,看起来十分为难。

  掌柜看了几次,放下了手上的账本走了过去,

  “谢举人,您要的热水已经准备好了,快上去吧。”

  谢松雪一愣,刚想说自己没叫热水,看到掌柜拼命使的眼色这才反应过来,

  “哦哦……我这就上去。”

  谢松雪摆脱了人群,掌柜拉着他上了楼梯,

  “谢举人,您这次必中三甲,他们几个无非是想来沾沾光,不必过于理会。”

  “掌柜的谬赞了,现下结果还没出来,还不知能不能中。”

  “您太谦逊了,离放榜只剩一个时辰,您若不想亲自去挤小店可以派人去替您看看。”

  “不用麻烦了,我还是自己去吧。”

  此次不过是会试,只有排名,待到殿试之后才会排出三甲,谢松雪心中是颇有自信的,回房好好收拾了一番之后,他才缓步放榜的地方走去。

  到了地方已是人山人海,但还未到时辰,禁军将众举子拦在了外围,周围人中有认出他的,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但现下所有人的心思都在贴榜人进来的入口,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松雪!”

  谢松雪冲声音的方向转过身去,看着章鸣玉朝他走来,他二人皆在鹿林书院读过书,彼此十分熟悉。

  “你此次必是稳了,我听举子们私下都在议论,你与那洛清许谁能夺魁。”章鸣玉笑眯眯地凑近道,“他们哪有我了解啊,定是松雪你的。”

  “章兄别乱说。”谢松雪左右看看,“只要能进入殿试,我就心满意足了。”

  章鸣玉还想说些什么,人群却突然躁动起来,他二人连忙朝里面看去,果然是放榜的人出来了!

  随着榜单一张张被张贴出来,禁军也逐渐让开,学子们争先恐后地涌过去,恨不得贴在上面。

  他二人倒是不紧不慢地向榜首那边走去,可逐渐地,他们发现那边不停地有人看向谢松雪,眼神却有些古怪。

  谢松雪心中突然有些不安,他忍不住将步伐加快了些,就连一旁的章鸣玉也意识到了不对,有些紧张了起来。

  榜首那一页字都提的比其他的大,可以说远远看去就一览无余,第一名赫然写着洛清许,而后再怎么看,都没看到谢松雪的名字。

  章鸣玉有些震惊地看了眼身边的看似淡定的谢松雪,在第七的位置找到了自己后便快步开始看后面的榜单,此次会试共录进士一百七十五名,虽说不相信谢松雪会在后排,他还是不死心地来回看了两遍。

  “这不就是谢松雪吗?怎么可能没中。”

  “他可是从鹿林书院出来的,都说是天之骄子,我看说不定虚有其表。”

  “听说他是谢侯爷的亲戚。”

  “虽说都姓谢,但他家早已败落,与谢侯爷更是远到千里之外了。”

  “你们可别乱讲,他可是有真才实学的,肯定是弄错了。”

  此刻周围比市井集市还要嘈杂,身边有欢呼的,有痛哭的,更多的是自以为小声的刺耳议论,谢松雪虽立在其中,可好似与外界隔绝开一般,那些声音都恍恍惚惚,听不真切。

  他觉得耳边轰鸣作响,眼前晃来晃去和指指点点的人群让他有些眩晕,谢松雪怔了片刻,脚步虚浮地转身,一步步朝客栈走去。

  “松雪!”章鸣玉快步上前一把将他搀扶住,“你先别急,这肯定是弄错了!”

  手臂上紧握的手让谢松雪回过些神来,他想装作不在意地笑一下,却不知这笑勉强到让人不忍,

  “科考本就有中与不中,这么重要的揭榜,怎么可能会错。”谢松雪站直了身体,轻轻拂开了章鸣玉的手,有些踉跄地朝客栈走去。

  章鸣玉不放心,一直看着他进了房间,本想跟去却没想到他直接将门锁上,

  “松雪你别着急,我去打听!”

  谢松雪呆坐在床边,依旧觉得四周嗡嗡作响,仿佛在梦境中一般,他不信自己会落榜,唯一的可能是因为自己在时务策中写了一些关于齐地大旱的词句。

  他的家就在齐宣府,至今仍未能从旱灾中走出,朝廷最终送来赈灾的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他亲眼见到了太多的惨剧,虽知道可能不妥仍没忍住写进了文章。

  谢松雪有想过或许能影响到名次,可万万没想到竟因此落了榜。而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次落榜之事愈演愈烈,最后竟会落得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

  都以为是水到渠成的会试,却在公布了结果后起了波澜,不知哪里传出来的,说是因为谢松雪写了关于齐地大旱的实话而落榜,一开始还只是流传,所有人没太当回事。

  可不知怎么的,这事非但没随着时间平息,甚至连市井之间也开始议论纷纷。

  事情渐渐变得有些不可收拾,任礼部尚书的薛平周着实有些焦头烂额,这会试是由礼部举办,他自然清楚此事是怎么回事。

  当时这张试卷在考官中间就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谢松雪的几项考试都文才卓绝,见地非凡,可偏偏在时务策中写下了齐地大旱赈灾不及之话,有人说他大逆不道要将其除名,也有人觉得他不过是有些书生的古板而已,不应以一句话而将这样一名良才轻易抹去。

  最终这事闹到了薛平周这里,他不知谢松雪在学子中负有盛名,一看这试卷立即怒不可遏就将谢松雪除了名。

  现如今传言愈演愈烈,甚至市井中开始流传当今皇上夜屠皇宫,逼死先皇惹来了天怒,这才有了齐地大旱之事。

  薛平周本就不是什么堪当大任之人,事情闹到了这种地步,当初那些力挺谢松雪的官员自然是冷眼旁观,而那些怂恿他的人更是躲得远远的,连照面都不敢打。

  他思来想去,竟觉得事情的根源就出在这个谢松雪身上,只要这个人没了一切就能迎刃而解,而此时已经回到家中的谢松雪也没想到,自己已经认命之事,却还能引来更大的危机。

  其实谢松雪的父亲曾任中书省参议,家中也曾是京中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可父母在他十六岁那年相继去世,他本在官宦弟子才能去的鹿林书院中读书,成绩斐然。

  家中出事后,当时鹿林书院的山长惜才,留他在书院一直读到十九岁,才带着家中唯一剩下的一名家仆江树回了齐宣府的老宅。

  谢松雪回到家中后便如往常一般度日,但从小便跟着他的江树知道,他家嗜书如命的少爷已经足足有十日没碰过一页书了。

  这又到了夜里,往时都得他三番五次的催促才肯放下书的少爷房里又是早早熄了灯,江树不由得叹了口气,也回了自己房间。

  这本是个与平时一般无二的夜晚,可有些变形的窗户被夜里突起的大风吹得哐哐作响,谢松雪边揉着惺忪的睡眼,边去摸床边放着的外衣,想在窗户的缝隙中塞些纸团将声音消了,可摸着摸着突然一个温热的触感让他一愣,刹那间睡意全无惊叫出声。

  作者有话说:

  其实隔壁那篇短佩《春思乱》算是这本的一个小外传,高靖南去祈福的昭华寺,还有这里提到的鹿林书院还有人物都和那篇有点交集。

  《春思乱》的时间线大约是在《应不识》的二十年后,不过故事都是完全独立,欢迎小可爱们去那边吃糖,都是甜甜的恋爱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