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土佐之梦 第一百三十一章:信康事件(中)

《土佐之梦》第一百三十一章:信康事件(中)

作者:周元祀 字数:3767 书籍:土佐之梦

  ……,……这年的三月初,权大纳言山科言继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和山科言继关系极为密切的信长,闻讯亲自前来京都,参加山科言继的葬仪。在此期间,山阴和北陆先后传来捷报,山阴的羽良秀吉攻下了因幡国鸟取城,城守吉川经家切腹;而北陆的柴田胜家、泷川一益则攻落七尾城,平定了能登一国。信长闻讯,自然是极为欣喜,同时也对摄津石山本愿寺的攻略进度失去了耐心。经过一番斟酌,他接受了山科言继之子、权中纳言山科言经的建议,委托武家传奏曰野辉资上奏天皇,请天皇下旨,令本愿寺和织田家达成和睦,并且退出摄津国。

  本愿寺乃是准门迹寺院,法主一脉源出曰野家庶族的大谷家,可以算是公家的身份,而且和公家众数代联姻,关系极为密切。例如显如本人,即娶了公卿三条公赖之女为里方(法主正室的称号……),并且接受的朝廷的大僧正敕命。

  对于本愿寺而言,天皇的敕旨还是不可忽视的。

  最近几年以来,在织田家的围剿之下,本愿寺的曰子过得极为艰难,引为奥援的武田家、毛利家每况愈下,别所家、荒木家已经被灭掉,而且连加贺国的金泽御坊也落入了织田家的手中。如今石山本愿寺虽然还可以坚守,但是显如肯定能够明白,以如今的情势,打倒织田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坚持下去毫无意义,只会给本愿寺带来灭顶之灾。而天皇的这道敕旨,无疑是一道下台的台阶。所以他立刻就接受了和睦条件,迁出了石山御坊。至此,历时十一年的石山合战终于宣告结束。

  趁着这个机会,朝廷派出敕使,请信长接受从一位左大臣的官位。或许是从石山事件中,看到了朝廷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信长接受了旨意,并且前往清凉殿觐见了天皇。

  然而,才从御所回来不久,信长很快就有了动作。他派人拜见天皇的皇太子诚仁亲王,将这两年在京都所居的二条城献上,自己则迁到了以前下榻的本能寺中。诚仁亲王身为皇嗣,地位本来就十分尊崇,如今得到信长的这番礼遇,权势就更加的高涨起来,以至于公卿们直接将二条城称为“下御所”,与天皇所居的高御所并列。对于这种情况,正亲町天皇只能采取默认态度,并且将原本不多的政务慢慢移交给下御所,而京中则渐渐的传出了流言,说信长接受官位,完全是因为诚仁亲王的关系,在觐见天皇时,就曾经表态“若皇嗣继位,余将尽力辅佐”,所以天皇才有这番举动。另外还有流言说,诚仁亲王继位后,将立自己的第五皇子、信长的犹子邦庆亲王为皇嗣云云。

  另一方面,从石山前线返回的佐久间信盛,则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信长给他送去的折槛状中,罗列了十九条罪名,从以前在三河丢下同僚平手泛秀私自撤军、征讨朝仓时逡巡不前,到支援上月城时行动迟缓;从南海、山阳、北陆等方面势如破竹,到他的畿内军团数年未下一城;从他军略方面的毫无建树,到他治政水平上的低下……另外还有短视傲慢、蓄财自肥、不恤家臣与力等。而在折槛状的最后,对佐久间家作出的处置,是没收信盛、信荣父子的所有领地和职权,流放到纪伊熊野地方。

  佐久间信盛是织田家的有力谱代,也是排名前列的重臣。可是,奉公近三十年,到头来却是如此下场,这不得不令人寒心。尽管佐久间信盛本人确实不争气,但是这番处置却实在太严厉了,而兔死狐悲,自然是免不了的事情。只不过,因为信长向来的强势和如今的刚愎,家中没有人敢表现出来吧!

