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要做门阀 第四十一章 嘴炮无双

《我要做门阀》第四十一章 嘴炮无双

作者:要离刺荆轲 字数:1891 书籍:我要做门阀

  “殿下的胞妹长风公主,就很不错。”

  话一经落下,赵嫣心脏骤然痉挛。

  闻人蔺噙着浅笑垂眸审视,将她的神情尽收眼底,不放过丁点细微的变化。

  风从殿前穿过,衣袂翩飞。

  然而赵嫣只是懵懂地僵站着,回过神来,慢慢地弯起了眼睛。

  “孤的胞妹,自是世间极好的,可惜配肃王并不合适。”

  她以赵衍的口吻夸赞自己,那双惴惴半垂的眸子也染了亮色,仰首温吞道,“若孤的太傅成了孤的妹夫,岂非降了辈?这于伦常不合。”

  闻人蔺的笑意浅了些,目光扫视,试图在她那张莹白的脸上辨出些许慌乱无措。

  然而她的眸子干干净净,倒映着他晦明难辨的容颜。

  闻人蔺并不着急,玩弄人心的游戏,他总是相当有耐心。

  “那就要看,殿下给不给本王这个降辈的机会了。”

  他抬手拭去小太子衣襟上沾染的殷红药水,方越身离去。

  身后沉稳的脚步声渐行渐远,不稍片刻,连寒风吹动他衣袍的窸窣声也无了,赵嫣才敢松开紧捏成拳的五指,呼出一口白气。

  和肃王的每一次见面,都像是一场兵不厌诈的交锋。有那么一瞬,赵嫣以为自己的底细真要交代于此,他那双深邃慑人的眼睛仿佛早已洞明一切。

  直到他问出了“长风公主”……

  闻人蔺若已掌握她鱼目混珠的铁证,方才在太极殿内必有直接行动,断不会这般出言试探。换而言之,他虽怀疑对了人,可手里并不实证。

  而他这般身份的人,也不可能堂而皇之要求东宫储君验明正身,那是大不敬之罪。

  闻人蔺想看她惊慌失措的模样,想看她自乱阵脚,可赵嫣偏不如他所愿。

  她知晓,只需自己抗住他三番五次的试探逗弄,便暂无性命之忧。

  秘密层层包裹于严实的衣物与束胸之下,连她自己都只有沐泽那片刻时间能看到真身,闻人蔺不会有找到实证的机会。

  永远不会。

  赵嫣拢紧了身上的衣物,如同护着自己最后的甲胄,定神走入瑟瑟寒风中。

  出了正月,霜雪融化。

  风中依旧残存着冬日的凛寒,天空却不再灰蒙阴翳,阳光透过乳白的云层洒落,已有了几分春的和煦。

  然而这份和煦对赵嫣来说只是累赘——她尚裹着太子必备的狐裘,遮挡得严严实实。

  若是去年刚回宫那会儿,她说不定还得小声抱怨两句闷热,而今却紧抿唇线乖乖忍了。

  距离闻人蔺上次试探已过去半月之久,此番崇文殿复学,还不知闻人蔺又挖了什么坑等着她跳。

  于长庆门落轿,便见门洞下候着一名马尾高束的劲装少年。

  赵嫣见那劲装少年的背影眼熟,还未及询问,流萤便贴心道:“娘娘恐殿下孤单势弱,故而命伴读提前来了。”

  正说着,裴飒一眼瞧见了阳光下文文弱弱的太子。

  赵嫣对他在冬宴上的仗义执言颇有好感,正欲主动打招呼,便见裴飒不情不愿向前行了个礼:“臣裴飒,见过太子殿下。”

  说罢退至一旁,一路上再未言语,有着和宴席上截然不同的冷淡。

  赵嫣瞥了他冷硬的侧颜几眼,忍不住问:“裴世子可心情不佳?”

  裴飒停了脚步,留有小疤的断眉一拧:“敢问太子殿下,臣可是哪里得罪过你?”

  这话将赵嫣问懵了:“世子冬宴上仗义执言,孤感怀还来不及,何来‘得罪’之说?”

  “若非如此,为何偏偏挑了我做伴读?”裴飒眉头拧得更紧些。

  赵嫣眨了眨眼,以眼神示意:怎么回事?

