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老公是妻控 第270章 真相大白

《我老公是妻控》第270章 真相大白

作者:银饭团 字数:160 书籍:我老公是妻控

  1995年六月,初夏。

  赵向晚身穿新领的制服,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重案组办公室,剑型橄榄色底板的肩章很显眼:两条横杠、三颗漂亮的四角星,刚入职就是三级警司。

  “哗——”热烈的掌声响起。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发自内心的欢喜与欢迎,让赵向晚心里暖暖的。

  许嵩岭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向晚,你可终于来报到了。你不知道,你一天不来报到,我这一天的心就是悬着的。京都警方的秦勇兵、辽省警方的劳志锐、咱们省厅的苗慧都来抢人,要不是我老许脸皮厚,还真不一定抢得赢。"

  赵向晚微笑:“放心,师父。这里我熟,而且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大案子,比坐办公室搞行政更适合我。"

  朱飞鹏已经与何明玉结婚,即将为人父,神态举止间多了一份成熟,不过他咧嘴一笑,依然阳光爽朗:"你这么想就对了!重案组需要你,你也离不开兄弟们的默契支持,是不是?"

  何明玉身怀六甲,已经显怀,挺着个肚子站在一旁,笑容温柔:“向晚,你可算是来报到了,宿舍什么的都安排好了吧?"

  因为怀孕,何明玉暂时调离重案一组,在政治科做点轻松的资料整理工作,刚开始坐办公室的时候何明玉还不太习惯,三天两头地往重案组跑,可是肚子越来越大,她也只好慢慢适应。今天为了欢迎赵向晚,何明玉特地和领导打了招呼,高高兴兴地过来。

  赵向晚走到何明玉面前,看着她突起的小腹,伸长胳膊,温柔地抱了抱她。拥抱的时候,她努力不让自己碰触到何明玉的肚子,以免造成挤压:“我没申请宿舍,市局对面不是新开发了一个金苑小区吗?我在那里有套房子,一个人住,上班也方便。"

  三年时间,让赵向晚成为一个富婆。

  参与侦破大案的奖金、学校的奖学金、论文稿费………再加上指点季锦茂、梅清溪公司运作所获得的咨询费用,赵向晚早早买房。

  虽说男友季昭非常有钱,但作为农村孩子,赵向晚更喜欢那种一点点积攒财富的感觉。说实话,看着存折上的数字越来越多,亲手买房子,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个过程真的很快乐。

  90年代的商品住宅七、八百块钱一个平方米,赵向晚买下一套位于三楼的

  两房一厅,加上装修、家电、家具一共花了八万多。小窝很舒适,一间卧室、一间书房,厨房里灶具、餐具齐全。终于在这个城市拥有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住宅,赵向晚觉得有了避风的港湾。

  小区不大,只有五栋三个单元的六层砖混住宅,层间绿化,以花坛为主,路旁种的香樟树还没有长高,只是一排排的小树苗,不过好在离市局近,上班方便。

  听说赵向晚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祝康、艾辉、黄元德这几个有了女朋友正在谈婚论嫁的小伙子都有些意动。

  "小师妹速度快啊,这么早就买房子。"

  “我还在申请单位住房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安排上。”"要不,咱也咬咬牙买房子吧?跟着向晚做,准没错!"

  赵向晚笑了笑:“买吧,未来住房只会越来越贵。”这一点预知,还是从赵晨阳这个重生者那里得来的。

  一语出,重案组所有人都下了决心:"买!借钱也要买。"就连马上要退休的高广强都决定,提前给儿子准备婚房。

  闲话几句,赵向晚坐在专属办公桌前,整理抽屉里的物品。以前过来只是实习,现在正式上班,个人物品便多了起来。

  自从读公安大学之后,赵向晚几乎没有买过衣服。制服不是大学发,就是单位发,日常便装全由季昭负责打点,偶尔还有姑姑、表姐送,衣服、鞋子这些全归置在自家小窝里。

  放在办公桌的大都是与文书、档案整理有关的物件,包括笔记本、笔、学习文件等,这一回报到之后,赵向晚还领到了一个小巧的、黑色的BB机,中文留言的传呼机,这在当时可是最高级的联系工具。

  赵向晚看一眼BB机,又取出个巴掌大小的电话簿,把同事们的传呼号码都记了下来,这才将这两样东西放进口袋。万一要是有外勤,用这个相互联系,没有距离限制,挺好的。

  电话铃声响起,高广强接了过来。等他放下电话,脸部表情变得非常严肃:"有任务。"

