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写科技格局 第二百八十二章 俄国的短板

《重写科技格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俄国的短板

作者:江湖说梦人 字数:2843 书籍:重写科技格局

  Yandex,俄国本土搜索引擎,又是一家把科研放在第一位的企业,未来的俄国本土巨头企业,但这会儿他还是个小公司,在W3C也只是一个小会员,市值都还没到2亿米金。

  所以跟其他七家企业相比,Yandex是姿态最低的一家企业,因为他是来求大风集团出手帮助的企业。

  Yandex寻求帮助的点有两个,一个是关于搜索引擎的技术,随着鲲鹏浏览器的面世,在鲲鹏浏览器导航页的一点搜索也跟着受到了很多人的注意。

  一点搜索,正是瀛海威的搜索引擎,这个名字让孟谦特别出戏,因为总是会联想到后世的一点资讯,但名字是张树新起的,孟谦也不去发表意见。

  Yandex在使用了一点搜索后非常敏锐的看出了其中的产品优势并通过打听了解到技术核心是孟谦提供的,所以想来请孟谦去指导一下他们。

  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Yandex这会儿有点缺钱。Yandex搜索引擎从1997年上线开始就一直在烧钱,一路烧到2003年才开始盈利,所以Yandex想找人注资。

  至于为什么要找大风集团注资,从后面的交流中了解到是因为对方对大风集团科研能力的认可,毕竟大风集团投了钱就是股东了,回头让股东帮忙总是比较好开口的事情。

  说实话,孟谦对Yandex不是很了解,后世也没有研究过这家企业,只是单纯的听说过,知道他后世发展的很大,当过W3C的董事会成员,其他情况孟谦基本不了解。

  所以孟谦考虑的是自己的重生对俄国那边的企业发展影响应该不会很大,所以这笔注资总的来说还是可以投的,孟谦很爽快的答应过两天就派团队去俄国考察,到时候再谈注资的事情。

  至于教技术的事情,孟谦表示需要跟瀛海威这边的股东们商量,暂时给不出回应。

  而孟谦之所以要找Yandex,也有他的目的,那就是孟谦想进一步了解俄国国内的科研情况,关于苏联80年代开始的科技人才大流失很多人都知道,解体后俄国继续保持着人才流失的局面。

  但孟谦已经错过了早期各国企业去俄国的淘人才潮,但俄国还是有底子的,尤其是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俄国的底蕴真的是厚实。

  所以孟谦想了别的方法来利用俄国这边的优势,具体如何落实,他之前派人去俄国考察过,同时他想正好借着进入W3C的事情找家俄国本土企业来进一步了解情况。

  “费诺霍蒂先生,贵国这些年的科技人才保护政策发展情况怎么样了?听说俄国官府采取了不少措施?”聊完对方的正事后,孟谦看似闲聊的问道。

  Yandex的董事长阿尔弗雷德·费诺霍蒂一听到这个问题表情就充满了无奈,“大家都在努力,相信结果会变好。”

  费诺霍蒂这话显然有维护自家国家颜面的成分在里面,作为重生者很清楚接下去这几年俄国的情况根本没有什么好转,官府也没干多少正事,国家虽然确实加大了科研经费投资,结果这些钱全被贪走了,孟谦才不相信费诺霍蒂会相信俄国官府那些鬼话。

  但既然费诺霍蒂要维护,孟谦则顺着他说,“我听说俄国虽然科技人才大量缩水,但大部分科技人才其实都还留在国内?”

  “我们技术人才内流和外流比是9比1,我们失去的科技人才,90%都在国内转行了,或从政或从商,真正出国的只有10%。”

  孟谦之前看的调查资料里有提到,俄国科技人才流失中外流比例并不是很高,大部分没出国,只是转行了,俄国人好像都不是很爽国际媒体尤其是西方媒体故意无视这一数据,非常刻意的嘲讽俄国科技人才外流这个事情。

  只是像费诺霍蒂这样的人不知道有没有没意识到,虽然真正的外流科技人才只有10%,可这10%几乎都是精锐啊。

  不过知道费诺霍蒂介意,孟谦自然不会点破,“这么说来,俄国的人才储备还是有基础的。”

  “但转行的人大多很难再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了。现在关键是把现有的人才守好。”费诺霍蒂再次无奈。

  “据我了解,其实人才问题核心还是钱嘛,经费不足,待遇不高,对吧?”孟谦始终保持着闲聊的态度。

  “大环境也是一个因素,当然孟先生说的也没错,核心还是钱,如果钱到位,或许很多人也就不在乎大环境了。”

  孟谦借势开口,“费诺霍蒂先生,实不相瞒,贵国在数学和计算机领域的水平一直都让我尊敬,现在大风集团也算是发展的还可以,我打算到俄国去创办我们大风集团第一个海外科研中心,不知道费诺霍蒂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

  费诺霍蒂马上警觉起来,“孟先生说的,是海外分公司,还是纯粹的科研中心。”

  “费诺霍蒂先生觉得区别大么?”

