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201章 夺嫡结束?立储圣旨,东宫之位花落谁家

《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第201章 夺嫡结束?立储圣旨,东宫之位花落谁家

作者:柏拉图定式 字数:3446 书籍:逢凶化吉,从九龙夺嫡开始

  陆鸣渊一言不发站在陈恪旁边,伴随金云散去,天象终于止息。

  第二个本命字彻底凝成,完整的陆王心学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陈恪的话,让大儒纷纷沉默。

  对陆鸣渊的事情,也不敢像之前那样武断。

  毕竟天道都站在了淮安王这边,“致良知”已经说明了问题,心学的精确无误让人无法辩驳。

  他们都不了解完全的心学,无法搬出对应的假说驳斥。

  同时,两个本命字,也昭示了陈恪,确实拥有成圣之姿!

  眼前这位大贤,如此年轻,本就是一种莫大的威慑!

  而立或是不惑之年,艰辛考取状元郎,与少年神通一举夺魁,两者的故事,都无法与陈恪一朝顿悟大道,凝聚两个本命字比较,没有跻身连破三境,跻身大贤,展现圣人之姿有压迫感。

  各大王朝之中,守卫边境的城池中,有一位君子坐镇,都已是不易,不少小国里面,连一位大贤都没有。

  这些大儒,见到陈恪就觉得后生可畏,他们与对方,年纪相差很大,却只有一境之差。

  这把岁数,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看到陆鸣渊,也是心虚的紧。

  王和甫见众人神态,冷笑道:“诸位要么是主掌各大书院德高望重的先生,要么是儒学造诣颇高的大家,却半点恻隐之心都没有,不问青红皂白,就要仗势辱人,难怪最近朝廷科举招收的贤才,立德一关能过者寥寥,你们个个难辞其咎!”

  在场大儒和儒士听到又是一个“治学无方”的大帽子扣下来,顿时面色雪白。

  王和甫你身为大炎宰相,给人乱扣帽子,真是不要脸啊。

  身为一国之相,任何一个字都重达万斤,可不是什么虚言。

  一位中年大儒率先打算退让一步,抱拳道:“是我等唐突,先入为主,确实不该断言淮安王之案,应由圣上定夺。”

  王和甫一挥袖子,丝毫不卖对方面子,抬首道:“尔等皆是一院之长,却纵容麾下学子乱来,时时想着省心省力,不肯多问半句,不愿多想半点,何等渎职!你们身为大炎天下读书人的榜样,在其位,谋其事,该管的要管好,不该管的别管!要知道尔等的一举一动,都涉及朝廷的儒道气运!”

  这位大儒已经被批的肝胆欲裂。

  看这架势,已经扯到了朝廷大义,若是王和甫再往书院宗旨,大道根基上靠,他们岂不是更被骂的狗血淋头。

  然而,这时,王家的老管家小心翼翼上前汇报道:

  “家主,皇城门口的士子百姓,全部都退了!”

  “退了?”

  王和甫听着这个消息,神情颇为意外。

  按理说,那些家伙应该不会这么快罢休,消息还没传出去,怎么会突然撤退?

  “是齐先生出手。”老管家又提醒道。

  “居然是亲家。”

  王和甫听到是齐行砚出手后,面容上生出一股笑意。

  “据说齐先生已然跻身到圣贤之境,如今正要前往宫中,面见圣上。”

  得到这个消息,王和甫眼珠子一转,看向众人,一脸正色道:“既然身为朝廷亲封的山长,那就好好治学育人,不要参与这些党羽之争,好歹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再言其他。”

  有人听了这句话,破天荒的心生羞愧。

  可王和甫已经不再言语,他传音给陆鸣渊道:

  “你岳父跻身十二境圣贤,外公去看看情况如何。”

  “岳丈破境了?!”

  饶是陆鸣渊,面庞也是愣了一下。

  据他所知,齐行砚一直卡在十一境巅峰,如今破境,简直是毫无征兆啊。

  “说不定是你的功劳。”王和甫呵呵一笑。

  “外公.我.”陆鸣渊嘴巴动了动,又不知该如何解释。

  “你无需多言,懂的都懂。”

  王和甫一副看透陆鸣渊的模样,微微一笑后,带着人先撤离了此地。

  只留原地风中凌乱的陆鸣渊,嘴角抽搐。

  “什么?!”

