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第一百八十章 又一次模拟!朱元璋的终极难题!(求订阅)

《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第一百八十章 又一次模拟!朱元璋的终极难题!(求订阅)

作者:天榜草莓 字数:3682 书籍: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贪腐这种情况,即便是在大敌当前,妖魔横行,人类存亡之秋,水深火热中的现在,也依旧无法避免!

  无论是吕开圣还是关明浩,都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他们虽然长期处于镇魔都,可对于华夏的各方面事情,还是有些了解的。

  此刻听到苏澈这个奇怪的问题,他们也没有用问题回答问题,反过来询问苏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而是开始思考起来。

  过了半晌,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关明浩认为,贪婪是人类的本性,有欲望的产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贪腐的情况,无论是走捷径,还是帮助子孙后代,亦或者凭借武者的特权,大行其道之人都不在少数。

  只是因为有妖魔这样的大敌当前,所以人类的内部矛盾一直没有爆发而已。

  如果哪一天,人类最终战胜了妖魔,那么人类社会将会不可避免的越来越扭曲,阶级越来越固化,到时候敌人便不在外面,而是会在内部产生。

  当然了,这是以后的事情,以后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

  至于如何在古代杜绝贪腐,他的回答是绝无可能!

  古代的王朝。

  如果他们处于鼎盛时期。

  那他们并没有一个强大的敌人。

  根本不可能团结起来。

  可如果他们处于末期。

  那更不可能团结起来。

  每个人都会作自己的打算。

  想彻底根除贪腐,那就得杜绝贪婪,可这是违背人类本性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做到。

  而吕开圣倒是没有关明浩这样悲观,他建议苏澈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比如设立各种贪腐调查机构,并给他们足够的权利,让他们震慑官员,让贪腐再无可能。

  然而……

  这种方法。

  古人并非没有想过。

  在大明朝,锦衣卫,东厂,甚至是后来的西厂,他们的职责便是如此,他们的出现,闹得官场鸡犬不宁,让那些士人对其恨到了骨子里,他们都成了名声败坏到了极点的鹰犬走狗。

  他们的出现,狠狠的折腾了官僚阶级。

  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段时期是百姓最安逸的时期。

  可这种方法,最终还是失败了……

  权利催生的欲望是无穷的。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负责军政特务,只受皇帝一人管辖,但他也意识到锦衣卫的问题,此后又废除锦衣卫制度。

  到了朱棣时期,他又创建了锦衣卫。

  可当锦衣卫的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好用之后。

  朱棣设立了东厂。

  他们是由宦官组成,在朱棣看来,这些宦官是十分亲近以及可靠的。

  毕竟宦官无后,没有权利的传承,只能效忠主人,也就是皇帝陛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

  但当想法实施下去后,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扭曲。

  随着东厂的权利不断的增大,有许多宦官因为权力过大,不受控制,开始与大臣们争夺权利,这严重影响到皇帝权力的使用。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宦官的力量,明宪宗朱见深就设立了西厂,说白了,西厂就是为了牵制东厂而设立。

  可为了能牵制住东厂,就不可避免的赋予西厂更大的权利,否则无法让他们实现自己的作用。

  只是一旦赋予更多的权利。

  这就无异于饮鸩止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随着宦官的权力不断膨胀,诸多制度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扭曲。

  事实上,早在西厂建立之前,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大太监王振便大张旗鼓地把老朱那块‘内官不得干政’的铁牌给摘了,从此开启了华夏第三个宦官专政乱国时代。

  权利这玩意,是腐化人心的毒药,哪怕再完美的制度,随着不断的持续,也终究会慢慢腐化。

  权力从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老师和吕教授的想法并没有解决苏澈的问题。

  或者说,这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此前苏澈将这个问题询问了自己的英灵们,想从他们的口中也得出一些灵感来,但这个难题,同样难倒了他们。

  历史上的朱元璋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建立锦衣卫,发布大诰,杀了几十万官员。

  可即便如此,他依旧忍不住感慨,杀不完,根本杀不完!