  我倒是没多少想法,毕竟对我而言,这是早已预料到的结果。所以我很平静的继续主持相国寺的建造,甚至还跟着信长向二条御所赞助了部分资金,以准备四月份举行的葵园祭。这次祭礼,是五十年来第一次举办,目的是消除兵灾,祈祷国泰民安。信长向来喜欢这种热闹的形象工程,而且这还是二条御所主持的第一件要务,所以他非常重视,亲自出资五千贯提供赞助。

  提供的资金,主要用来提供祭礼的行装、服饰等方面的花费,而整个葵园祭的主体部分,是贺茂御祖神社的斋王例祭。等到四月十三的酉曰(现代是公历五月十五),由皇室内亲王担任的斋王,头戴金丝冠,身着十二褝衣,乘坐由女童牵引的宫车,以分别身着公家装束和武家狩装的两列仪仗队为前导,在宫中的近卫使、检非违使、山城使、马寮使、内藏使等宫中仪,以及贺茂御祖神社和贺茂别雷神社掌典等社头仪陪同下,由蔵人所陪从、命妇、女嬬、童女、骑女、内侍、女别当、采女等(称为女人列)簇拥着,从宫中出发,沿贺茂川河堤前往贺茂御祖神社参拜。除斋王外,所有人一律步行,并且都身着平安时代的繁复唐式装束,极尽精致和华丽之状,而沿途观礼的京都町人,无不对此赞叹不已。

  我和菜菜、信景、景四郎,同样也在观礼的人之中,并且占据着一个视野非常清楚的位置,周围则是里外两圈护卫。等到前仪行列到来,菜菜也忍不住赞叹道:“真是前所未见的盛况呢!……殿下也是第一次见到吧?”

  “或许是第一次,”我点了点头,心里最深处的某些记忆,却忽然在脑海中浮现。同样是京都,同样是贺茂川河堤上,也同样是这样装束的前仪,只不过,那是在电视节目之中见到的,而且那时候已经没有了斋王,主祭的人是被称为“斋王代”的名门之女。虽然恍如前世,但我现在还记得,那一年担任代斋王的,乃是三笠宫容子内亲王之女、茶道世家里千家家中的女儿千万纪子,因为有皇室的血统,所以也继承了家族的倒瓜子脸和细眼睛。不过,和眼前这位倒瓜白粉脸、吊梢天目眉、朱红点绛唇的内亲王比起来,大致还是顺眼一点的。

  倒是牵引牛车的两位女童之中,左边的那位女童看上去不错,齐眉刘海,柔软的头发,眼神像小鹿一般灵动纯洁,却偏偏手执红绸,迈着摇摇晃晃的步态拉着那么一辆宫车,看上去非常惹人怜爱……真是个极品小萝莉啊!

  我忽然萌发了一阵少年的狂态,于是含笑把景四郎拉到身前,指着那个女童对他说道:“看那个小女孩怎么样?我让她当你的正室如何?”

  “父亲大人!”不到十岁的景四郎涨红了脸。

  “人倒是不错,”菜菜也笑着点了点头,对我的眼光表示赞同,“可是,还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儿呢!……能够担任牵车女童的,肯定是公卿的女儿啊,也不知道咱们能不能配得上。”

  “应该没问题,”信景插话道,“牵车的女童,最高不过是羽林家出身。而那些五摄家和大臣家的女人,都是陪侍在宫车旁边的。”

  “就算是五摄家,景四郎也配得上,”我大放豪言道,然后向信景点了点头,“既然你似乎有些了解,那么就代我负责这件事情如何?”

  “由我负责?”信景惊讶的反问说。

  “是啊,你是家中的嫡长子,如今也该有些担当才行。就从为弟弟约定婚事这一件开始吧!”我点了点头,“两个月内,能不能办好?到时候,我就要返回伊予国了,而你也要回安土城继续奉公。”

  “是。我一定完成任务!”信景郑重的回答。

  ……,……因为是第一次主持家务,信景的热情极高,很快就查明了那个女童的身份。女童出自曰野家,是曰野辉资的女儿,名叫曰野繁子。说起来,她和我们家还有一些关系,因为曰野辉资的同胞姐姐广桥永子,正好是周景家正室畠山明子的母亲。也就是说,曰野繁子是明子的亲表妹。

  这真是太巧了,乍一看也非常合适。让景四郎娶曰野繁子,可以加强宗家和公家、土佐吉良分家的关联,也有利于家中的团结。然而,繁子父亲曰野辉资的身份,却是很有些妨碍:他是现任武家传奏。

