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纵目 第234章 消息

《纵目》第234章 消息

作者:黄石翁 字数:1708 书籍:纵目

  ◎她真是投错胎了◎

  段三姑娘认为她说的在理,禁不住点了点头,猛然抬起头来:“姐姐多虑了。我明儿就定亲,她也难成宁王妃。”

  “我知道宁王不喜,可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啊。”孙蔷薇不信这么大的事皇帝还由着宁王。

  段三笑着摇头:“寻常人家是这样。”然后压低了嗓子,“陛下连太子的主都做不了,还做宁王的主?太子妃可是以后的皇后娘娘啊。”

  孙蔷薇听说过皇帝不满太子妃一门舞刀弄枪,太子妃整日跟个男儿似的,当不得一国之母。可论家世当年那些候选人都不如太子妃,“可除了你,偌大的京城谁敢跟国公府争?”

  段三姑娘放下勺子:“姐姐这样说就不懂了。倘或我兄长娶亲,自是挑门当户对,结两姓之好。宁王乃皇子,普天之下谁敢跟皇家门当户对。即使陛下嫁出去的姐妹也不敢。我跟安国公的孙女争也不是我和她两人争,而是忠义侯府和安国公府争。

  “姐姐不是外人,我直说了,安国公虽是先皇的军师,把兄弟,今上私下里要叫他一声叔父,但他孙女在宁王那儿和贩夫走卒的女儿没两样。”

  “还是有的吧?”

  段三姑娘微微摇头:“不信啊?你问我这两个丫头。”

  这俩丫头其中一个性情火爆率真,先前还挤兑的灵溪说不出话。她也是段三姑娘身边的包打听,“要是宁王娶个小门小户的,像我家夫人跟其他人家的夫人聚会时也会说上几句。可谁敢在宁王跟前嫌宁王妃出身低微?宁王听不见,旁人说再多又有什么意思呢。

  “那位大姑娘管家是一把好手,可宁王府没女主人这些年也没乱。那位大姑娘即便女红极好,也没法跟府里的绣娘比。若说厨艺也没法跟孙姑娘你比。若说相貌,更没法跟青楼名妓比。王爷是个贪花好色的也不至于明年便是弱冠之年了连个庶妃也没有。容貌无法令宁王动心,她唯有靠性情,偏生宁王最不喜她的性子。”

  “学识呢?”孙蔷薇好奇地问,“比如,比如一起下棋品茗,欣赏书画?”

  段三姑娘:“在琴棋书画方面我是不如她,可孙姐姐忘了宁王外祖家乃一门清贵?不怕姐姐笑话,忠义侯府和安国公府加起来所藏书画古籍也没颍川侯府多。”

  小丫鬟点头:“宁王要是想研习书画,娶他表妹就行了。虽然现下没有年龄相仿的,等上两三年又何妨?又不是等别人,而是自家亲表妹。”

  孙蔷薇反倒糊涂了:“安国公乃先皇的军师,那样的人不会连这些都看不透吧?”

  除夕家宴上段三姑娘的爹娘和叔伯婶子们分析过,安国公乃当局者迷。

  虽然有可能猜错,段三想到孙蔷薇不会嘲笑她:“安国公大抵是认为他家孙女看上宁王是宁王的福气。他孙女秀外慧中,宁王不娶他孙女乃是宁王的损失。”

  那个厉害的丫头轻笑一声:“姑娘这话说的,您直说不娶她孙女天理难容,孙姑娘还能笑姑娘不成。”

  孙蔷薇不禁错愕:“……他家也跟韩国公一样忘了自个姓什么?”

  段三小声说:“韩国公是自作聪明,安国公是聪明过了。”顿了顿,“单论名声确实是宁王高攀他家。可谁让宁王是皇子,当今只有五个儿子,最不成器的秦王在陛下眼里都是个宝呢。”

  孙蔷薇险些被口水呛着,“最最不成器的不是宁王?”

