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岁月偷走了我的城 第二十七章 八仙桌情结

《岁月偷走了我的城》第二十七章 八仙桌情结

作者:沫沫洁洁 字数:2381 书籍:岁月偷走了我的城

  如今问你,在上海哪个字出现频率最多,我想小学生肯定抢先回答:“拆”字。接着还会继续说:谢谢叔叔阿姨们,把这个字写在墙上,让我分清了“拆“与”“折”这两个容易混淆的字。晕!

  这几年,号称全国最大的建筑工地的上海,“拆”字的频繁出现,成了上海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简单的一个字,拒不完全统计,是近年来出现最多,写的最多一个字。这让我欢喜让我忧的“拆”字,欢喜的是即将告别老式住宅,走向一个崭新的未来;忧的是,这“拆”背后带来的一系列恼人的麻烦与矛盾。有位拆迁户,为了排遣心中的矛盾与烦恼,在“拆”字前加了个“不”字,成了“不拆”。还真引起了一点小骚动。尤其是那些个三姑六婆,慌里慌张的大叫:“怎么又不拆了?我外面房子都借好了。怎们办呢?”负责拆迁的主管部门见就这么孤零零的一个“拆”字,似乎不能完全表达出此处坚决要拆的决心,于是又有了在“拆”字外面加了个红圈的图腾。别小看这个圈,想出此办法的人实属高人。第一:告诉居民,此处已被政府圈地圈起来了,必拆无疑。第二:不管你恶作剧的在“拆”字前加什么字,都已没有了任何意义。这“拆”字加个圈,就是拆迁的注册商标。凡看到这样的“商标”,那是必拆无疑的了。

  老莫晨练回家,走到小区大院门口,猛然看见今天的那扇锈迹斑斑的小区大门上赫然出现了个“拆”字,且加了个大大的红圈。这似乎在无声的逼迫着这里的居民,赶快搬迁,要不,拆迁部队就要拿着**等爆破工具驻扎进来了。这醒目的“图腾”,不自觉的让老莫加快了脚步上了楼。对于老莫来说,早点拆,正中他的下怀。早点脱离这个他认为的“贫民窟”,一直就是他的梦想。

  一进门,就看见如薇妈正在整理东西,那些个旧衣柜,旧家电几乎被如薇妈掏空了:“老头子,等一下收旧家具的人要来了,帮忙一起整理整理。”

  老莫见是处理旧家具,也当然兴致勃勃。这回,老莫决定要大刀阔斧的扔。他恨不得将这间屋子里的所有一切,一并扔到垃圾桶里去。对这套生活了30年的老房子,老莫并没有好感。老莫一生中最不得志的时期在这间屋子里渡过,事业屡遭挫败,让他曾经一度在这间屋子里度日如年。十年前,如莎的婚变而伤心欲绝的哭声,始终回荡在老莫的耳旁。十年后,如莎好不容易有了位称心的男友汉斯,可是老莫却因为老屋的破败而无颜面邀请汉斯来做客。这屋子承载着太多的回忆,只是辛酸的比甜蜜的要多。

  老莫这生搬过两次家。第一次记得30年前,老莫由原来的私房搬迁到了有独立煤气和卫生设施的福利分配房,当时让老莫一家激动的好几晚睡不着觉。长期合用厨房和卫生间的日子,总算过去了。如薇妈可以理直气壮的在自家的厨房挥舞着铲子,要待多久,就待多久。老莫也无需为了上个厕所,硬是在茅厕外等那个便秘的周老头整个小时。老莫的公房,在当时,着实在亲戚朋友面前火了一把。要知道80年代初,自家有独立的媒卫,那可绝对算得上是居住的领先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本认为房子是政府分配的观念,突然有一天被出现的“商品房”这样的概念所取代。

  商品房出现的初期,这让当时的许多上海人困惑了许久。这房子天经地义的应该由政府解决,怎么会发展到要自己掏腰包呢?当时口袋里有点钱的市民,购买商品房都被认为是十足的傻瓜,钱多了没地方花。可是,上海并不因为房子成了“商品”,老百姓接受不了而停止了建设,相反有大力推广之势。