  流萤亦是茫然,轻轻摇了摇头。

  他们来得较早,离辰正还有两刻钟,然而崇文殿内已有人候着。

  有伴读陪着,赵嫣的底气稍足了些,对着屏风后那道伫立的身形深吸了口气,方踏入殿中拢袖道:“学生见过……”

  话卡在喉中,赵嫣诧异地望向一袭儒雅青衫的青年:“怎的是你?”

  周及正凝神观摩壁上《鹤唳图》真迹,闻言转过身来,淡漠的视线在赵嫣脸上略一停留,面上又浮出了那点疑惑。

  但他素来是知礼守礼的,很快移开视线,躬身行礼道:“臣周及,暂领东宫侍讲学士一职,见过太子殿下。”

  赵嫣自然知晓他是今后的太子侍讲……可上午时辰的课业,不一直是交由太傅辅佐的吗?

  管他呢!

  只要能离闻人蔺远远的,她自是高兴还来不及。

  赵嫣还是头一次觉得周及这张冰山脸如此可爱,嘴角几不可察地翘了翘,忙道:“久仰小周先生大名,快请坐。”

  周及在她眼中看到了如盼甘霖的热忱,心中略有违和。

  然而思及太子素有贤名,待谁都这般温柔和煦,也就慢慢释然了。

  他略一颔首致意,方撩袍端坐,问道:“臣初上任,对先前教学进程尚不了解。还请殿下告知,如今所学是何书何篇目?”

  自文太师致仕后,倒是有几位翰林的学士来讲过学,因都是兼任辅佐,讲的文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根本无甚系统可言。

  赵嫣本也志不在此,便随意点了一篇自己熟知的:“年前学到了《春秋要义》第二卷。”

  周及表示明了,温润的指节拿起镇纸由左至右一抚,开始讲解起来。

  他的声音不如闻人蔺那般低沉醇厚,清清冷冷有如泉水漱石,波澜不惊。

  赵嫣曾一度嫌弃周及讲书的音调宛若念经般枯燥,现在才知自己当初身在福中不知福。至少面前这位小古板一生以文墨为友,心无旁骛,坦荡磊落,全然不似闻人蔺那般外白内黑、危险狡诈。

  右边书案的裴飒一脸惊讶,盯着周及空空如也的书案,没忍住问道:“他不用看书就能授课的吗?”

  赵嫣对周及的教学方式习以为常,便含笑答道:“周挽澜记忆好得很。胸有千卷,倒背如流。”

  裴飒肃然起敬,拿书的姿势都端正了几分。

  然而,那书卷拿倒了。

  “……”

  这下赵嫣明白他那番凶巴巴的“得罪”之辞从何而来了,晋平侯世子竟然是大字不识几个的纯武夫。

  要这样的少年规规矩矩坐在崇文殿伴读,也难怪他会如此闷闷不悦。

  赵嫣正迟疑要否出声提醒,便见一道阴影自身后侵袭,越过头顶在书案上蔓延,直至将她整个儿笼罩其中。

  这种熟悉的感觉……

  赵嫣缓缓回头,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暗色的袍角,视线再往上,便是闻人蔺那张不辨喜怒的俊颜。

  该来的还是来了。

  赵嫣忙调开视线,佯做认真看书,听见闻人蔺低沉的嗓音自上方传来:“今日崇文殿,倒是热闹。”

  周及方才一心认真授课,直到闻人蔺出声方反应过来,便也抬眼看他。

  四目相接,周及依旧端坐如松,不见丝毫怯意。

  “肃王殿下!哎哟,都怪老奴!”

  崇文殿的掌事太监适时打破了死寂,解释道,“周侍讲暂代少师之职,为太子殿下授课,陛下就将辰正匀出来给周侍讲,武课则挪至巳正。老奴原是亲自去给您回话的,谁知您正巧入宫面圣,这才岔开了。”

  掌事太监擦了擦额上细密的冷汗,赔笑道:“您看这……可否去后殿歇息一个时辰,容老奴给您沏杯热茶赔罪?”