  “我大炎再添一位圣贤!”

  “当真是百年未遇之大喜事!”

  很快,诸多大儒和官员,也是通过飞字传音得到了消息,盛京书院山长跻身圣贤,乃是为数不多的一位十二境。

  需知,诸多开院立派的儒者,目的旨在积攒文气,反哺自身,壮大自身文运,但能凭借书院,跻身成圣的人,少之又少。

  “齐先生成圣贤了。”陈恪得到这个消息,神情略微复杂。

  他当初得了齐行砚的恩惠,曾经在盛京书院读过一阵子书,不过因为齐行砚站错了队,被革了职,说不定他还在盛京书院里面。

  一切时也,命也。

  不管怎么说,齐行砚当初还是帮过他的。

  “陈恪啊”陆鸣渊忽然开口道。

  “殿下,怎么了?”陈恪目光挪至淮安王身上。

  陆鸣渊认真叮嘱道:“你之后就待在文渊阁,研究心学,尽早将心学发扬出去,尽量不要出来招惹是非,我担心你被某些歹人坑害,在成圣之前,最好不要再出山。”

  陈恪虽然疑惑,可还是点了点头。

  他已经跻身第十境,整个中土天下,能招惹自己的人,应该都不多。

  更不要说自己如今的身份,是文圣座下真传弟子。

  谁敢坑害自己?

  只能说,陆鸣渊的做法,很是稳健。

  而陆鸣渊是这么想的,心学不久会以一股极快的速度传出去,传遍整个大炎,陈恪成圣,是迟早的事情。

  在此之前,还是待在文渊阁里面好。

  他担心荀玉,以及其他九流之辈,会出手对付这位才创立出心学的大贤,把他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圣人种子给扼杀在摇篮里了。

  所以他才说,成圣再出山。

  这没毛病吧。

  “司马水镜,久仰淮安王大名。”

  陆鸣渊耳朵一动,发现身侧的水镜先生居然跟自己打了招呼,真是罕见。

  再怎么说,水镜先生也是在天下读书人口中斩获“醇儒”名号的,能得到这一份称号,天下独一份。

  陆鸣渊微笑回应:“本王哪有什么大名,恐怕只有恶名吧。”

  水镜先生抚须而笑:“人世间的善,是可估量的,可人世间的恶却无边无际,当恶转为善的时候,自然拨云见天日,殿下遭受过分的恶,换一种角度,何尝不是名的一种体现?”

  陆鸣渊哈哈一笑。

  这老头,是在告诉自己,黑红也是红?

  如今整个大炎,谁不知道他陆鸣渊的名字,大冥女帝都宣传烂了。

  但未必有多少人知道陆云卿的大名。

  不得不说,真是一种讽刺。

  “醇儒之言,名不虚传。”陆鸣渊夸赞道。

  水镜先生的掌心悬浮一枚掌印,递到了陈恪的身前:“小师弟,今日师兄代师收徒,这枚“文”字印,伱要收好了。”

  “好!”陈恪郑重的将“文”字印收起来。

  这一幕在其他人的眼中,却是另一副景象。

  “难道文圣一脉,也要支持淮安王了?”几位年轻翰林院修士面面相觑。

  “这可不得了,文圣的学派虽略弱于理圣,但实力和派系与理圣不相上下,到底谁会胜出?”

  “开玩笑,淮安王除了文圣之外,还跟天师府关系极好,洞天之中,慈航仙子一直贴身保护陆鸣渊,你们难道不知道?”

  “淮安王如今在民间的讨论度,都要压过崇文王了。”

  “陆云卿没有兵权加持,淮安王身上还有冠军侯的支持,你们别忘了。”

  在场官员和儒士讨论之下,纷纷认为,淮安王崛起之势,已经势不可挡。

  另外一边,不少大儒则是已经凑到了陈恪的身边,虚心求教。

  “陈大贤,能不能详细说说陆王心学具体为什么?若是能摘录,更是感激不尽。”

  “致良知于天理而言,又当如何解释?”