  赵向晚立刻站了起来,进入工作状态。这一回,与实习不同,赵向晚将从头到尾参与案件全过程。

  坐上警车,高广强简单交代了案情。

  位于星市西北的望阳区属于近郊区,有一大片农田、菜地,这里既有种田、种菜的

  农户聚落点,包括向阳村、山南村等六个城中村,也有罐头厂、电机厂等多个小工厂,还有一个十年前建成的大型废旧垃圾堆放场。

  大型垃圾堆放场的建成,让这里曾经干净清透的空气一下子变得浑浊起来。与市区相比,这里无论是交通、配套、教育还是热闹度,都差得很远。

  早晨七点,向阳村三个二年级的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没有走大路,而是顺着田埂边走边玩。三个孩子都只有七、八岁,正是贪玩的年纪,每人折了一根竹村挥舞着当剑,假装自己是游侠儿,嘴里发出“豁豁”声响,玩得很是高兴。

  三个孩子完全忘记了还要上学,越跑越偏,追追打打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口井,顿时好奇心起,捡起一块石头,远远地瞄准井口往里头扔。

  原以为会听到“咕咚”石头落水的声音,可是石头扔进去了,什么声音都没有传出来,再扔了几块,依然没有。三个孩子好奇地跑到井边,探头往里查看。

  这一看不要紧,赫然发现一只脚丫子。

  "啊!妈妈,妈妈——"孩子们吓坏了,嗷地一声叫,哭着跑回家,一边跑一边喊:“有人,有死人!"

  孩子们冲回家告诉父母,这才报了警。

  听到这里,车上几个重案组成员便开始相互提问,梳理等下要调查的细节。

  "抛尸井里,第一案发现场应该就在附近。"

  “是啊,不知道井边能不能发现一些痕迹。就怕当地村民胡乱过来踩踏,现场环境被破坏。”"死者是男是女?尸体情况怎么?"

  "当地派出所那边已经介入,男性,没有穿衣服,三十岁左右年龄,脸被高度破坏,无法辨

  识。"

  "这样啊,那应该是本地人作案。"

  "是的,死者应该是当地人,凶手害怕他被人认出来,所以才会捣烂面孔,扒光衣服。""这样一来,侦查范围就小了许多,是好事。"

  r />

  事实证明,重案组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现场围了一大堆村民,周边脚印混乱,痕迹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赵向晚走到井边,发现井底已经被沙土填满了,现场民警告诉她,当时到达现场是发现沙土将尸体深深掩埋,可能因为前两天下了一场雨,泥土陷下去,这才把半只脚丫子露出来,被好奇的孩子们发现。

  朱飞鹏拍下现场照片,问:“井口没有盖?”

  现场民警摇头:"没有,当地人说这口井早已废弃很多年,这里位置又偏僻,旁边那个废旧垃圾场又脏又臭,平时根本没有人过来。要不是三个孩子偏离了大路,恐怕一时半会发现不了这口废井。尸体头埋下,身体被埋在一堆泥沙底下,弄上来费了老大的力气。"

  高广强戴上手套、口罩,走近盖着白布的尸体。赵向晚有样学样,亦步亦趋。

  掀开白布,尸体被脱得精光,脸上不知道被什么捣得稀烂,只能隐约分辨出眼睛、鼻子、嘴巴的位置。尸体已经腐烂,发出令人头皮发麻的恶臭味。

  赵向晚屏住呼吸,没有再靠近。

  高广强看了尸体一眼,示意法医上前,自己则起身走到赵向晚身旁,带着她走远一些,压低声音道:“你刚来上班,还不适应,别靠太近,免得沾得尸臭洗都洗不干净。尸体让法医检测就行。我估计,死了得了四、五天,具体的特征,等尸检报告吧。"

  【向晚这丫头擅长审讯,对罪犯心理把控到位,但毕竟刚刚上班,还是要保护一下,不能让她被尸体的惨状吓坏了。想当年,我上班第一次看到尸体、闻到尸臭,苦胆都快吐出来了。】

  前辈们的爱护,让赵向晚内心有几分感动。

  重案组的人整天都在与凶杀案打交道,看尸体成为日常功课,哪一个不是从见到尸体呕吐的菜鸟走过来的呢?

