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馒头榨菜,我竟被黄袍加身 第55章 识一千字的良家子

  胳膊上系着白麻布的柳黛儿,和系着红头绳的春香,跟在李轩的身后,在数十名教主亲军的护卫下,沿着安静的河谷,一路上行。

  此时距离“鱼来之日”已经过去了两天。

  白水书院占用了县城的仓颉庙,文字之祖嘛,这可是白水县的招牌人物,不用白不用。

  六百多名外地读书人,老老实实地在白水书院里教人识字。

  李轩规定,所有太极教徒,在三个月内,至少要认识三百个常用字,才能继续当教徒,不然统统开除出教。

  馒头、榨菜、安全、贡献值,所有的东西,全部剥夺,在大旱灾中,失去这些的人,只能是坐等死亡!

  因此所有教徒,人人争先,在劳作之余,恨不得连上茅房,都用木筹棍子在地上写“天地人”等字。

  为了让教徒们掌握更多的文字,李轩还规定,凡是认识一千个汉字以上的,都可以进入护教卫队中,享受更好的待遇!

  而十五岁以下,认识一千个字的少年,还可以成为教主的入室弟子,进入教主亲军!

  教主亲军,是教徒们公认的从龙大道。

  一步登天的那种!

  每顿都有新鲜的羊肉吃,穿最好的衣服,睡最舒服的屋子,每天还会接受教主的亲自教育!

  不管是白水本地的父母,还是外地逃难来的父母,都把自己的适龄儿子,送进了白水书院识字,宁愿自己辛苦一点,多挣一些贡献值,也要让儿子成为教主亲军!

  护教卫队开始扩充后,李轩明白,自己的教主亲军,也得开始扩充才行了。

  “黄埔二期”,应运而生!

  亲军的中、高层,也就是所谓的一期,都是孤儿,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他们的忠心。

  但下层士卒,就可以选择“识一千字的良家子”了。

  这样同样能够保证下层士卒的稳定性。

  能识一千个字,基本上就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了。

  李轩对于教主亲军的规划,是“热武器下的近代军队”,至少也要向十九世纪的排队枪毙党看齐。

  能够熟练运用热武器,包括但不限于青铜火炮、燧发枪、鸟铳等火器,并按照排队枪毙党的操典,来训练士兵。

  这活儿,李轩不熟,他只懂军训。

  但在澳门,有着大把的熟练工,燧发枪已经出现七十多年了,欧洲各国,尤其是法国,已经大量装备了燧发枪。

  排队枪毙党的战术,已经初具雏形,拿来给这群孩子上课,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当初留下天主教传教士金尼阁,打的,便是睁眼看世界的主意。

  识文字、懂热武器、忠诚……

  再配上忠心耿耿的中上层,以及拖家带口的下层炮灰,就能让教主亲军构成一个稳定的团体!

  这就是李轩未来的御林军军官团,只要天下有变,随时都可以扩充!

  陪同他们来到水坝上游河谷的亲军中,就有好几个,是新收的良家少年。

  他们走在队伍里,看着李轩的眼神,虽然没有孤儿们那般炽热,但也相当恭谨。

  李轩看着这些少年,微微点了点头,对柳黛儿和春香说道:“这座小山丘呢,我准备把它全部建成花园!”

  “庄园的地面,全部挖开,铺设输热管道,这儿用石头砌一个游泳池……嗯,就是大号的浴桶,洗手间……也就是茅房,也要单独放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引来活水,能够随时冲洗。”

  这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吩咐一直跟在身后记录的赵胜:“告诉田法王,让他颁布一个教规,所有教徒,都不许在大街上随意撒尿拉屎,有违反者,第一次处以鞭刑,第二次切掉作案工具,第三次嘛,直接砍头!”

  别说明朝了,就是到了“我大清盛世”,京师的大街小巷,也飘荡着屎尿味。

  倒马桶和拾肥的人,都来不及捡。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古代清洁干净的茅房太少了,大多数人都习惯用马桶、夜壶之类的物件。

  省得闻臭味。

  有些条件不好的贫民,连马桶和夜壶都买不起,或者交不起倒屎倒尿的银子,自然是直接拉到了大街上。

  李轩直到此时,才整顿县城的屎尿问题,不是他以前没想起,而是县城里地方狭窄,实在没多少地方拿来修茅房。

  眼下搬到了第二道水坝所在的林皋大塬上,地方宽阔,茅房随处可建,这城市卫生的事情,也就提上了日程。

  林皋初名王家村,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以工部主事刘机的号“林皋”,改为了林皋村。

  村子所在的大塬,也就成了林皋塬。

  为了以示区分,正在修建中的第二道水坝,也被命名为林皋水坝,而在下游四十余里处的第一道水坝,被命名为县城水坝。

  李轩准备把他的教主府邸,修在林皋水坝正北方一个小溪潺潺的山谷中。

  然后以这个山谷西侧的山峰为最高点,从西边的山地,到东边的塬上平坝,西高东低,来构建整个新县城!

  因此他今日才带着家里的两个女眷,到新府邸来踩点。

  柳黛儿和春香,都是他最亲近的人,也是他未来的女人。

  只不过一个年龄太小了,才15岁(春香),一个又在守孝期(柳黛儿),像李轩这种三观正直的大学生,自然不会霸王硬上弓,因此迟迟没能圆房。

  总要等春香长大一点,等柳黛儿守过三个月吧?

  李轩没有发现,自己的道德底线,正在逐渐降低,从最开始“守孝一年半载”,到现在的“三个月”。

  实在是无肉不欢啊。

  他毕竟也是一个接受过岛国老师教育的大好青年,长夜漫漫,无心睡眠。

  能够等待这么长的时间,已经算是“谦谦君子”了。

  赵胜记完之后,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教主,这座新城的名字,不如叫轩城如何?轩然的轩!”

  这马屁拍得,太低级了!

  李轩都有点不好意思:“这名字不好听,就叫太极城吧。”

  “教主圣明!”

  赵胜赶紧把太极城这三个字记下来,然后在旁边标注了一句“修城门时,要让教主展示一下他老人家的墨宝”。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赵胜,注定将成为李教主的肱骨之臣!

  想到这里,赵胜不由得嘴角微翘。

  那天自己抢先一跪,居然跪出了个青云之道出来,简直就是太明智了!

  “教主!”

  宋康年的声音,在山谷的另一头响起,不一会儿,走到李轩身边,笑道:“小人不辱使命,与那杨六缔结了盟约!”

  “我方出三万个馒头、十缸榨菜,他们将绕过我县,并把北至马莲岗、东到洛水、南到白水河、西到马栏山的广大地域,设为不抢之地。”

  “同时,杨六还会把他们在韩城、颌阳、同州等地掠夺的三万余老弱,以及两千精壮,全部交给我们,并给付五千两白银!”

  听到这个消息,李轩顿时就乐了。

  我去!

  赚大发了啊!

  他才懒得管老弱有没有用呢,对于系统之子来说,人口就是声望值,这一波,血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