  陈恪看到诸多大儒如此放低姿态来讨教,也是诚惶诚恐,第一次面对如此境况。

  御花园。

  凉亭四角垂下遮挡春风的帷幔,坐了两人,望着棋盘对弈。

  残局未消。

  一身龙袍的永安帝却已经站起身来,双手负后,望着烟柳池塘,身侧则是身着绯袍官袍,弓着腰的袁玄罡。

  一个是当今天子,一个是内阁首辅,乃是站在大炎权力中心巅峰的两人。

  袁玄罡开始施展儒庙的阴阳术神通,遮掩天地,让此处更不易被人以心神或是术法远观查探。

  袁玄罡这才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桩惊天气象,成功让淮安王身上背负的儒道气运达到了顶峰,时机差不多到了。理圣说,陆云卿的道心文胆皆不稳,已经不是帝位的最好人选,如今最好的人选,是淮安王,齐行砚突破十二境,陆鸣渊顺风顺水地汇聚了三教气运,能够帮助大炎吞并整座浩然洲和青冥洲的气运!”

  大炎皇帝松开拳头,揉了揉脸颊,脸色冰冷,冷笑道:“好一个千年未有的天命之争!”

  袁玄罡轻声提醒道:“事已至此,更加不可泄气啊。”

  永安帝闻言一笑,摇头道:“不会,朕不会的!一年也好,十年也罢,可以做的事情,不少了!回想一下我大炎历代皇帝,开国以来,在中土天下遭受三教的屈辱白眼,我这点内伤,不算什么。”

  嘴上说得轻描淡写,男人强行咽下一口涌至喉咙的鲜血,低下头从手指揉了揉脖子,流露出一丝狰狞和悔恨之色,只是脸上的狰狞神色久久不散,悔恨很快就消散殆尽。到最后,仍是只留下一份无奈。

  原来他在渡龙门之前,用了一手无上秘术,悄然打断了自己心脉,使得他的武道长生桥彻底崩碎,原本一位生机盎然的八境修士,如今生机孱弱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三教是大炎发展最大的阻碍。”

  倾尽一甲子之力营造的局势,却不及三教积累万年的底蕴。

  袁玄罡沉默不已,他表面在大炎待了三十年,实际上,他已经服侍了许多帝王。

  他翻阅各朝各代的正史野史,走过无数山河国家,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最终得到一个结论,一味扶持弱小,缝缝补补,无济于事。五百年的天命轮回,群雄逐鹿,扶持弱国对抗霸主之姿的强大王朝,最终死的人,要远远多于强势王朝一统江山的伤亡。

  所以袁玄罡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王朝,一个合适的君主,来施展自己的抱负。

  最后他找到了大炎皇帝,永安大帝,而且没有失望。

  哪怕是九龙夺嫡一事,害得大炎如日中天的强盛国势,遭受重创,但是袁玄罡从没有觉得这件事情本身是错的,错就错在人算不如“天算”而已。跟某些幕后大佬比拼算计,哪怕袁玄罡也要自认不如,但是他偏偏要赌,孤注一掷,赌赢一个不可阻挡的天下大势!

  让大炎能够结束王朝轮回的宿命,万年屹立不倒。

  “圣上,齐行砚求见。”

  花园之外,有人禀告。

  “让他进来吧。”

  永安帝已然老态龙钟,面无表情,淡淡道。

  一位蓝色儒衫老者,头发梳的一丝不苟,从后院大门迈入,第一眼看到了永安帝身侧的大炎首辅,袁玄罡。

  “朕的身子,一天越不如一天了,这些日子,朕冷落了你,让你屈身谏议大夫之位。”

  “你没有怨恨朕吧?”

  永安帝抬目,捻着棋子,微微一笑。

  “没有。”齐行砚轻轻颔首。

  “这些年来,朕还是最倚重你,当初你若是没有从儒庙出山,而是走到其他王朝去,朕不知道要操心多少事情,当初如果听了你的,早点立太子,恐怕也不必为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伤神。”

  齐行砚表情忽的顿住,又在瞬间恢复如常,笑着说道:“现在立,也不迟。”

  永安帝眉头紧蹙,盯着棋盘沉吟不语,旁边是早就写好的圣旨。

  “既然如此,接旨吧。”

  半日之后。

  一个震惊京城的消息,轰然放出,引爆了整个大炎。

  “报!!”

  “立储圣旨到!”

  清烛殿。

  “是立储圣旨!”

  紫芸和红婉惊喜的跑到大殿之中,要给陆鸣渊汇报这个好消息。

  她们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