  入职第一天,来到第一现场,看到死去四、五天的尸体,赵向晚终于知道,尸臭味是全世界最恐怖的臭味,一旦沾染在身上,鼻端总像是萦绕着一股说清、道不明,久久散不去恶心气息。

  赵向晚没有逞强,绕开尸体,查看着周边地形。

  一口废弃的老井,位于一片旷野之中,据说这里曾是吴姓聚集地,族人为了灌溉请人打了一口井,后来随着城市扩张,吴姓族人渐渐外迁,这口井便荒废了。井旁当

  年铺砌的青石板仍在,依稀还能看到井栏的石雕刻花。

  旁边老房子都已经拆除,只看得到一些残余的夯土墙基。

  距离老井西南面一百多米处,有一个废旧垃圾堆放场。当地民警说,当年建这座垃圾堆放场的时候,遇到了居民的集体抑制,没奈何政府选址已定,只能默默接受。

  建成之后,垃圾越堆越多,如果赶上刮西南风,这一片都是臭味。虽然现在政府建起多个垃圾填埋场,这个垃圾堆放场基本已经废弃,但那积累多年的气味却依然难闻。

  就是因为这个垃圾场的存在,吴姓人才会不断外迁,直到全部离开,只剩下一口老井,默默诉说着当年的人气与热闹。

  朱飞鹏见惯了尸体,正蹲在法医身旁查看,低声交谈着。

  "面部被毁,不过手指完好,可以提取指纹。"

  "死亡时间大约在四、五天前,致命伤应该来自后脑重击。"“后跟、手肘有磨损,尸体各处有擦伤,应该被拖拽了一段距离。”

  听到最后一句,朱飞鹏站起身,和赵向晚一样四处查看。查看之后,他目光一凛,快步走到高广强身边:“老高,尸体有拖拽伤,这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

  高广强点点头,叫来赵向晚、艾辉:“你们跟着朱飞鹏,到那个垃圾堆放场查看一下,记得戴好口罩。"

  一百多米之外,虽然闻不到尸臭味,但大量生活垃圾堆放在一起,散发出来的那种臭味依然强烈到令人窒息。

  赵向晚戴上口罩,和朱飞鹏、祝康一起,往那个垃圾堆放场走去。

  这里据说因为当地居民不断上访、抵制,政府今年已经停了这个垃圾堆放场,路旁堆放了一些准备砌围墙的砂石、黄土、砖块。

  越走近,气味越重,令人作呕。

  顺着一条水泥路往前走,看到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铁门上挂着一串锁链,里面一丝声响都没有。

  朱飞鹏走近,戴着手套拉了拉那串铁锁链。"呲呲……哗啦……啪!"铁链从锁扣之中滑脱,掉落在地面,发出巨大的声响。

  祝康蹲了下来,查看铁锁:"被人打开了?"显然是这样。祝康将铁锁装进证物袋:"看看能不能提取到指纹。"

  三人忍着恶臭继续前行。

  如果这个废弃的垃圾堆放场被人打开,那极有可能案发第一现场就是这里。进入垃圾堆放场的管理室,眼尖的朱飞鹏立刻发现了打斗的痕迹、血痕。

  咔、咔、咔..

  朱飞鹏与祝康相互配合,一个做好标记,另一个拍下照片,赵向晚在一旁看着,四下里观察。角落有几个垃圾小推车,看着脏兮兮的,脏得连原本的颜色都看不出来。赵向晚走近,发现其中一辆推车的侧边有局部擦拭痕迹,边角还带着一根浅蓝色布条,看着似乎是布料撕裂后的纤维。

  赵向晚转头喊了一声:"师兄,这里有点东西。"

  朱飞鹏与祝康走过来,继续重复刚才的行为,并将布条小心取下,装进证物袋中。

  再提取血迹之后,三人又察看一遍现场,又找到一块沾了血迹的旧砖头,提取到两组脚印,一组脚印是皮鞋,鞋码40,另一组脚印是运动鞋,鞋码也是40。

  小心完成案发第一现场的勘查,已经过去两个小时。赵向晚等人与大部队会合,通知当地警方封锁这个废弃的垃圾堆放场。

  一早出发,回到重案组办公室已经是下午一点多,赵向晚抽空回家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依然觉得身上一股味儿。