  朱元璋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他英灵自然也无法解决。

  这个问题。

  最终还是只有苏澈一人来解决。

  ……

  转眼又过了一些日子。

  随着不断的修行。

  苏澈不断变强,逐渐来到了七段境界的后期,距离七段圆满,也不过一步之遥。

  这样的速度,堪称恐怖。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正常。

  毕竟这天苍境是让八段修行的,对七段的他,效果更好,此外苏澈还有无数天材地宝的加持。

  修行了这么快,也是情理之中。

  这一日。

  苏澈再次看向自己的契灵之书。

  这么长时间的修行,苏澈时不时就在思考如何破局,也终于有了一些想法。

  无论如何,这个难题终究要面对的。

  总不能因为太难了,就一直逃避,不去面对。

  如果朱元璋见他一直逃避,收回这个机会的话,那真是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

  苏澈决定模拟一次。

  不管怎么样,困难,终究要面对!

  打开契灵之书后,苏澈来到了契灵空间。

  书上的模拟选项,还是只有那一个。

  苏澈没有多想,直接选择。

  随着他的选择,书上的文字缓缓消失。

  这样一行文字出现。

  “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

  恍惚之间,苏澈能看到这样一幕,老年的朱元璋,坐于王座之上,面对这如此残酷的现实,眼中充满了无尽的茫然。

  他这一生,杀人如麻,下令杀的人比很多人一生见过的人还要多很多,他一直认为,只要杀得足够多,就能震慑宵小之辈,可事实证明,有太多的人为了钱而不要命!

  尸未移而人为继踵。

  治愈重而犯愈多。

  一切的杀戮,仿佛毫无意义一般。

  这让朱元璋陷入了迷茫之中,他如同那即将下山的太阳,路途却如此遥远,哪怕倒行逆施,也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地,比之春秋的伍子胥还要绝望。

  苏澈不由得沉默下来。

  很快。

  画面缓缓消失。

  文字出现在书本上。

  【凤阳的一处农庄,你出生了。】

  【你的父亲生了八个孩子,只活下了六个,你排行最小,父亲按照排行,将你取名为重八。】

  【这一年,天下大旱。】

  【这一年,瘟疫横行。】

  【四月六日这天,你的父亲死了。】

  【四月九日这天,你的兄长死了。】

  【四月十日这天,你的母亲死了。】

  【后来,你的家人陆陆续续死在了这场瘟疫与大旱之中。】

  【没过多久,你最后一个亲人二哥也死了。】

  【全家死光,只剩你一个。】

  【这个时候的你实在是太穷了,穷得连下葬父母的钱都没有。】

  【你全家都是地主的佃农,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努力了这么多年,拼命干活了这么多年,却依旧如此贫穷,没有钱就算了,还没有能安葬父母的土地。】

  【你恳求地主刘德,希望他能够看在父亲给他种了一辈子地的份上,给一块土地葬了。】

  【然而这地主的土地,岂能如此轻易的施舍给佃农?如果开了你这个先例,那以后要土地下葬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地主刘德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你。】