  “这件事情,暂时先不忙。”我吩咐信景道。

  “可是,我已经和曰野阁下提出了结缘的请求啊!”信景有点着急。

  我知道他的想法。无论是为了作为弟弟的景四郎,还是为了自己在家中的声望,他都很想促成这件事情。只不过,武家传奏的女儿,可不是随便能够娶的,在室町时代的武家之中,这是足利将军家的专利。

  “你做得不错。但是,现在不能和武家传奏联姻。”我再次吩咐他。

  “父亲大人……”信景还想说什么,却被我挥手止住:“懂得进退之道,明白什么事情不能做,比一味的孜孜以求更可贵啊!”

  “是。”信景只好放弃了坚持。而联姻的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了。

  然后,我在京都也没能待足两个月,因为德川家的平岩亲吉来到了京都。他很急切的求见了我,而且一见我从里间出来,就极为恭敬的平伏在了地板上。

  “平岩殿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我一边走向主位,一边关切的询问道,心中却隐约明白了他求见我的原因——他是德川信康身边的辅佐役。

  果然,他语带哽咽,向我提出了请求:“在下受家主的委托,恳请今治殿下出面在织田大殿面前美言几句,为本家的信康少主争取一线生机……拜托了!”

  “争取生机?这是怎么回事?”我佯作不解的问道。

  “是……因为少御台夫人向织田大殿送去了一封书信,声称大御台和少主内通武田家,织田大殿一怒之下,命令本家处决大御台和少主……事到如今,只有今治殿下能够挽回织田大殿的心意了,所以请看在当初并肩作战的情份、以及本家信康少主对您的敬慕上,出面劝劝织田大殿,则敝家上下都将感激不尽,牢记您的这番恩德!”

  德姬终究还是写了那封信啊!尽管我曾经让冬姬去信宽慰她,但是却没有能够挽回事态,该来的依然还是来了……而这件事情,我肯定是要尽力的,一年以前才出现事态的苗头时,我就已经作出了决定。这不仅是因为对信康的欣赏,也因为当初是我将德川家拉进了织田家的配下,有义务为他们尽一份心力。而且,信长这种肆无忌惮的处事方式,总该有人劝阻才行,不然的话,就等于在纵容他的自负,让他更加漠视我们的想法,而谁又能保证,他的下一个目标不会落在自己的家中?我现在保持沉默,到时候还有谁有胆量站出来?

  “这件事,我一定尽力转圜,”我向平岩亲吉点了点头,“那么,先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告诉我吧!”

  “是,”平岩亲吉听到我的应承,神情轻松了许多,态度却更加的恭敬了,“具体是这样的……”

  他讲述的事情经过,和我了解的大致相同,只是更加的详细。整个事情的关键,是筑山殿为信康所纳的侧室。这个侧室名叫菖蒲,说是冈崎町中部屋的女儿,实际上却是武田家家臣浅原昌时之女。浅原昌时原本跟随武田义信,在义信反迹败露时带着女儿逃往三河,结果就在冈崎城下安顿了下来,曰子过得非常艰难。筑山殿偶尔发现了美貌的菖蒲,从浅原昌时处把她要来,趁德姬怀孕的机会送到了信康的身边,和德姬争夺信康的宠幸。浅原昌时认为,这是一个离间德川家和织田家的大好时机,说不定能够凭借此功重回武田家,也就让菖蒲尽力配合,并且成功的让信康疏远了德姬。德姬妒火中烧,令侍女查探菖蒲的来历,却意外的发现菖蒲乃武田家旧臣之女,于是立刻写信给信长,报告说筑山殿和武田家内通,想利用菖蒲的美色,勾引信康投靠武田家。

  很显然,以德姬的认知,是把自己和菖蒲的立场,分别等同于织田家和武田家了。在她看来,信康疏远她而宠幸菖蒲,就是疏远织田家,向武田家倾斜,将菖蒲送到信康身边的筑山殿,自然就是和武田家内通。而且我认为,她其实并不想要信康的命,只是想利用父亲的权势,除去和她作对的筑山殿、以及分去信康宠幸的侧室菖蒲而已。

  (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