  闻人蔺的脾气看起来好极了,目光在小太子低垂的后脑勺上微顿,略一抬手道:“无妨,本王就在此处旁听。”

  说罢,他行至先前皇后旁听的圈椅前,堂而皇之振袖坐下,屈指抵着太阳穴示意他们继续。

  掌事太监自然不敢劝阻,见周及没有出声反对,于是奉了茶讷讷退下。

  周及确实对文墨以外的东西毫无兴致——甚至可以说,有些迟钝。他只朝着闻人蔺略一颔首致意,便接着讲解起来。

  殿内看似平静和谐,如果没有忽略那道若有若无扫来的微凉视线的话。

  赵嫣专心致志地看着面前的书卷,时不时执笔圈画,纤长的眼睫半垂着,显出几分女气。

  闻人蔺端详着她这副好好学生的认真模样,冷白而筋络分明的手随意搭在膝头,食指有一搭没一搭地点叩着。

  在别人的课上,倒乖巧得很。

  别说发病晕厥了,连眨眨眼皮都舍不得。真稀奇。

  没由来一声低嗤,轻飘飘落在相隔极近的赵嫣耳里。

  她不知闻人蔺在哼笑什么,只觉一半身子凉飕飕的,任凭她再凝神,也无法阻止时辰的流逝。

  撞钟声响,一个时辰的文课很快过去。

  周及平静起身回礼,将崇文殿交给了兼任太傅的肃王。

  闻人蔺放下交叠的长腿,刚要朝赵嫣行去,便见她一溜烟起身,跟着裴飒一同去殿外长廊远眺透气去了。

  闻人蔺望着她头也不回的背影,顿了一顿,缓缓眯起眼眸。

  廊下风铃叮当晃动,阳光浅淡,晒得很舒服。

  裴飒倚靠在栏杆上,抱臂与人闲聊:“没想到周侍讲年纪轻轻,与肃王对峙却丝毫不落下风,真是当之无愧的文人风骨。”

  赵嫣听了不免失笑。

  风骨么,周及自然是有的。世人皆言周挽澜是高岭之花,难下凡尘,只有赵嫣知晓他纯粹是因为略有脸盲,为避免认错人的尴尬,索性闭口不语,等候对方自报家门。

  久而久之,便给人一种孤高难近的错觉。

  赵嫣收敛心神,戚戚然望着京城远处青灰色起伏的群山,长长叹了口气。

  裴飒果然被她这番愁苦的模样吸引了目光,转头看了过来。

  “接下来肃王的课,恐有难度。”

  赵嫣适时将话题朝自己预设的方向引。

  裴飒不以为意:“骑射是我的强项,对弈和兵法亦略懂,无甚难的。”

  “是呢,所以孤才特地请世子为太子伴读,襄助于孤。”

  说着,她面露几分凄惶,垂首叹道,“都怪孤身体太弱了,是以在太傅的课上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裴飒是个仗义的直肠子,听太子是特意请求他相助的,心里的抵触郁闷已消了大半。

  又见小太子神色低迷,便了然道:“他刁难殿下?”

  赵嫣只摇首一笑,一副委曲求全的好脾性。

  裴飒心中责任油然而生,直言道:“明白了。臣虽不喜殿下柔弱,但该尽之责,义不容辞。”

  赵嫣面露感动,待裴飒转身先行入了殿,她才转头对候在殿外的流萤道:“张太医研制的那茶,给孤泡一杯来。”

  若没记错,今日的武课又轮到了骑射。

  赵嫣最头疼的,便是这门课程。因其不似兵法、对弈那般只需端坐即可,教学时少不了身体接触,还是多留一手准备为好。

  皱眉饮下那杯苦茶,待脉象发生了变化,赵嫣再回大殿时步履轻松了许多。

  闻人蔺没有去崇文殿后的校场。

  殿中的书案已经挪开,腾出一片空地来,闻人蔺正盯着周及坐过的那把椅子,慢悠悠道:“把这脏东西给本王丢了。”

  掌事太监擦着冷汗,点头哈腰地命小太监将椅子挪了出去,换上闻人蔺方才坐的那把。

  而方才提前进殿的裴世子,正腰腿上各绑一沉重的沙袋,端着一盏茶在角落里扎马步,鼻尖上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怎么回事?”赵嫣愕然问李浮。

  她不过去饮了一杯茶的功夫,她的“盟友”怎就这样了?

