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超强神医 第328章 我来了

《都市超强神医》第328章 我来了

作者:流水曲觞 字数:1762 书籍:都市超强神医

  张丹枫索性在马背上回转头来,见云蕾似喜似嗔,也不觉心神如醉,一霎时间许多呤咏中秋的清词丽句,都涌上心头。云蕾道:“大哥,你傻了么?”张丹枫一指明月,曼声吟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水调歌头》词中名句。云蕾接着吟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大哥,你可别只记得最后两句而不记得这几句啊!”说了之后,神色黯然。

  张丹枫本是借词寄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能和云蕾白头偕老,长对月华。云蕾心中虽然感动,却记起了哥哥的话,所以也借词寄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北下古难全。”暗示前途茫茫,未可预料,只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自古难全。云蕾本是多愁善感之人,说了之后,自己又觉难过,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一片浮云,冉冉飘过,天边明月恰被云遮,云蕾强笑道:“大哥,你看,世上哪能有人长好、月长圆!”张丹枫也一笑说道:“小兄弟,你可记得女诗人朱淑真的一首诗?”云蕾问道:“哪一首?”张丹枫道:“也是中秋之夜作的。那一夜朱淑真见月被云遮,感怀身世,因而写了这一首诗。”道:“不许蟾蜍此夜明,今知天意是无情!何当拨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朱淑真是宋代最着名的两位女词人之一(另一位是李清照),李清照嫁得个好丈夫,她却嫁了个村夫俗子,所以一生抑郁,诗词中总是带着浓重的哀伤,所以她的诗词集叫做《断肠集》。

  云蕾听得张丹枫唱出了朱淑真这一首诗,心中一动,不觉想道:“朱淑真遇人不淑,以致郁郁终生,难道我也要学她的样子?”只听得张丹枫一笑说道:“朱淑真的诗词每多哀感,但这一首却并不尽哀感,还有很大胆的希望,她明知道天意无情,但却盼望能拨去云雾,放出光辉!朱淑真是个弱女子,她没有办法去拨云雾,你可不是弱女子啊!朱淑真只能希望,你却可以做到。”

  云蕾听了此话,心中思潮起伏,想道:“我的哥哥不许我和丹枫相好,就正如朱淑真的诗所说‘不许蟾蜍此夜明,今知天意是无情’一样。但我哥哥的话,我就要把他当成‘天意’吗?‘何当拨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不许月明、遮掩月华的云雾,原该拨去的!但又怎样才能拨去呢?”猛一抬头忽见那片浮云已飘去,月亮又露出来了!

  这两人历尽风波,屡经险难,今霄始得同乘白马,共赏月华,虽然心思不尽相同,但都感到这是人生至美之境。两人耳鬓□磨,喘息相闻,肌肤相接,看着天边明月升起落下,只感万语千言,说之不尽,但却又不必多说,彼此心意,尽都在无言之中,心领神会了。

  白马缓缓前行,不知不觉,东方已白,前面瓦刺的军营,隐约可见,也先的主力在土木堡,先锋则已迫近北京,所以沿途二百余里,每隔十里八里之地,就有瓦刺的碉堡或者军营。张丹枫道:“可以放张风府下来了。”张风府被缚在马腹之下沉睡未醒,张丹枫将他解下,轻轻一拍,张风府一觉醒来,只觉精神饱满,酣畅之极,把眼一望诧道:“这是什么地方?”张丹枫道:“这里离土木堡大约已有百里之地了。”张风府叹了口气道:“丹枫,你为何不许我为君死节?”丹枫道:“你一死事小,但若人人都要为君死节,又有谁替大明江山死节?皇帝死了还有皇帝,江山陷于夷狄,可就难以恢复啊,何况你的皇帝也没有死!”张风府悠悠醒悟,却道:“但咱们却怎生到得了北京?”正是:

  蛟龙虽出海,烽火尚弥天。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正文 第二十一回 大力除凶将军表心迹 赤诚为国侠士出边关

  忽听得蹄声得得,原来是两骑瓦刺的巡查。张丹枫笑道:“就在这两人身上,我保管叫大哥到得了北京。”那两骑巡查见张丹枫与云蕾都是瓦刺军官的服饰,却伴着一个汉人军官,不觉大奇,急忙上前查问,张丹枫与云蕾倏地抽出宝剑,出手如电,一下子就将那两人的兵器打飞,把宝剑架在他们头上。张丹枫喝道:“你要死还是要活?”那两人道:“要活。”张丹枫道:“好,小兄弟,把这人拉开百步,问他今日口令!”云蕾依言将那人拉出百步之遥,只听得张丹枫高声说道:“好现在开始问他们口令,若他们两人所说不同,那就必是弄假,你可以一剑把他杀了!”张丹枫内功已有火候,中气充沛,百步之遥,说话也可以清清楚楚地听到,寻常之人,即大叫大嚷对方也未必听得真切。