  闻过尸臭、在垃圾堆放场呆了两个小时,鼻孔里充斥着各种难闻的气息,赵向晚根本吃不下午饭。

  身为公安大学的毕业生,又多次参与案件侦破,赵向晚深知当刑警不容易。

  今天正式入职第一天,考验来得太快,她有点措手不及。画面血腥,她不怕;案件离奇,她不怕;凶手残忍狡猾,她也不怕。可是……死亡4-5天的尸体与废弃垃圾场叠加,这对嗅觉良好的赵向晚而言,真是一种折磨。

  赵向晚取出一瓶薄荷油,在鼻子人中处抹了一层,闻到这清凉的味道,终于神清气爽,这才精神抖擞地回到办公室。

  刚进办公室,高广强便递过来一瓶风油精:“用这个搽一下手。要是觉得哪里有味道,就抹哪里。"

  朱飞鹏往她手里塞了一个柠檬:“呶,在抽屉里放一下这,切开来挤出汁搽手,提神醒脑去味。"

  祝康指着她桌面上的两小瓶子的医用酒精喷雾:“帮你领了,这玩意去异味

  也有点用。”

  赵向晚左手接过风油精,右手接过柠檬,看着医用酒精,嘴角微微上扬。读书时候就听同学们讨论过,尸臭味是全世界最恶心的味道,用风油精、柠檬汁、酒精都有一定的驱味效果,没想到今天重案组同事们一骨脑都送到自己面前。

  坐下来之后,大家开始讨论案情。

  照片还没有洗出来,朱飞鹏拖出小黑板,画出简易地形图,将案情陈述了一遍,他一边比划一边说话。

  "从案发第一现场的脚印来看,有两人一起进入垃圾场管理室,经历了一场打斗之后,其中一个被砖块砸中倒地而死,另一个继续拿起砖块砸烂他的脸,抱上垃圾小推车,推到废弃的水井旁,剥光他的衣服,将尸体扔进井里,然后再取来路旁的砂土,倒在尸体上,直至看不到尸体了,这才把小车还回原处,并将衣服带走。离开垃圾堆场时,还没忘记掩上铁门,把铁链锁挂回原处。"

  祝康提问:“从脚印能否推测出两人身高体重?”

  朱飞鹏道:“从鞋码大小、步幅等数据,大致可以推测出穿皮鞋的那个,身高165-175cm,体重

  65-75公斤,偏胖,与死者特征相符;穿球鞋的那个,身高165-175cm,体重50-65公斤,偏瘦。"

  艾辉道:"这么瘦?如果体重只有50公斤的话。穿球鞋那个,有没有可能是女人?"

  朱飞鹏摇头:"不排除这个可能性,但女人穿40码鞋的很少,而且搏斗中杀死一个比自己体重更重的男人,难度较大。"

  黄元德道:“两个男人争斗,可能是仇杀、经济纠纷、情杀,两人一起走进废弃的垃圾堆放场,多半是熟人,而且是非常亲近、信任的人,否则谁会愿意进那个满是恶臭的破地方?"

  听到这里,案件侦破的重点便集中在一点:死者是谁?

  高广强总结道:"从前面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推断以下几点。"

  "第一,废弃老井、垃圾堆放场的存在,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这说明凶手是望阳区常住人口,或者曾经在附近住过很久、后来迁走的人;

  第二,死者衣服衣服被剥光,连条内裤都没留,说明凶手非常害怕死者身份被发现。这反而欲盖弥

  彰,说明死者与凶手关系密切,并且死者是当地人,通过衣物很容易很认出来;

  第三,死亡时间为4-5天,从当地派出所反馈的消息,并没有条件吻合的失踪报案。”

  说到这里,高广强在小黑板上点了点:"当务之急,是找出死者身份。"

  朱飞鹏接了一句:"像这种类似的案子,只要找出死者身份,侦破进度就差不多完成80%。"

  接下来的三天,开始拉网式排查,重案组所有人都参与了附近走访行动。

  望阳区地广人稀,因为垃圾堆放场常年散放异味的缘故,只剩下电机厂、机修厂、废品站等还在经营,其余像不少以食品加主的小工厂,比如罐头厂、酸菜厂、酱油厂等都已经倒闭。随着这些六、七十年代老工厂的倒闭,留下一些破旧居民楼,居住在这里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年轻的、有点门路的,纷纷离开了这个空气质量极差、每天推开门窗都是臭味的望阳区。