  段三微微摇头:“凭韩国公府的事办的无声无息,今儿一早文武百官才知道他家出事了,宁王就比他两个哥哥能忍。他俩像宁王这么大的时候还只想着游历天下呢。”

  小丫鬟:“一个睡遍天下美人,一个吃遍天下美食。”

  段三颔首:“虽然夸张,但是真的。听我兄长说,秦王十七岁那年刚搬出宫就跑去江南呆了两个月。陛下知道的时候已经走一个月了。气得陛下六百里加急令苏杭两地官员通缉他。”

  孙蔷薇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段三:“齐王也想去岭南吃荔枝品佳酿,天天住在海上。秦王一被通缉,他想去鲁地海边吃海鲜都得打着登泰山拜孔子的名义。”

  “如果,我说如果陛下直接下旨赐婚呢?”孙蔷薇上辈子没少听酒店里的女同事抱怨长辈不做人,怕她不去相亲就把男方带到酒店带到她面前。那还是普通人家的父母呢。

  段三笑道:“陛下真敢还至于等到现在?”

  孙蔷薇放心了,“你想到宁王订婚后你再定亲对你名声不好,安国公府也该想得到吧?”

  “谁知道呢。”段三问她吃好了没,见她点头就令小二把饭菜撤下去,上一壶金骏眉:“可能安国公认为胳膊拧不过大腿。”

  孙蔷薇闻言决定两手准备,房子细细寻,工作好好做,能做长就做,做不长就跑:“什么时辰了?”

  “早呢。咱们用饭早,这会子顶多未时一刻。如今天长了,姐姐到酉时再回也不妨事。”段三递给她一杯茶。

  孙蔷薇:“你呢?”

  段三:“难得出来一趟,自是要尽兴。”看到楼下光景,士兵还在街道两侧守着,还有车马从韩国公府出来,“得有一个时辰了吧?怎么还没抄完?”

  孙蔷薇:“先前走的那些是韩国公的家眷和得脸的奴才,如今是些粗使婆子吧?”

  段三把两扇窗推开和孙蔷薇各在一边,注意到车行的很慢:“车里应当是瓷器。”

  “听说他们府上早已经寅吃卯粮,还有这么多东西?”

  段三:“再穷也是国公府啊。再说,打仗那会儿前朝皇亲国戚逃命还来不及,谁有心思带金银细软。还不是便宜了这些子在前面的将士。”

  孙蔷薇不由得看段三。

  ——这是在说她自个家吗?

  段三笑道:“我家也有不少前朝物件。不过不是靠抢。先皇不许底下人抢夺。我祖父和父亲能征善战,时常他们兵临城下就有降将主动送上来。说起来也没太子妃娘家多。那一家子真虎将。”

  “不交给国库?”孙蔷薇奇怪。

  段三小声说:“先皇太懂人心,下面弄的东西他时常只取一半且不是自己用。素日不是跟将军军师住一起,就是与兵卒同吃同睡。否则他即使有很多把兄弟支持,打得下天下也坐不稳这江山。”

  孙蔷薇禁不住说:“原来如此。先皇武不如护国公,文不如安国公,倘或没别的长处,那些人又怎会甘心奉他为主。”

  段三微微点头:“太子就有几分像先皇。陛下的几个弟弟因此没少抱怨陛下会生,不然皇帝哪轮得到他。”

  孙蔷薇乐了:“不说宁王会投胎?就宁王那脾气换成寻常百姓家不知被打死几百回了。”

  段三也不由得笑了:“这两年确实骂宁王。陛下顾念一母同胞之情,那几个王爷不过分,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宁王可不会忍他们。据说有一次宫中家宴,也不知那些人又说了什么,直接骂他们倚老卖老。”

  “你也不知?”府里日子单调,难得有个说话的,孙蔷薇想她多说点。

  段三摇头:“家宴只有皇亲啊。这事还是叔父劝我宁王不是良配的时候说的。”

  “姑娘,快看!”

  孙蔷薇把话咽回去,顺着小丫头的手看到一辆车,车上是一个玉雕屏风。要搁以往孙蔷薇会惊得张大嘴巴睁大眼睛。宁王府里好东西见多了,孙蔷薇忍不住问:“怎么了?”忠义侯府的丫鬟不该如此眼皮子浅才是。

  段三的身子探出窗外,仔细瞧瞧,眉头微皱:“这东西不该在韩国公府啊。”

  孙蔷薇奇怪:“你见过?”

  “韩国公有个妹妹去年被太子抄了,姐姐听说过吧?”