  张风府大为佩服,心道:“张丹枫果然是心细如尘,若然不是分开来问,他们说了个假的口令,咱们也难以分辨。”张丹枫问了口令,再问云蕾,云蕾道:“他说今日的口令乃是嫦娥。”原来瓦刺军中也知昨夜是汉人的中秋佳节,便即景取了“嫦娥”二字作今日的口令。张丹枫笑道:“对了,他们不敢弄假。”云蕾将那人拉了回来,张丹枫剥下他们的外衣,将两个瓦刺骑兵缚在一棵树上,说道:“委屈你们一下,等你们的同伴来解救吧。”叫张风府也换上了瓦刺军官的服饰,分乘了抢来的战马,疾驰而去。

  张风府熟悉道路,专拣小路行走,避开瓦刺的大营,沿途虽遇见不少瓦刺的卡兵查问,一说口令,果然通行无阻,日落之前,已到了北京效外。瓦刺先锋已在北京效外摆下战阵,两军对垒,中间是一大片无人地带。张风府等三人冒险冲过去,明兵纷纷放箭,三人一面拨箭,一面疾驰。在北京效外筑壕御敌的正是御林军的副统领杨威与车骑都尉樊俊,张风府未到阵前,已被认出,杨威立刻下令停止放箭,将三人迎入营内。

  张丹枫席不暇暖,立即问道:“军中士气如何?”杨威低声道:“听得谣传,说是皇上已在土木堡被俘,不敢欺瞒,军心可是有点摇动。”张丹枫道:“皇上被俘之事不是谣传,这是真的。你快送我们入城,面见于大人。”樊俊问道:“我的哥哥呢?”他的哥哥乃是樊忠,张风府挥泪说道:“你的哥哥已慷慨成仁了,望你继承他的遗志,坚守京都。”将樊忠锤击王振,死战不屈等等壮烈的事迹说出,众人都是大为感动。

  杨威请他们三人换过服饰,立即送他们入城,城中居民三三五五群集街头,探听战事的消息,人人都带着悲愤的神色。张丹枫与云蕾急忙赶到于谦的住所,其时已是三更,于谦家中还是灯火通明。

  张丹枫叩门求见,不一刻,大门打开,管家的道:“大人正在中堂,请你们进去。”张丹枫步上石阶,只见于谦孤身一人在厅堂上来回踱步。张丹枫道:“于大人,我们回来了。”于道:“嗯,你们回来了?”仍然在不停地踱步,云蕾不觉大奇,心道:“于谦与张丹枫乃是忘年之交,待我们都是有如子侄,何以如今见了,却冷淡如斯?”禁不住说道:“那张地图我们已带回来了,还有张大哥祖先的宝藏,随后也就可以运来了。”于谦面上掠过一丝喜色,但眉心的重结仍未解开说道:“是么?只怕已经迟了。”仍然在来回踱步。张丹枫知他定是有极重大的事委决不下,示意云蕾不必多言,纵目四顾,只见檐阶下有一大堆石灰,两边墙上,剥落之处甚多,灰水只扫了一半。张丹枫心中叹道:“若非眼见,谁敢相信于阁老如此清贫。屋宇破旧,只叫家人自己粉饰修补。”抬头一望,又见大堂之上,挂着一张条幅,写的是一首七言诗,诗道:“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乃是咏石灰之诗,左下角有一行小字,题的是:“瓦刺围城之日,偶忆旧作,感而录此,于谦自题。”

  张丹枫心中一动,大声说道:“于大人,既然粉骨碎身全不怕,那又何必怕宵小的议论,史官的诬陷?”于谦瞿然一惊双目炯炯,仰视长空,忽而叹道:“贤侄,只有你一人知道我的心意。只是兹事体大,粉骨碎身犹在其次,只恐我将来要蒙下不白之冤。”张丹枫道:“当今天子既已被俘,大人当为大明的江山着想,当机立断,此其时矣。即算他日皇帝降罪,粉骨碎身,但大人已留清白拓人间,万世千秋,永垂青史,又何足惧?”于谦眉心的重结一下解开拍案说道:“贤侄说的是。我明日便立新君,尽杀逆党,亲自督战九门!”

  原来于谦已接到皇帝被俘的消息,心中也自料到瓦刺必然挟天子以为要挟,对付之策,只有另立皇帝,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可是自己并非皇室中人,由自己出头另立皇帝,这责任可是太过重大。敌党的议论打击,皇室里面的蜚短流长等等,都在意料之中。而且他日被俘的皇帝,若然得释放归来,不肯谅解的话,那种遭受灭门之祸,也非意外。所以思量了一日一夜,仍是踌躇未决,直到张丹枫剖陈利害,慷慨进言之后,于谦才把一切置之度外,以绝大的、超人的魄力,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第二日于谦聚集了朝中正直的大臣,决定了对敌的方略,首先拥立了祈镇的弟弟祈钰做皇帝(即明代宗),遥尊祈镇为“太上皇”。跟着下令尽杀王振的党羽。

  祈钰即位,国号“景泰”,听了于谦之计,一日之间,把奸宦王振在京中的党羽三百余人,尽数杀了,即下令叫于谦兼任兵部尚书,督战九门,登时军心振奋,民气沸腾,就在北京展开了一场壮烈的保卫都门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