  第三天上午,赵向晚、朱飞鹏、高广强一组,来到酱油厂。破旧的大门,破败的厂房,残缺的大酱缸、疯长的野草,处处透着荒凉。

  高广强感慨了一句:"唉!这个地方算是废掉了,可惜。"

  朱飞鹏也看着心酸:"这个鬼地方,谁愿意留下来?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估计早就搬走了吧?"赵向晚虽然在农村长大,但山青水秀,比这个远离中心城区的所谓城里好多了。

  酱油厂老宿舍楼一共有三栋,都只有四层,砖木结构,坡屋顶,清水砖墙已经开始风化,楼道里堆满了煤球、木柴、旧鞋等各种杂物。

  一家一家地敲响房门,来应门的人大多都是面容憔悴的老人。问他们近期有没有住户失踪,一个个摇头说没有。他们的子女通过读书、打工、调动等方式,早就离开原址,偶尔联系一下,根本不愿意回来。如果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没有钱,谁愿意住在这个荒凉、发臭的地方?

  再拿出尸体照片,老人家们吓得直念阿弥陀佛,根本不敢多看,都说不认得。

  敲开最后一栋的东头单元二楼,开门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女人,瘦而高,她的眼睛有点突出,颈脖偏大,面色潮红,看着身体不太好的样子。

  她的声音略显尖利:“什么事?”

  赵向晚亮

  出警官证,简单说明来意,询问是否知道谁家有人近一周没有归家,或者失踪。女人没好气地回了一句:"没有。"

  房里跑出来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小姑娘,也很瘦,但眼睛很亮,穿着一条漂亮的花裙子,头发梳了两条小辫子,发尾还结着蝴蝶结,看得出来被母亲照顾得非常好。

  小姑娘奶拉着母亲的手,睁着大眼睛,看着眼前身穿制服的赵向晚,眼中满是崇拜:“警察姐姐,你穿警服真好看。"

  赵向晚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小姑娘继续说:"警察姐姐,你能不能让我爸爸回家?他有好久没回来了。"

  小姑娘这话一出,赵向晚便有些警惕起来:“你爸爸离开家多久了?”

  小姑娘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歪着脑袋一脸天真:"一个星期了吧。"

  高广强看着那瘦高女人,温和一笑:"你丈夫离家一个星期了?去了哪里?"

  女人低下头,伸出手在女儿头顶轻轻抚过:“我丈夫出去做生意了。他也不容易,得赚钱。”【这么快……被发现?】

  断断续续的心声传到赵向晚耳边,令赵向晚抬眸仔细打量着眼前女人。这么快被发现?什么被发现?尸体吗?

  赵向晚目光微敛:"您丈夫做什么生意的?在哪里出差?"

  女人不敢与赵向晚目光相对,推着女儿肩膀往屋里去,嘴上敷衍着:“做点建材生意,常年都在外面跑。酱油厂倒闭,大家都活不下去,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朱飞鹏听了之后,更加同情。

  垃圾堆放场酱油厂倒闭也有七、八年,这两口子竟然还住在这里,可见日子是真的过得很糟糕。男人外出做生意,不在家也正常。这么想着,朱飞鹏便想转身离开,可是赵向晚却没有动。

  赵向晚问道:“你丈夫叫什么名字?有没有照片?我们发现了一具尸体,这里有照片,想请你辨认一下。"

  女人根本不想理睬她,急急进门:“没有没有,我丈夫活着挺好的,你莫咒他!”说罢,将门一关。

  />

  朱飞鹏笑了:“你看你,哪能这么问,让她生气了吧?”警察办案也得讲究流程,不得随意扰民。如果对方抗拒,当然不能破门而入。

  面对紧闭的房门,赵向晚抿了抿唇:“老高,想想办法。”

  高广强问:"什么办法?"

  赵向晚道:"这个女人在说谎。"

  说谎?好不容易有了线索,高广强与朱飞鹏立刻询问:“哪里说谎了?”

  赵向晚道:“她目光游离,不敢与我对视,提到丈夫的时候瞳孔缩小,明显是厌恶而非欢喜。我怀疑,死者正是她的丈夫。"

  高广强追问一句:"你确定?"