  【绝望的你,用破草席盖住父母的尸体,用门板拖着他们到处走。】

  【脚下的土地到处都是,却没有一处属于你,也没有一处可以给父母安葬。】

  【兴许是你太惨了,同村有个好心人,慨然施舍了一块地,这才让父母有了安葬之地。】

  【安葬好了父母之后,你开始思考如何生存下去。】

  【你从未想过一死了之,似乎冥冥之中有着一双手,在不断推着你前进……】

  【为了活下去,你便去寺里当了和尚。】

  【随着饥荒越来越严重,即便是寺庙也无法维持,你不得不下山化缘,乞讨求生。】

  【你亲眼见证了这乱世的残酷,人命不如草。】

  苏澈看着契灵之书上的文字不断演化。

  他的眼前,也不断能看到那一个个画面。

  那是一个天灾与瘟疫横行的乱世。

  朱元璋这样一个开局和起点,可以说是有史以来诸多皇帝里最低的一个了,没有之一。

  文字并没有停下,还在不断演化。

  这些文字,不断讲述着朱元璋的一生。

  也也没有给苏澈选择,干涉的机会。

  这一次的模拟,和之前显然不同。

  苏澈认真看着。

  【你因为生活所迫,到处行走,见识颇多。】

  【南阳和淮南,这是白莲教内两大派活动的中心。】

  【你接触了白莲教……】

  苏澈看到这里,不由得眉头一皱。

  白莲教,这是以造反为主业的宗教,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

  在元朝他们喊着反元复宋。

  到了明朝又开始喊反明复元。

  到了明朝灭亡后,他们又开始呼吁反清复明。

  而白莲教第一次有历史记载的造反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毋乙、董乙以“末尼”为旗,举兵在陈州造反。

  此后到了元朝的时候,统治者蒙古人不知道“白莲教”的光辉历史,所以没怎么打压白莲教。

  这给了一直受到压制的白莲教可乘之机。

  到了元朝末期,天灾频发,瘟疫横行,百姓民不聊生,加上官府不作为,蛰伏已久的白莲教再次举起了反旗,发动了大规模起义。

  当时“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在民间流传了很多年,那时候起义军的首领很多都是明教领袖或者教徒,比如韩山童,刘福通,彭莹玉等等……

  而明教多半是白莲教的分支。

  如果说“明朝”和明教一点关系都没有,那自然不可能。

  不过。

  随着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就下令禁止一切邪教活动,诸如白莲社,弥勒教和明教。

  这些想法在苏澈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书中文字还在不断演化。

  【接触了白莲教后,你认识到了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造反这一条路可以走……】

  【出游返乡后,你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初为步卒;由于你作战勇敢,才智过人,很快被郭子兴收为心腹。】

  【等到郭子兴死后,你就把这支义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诸多的造反势力与朝廷的围剿中,你在夹缝中求生,你采纳了谋士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建立了自己的势力。】

  【……】

  【时光荏苒,再度环望四周,你在群雄中再无敌手,已是天下少有的大势力。】

  【你的势力逐渐壮大,是天下间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自然成了陈友谅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欲除你而后快,拔出你这碍眼的钉子,吞并你的一切。】

  【你的势力和陈友谅完全不能相比,他带着全副身家,自信的打了上来!】

  【那一年,鄱阳湖之战。】

  【陈友谅用兵六十余万,楼船数百艘,主动出兵,企图一举消灭掉你。】

  【而你,麾下不过二十万人,又都是小船。】

  【你亲临前线,亲自督战,临危不惧,几番征战与厮杀,终是取得了胜利。】

  【你这一生,征战无数,鄱阳湖之战是你最得意的杰作。】

  【在那长达十三年的统一战争中,你屡败强敌,消灭了无数割据势力,最后出军北上,完成了自古以来唯一的一次,以南击北的壮举。】

  【此后你建都金陵,号大明帝国,从一个放牛娃,到九五之尊,创前所未有之先例!】

  【最开始的你,没什么文化,可那造反起义的十几年里,你一边打仗,一边读书,已是学富五车,通晓古今,不会再被那些士人欺骗糊弄。】

  【你很清楚一个道理,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彼时山河破碎,面目疮痍,民生凋敝,饿殍遍野,税源枯竭……】

  【由于连年战争,加上饥馑疾疫,导致十室九空,此外北方的大多数地方被元军乱兵杀掠,城郭空虚,土地荒残,累年租税不入。】

  【你勤于政事,与民休养生息,恢复民力,天下渐渐恢复。】

  【然而伴随着天下的恢复和发展,不管是一些长期跟随你南征北战、开创江山的功臣宿将,还是从政央到地方的新贵,都开始贪赃枉法、巧取豪夺、贪墨成习。】

  【洪武初年的吏治较之元末并未有多大的改善,依旧是政奢官贪,腐败之风横行。】

  【你亲眼目睹元末吏治腐败激起民变,很清楚必须根除这一切,否则国将不国,很快便重蹈覆辙!】

  【接下来,你的选择是……】

  一,明刑弼教。

  二,加强监管。

  三,仁德教育。

  四,亲自干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