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放置流修仙 第十章、事功之道,方向抉择

《放置流修仙》第十章、事功之道,方向抉择

作者:江潮1 字数:1866 书籍:放置流修仙

  “今日有感而发,却是讲了不少与本篇不想关的东西!”蔡平站在讲桌上笑道。

  “讲师,继续讲啊!”这些少年都是十六七岁,对于蔡平讲述的儒家先贤的故事听的是如痴如醉,巴不得蔡平每次讲学都多讲解一些类似的故事。

  看着诸多学子神情,蔡平笑道:“你们这群小子,想要知道这些故事,自己去翻阅典籍不就清楚了吗?”

  说到底,每天学业太过枯燥,他穿插讲解的一些典故也算是他们的放松方式。

  “不论如何,你们今日学业是少不了了。

  书院每月一月考,三月一季考。

  第一次季考即将到来,你们可是要好生准备,季考成绩优秀者,可是有着不俗的奖励。”

  说罢,蔡平便笑着离开了学堂。

  虽然连着讲了两个时辰,但是在坐的诸多学子都已经取得了童生功名,身强体健,神清目明,只是两个时辰,倒是都没有显出什么疲惫之色。

  稍作休息,就有着第二位讲师进入学堂。

  ……

  书院后方,明廉书屋之中,一本本书籍密密麻麻摆放在书架之上。

  书屋外的一个个小亭走廊之中也都有着诸多学子或坐或站,手捧书籍无声诵读。

  明廉书院虽然只是初创,就连书院地址也是明廉学派大佬司马珣腾出的住所。

  但是,明廉学派是朝廷之中一股新兴派系,虽然势力不大,但是派系成语都是天资卓绝前途远大的朝堂要员,在儒道修行上也都有着不低造诣。

  因此,对于每一个书院最重要的底蕴之一——藏书,却是没有多大顾虑。

  几位明廉派的学术巨头以及其他学派成员全部将家中藏书拿出,又通过自己的权利将一些重要的典籍换来,已经补全了明廉书院所需要的典籍。

  陈鸿宇虽然分神承袭了大干分神的儒道造诣,单轮儒道造诣已经可以比肩此界实封举人,但是他此时这具分神却是只有童生功名,儒道修为也只是凭借儒道造诣以及多种因素刚刚进入童生境界。

  儒界的实力划分和功名划分都是相同,按照功名阶层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大儒划分。

  只不过,实力一般会在功名前边加上相应的实封二字。

  功名分为两种,一种是朝廷赐封,可以凭借功名得到朝廷气运和文气,能够加快儒道修士修行。朝廷赐封的功名不需要相应的实力。

  例如,即便是一名实封秀才,一旦获取到朝廷赐封的举人功名,也能过分到相应的气运和文气。

  而天封则不一样,代表的是天地的认可,儒道修士只有拥有相应的实力以及足够强的资质才能受到天封。得到天封的儒道修士可以直接享受世界赐封的气运和文气。

  陈鸿宇已经获取了童生功名,加上原先的底蕴,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提升自己的儒道修为,就可以一路成为实封举人,甚至是实封进士。

  但是这样一来速度就较为缓慢,如果考取朝廷功名,牧守一方,有着气运加持,修行速度不知要快上多少。

  只有着通过获取功名,才能够走上快速高位,让分神符篆收集到足够多的本界信息。

  此时,他手中正捧着一册《儒经疏注》,乃是儒界一位大儒对《儒经》的见解集合而成。

  这本书籍约莫有着三千多字,由于不是简单的通俗文章,所以他花费了三天多时间才勉强理解记下,至于更深层次的理解却是需要花费时间。

  不过他有着系统研习功能,因此很多书籍直接扔到了书房里边,就是有些费灵石。

  有着书院的书屋存在,陈鸿宇这两月来所有的空余时间全部泡在了这书屋之中。

  每一本书籍理解透之后,他于儒道上的造诣就更深一分,同时体内的才气就壮大一分。

  到了夜晚,书屋之中一片寂静,只有着点滴灯火依旧闪耀,陈鸿宇伸展了一下身体,打量了一下空空如也,寂静无声的书屋,不由露出一抹笑容。

  书院之中其他学子纵然有比他先获取童生功名的,但是此时在儒道修为上也不如他。

  有着大干分神的浑厚儒学根基,又有着案首功名以及那些源源不断的声名转化成的才气,他在儒道上的修为以非常明显的速度增长。

  只是数月,身体经过才气滋养已经强健无比,甚至如今实封童生级别的才气已经无法对身体进行提升。

  因此,有着比他人更加强健的体魄和心神,他才能一有时间就泡在这书屋之中。

  “据说此次季考前三甲,会得到明廉学派几位巨头赐下的书法真迹,这种独特的书法真迹都是偶然写出,可以洗涤魂魄提升悟性,也算是罕见无比。”

  时间流逝,两月时间一晃而过。

  这一日,早读过后,就见的蔡平双手空空的走进了学堂。

  “今日,就是季考了,你们这些小子可要认真答题。毕竟,君实叔父的真迹可是连我都要眼红的。”

  说着,就有着书院的仆人进来将考卷下发。

  陈鸿宇打开考卷,大致扫了一眼,就发现前边十道题都是默写经文。

  这些截取的片段都是选自本界四书五经,那些蒙学之中的孩童或者说没有考取童生功名的学子还可能出错。

  但是他们这些已经考取了童生功名的年轻俊才要是还出了差错,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毕竟,如今这学堂之中的学子都已经获取了童生功名,身体受到才气滋养,神清目明,记忆力不凡,如果还能记不住最为基础的四书五经,那可就是真的态度问题了。

  至于后边的五道论述题,陈鸿宇面色却是严肃了下来。

  “儒界儒学虽然都是儒圣苏子传下的道统,但是儒界儒学有着大大小小的派系传承。

  就连每一个派系内部也有着划分,明廉学派就是一个新兴的学派,推崇事功,几位学派支柱都是从地方做出显眼的政绩之后这才进入中枢。

  这五道论述题,却是一个初步的筛选,来探查这些学子的偏向。

  是将来进入地方历练然后再入中枢,还是走言官途经,做一个清流,为学派发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