  赵向晚点头:"是。"

  想了想,赵向晚亮出小小笔记本:“我们这三天一共调查了八十六户,总体没有人长时间失联。但是酱油厂这一户母女,女儿说爸爸一周没有回家,这和失踪时间对的上。母亲说是去做生意了,明显是说谎,听说警方发现尸体,也不追问,显然并不关心,总之……我高度怀疑。"

  高广强听她说得合理,点了点头:"走!我们先回去,让派出所的人过来和她对接。"

  派出所民警熟悉当地情况,查过户籍资料之后了解到开门的那个高瘦女人名叫桂右莲,她丈夫廖超勇这几年过生意据说赚了一点钱,但是不太拿钱回来。

  廖超勇、桂右莲都是本地人,不过双方父母都已经去世,兄弟姐妹陆陆续续离开这一片,都联系不上。

  民警拿着死者照片,重点走访酱油厂以前的老职工。说实话,一张面目尽毁的尸体照片,除非至亲或者特别熟悉的人,真的很难认出来。

  桂右莲拒绝看照片,不断强调:“我丈夫在外面做生意,我们有联系,他没事,你们别瞎说。”

  考虑到案情重大,重案组第二天办理好手续,上门采集指纹。

  再一次敲开门,桂右莲的表情更加抗拒:"你们到底要干嘛?我说了,我丈夫活得很好,他只是外出做生意,你们这一次两次的,到底要做什么!"

  小姑娘小名珠珠,这一回也没有上次那么友善,躲在母亲身后偷偷看赵向晚,表情有些紧张、害怕。

  【警察要做什么?是爸爸出事了吗?妈妈这几天一直在屋里哭,我好怕!妈妈身体不好,家里没有钱,妈妈连买药的钱都没有。爸爸再不回来,妈妈会不会死掉?我好怕!】

  小姑娘的心里话,那两句“我好怕”让赵向晚感觉有些心酸。可是,心酸又能怎样?赵向晚要追寻的,是案件真相。

  高广强安慰桂右莲:“你放心,我们只是采集一下指纹。另外,还需要你女儿的血样。”桂右莲紧张地护着女儿,将珠珠牢牢抱在怀里,鼻翼微张,整个人陷入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不要,不要,不准给珠珠抽血。"

  高广强态度一直很温和:"好,那就不采集血样,取几根头发总可以吧?"

  桂右莲的眼睛有些泛红,她喘着粗气,大声道:"你们要做什么?你们到底要做什么?"

  她突然意识到什么:“我说了,我丈夫还活着!他昨天和我打过电话的。”

  赵向晚问:"怎么打的电话?"

  桂右莲道:“就是打的电话啊。”

  赵向晚追问:“他打过来的?”

  桂右莲拼命点头:“是,他打过来的。”

  赵向晚:"你们家里没有安装电话。那这个电话你是在哪里接的?"

  桂右莲张口结舌:"小,小卖部。"附近只有一家小卖部有电话机,她如果要接电话,只能去那里。

  可是她如果这么回答,警察还会追问什么时候打的?然后,他们可以问老板、可以查电话记录,到时候,谎话迅速就能揭穿。

  桂右莲这才发现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圆。她眼珠子乱转,紧紧抱着女儿。因为力气太大,珠珠喘不上气,开始哭泣:"妈妈,我疼。"

  桂右莲慌忙松开手,拍着女儿后背,笨拙地安抚着她:"对不起,妈妈力气大了点,珠珠不哭啊。"

  赵向晚耐心等在一旁。

  等到珠珠不再哭泣,赵向晚这才继续问话:“廖超勇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回来了吧?据我了解,您这一周一直没有出门,孩子也没有上幼儿园。"

  />桂右莲再也没办法自我欺骗,开始号啕大哭:“他不要我了,他在外面有了野女人,他不要我和孩子了……"

  她的哭声很有穿透力,听得在场的公安干警都有些脑子发木。

  赵向晚弯下腰,柔声道:"不用怕,珠珠还在这里,只要你在、孩子在,这个家就不会散。"赵向晚的话语带着一种莫名的力量感,让桂右莲渐渐止住了哭,她仰起脸,看着赵向晚,泪眼模糊,问道:"他,死了吗?"

