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 第三百九十二章 靠嘴皮子改写标准?

《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第三百九十二章 靠嘴皮子改写标准?

作者:123冲 字数:1778 书籍: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

  谢慧答道:“爱美,她很爱打扮,不化妆不出门。”

  “可现在哪个女生不化妆?我生病前也常化妆,”谢慧感到很迷惑:“难道她的病跟化妆有关系?”

  王磊点头:“对。如果我判断没错的话,她这次发病的诱因,就是化妆。”

  在场的几个女生都露出害怕和不信的眼神,谢妍快人快语:“王磊你别吓我,化妆还能化出心梗脑梗来?”

  “虽然少见,但确实会。”

  王磊解释道:“这病最重要一个病因,就是雌激素升高。很多化妆品蕴含雌激素,再加上水清浅自身分泌雌激素较多,长年累月下来,积重难返。”

  “如果这次发病前大量使用高雌激素的化妆品,完全可能成为诱因,促使她发病。”

  年轻女生们面面相觑,就连水清浅母亲等中年妇女也随之动容。

  正如谢慧所说,现在哪个女生不化妆,要是王磊没说错的话,谁还敢碰化妆品。

  王磊安慰道:“这是个别现象,不用太担心。我只是解释水清浅个人的病因而已。”

  圆丑舍友怀疑地问道:“这病为什么叫‘东方美人病’,西方美人不生这病吗?”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女生们纷纷赞同:“对,难道西方美人雌激素就不高?”

  “我看她们年轻时那身材,雌激素只会比我们更高才对。”

  “问得好,”王磊摊了摊手:“西方美人虽然雌激素也高,但不知道为什么,发病率只有东方美人的十分之一。”

  “这是统计学结果,不接受质疑。”

  一干东方美人丑人大受打击,王磊安慰道:“等我有空了,想办法弄清其中原因,说不定可以借此找到预防方法。”

  他现在有点债多不压身的错觉,随口就给自己加了债务。

  又说了几句,超声室门打开,几个家属立刻跟着护工进去,把水清浅又推了出来。

  金主任问道:“怎么样?有大动脉炎吗?”

  超声大妈摇摇头:“不确切,可能性不大。”

  家属们的心一下揪了起来。

  金主任一边给水清浅做粗略检查,一边蹙起眉头:“为什么这么说?”

  “血流速度只是稍缓,说明血流量不低,这又说明动脉炎并不存在,至少没有长期存在。”

  金主任眉头皱得更深,超声医生的说法是有依据的,如果动脉炎长期存在,必然导致血管狭窄闭塞。

  这种情况就跟水渠沿途堆满石块一样,水流(血流)被障碍物阻挡,流量必然下降。

  而血流速度因为需要克服障碍,动力不断损失,一般也会明显下降。

  反之,血流速度基本正常,血流量不低,则说明血管没有明显闭塞。

  所以TCD报告经常这样写:血流速度减慢,提示脑供血不足。

  又或者这样写:血流速度增快,提示脑动脉痉挛。

  不过TCD相对容易出现误诊漏诊,金主任没有多纠结,吩咐道:“别耽搁时间了,赶紧去做DSA,无论烟雾病还是东方美人病,只要是血管问题,它就是金标准。”

  水旺水盛等人看向王磊,王磊点头,他们立刻推着车子走向DSA室。

  追赶推车不难,何况DSA不是到了就能做的。于是金主任拉着王磊留了下来,准备好好问一问超声医生具体情况,再去DSA室。

  他俩身后还跟着个神外进修生,他经过这里,看到大佬金主任,听到病情复杂,当即决定留下偷师学艺。

  最可怜的是那只规培兽,他也想留下来学艺,但是职责所在,不得不走。

  在规培兽频频回头投来的哀怨目光中,几个人走进室内,金主任一边调看信号数量、频谱形态等参数,一边跟超声医生讨论着。

  王磊对TCD研究不多,没有参与讨论的水平。

  但他是明确看到多条大动脉炎性变、严重狭窄闭塞的,这比什么理论都准确。

  那按照这个客观事实倒推原因呢?

  似乎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自然科学知识。

  想了想,王磊说道:“有没有一种可能,血流速度并不一定和血流量成正比。”

  “按照我粗浅的物理学知识,血流量应该和管径、速度都有关系。”

  金主任点头:“你是说,如果水清浅的血管管径小,那么即便血流速度快,实际流量却很小,因此造成了脑组织缺血?”

  “对。血流速度快的原因也能解释——如果她的心跳速度足够快,在纠正心梗后心搏并不是很乏力的情况下,血流速度也会显得快——但实际上管腔是狭窄的。”

  “而她的心跳速度……”

  王磊和金主任对视一眼,他们都是搭过水清浅脉搏的。

  一般情况下,脉搏即心搏,水清浅的脉搏高达120次/分,确实很快。

  金主任缓缓点头:“我记得她脉搏的力度,虽然算不上多么强劲,但肯定是有效输出,确实会让血流速度明显加快。”

  那神外进修生也听懂了,兴奋地抢答:“但由于管腔狭窄,动力消耗,实际结果是血流稍稍偏慢——给我们血流量不低的错觉。”

  超声大妈感到很憋屈。

  自己明明用先进设备“看到”了血流量正常,结果这俩全程坐在外面的家伙一分析,好家伙,居然是血流量减少。

  敢空口白话推翻设备所见,本来应该是要被嘲笑的。但可恨的是,自己听了他们的理由,竟然觉得很有道理。

  大妈身后还站着几个年轻医生,住院、进修、实习都有,一个个听得张口结舌。

  倒也听说过临床医生自己读片,发现影像医生报告结果是错的——那已经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事情了,具备这种能力的临床医生,个顶个地,全是威震一方的大牛。

  但再牛的大牛,好像也没有认可影像医生的报告结果,却用嘴巴否认了这个结果含义的事情。

  这种事情,都可以改写相关标准了好吧。

  TCD虽然历史偏短,发明只有40年,国内大规模应用才20年,但得益于自然科学的进步,短短几十年,从单通道单深度发展到三通八深,从无法连续记录到计算机分析,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设备了。

  现在你们上下嘴皮一碰,就想否定这几十年来的巨大成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