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兰若蝉声 第一九二章 财大气粗狂道士 道诡途殊独异仙(下)

《兰若蝉声》第一九二章 财大气粗狂道士 道诡途殊独异仙(下)

作者:扫叶僧 字数:2688 书籍:兰若蝉声

  “清虚观主对金错刀很感兴趣?”,暅之忽然插话道。

  李诡祖尴尬地笑了笑,倒也并不否认。

  暅之哈哈大笑,拊掌三声,之见他忽然从袖中排出了六枚钱币。

  币身长直如刀,上书篆文“平五千”;币首廓圆孔方如五铢,篆文金错,不阴不阳与币面相齐,文曰“一刀”。

  金错刀?!新莽所铸金错刀币?

  李诡祖的眼睛张得老大,暅之这一出明显在他的算计之外。

  当然了,不光是李诡祖,刘必金多那一对招子也闪烁着贪婪的幽光。

  暅之大袖连挥,四枚刀币飞向李诡祖,另有两枚落在了刘必金多的案前。

  李诡祖抓起一枚刀币仔细翻看,忍不住连连惊叫,“毫无破绽,毫无破绽啊。只是币面纹路清晰显然没有经过太多的擦拭清晰,而纹底的铜绿太过稀薄,显然年份不够。这虽然是仿品,但的确毫无破绽,毫无破绽。只消放个几十年,就与品相上乘的官制金错刀一般无二,一般无二啊!”

  “清虚观主好眼力,那我也无需卖什么关子。这几枚币是我和师傅闲来仿制的,原本只是为了怡情。今日若非清虚观主提起金错刀币,我几乎已经忘记了身边还有这阿堵东西。这几枚币虽然是仿品,但若说可直正品八分,应该不算过分吧?”

  李诡祖嘿嘿干笑两声,眯着眼睛正想开腔,却被刘必金多抢了先。

  “不止八分,不止八分。这刀币上的错金工艺民间根本仿不出来。若是没有当时铸币时的铜范,想要将字体定位的一模一样,简直没有可能。所以从来没有人会怀疑金错刀币的真假,只会有人认为它是品相最正的蜡封藏币。这样的刀币若是在市面上兑换,所直何止八分?足价还要再溢出两成!”

  刘必金多更熟悉市场。市场上如李诡祖这样眼力刁钻的行家实在不多,就算是有,那蜡封藏币四字也足以搪塞。毕竟要将金错刀仿制得与古本一般无二实在是太难了。

  听刘必金多如此说,李诡祖也不好强行诡辩。他略点了点头,“也好,那这四枚金错刀,就当是用来抵扣两张账单的费用了。”

  老道士说这话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似乎还有些不情愿的样子,貌似面前地将那四枚刀币收了起来。

  刘必金多直接看蒙了呀。咋回事儿?这到底是谁吃亏了?四枚金错刀,易金九斤也不嫌多啊,就被那猥琐老道这么稀里糊涂收下了?

  他刘必金多是本分生意人,可干不出这等事,急忙恭恭敬敬地双手奉币向暅之这边走来。

  暅之见状急忙挥袖阻止,“既然这两枚刀币还值些银钱,那刘先生便收下为是。之前在厄口我毁了你不少颇黎货物,尚未赔偿,眼下倒是帮我了了桩心事。”

  “那可有点多……”

  “无妨,且存着便是。日后刘先生重回中原,说不得还有机会再打交道。”

  实诚归实诚,矫情也无需矫情。

  见暅之如此说,刘必金多便也将刀币笑纳入怀退回原位。

  “既然如此,还是先看看情报吧。”,庆云终于将对话拉入了正题。

  猥琐道人干咳两声,从袖中又取出两样物什。他轻敲了敲桌面,便有小道童拾起分别奉予庆云与暅之。

  放在庆云面前的是一只残破的木制工艺品,他来回翻弄了几下,瞧不出名堂,便去看暅之。

  暅之的神情显然凝重许多,“木鹊。这是一片木鹊残骸。”

  “不错!不错!祖公子的眼力果然非同一般。”

  李诡祖在小半个月里接连三次拾到类似残骸,百般琢磨这才确定是木鹊散落结构。而眼前的年轻人只在片刻之间就给出了结论。

  华阳首徒,祖氏嫡传,暅之的确没有辱没师,父的金字招牌。

  “这是刁冲做的?”,暅之问出了这句话,想想似乎有有些多余。

  木鹊能飞三日而不落,并不是简单的手工玩物。当日暅之在嵩山还原木鹊,还要多亏了北条久迟的鲁班遗图。

  这世上能造出此物者不会超过一手之数。

  刁冲便恰巧可入五指之一。

  既然李诡祖将这木鹊残骸作为证据展示,不如,再多听他一言。

  果然,猥琐道人卖过了关子,便开始抖露细节,“刁冲曾经得到过一本墨家木鹊残图。若非他云游晋地时曾向我展示过复原的木鹊,恐怕我现在也无法将之认出。我在慈恩塔下连续捡到三次木鹊,便怀疑是刁冲有难。于是老道又是卜课又是打听,这才知道刁家小子可能是被带入了平城。”