  孙蔷薇的记忆中有这事,也听小全子说过,还是因为宁王打了韩国公的小儿子,国公府的老夫人进宫告御状,宁王被罚闭门思过,太子借此查的,“还是位封疆大吏?”

  “对。当时韩国公的妹夫在任上,韩国公的妹妹以及嫡出的几个子女在京城。他们家大姑娘与我年龄相仿,邀我去府里玩过。这东西当时就在她闺房之中。”

  孙蔷薇明白了:“物有相似?”

  “即便花纹图案一样,不可能连成色也一样。”段三仔细想想,“那次我没好去看热闹,听说也抄出不少东西。难不成其实是很小一部分,大头藏在了韩国公府?”

  那时候的孙蔷薇还是个一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小姐,懒得理会这些事,如今孙蔷薇记忆中没有只能靠猜:“那次抄家前传出消息了没?”

  段三姑娘想想:“我们一家人用饭时,父亲好像提过陛下罚了宁王,即使太子和贵妃娘娘不追究,颍川侯也会撺掇御史参他们。”

  “那就对了。韩国公的妹夫做到封疆大吏可见有些能耐。只是得知老夫人进宫告御状,也能猜到不可能善了。他要是擅长揣摩人心,也该知道太子不会动韩国公府,那样显得太子殿下小肚鸡肠,无容人之量。

  “可是又得让韩国公一众长记性,而且很好动的可能只有他。说不定还没等太子着手查他,就已经把家产一分为三,或者四。自家留一份,其他三份分别藏在了姻亲家中。”

  段三姑娘想想,她说的在理,忍不住打量孙蔷薇。

  今日孙蔷薇没搽脂抹粉,可她此时却让人移不开眼。段三姑娘突然有些遗憾自己为何不是男儿。随后失笑,既是男儿又如何?只是孙蔷薇无父无母这一点也无法娶她。除非她不需要靠忠义侯府,自己也能闯出一番事业来。

  “怎么了?”孙蔷薇奇怪,“傻笑啥呢?”

  段三姑娘:“姐姐懂得真多。我竟从未想过这点。”

  孙蔷薇心说换你上十多年学,还经常能看到《百家讲坛》等各种科普节目,你也可以做到管中窥豹,“我也是靠猜。兴许这是韩国公借给他妹妹的,后来又还回去了。”

  段三摇了摇头:“放在姑娘家炕上的东西,不可能是借的。”顿了顿,“有了这些东西,韩国公怕是必死无疑了。”

  下去结账的小丫鬟过来,闻言道:“他家胆子真大。”

  段三姑娘颇为感慨地点点头。

  孙蔷薇:“换句话说,也是抄的及时。这些都是民脂民膏,有了这个进项,今年陛下又可以施恩了。”

  段三姑娘最先想到的是“减免百姓赋税”,“姐姐说的是。咱们下去看看究竟藏了多少东西。”

  抄韩国公这个级别的,五年甚至十年也难有一次,大饱口福的孙蔷薇也想大饱眼福,便随她下去。

  到楼下看着远远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孙蔷薇想也没想就往段三身后躲。

  段三奇怪,待她看到那身着皇子蟒袍的人越来越近顿时哭笑不得:“姐姐不是跟赵总管告假了吗?”

  “可是宁王不知道啊。”孙蔷薇小声说。

  段三姑娘:“姐姐躲也没用。王爷看见我了。”

  孙蔷薇下意识抬头,宁王看过来,眉头微蹙。段三脸上的笑凝固,果然不待见她。

  “宁王殿下!”

  “殿下!”

  两人身侧传来惊呼声,孙蔷薇循声看到看热闹的姑娘们拽掉身上的荷包朝宁王扔去,不由得转向宁王,只见宁王突然打马越过她们,周围的女子惊呼一声,接着连连哀叹。

  孙蔷薇眨了眨眼睛,禁不住扯一下段三,小声问:“这些,都是怎么了?”

  段三又扬起笑脸,压低声音:“你没发现啊?云英未嫁的姑娘跟男人老人一样多。这时候家家户户刚用过饭,有些甚至还在做,不在家帮忙或等着用饭,都跑出来看这些死物件?”