  费诺霍蒂开始斟酌自己的态度,“孟先生之前应该是已经了解过我们国内的情况了吧?”

  孟谦坦率回应,“那是自然,我既然有这个想法,当然要派人去实地考察,只是我们之前跟俄国这边交流太少,或许的咨询的内容也不完整,这才想听听费诺霍蒂先生的意见,贵公司作为靠研发起家的俄国本土企业,想来肯定比较了解情况。”

  见孟谦的态度还是很诚恳的,费诺霍蒂说话也很真诚,“虽然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俄国的科技人才流失情况,但这不代表我们国家真的就不重视,就像孟先生一开始提到的,我们在采取保护措施,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华夏过去十几年也在经历人才流失,只是情况跟我们不太一样而已。

  我们在经历解体前后需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但科技的重要性大家都懂,所以国家不可能不在意人才的去留。华夏每年这么多优秀学生留在国外不归国,这难道是华夏希望看到的么?

  大家都有自己的无可奈何罢了。”

  孟谦点头表示认可,后世确实有不少媒体把俄国的人才流失描写的就好像是俄国希望看到的一样,怎么可能呢,腐败归腐败,脑子还是会有的。

  “所以对于现有的人才,尤其是精英人才,我们有我们的保护机制。所以包括欧米,霓虹,以色列以及你们华夏在内的诸多国家企业其实都跟孟先生有过同样的想法,但真正在我们俄国创办科研中心的企业非常少,华夏这边应该只有两三家企业。

  所以孟先生如果想成立科研中心,绕不开我们官府,你需要告诉我们官府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如果大风集团的科研中心能为我们带来我们想要的东西,才有机会成立科研中心。

  不过大风集团如果是成立分公司,就会容易很多,毕竟可以为我们带来就业率和经济发展,只是分公司能挖到怎么样的人才,就不好说了。”

  孟谦摸着下巴问出了一个直接而又关键的问题,“那在费诺霍蒂先生看来,我们大风集团现在能为贵国带来什么帮助呢?”

  费诺霍蒂有些犯难了,他细数着大风集团的产业,游戏,社交肯定不是俄国需要的,软件的话俄国自己也是软件大国,国家更不可能采购大风集团的系统,听说大风集团还搞芯片设计,但刚刚开始入行,虽然搞出了个烛龙传感器,可怎么看都还没到可以搞合作的地步。

  见费诺霍蒂想着想着皱起了眉头,但即便如此还是想不出个答案,孟谦主动问道,“俄国在轻工业发展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吧?”

  “啊?”还在思考的费诺霍蒂楞了一下,“嗯,确实。”

  “俄国是重工业大国,可轻工业却一直是个软肋,首先是因为俄国只有亿的人口,其次因为俄国是资源大国,一线工人本来就少,还都分配到资源挖掘上去了,毕竟资源换钱又快又轻松,宁可靠资源换来的钱从国外进口轻工业产品,对吧?”

  费诺霍蒂自然不否认,“孟先生说的没错,轻工业的发展一直是让我们俄国头疼的事情,只是...大风集团跟轻工业发展?”

  孟谦笑着给费诺霍蒂倒茶,“这几年,CIMS工厂和柔性制造系统大火,但除了系统化和柔性化,自动化生产还有什么发展趋势,费诺霍蒂先生可知道?”

  “自动化生产的发展趋势?集成化?”费诺霍蒂刚说出口,看着孟谦的脸突然意识到什么,脸色一变,“智能化!”

  自从霓虹国在1990年4月份提出智能制造系统IMS国际合作研究计划之后,智能自动化生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并成为自动化发展的一个大趋势。90年代,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等技术开始在自动化生产中逐渐展现实力。

  “费诺霍蒂先生觉得贵国对这个东西会不会感兴趣?”

  “当然会!”费诺霍蒂看起来很激动,“轻工业一直都是我们俄国的短板,为此我们也付出了很多代价,但就像孟先生提到的,我们有很多客观原因限制,人口问题就是一个不可能简单改变的事情。

  发展自动化生产,尤其是集成自动化,智能自动化,确实是一个方向。”

  孟谦笑着点了点头,“看来过段时间要去俄国了,到时候说不定还要叨扰费诺霍蒂先生。”

  “孟先生客气了,孟先生来俄国一定记得说一声,我带孟先生好好感受我们俄国的热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