  庆云听到这里心中颇有不快。这老道说了半天,说的都是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这算是哪门子情报啊。

  “慈恩塔是什么东西?”,暅之问道。

  “哦,是城中帝尧祠堂后院一根慈石柱,原本大概为备观天测时之用。”

  “刁冲相必是知道这根石柱的。所以他在制造木鹊的时候,装了一个慈针引路的机括,有点像家父复原的指南车部件。有了这个机括,木鹊会南飞三日,入平尧地界大概率会被慈恩塔所引,落入城中。”

  “对,对,正是这个道理!”,猥琐道人赞道。

  “刁冲能够完成这样的改造构思,并且每数日造一鹊。说明他目前安全无虞,行动自由,可能只是被软禁在限定地点。嗯……”,暅之忽然抓起木鹊仔细闻了闻。“这里似乎还有蹊跷。”

  暅之熟练地拆卸着手中那坨鹊腹,当中有类似鲁班锁的榫合装置,按照暅之对木鹊结构的理解,这个设置略有些多余。

  榫合拨开,当中果然有黄豆大一个凹槽。

  那凹槽实在太小,装不下任何东西,只盛了些许灰状物。

  暅之拈起一撮仔细闻了闻,又向猥琐道人示意道,“似乎是香灰,但是味道有些特别。观主要不要亲自来验证一下?”

  李诡祖快步走到暅之案前,如法炮制,拈灰细嗅。

  “嗯!”,他猛地点头,似有所得,“是香灰!平城赤松观特有的香灰,这古赤松皮的味道,老道绝不会认错!”

  》》》》》敲黑板时间《《《《《

  关于金错刀,金,五铢的换算各位看官看得可能有些懵。不急,如果有想了解的朋友,我们后面几节再说。

  这一节,我们继续讲尧舜之事。

  上一回我们说到,尧,舜,鲧与禹父子,灭九日部落的大羿,商始祖契,周始祖后稷,秦始祖伯益,唐始祖皋陶这些都是同一时期的人。

  按照上古谱系整理,这些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紊乱。

  比如说帝尧,帝挚,契,后稷,以及皋陶的父亲都有据是帝喾所生。孰真,孰假?

  帝尧与帝挚的问题,其实我们上一章已经详述过了。以正史论,帝尧为帝喾后,属中原帝系,帝挚属少昊后,属东夷帝系。泾渭分明。

  后稷,也是帝喾嫡出。稷是官职名,为尧之农官,他的本名应该叫弃。之所以稷的称号前可以带一个后字,说明他已经自立为一支部落的首领,如后世之王。后稷将王位传弟弟台玺(也是帝喾的亲儿子),台玺传给儿子叔均,叔均又传给了后稷的儿子不窋,这个顺序可以与考古发现及《史记》外其他记载逻辑自洽。而史记在周世系中只挑主干,省略了台玺和叔均的旁支也可理解。但是根据现代考古发现,台玺和叔均是一并被周王室作为祖先祭祀的。

  接下来我们说契。关于契的出身,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契根本就不是帝喾的儿子,所以才用这种玄而又玄的情节把他们强行粘合在一起。有娀氏女简狄,一娀一狄,才是暗示契的真正来历。之前我们在讲高丽史的时候曾经说过,契来自西(娀)北(狄),迁为东夷。

  伯益与皋陶历来也是争论极大的一对。很多人认为他们事迹重合,可能为一人。

  但是查起家谱呢,少昊之后生大业,大业生伯益。伯益是东夷人。故尧舜时期伯益伯夷盖为一人,事迹亦大抵相同。

  皋陶父系不明,传为帝喾之孙。

  然而二人皆嬴姓。《史记》说: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

  皋陶与伯益有明显的继任关系,至少并非同一人。皋陶被封于今之AH,伯益替禹平叛三苗,活动范围非常重合。二人同族,应共属东夷。

  其后因为皋陶在先秦时期影响甚大,与尧舜禹共称四圣,俨然成为中原族系的崇拜对象,故而被嫁接为帝喾之后而无详细世系衔接。皋陶与伯益,或为兄弟,或为叔侄,或为简单同族,其后分别被尊为两个嬴姓王朝(赢姓赵氏之秦,嬴姓李氏之唐)的先祖。

  这些人当中,帝喾曾经迁都于商,契被封于商成为商祖祖先,大羿在《楚辞》里又称夷羿,平东夷见封于商,帝舜的儿子商均也封于商。

  为何这些同时期的人都和商地有关联,商地与商朝又有何关联,殷与商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我们留到下节再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