  李浮悄声答道:“许是对肃王今日的授课内容不满,裴世子便为您抱不平,主动提出代您对战。然后就……”

  说着,李浮摇了摇头:“裴世子的身手绝对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可惜对手是肃王,抗了几十招还是败下阵来。肃王说其下盘不稳,得多练练,于是便这样了。”

  即便如此,赵嫣对裴飒的好感只增不减。

  裴飒说过不喜太子滥好人的性子,可到了关键时刻仍会挺身而出,这份不以自身喜恶待人的忠贞,在人人自危求保的朝堂中颇显得难能可贵。

  何况闻人蔺是单手就能压制叛军猛将何虎的人,能与他过上几十招,虽败犹荣。

  一阵喑哑的拖动声传来,打断了赵嫣的思绪。

  闻人蔺抬手握住椅背,将其拖到了窗边的位置,而后面朝赵嫣坐了下来,交叠双腿抚平下裳。窗边柔和的暖阳斜斜投射进来,一半打在他英挺的侧颜上,一半顺着他的衣裳下摆和靴尖蜿蜒垂下,仿佛勾了一匹金纱。

  这样的闻人蔺如去年雪中初见时那般,安静而无害。

  “太傅。”赵嫣平静地朝他行了礼,没有半点慌乱躲闪。

  闻人蔺抬起眼来,浓长的眼睫便也染了金的光泽。

  “看来殿下,是想好如何应付本王了。”

  他含着兴味的笑,示意她靠近些。

  赵嫣依言向前一步,对答如流:“太傅这是哪里的话,孤说过会好好学的,再不懈怠。”

  闻人蔺却是笑了,拇指微微摩挲玄铁指环。

  内侍很快将教学所需兵器搬了上来,刀剑长枪,应有尽有。

  “春寒料峭,校场上四面通风,易风邪入体,便不必挪动了。今日教授殿下简单的格挡之术,将来再遇险,便可防身。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闻人蔺看出了赵嫣的心思,起身行至兵器架前,指节挨个点过兵刃,“上次是殿下命好,反抗时万幸只伤了表皮。下次若再这般不管不顾……”

  他睨眼过来,半边身形陷入阴影中,抬指轻轻横过自己的颈侧。

  轻描淡写的动作,却让赵嫣蓦地发寒。郊祀归途遇刺的惊险画面争先恐后浮现脑海。

  她乖乖伸手,接过了闻人蔺为她挑选的轻便匕首。

  匕首冰冰冷冷,握在手中有些不适。

  裴飒还在角落里蹲着,手中的茶盏已晃起微微的涟漪。闻人蔺像是忘了还有这么个人存在,只专心致志地为赵嫣拆解讲解动作。

  赵嫣面上“受宠若惊”,心中暗自切齿。

  难为肃王殿下对她如此关爱,连一对二的课程,也要将全部精力放在她一人身上。

  “被人从身后以利刃挟持,切不可随意晃动脑袋挣扎。”

  闻人蔺只单手就攥住了赵嫣握刀的腕子,轻松将匕首反搁在了她自己的颈上,“殿下方才那动作,便不对……”

  感受着指腹传来的脉搏,他尾音微妙的一顿,若有所思。

  赵嫣自知是那杯茶的药效起了作用,唇线一扬,挣了挣道:“太傅只为孤讲解,而对裴世子置之不理,是否不太公平。”

  “殿下这般挣动,只会激怒歹徒。因如此攀住我的手臂,往下压,另一只手臂曲肘,用尽全力往后击。”

  闻人蔺一边纠正她的动作,一边气定神闲道,“太子太傅,自然只对太子殿下负责。本王素来专一,不似殿下这般……”

  他低沉的嗓音自耳后传来,想了个合适的词:“……朝秦暮楚。”

  谁朝秦暮楚!

  赵嫣一肘子回击,却被闻人蔺轻松包住。

  “力道不够,必失先机。”

  闻人蔺钳制着她,“殿下自病愈受惊以来,待人对事总留有几分警惕。可对那周状元,却颇为亲近信任,好似早就相识一般。”

  赵嫣眼皮一跳,装糊涂道:“太傅说笑了。孤沉疴病体,连伴读都是临时凑的,相交更是伶仃寥落,怎会认识周状元?不过是久仰其才高志洁,心生敬意罢了。”

  闻人蔺“嗯”了声,淡然颔首:“他才高志洁,本王阴险狡诈,是以避之不及。”

  原来您还知道呐?