  赵向晚道:“目前并不确认,不过,希望你能够配合我们调查。”

  桂右莲发泄了一回之后,情绪稳定了许多,看着公安干警在屋内采集指纹,又取了几根珠珠的头发,身体僵硬地坐在客厅那个破旧沙发上,呆呆地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这辈子,就这样了。】

  【垃圾场建在这里,一切都完了。】【为什么永远离不开这里?】

  赵向晚听到这些话,想到十年前这个垃圾堆放场的修建,污染了周边环境,导致多家工厂关闭,居民生活艰难,内心也有些沉重。

  听当地菜农说,这几年种出来的菜都带一股苦味,根本卖不出去了。赵向晚猜测,可能下雨之后垃圾堆放场的垃圾污物渗透进地面,渐渐扩散开来,造成整个区域的土壤被污染。

  采访当地医院,医生、护士都反映这一片区的皮肤病、呼吸道疾病、内分泌疾病增多。桂右莲、廖超勇的父母早早离世,应该也和环境污染有关。

  赵向晚观察到桂右莲不正常的亢奋状态、消瘦的体型、鼓出来的眼珠子、粗大的脖子,即使不是医科生,她也能看出来桂右莲身体很差,极有可能得了甲亢。

  甲亢,俗称大脖子病,学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既有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垃圾污物释放出来的重金属超标,是否也会引发她这种症状的出现?

  朱飞鹏走近阳台,桂右莲忽然不安起来,颈脖开始摆动,呼吸声变得粗重,心跳也加快。赵向晚与她站得很近,看到她那发青的嘴唇,有些担心她身体扛不住。

  【阳台,他去阳台干嘛?】

  【不能让他们发现……】

  【衣服我洗了,我洗了,不怕。】

  衣服,指的是廖超勇被害时穿的衣服吧?衣服我洗了,

  指的是桂右莲试图清洗衣服上的污渍。难道廖超勇是她杀的?

  按理说,赵向晚应该立刻走到阳台,去查找证物。可是,赵向晚却没有动,耐心倾听着。

  【不能怪我,真的不能怪我。】【如果不是你要杀我,我不会反抗!】【如果警察把我抓走了,珠珠怎么办?】——这起谋杀案,另有隐情。

  想明白事情的关键之后,赵向晚看一眼桂右莲,慢慢走向阳台。她的动作很慢,却给了桂右莲极大的压力。

  桂右莲目光紧紧跟随着赵向晚的动作,内心慌得快要尖叫出声。

  【不要过去,不要过去!】

  【阳台衣柜……不要打开。】

  【左边抽屉,啊!】

  在桂右莲的引导之下,赵向晚准确地找到了阳台西北角的衣柜里,一件袖口有缝补痕迹的蓝色衬衫、一条黑色西裤,还有放在地面的一双黑色皮鞋。

  衬衫袖口有缝补痕迹,肩头、胸口处有暗色污渍,一看就是血渍。

  赵向晚转过头看向桂右莲,声音里带着一丝悲悯:“桂右莲,这是你丈夫的衣服吧?你都带回来了?血渍不好洗吧?"

  桂右莲的双手哆嗦,嘴唇发乌,整个人处于极度恐惧之中,她猛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一只手指着赵向晚手中的衬衫,眼神涣散,眼珠泛红。她本就瘦得有点脱形,现在这么一哆嗦,看着就跟电影里索命的鬼魂一样,瘳得慌。

  "不好洗,真的不好洗。我用热水泡,用了半袋洗衣粉,我使劲地搓,使劲地搓,可是怎么洗也洗不干净。我洗了三遍,晒干了又洗,我还用盐水泡,可是再怎么想办法,那衬衫就是洗不干净。""没办法,血太多,我根本洗不干净。"

  “我也不想的,我真的不想,我只是不想死啊,我还要把珠珠带大,让她走出这个破地方,过好日子……"

  听到她这么颠三倒四地说着话,再看到赵向晚手里拿着的蓝色衬衫,重案组的每一个人都明白过来。

  祝康戴上手套,在门口鞋架上拿起一双洗得泛白的运动鞋,问桂右莲:“这是你的鞋子?鞋码多大?"

  小姑娘珠珠代替妈妈回答:"这是爸爸的鞋子,妈妈的鞋子都坏了,只能穿爸爸的。"

  />难怪现场采集到的另一组脚印,鞋码是40码,但步距偏小,中央深,两边浅。祝康点点头,默默地将运动鞋子装进证物袋。

  朱飞鹏走到桂右莲面前,询问道:"一周之前,你有没有到过那个废弃的垃圾堆放场?"桂右莲拼命摇头,一个字也不说。

  朱飞鹏再问:"你丈夫有没有联系方式,有没有BB机?你们平时怎么联系?"

  眼泪,顺着桂右莲的面颊往下滑落,她的眼中满是凄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