  经验告诉我们,上海人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还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这不,到了如今的社会,满大街都是风格迥异的商品房,掏钱买房反而是天经地义的了。老莫的老房子也早已淹没在滚滚的房潮中,显得陈旧衰败。每每路过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时,老莫总会驻足观望,希望有一天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机会还是眷顾着老莫一家,更确切的说,是上海发展的需要,让老莫在30年后,又再次搬牵了。现在当然房子是越搬越好,现在可不是当年追求独立煤卫那样简单,现在追求的是小区的环境和物业的管理水准。

  如薇妈收走了八仙桌上的所有东西。不久,收购旧家具的师傅要来。扶摸着这张八仙桌,如薇妈满眼都是不舍。这张八仙桌是老莫的父亲留下来的,如薇妈自嫁给老莫后,每天与这张八仙桌朝夕相处。每当剁肉糜时,总喜欢将砧板放在八仙桌上来剁。平时的一日三餐,八仙桌也就成了全家人吃饭,互相沟通的地方。老莫一有什么牢骚,也喜欢在这张八仙桌上发泄,摔筷子,拍碗的,也没少折腾这张八仙桌。有朋自远方来,逢年过节的,八仙桌又担当着招待宾客的任务,亲戚朋友们将八仙桌围得严严实实,如薇妈总会巧妙地将烧上来的菜像叠罗汉般,遍布八仙桌四个角落。晚饭后的八仙桌,在经过如薇妈的用心擦拭之后,俨然成了如薇如莎两姐妹的书桌,一人一边的趴在桌子上做功课,是两姐妹儿时最深刻的印象。

  八仙桌很陈旧了,上面的油漆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辨别不清。八仙桌饱经沧桑,上面到处可见磨损后的痕迹。“这条疤痕是薇薇小时候做功课时,一时贪玩,用小刀片刮台子,留下的。这个发白的痕迹,是我用碱水擦桌子时,不小心倒了太多而没有擦干净,第二天看见一块发白了,让我心痛了好久。”说起这张八仙桌的故事,如薇妈可以说上好多。这张八仙桌承载了老莫一家风风雨雨的所有日子,见证了老莫一家发生的所有酸甜苦辣的故事。如薇妈抹了又抹八仙桌上的灰尘,看着这张伴随着如薇妈大半辈子岁月的东西,还是说了心里话:“这张八仙桌,我不舍得卖出去,在我们家至少四十年了。我们把它搬到新家去吧。”如薇妈用哀求的眼光看着老莫。

  “说你老脑子,真的,这张八仙桌又旧,式样又老土,搬过去像什么?根本与我们的新家不配嘛。拿过去的话,还不给人家看笑话。”

  “有什么好笑的,我不舍得扔掉这张八仙桌,用用也是可以用的。再说了,这也是你爸留给你的东西,好歹也留个纪念吧。”如薇妈一脸怜惜的样子。

  “我才不要什么纪念呢!唉,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没有留给我很好的印象,还是全部处理掉吧,我才不要以后在新家也每天看到这些东西。”

  “那再给我考虑考虑。”如薇妈依然没有松口。

  收旧家具的师傅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师傅进来,不容分说就将那些旧衣柜,旧五斗橱,旧床,旧家电搬走了。最后轮到这张八仙桌了,如薇妈犹豫良久。一旁的师傅不耐烦的说:“快点决定啊,这种桌子,现在还有谁在用?50元,帮你搬走。”

  “什么,50元?我扔掉也不卖给你啊!”如薇妈愤愤不平。

  “那你就自己扔吧!”收家具师傅头也不回准备走了。

  一旁的老莫急了,对着如薇妈说:“你自己扔呀,试试看,你搬得动?”说完,急忙拉回了那个师傅说:“你们拿走吧!50就50吧,我们也没办法处理。”

  师傅爽快的付了50元,立马背起就走。如薇妈茫然的看着师傅搬着那些留有老莫夫妇气味的家具,眼角不免渗出了泪花。四十年的八仙桌情感,就在手里捏着的这张绿色的50元人民币上画上句号。老莫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里不知是囍还是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