  赵嫣抬手反击,却被他连另一手也制住,反钳在身后。

  自始至终,闻人蔺都只用了左手,而力量更强的右臂一直负在身后。

  他凝视她因恼怒挫败而泛红的耳尖,眼底笑意递染:“听闻周状元曾在华阳游学,许是见过长风公主。”

  与旁人看来,肃王只是在尽职尽责地与她拆分讲解动作,只有赵嫣知晓他藏在道貌岸然下的恶劣心机。

  “是吗?若真如此,他日有机会见面,周侍讲定是第一个认出嫣儿的人。”

  言外之意,周及没认出她来,则说明她并非他的故人。

  赵嫣反将一军:“肃王殿下对孤的胞妹,倒是十分上心呢。”

  “自然。”

  闻人蔺俯身挨近了些,故意道,“本王还盼着簪花宴上,能一睹长风公主芳容。”

  “……”

  赵嫣束胸勒得紧,本就喘息困难,闻言险些眼前一黑。

  匕首叮当坠落在地,赵嫣捂着腕子跌坐,从闻人蔺的角度看去,只见她瘦弱的双肩不住耸动,似是难受至极。

  他目光凝了凝,落在自己空空如也的掌心,方才也没用什么劲。

  “同样的招数用第三遍,便不管用了。”

  说着,他伸手去扶赵嫣。

  指尖才触及她的衣料,便见寒光已闪到眼前。

  闻人蔺眸色一凛,左手轻飘飘攥住她的腕子,刚想嘲弄她的偷袭不堪一击,便发觉不对。

  她手中握着的只是刀鞘,那么匕首只可能在……

  耳畔风响,闻人蔺下意识以右臂格挡住赵嫣挥来的另一只手,略一侧首,刀刃擦着他的下颌而过,带起锋芒的凉意。

  阳光从僵持的两人中静谧穿过,照亮空气中舞动的尘埃。

  风停,两人蹁跹的衣料也随之落下,殿中静得只听闻一急一缓两道交缠的呼吸。

  闻人蔺很快回过神来。

  方才她佯做脱力跌坐,只是为藏好匕首和刀鞘做掩饰。这一招佯攻用得极妙,竟然能逼他出双手应付。

  “殿下这是,真打算弑师?”

  他虚垂着眼帘,看着面前气短不已的少年,漆眸晕开如墨般的深暗。

  “学生怎敢?”

  用力过猛,赵嫣束好的发髻散下一缕,脸颊血色充盈,急促喘息道:“兵不厌诈,是太傅教得好。”

  她声音是虚弱的,脉象紊乱,可眼睛却很明亮。

  仿佛在说:你看,孤说过会好好跟着太傅学的。

  闻人蔺像是第一次认识她,凝神瞧了许久。那目光仿佛要生生剥开她的层层伪装,露出最真实干净的内里。

  被制住双手的姿势并不好受,赵嫣心脏突突打鼓,见他果真不再提“华阳”“长风公主”的话题,便不动声色地挣了挣腕子。

  闻人蔺当做没看穿她这点小心思,平静松了手。

  撞钟声适时响起,赵嫣轻咳两声避开视线,朝闻人蔺晃悠悠行礼告别,这才行至仍在扎马步的裴飒面前,替他取走伸臂端着的茶盏道:“你没事吧?”

  整整一个时辰,杯子里的茶水竟是一滴未洒。

  裴飒解了腰腿上的沙袋,抬手按着后颈,将僵痛的脖子撇得咔嚓响,语气透着浓浓的不甘:“无碍,练练基本功而已。”

  趁着闻人蔺还未反悔,赵嫣忙带着裴飒往殿外走。

  上了回东宫的轿辇,放下重重车帷,赵嫣这才瘫倒在绣枕堆中,连多说一个字的力气也无了。

  阿兄保佑,今天又是苟住小命的一天。

  崇文殿。

  闻人蔺抬起右臂,紧束的武袖上,衣料被划开齐整的一道小口。

  这是方才太子偷袭之时,他抬臂格挡下的。虽然只是极细极浅的一道破口,旁观了全局的张沧却难免额角突突直跳。

  除了在敌军如蝗的战场上,他还没见有谁能近王爷的身。

  这一刀多危险呐!若非王爷身经百战,及时化了招式,匕首说不定就划在王爷的脸上了!

  平心而论,王爷这人吧喜怒不定,手段呢也不甚光明,名声更不用说了,能止小儿夜啼……

  也就着一张脸算得上出色,若是连最后的优点也没了,以后还如何找媳妇儿?

  眼瞅着簪花宴要到了,他还指望着王爷找个知冷知热的温柔夫人相伴呢,可不能在这关键时刻破相。

  与张沧千回百转的心思相比,闻人蔺倒是淡然得多。

  “华阳那边,可有动静?”他问。

  张沧这才想起正事来,答道:“已收到蔡田的飞鸽传书,他按照您的吩咐谒见了太后娘娘,长风公主随行在侧,并无异常。”

  闻人蔺略一沉眸:“确定,是小公主本人?”

