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蜀山悬剑传 第162章 权力的傲慢

《蜀山悬剑传》第162章 权力的傲慢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1897 书籍:蜀山悬剑传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杯酒。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何梦桂(宋)

  ……

  李俅道:“父王,我听说王忠嗣、哥舒翰两位节度使都跟圣上进言,安禄山必然谋反。但圣上不以为然,反而恩宠日深,不知这是何故?”

  李琮叹道:“说起来,圣上真是安禄山的贵人。当年安禄山违法军令,被押送东都,交予朝廷发落。宰相张九龄面试复核后,看出安禄山‘外若痴直,内实狡黠’,其罪按军令应处斩,于是大笔一挥,同意秋后问斩。

  圣上不知为何,竟关注到这么一个小人物,免其死罪,让其阵前戴罪立功。张九龄坚决反对,奏报‘安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

  圣上没有采纳张九龄之言,反而用王衍看石勒的典故,告诫张九龄不要枉害忠良,下令赦免安禄山。从此安禄山因祸得福,在军中扶摇直上。”

  李俅道:“王衍看石勒,根据面相预测人之命运,未必真准。但安禄山之罪,按军法理应问斩,杀了他也不冤枉。张九龄一代名相,廉谨自律,圣上为何为安禄山这个小兵,故意驳宰相的面子呢?”

  李琮道:“你问到要害了。不只安禄山,圣上在牛仙客、李林甫的任用上,都表现出异常的执拗,越是张九龄反对的,他越要提拔。

  当年拔擢李林甫入相前,圣上询问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认为宰相一职事关皇室威仪、朝堂团结、百姓福祉、国祚绵长,应选用高瞻远瞩、宽厚仁爱、利济苍生之旷世大才。李林甫虽办事干练、雷厉风行,但学识浅薄,善于权谋。若李林甫为相,日后在朝堂上恐怕会排斥异己、欺君罔上,成为社稷之忧。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圣上没理睬张九龄,直接任用李林甫入相。

  牛仙客的事亦复如是。圣上欲将时任朔方节度使的牛仙客调回朝中担任尚书,张九龄极力反对。他认为:依大唐惯例,尚书一职应由卸任的宰相出任,或者由德才兼备的名宿担任。牛仙客一直戍边,从无朝堂经验,突然要职中枢,恐有不妥。

  理由虽然充分,但圣上竟不顾风度,在朝堂上直接怒斥张九龄:‘天下之事都由你做主吗?’”

  李俅道:“圣人如此憎恶张九龄吗?”

  李琮叹道:“这就是圣心最微妙之处。圣上只是不喜欢张九龄的犯颜直谏,但却非常欣赏他才华横溢、品性高洁。张九龄病逝后,圣上常常追思不已。每次拔擢官员,圣上总是会问此人,‘风度如何,得如九龄否?’”

  李俅奇道:“若是如此,圣上为何在重大人事任用上总是否决张九龄的意见?”

  李琮道:“这就是权力的傲慢。圣上睿智神武,有唐以来,唯有太宗皇帝能与之媲美。无数次成功的经验让圣上在识人用人方面无比的自信,他不可能犯错,也永远不会犯错。

  张九龄孤高耿介、宁折不弯,就是一面镜子,让圣上看到他的缺点。这一点恰恰是圣上不能容忍的。张九龄高估了圣上的纳谏雅量,又低估了龙颜的威仪,终于触怒逆鳞,暗淡退场。

  而李林甫则如张九龄预言,工于权谋,口蜜腹剑,将圣人封上神坛,让百官再不敢直言进奏。

  一来一往,两人命运相悖,而国运也随之移星转斗。”

  李俅大急:“父王,慎言!”

  李琮微微一笑,示意李俅勿忧:“圣上登基以来,所任命的宰相中,姚崇推崇通达,宋璟推崇法治,张嘉贞擅长授权放权,张说擅长文化引领,李元然、杜暹崇尚节俭,韩休、张九龄崇尚正直,各有各的长处。张九龄被罢相后,这十数年来,在李林甫的威逼利诱下,朝堂众臣为保官位俸禄,再无公正直率可言。”

  李俅咬牙切齿道:“孩儿也被李林甫这贼子蒙蔽多年。上次父王训诫之后,我当面询问母亲,母亲泣血,我才知当年真相:当年我生父被废为庶人,我母亲一族在朝为官者皆被贬斥流放。我父门生故吏,无人敢来问津。剩下我们孤儿寡母,流落京郊。李林甫多次探望我们,嘘寒问暖,接济衣食。我母亲误信于他,讲了很多肺腑之言。没想到,他通过武惠妃禀告圣上,我生父、鄂王、光王和我舅父薛锈被贬为庶人后,心怀怨恨,暗中勾结旧部,意图再次发动兵变,杀死武惠妃和寿王李瑁,谋逆叛乱。圣上勃然大怒,将三王和我舅父赐死。”

  讲到了这里,李俅泣不成声。

  李琮恨道:“从张九龄、太子瑛,到王忠嗣,李林甫在其面前都装出毕恭毕敬、俯首帖耳的样子,伺机窥探圣上的好恶。一旦圣上流露出对某人的不满,他就见缝扎针,诱导圣上。不整人则矣,一整就往死里整。更可怕的是,当面嘘寒问暖,探望家小,背后发动御史准备构陷材料。被整之人往往还以为李林甫是保护伞,将妻儿家眷托付与他。细细想来,不寒而栗。天下最可怕的不是势不两立的敌人,而是这口蜜腹剑的伪君子。”

  ……

  就在当夜,另一场对话也在进行,玄宗问道:“调查清楚了吗?”

  高力士回道:“查清楚了。王鉷之弟王焊,在江湖术士邢縡的怂恿下,结交了一些左龙武军万骑兵团的士兵,计划刺杀龙武军将军,夺取兵权,发动政变,目标是刺杀宰相李林甫、陈希烈和杨国忠。”

  玄宗皱眉,道:“这几个不入流的小角色,策划这事的动机是什么?”

  高力士道:“江湖术士邢縡根据谶言书的指示,认定乱大唐天下的杀破狼三星就是此三人。所以他们要为君分忧,清君侧。”

  玄宗再问:“这个邢縡有何背景,背后可有人指示?”

  高力士回道:“就目前调查来看,此人背后无人指使,就是一个想到长安闯名堂的江湖术士。王焊此人不学无术,喜好结交江湖异人。上次韦会案被京兆尹捕杀的龙虎天师就是他长期供养的术士。”

  玄宗不屑一笑,道:“王鉷能干精明,怎么会有如此愚蠢之弟。收网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