  先前韩国公被带出来的时候最热闹,要看热闹也是那时候看,“所以?”

  段三点头:“姐姐现下相信我和安国公府的大姑娘争其实是两府之争,不提家族只是个人,我们没资格谈争了吧?”

  “她们真大胆。”孙蔷薇感慨。

  段三:“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几年收敛些了。听说立国头几年,京城民风十分彪悍,她们看见好的敢去抢。”

  孙蔷薇忽然想到上辈子听说的一段历史——榜下捉婿,“真抢还是在街上碰见了邀人进府?”

  “自然不敢真抢。那样岂不犯法了。”段三姑娘笑了:“姐姐以前是真没出来过。”

  孙蔷薇心虚:“街上什么人都有,爹娘怕我磕着碰着,不敢叫我出来。”

  “姐姐,咱们去韩国公府那边看看。”段三拉住她的手臂,只是走几步,就看到一个大箱子运出来。

  段三原不感兴趣,而看到车辙印,停下来,附在孙蔷薇耳边说:“这一箱不是白银就是黄金。”然后指给她看,“地面快压裂了。”

  孙蔷薇想想自个的小箱子,比这个得小近十倍,然而还是一个宅子和一家酒楼的钱,忍不住倒抽一口气。

  随后心情平复下来,就问:“这些钱都是怎么贪的?”

  “谁知道呢。”段三姑娘的父亲是武将,不打仗的年月连一个铜板也不好贪,“看这样韩国公不止藏了他妹夫的赃款。这下陛下晚上睡觉都能笑醒。”紧接着忍不住轻呼一声。

  孙蔷薇奇怪:“又看到眼熟的东西了?”

  “韩国公的小妹怎么也在。”段三奇怪。

  孙蔷薇看到一群女眷,打头的三十来岁,后面的二十多十几岁,看穿着前头的像夫人,后面的像丫鬟婆子,“是不是这几日回娘家,不巧碰上了?”

  段三姑娘微微摇头,“她有个手帕交是大理寺少卿的堂妹,听我父兄说大理寺少卿是此次查办人之一,韩国公的妹妹跟他家往来甚密,即使不便向她透露,也该提醒她近日少回娘家才是。”

  这个孙蔷薇就想不通了。

  段三也想不通,决定回去问问她爹娘,然后再告诉孙蔷薇。

  孙蔷薇道:“过些日子我得抽空给爹娘扫墓。清明过后再去找我吧。”

  段三姑娘闻言意识到她还在孝期,过了清明也没好立刻来找她出去玩儿。

  阳春三月,后花园姹紫嫣红,难得休沐,宁王舍弃凉亭,坐在海棠树下晒着太阳喝着茶。忽然听到一声响,扭头看去,孙蔷薇又做男儿打扮从池塘里提水浇玉米。

  她真是投错了胎。

  宁王沉吟片刻,信步走去:“孙姑娘今日怎么没出去?”

  孙蔷薇一愣,然后奇怪地问:“出去做什么?”

  “段三没邀姑娘上街看热闹?”

  孙蔷薇被阴阳怪气的话堵得有口难言。宁王什么意思啊,自个不喜段三,也不许她跟段三来往不成。

  “王爷那日果然看到我了。”孙蔷薇懒得跟他绕弯子,“民女不该不知会王爷。下次再出去民女一定先请示王爷。”

  宁王的脸色微变,带有淡淡尴尬:“谁让你请示。”

  孙蔷薇心说当然不用请示。你不就是希望我说以后不跟段三来往吗,我偏不说:“王爷很闲吗?”

  “本王闲不闲还要告诉你不成?”

  孙蔷薇把水瓢给他:“王爷很闲就把这些玉米浇了。”

  宁王瞠目结舌,难以置信:“你——你叫本王浇地?”

  “王爷不想再尝尝醋溜土豆丝,也不好奇香浓玉米粥?亦或者也不要来年的种子了?”孙蔷薇反问。

  宁王转身走人。

  孙蔷薇张口结舌,他,他这是几个意思?耍无赖不成。

  “王爷不浇我也不管了。”

  宁王停下,回过身:“孙蔷薇,你是不是忘了,有人还指望这些东西种出来父皇赦免她的大不敬之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