  张沧道:“蔡田会继续潜伏在行宫一段时日,观察是否有变。”

  闻人蔺抬指抚了抚那道微小的破口,忽的低笑起来。

  每当他略觉乏味之时,小太子总会勾起他新的乐趣。也罢,倒想想看看东宫的这场戏能演多久。

  不知到了藏不住的那日,她会露出怎样惶恐颤栗的神情呢。

  真是期待极了。

  料峭春风穿堂而过,云翳遮挡了太阳,于皇城上空投下大片阴影。

  惊蛰,潮湿的雨气席卷京城。

  春雷滚滚,雍王府别院一派阴沉。

  纱帐鼓动,映出里头蛇一般扭捏的身形,吟哦夹杂在雨声中,分不清是痛楚还是欢愉。

  赵元煜看得口干舌燥,可这燥热也就止步于胸腔,再往下,便没了半点反应。

  帐中是他买来的最烈性的女子,只沾了一点那药,便神志不清成了这般模样。

  “这药,确定男女都能用?”他扯了扯衣襟,问道。

  衣着轻薄透肉的女冠没骨头似的贴着他,媚笑道:“世子放心,仙师亲自调配的灵药,便是阉人用了亦能重振……”

  说罢意识到自己戳中了赵元煜痛处,女冠面色一白。

  可眼下赵元煜并不在乎这些。

  他对这药性颇为满意,即将摧毁太子贤名所带来的扭曲愉悦感,掩盖了他身患隐疾的痛苦。

  赵元煜仔细盘算着,几乎按捺不住兴奋道:“光是如此还不够,得再加上一条罪,使其万劫不复。”

  女冠赔笑,从善如流敬酒道:“妾替仙师恭祝世子一步登天,荣光无限。”

  赵元煜哈哈大笑,一把将女冠拉入怀中,紫白的闪电将他阴鸷的脸照得狰狞。

  几场春雨过后,京师焕然一新。

  厚重的青灰色逐渐掩映于桃红柳绿中,天上纸鸢纷呈,地上百花齐放,蜂蝶萦绕,一派生机盎然。

  恩科放榜,最不开心的是柳姬。

  “若非东宫遇上祸事,今年的恩科我……”

  恩科如何,她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赵嫣明白她的未尽之言:若没有去年的接连祸事,考中恩科的或许就是沈惊鸣、程寄行那样的少年英才……

  东宫也不至于势单力薄,至今未有拥趸跟随。

  赵嫣看着礼部呈上来的名册,一个头两个大,这些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哪!和朝中各党派沾亲带故,一个干净能用的都没有。

  偏生父皇闭关清修,无暇顾及簪花宴,这重任便落在了东宫头上。

  天快黑了,赵嫣还忙着温习宴会流程,桌上关于各部官员为恩科进士引荐官职的奏折堆积成山,她还未来得及查阅。

  流萤进来掌灯,见奏折后的少年眉头紧锁,便劝道:“明日还要赴宴,殿下早些歇息吧。”

  “是这个理。”

  柳姬用手指沾了酒水,在案几上百无聊赖地画王八,“你如今并无实权,皇帝也不会真的放心将任免之事交予你手中,那些奏折随便批个‘阅’字就行,不必急于一时。”

  “倒不全是为奏折苦恼。”

  赵嫣抬起纤细的手掌,轻轻覆在点了朱砂小痣的眼尾。

  不知为何,从午后开始,她这只眼皮便跳个不停,搅得人心烦意乱。

  春风满城,肃王府却仿佛被神明遗忘。

  在京城争妍斗艳之时,这里只有苍松翠柏挺立,不见半点桃粉杏红。

  蔡田自华阳行宫归来已有数日,可连王爷的面也不曾见到。算算日子,已快到了病发的时候了。

  每当此时王爷的心情便不佳,谁也不见。

  他看着紧闭的书阁大门,问道:“上个月的药,王爷几号吃的?”

  张沧想了半天,才道:“王爷说想看看身体的极限,撑到第七号才服药。”

  蔡田点点头。

  今天才是初二,看来还有几天才到那时候。

  “发病的时日一月比一月晚,说不定哪天就不用吃药了呢,也是好事。”

  张沧正絮叨着,书阁的门便从里打开了。

  闻人蔺除了脸色比平常白些,并无其他异常。

  “备车,入宫。”他道。

  暮色中,他的背影依旧高大挺拔,步履从容,仿佛世间没有一物能使他驻足折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