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掌门仙路 第838章 敲打

《掌门仙路》第838章 敲打

作者:蜀山刀客 字数:1901 书籍:掌门仙路

  云州有山,名曰荒山。

  荒山有剑,名曰星河。

  星河有城,名曰云间。

  即使是在整个九州,云间城也算得上鼎鼎有名,其依山而建,白云缭绕间,置身其中犹如仙境。

  山有回旋,号九曲十八弯,房屋精舍全是贴山而起。

  有的是红墙碧瓦,飞檐斗拱。

  有的则是深入山体,挖出了一道道孔洞,其内有多深多远,谁也不知。

  山下有河,名曰幽江,穿山而过,交通便利。

  因地理位置特殊,此处算得上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外加上比邻星河剑宗,安全无忧,也算是整个西北云州所有人族梦寐以求的居住之地了。

  在云州,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能量,又或者身份地位是否得众人认可,那就得看在这云间城内,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

  千金难求,这绝不是一句虚言。

  只是,谁又知道这座城兴建之初,只是星河剑宗为了安置一些多余出来的人口。

  这第一类就是星河剑宗退下来的弟子,终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仙途上有所成就,而筑基也只有百五十年寿命,老了也需要有地方养老。

  这第二类就是修仙者的家人朋友。

  哪怕是修仙者也并非所有都是无欲无求,绝情绝性,他们也会有家人,会与人争斗,会有生死仇敌。

  而他们的亲人朋友也需要安置,需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生活。

  由此,云间城就出现了。

  在往后,伴随着星河剑宗的发展壮大,云间城的规模约也越来越是夸张。

  直到现在,这里已经成了整个云州首屈一指的城池,内部汇聚了不知多少达官贵人,世家豪族,乃至于散修剑客,武道强人。

  此时此刻,莫成君就在云间城的一条街道上,目送着来来往往的嘈杂行人,看着两旁的店铺林立,他是一脸懵逼。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在干什么?

  这就是莫成君此时的真实心情,他被若离带到了荒山之后,就给了一句,我要闭关,你等着就行。

  然后,就将他交给了一个剑宗外门长老。

  荒山分七宫,而七宫都属于内门,内门之下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外门体系。

  所有外门弟子大都是从小培养,提供功法资源的情况下,又能在四十岁之前进阶筑基,即可升入内门,择一宫进修。

  当然,若是四十岁后进阶筑基,虽也算有所成就,可以选修更高的法门。

  但其潜力已尽,难有大作为,却是无法成为内门弟子。

  于是,就有了一个新的部门——外务堂,以及专门处理各类杂事——执事长老。

  如果说内门弟子都是专心修仙寻道,以期长生久视,那么外门的执事长老就是处理各种外事杂物,是内门真传能够心无旁骛修行的基石。

  当然,你可别小看这些外门的执事长老,他们虽仙途无望,但手中权力不小,一个个也是无数外门弟子巴结的对象。

  接待莫成君的人是个姓李的外门长老,头发花白,但气质极佳,身穿一袭青色道袍,手持拂尘,走起路来有着不输年轻人的矫健,说一句仙风道骨绝不为过。

  李长老在面对若离时很恭敬,甚至有一些谄媚。

  但当若离离开,面对莫成君时,他又觉得自己很行了,表情淡然不说,甚至有些爱答不理。

  不过,他依旧给莫成君安排了一间不错的庭院。

  虽算不上多奢华,却也是独门独户,有两间卧室和宽敞的正厅,院落内还有一颗百年老树,绿荫如盖,两旁还栽种了不少的花草。

  这院子一看就是精心打理过的,家具品味都不差,但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是的,就是这位李长老将莫成君扔到这里,给了把钥匙后,人就消失了。

  等莫成君反应过来,追到大街上时,就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开始怀疑人生了?

  按理说,他是若离带来的,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应该这么对待?

  还有那位四季剑尊,既然这么想见他,为什么又将他扔在这里?

  很显然,这其中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再次回到院落,站在树木的阴影下,莫成君突然笑了,笑的有些自嘲,也笑的轻松。

  然后,他看着庭院中的那口箱子,那里面有千两黄金和十枚灵石,突然就觉得还是薛攀这人够意思。

  有了这钱,至少在这云间城的生活应该不会太过艰难。

  打开箱子,取了一锭黄金,莫成君就开始出门闲逛。

  他又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还会害羞腼腆。

  作为一名领导上百人团体的科研大佬,他不仅仅在学术上有所造诣,情商,其实也是不缺的。

  其后的几天,莫成君就一个人或是流连在茶楼酒肆,闹事街头。

  他可以大方的请人喝茶,默默的听人吹半天的牛逼;也可以站在店铺内,跟人讨价还价,为一套笔墨纸砚争上一个时辰。

  他为了品尝各类小吃美食,可以从街头吃到巷尾。

  无论是路边小摊,还是酒楼大宴,只要和他胃口,钱都不是问题。

  他还逛了青楼,见识了一下古人的莺莺燕燕和轻歌曼舞。

  那氛围,那场合,那好几个女人围着他转的场景,啧啧,回味无穷啊!

  只是,他还是没敢在青楼过夜,不是他害羞,而是他害怕。

  开玩笑,花柳病什么的,他真不想沾染。

  而在这里,莫成君也见识到了真正的戏院,是的,就是戏院,有生旦净末丑,有惊艳的唱腔,有万人追捧的戏子,有精彩绝伦的故事。

  这是个真有仙人,有武夫的世界,哪怕只是演绎故事的戏子,他们都是有真功夫的。

  那舞台上的侠客是真的可以挥剑如风,劈出层层剑影,迎来万众喝彩。

  那扮演仙人的戏子也是真的可以一飞冲天,好似凌空虚度,飘飘欲仙。

  这种种演绎,莫成君感觉很熟悉,就和他记忆里的一些东西重合。

  但就在他以为这种熟悉会持续到底时,又有突兀的惊喜出现。

  这里是云间城,是距离仙宗大派最近的地方,自然也有售卖修士所用的物品。

  那是一处巨大的修仙坊市,不仅仅露在外的建筑辉煌宏大,更是挖空了山洞,不止有多远多深。

  这里有上百家店铺,更有不知多少的街边小摊,无论是灵丹毒药,还是法器符篆,无论是秘籍术法,还是灵兽药材,这里应有尽有。

  事实上,哪怕星河剑宗有固定的内部供应,但那终究是少的。

  而这座坊市,就是修仙宗门的必须补充,是和外界散修的交流渠道,更是星河剑宗的重要财源之一。

  当然,想进这里也不容易,虽没有确切的修为要求,但这里并不欢迎凡人。

  而这里的通行证就是灵石,也就是说你可以是凡人,但进入前得展示灵石,哪怕是一枚,门卫都会放你进来。

  这也不能说坊市太过势力。

  事实上,凡人也有好奇,若是不加限制,这里能被寻访仙缘的凡人给淹了。

  不过,莫成君进去转了两次后,就不喜欢进了。

  着实是里面的东西太贵,贵的让你怀疑人生,就莫成君那十枚灵石,也就挑一本入门的书籍《修仙基础》,还只买了第一册,就花光了。

  然后,他就不敢进了,好吧,是进不去了。

  晃晃悠悠十来天就这么过去了,莫成君渐渐熟悉了这座城市,也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有了些许猜测。

  比如说,那位四季剑尊之所以没有见他,不是不想,而是真的没法见。

  因为,她出去了,带着三千剑修出了荒山,去了妖国。

  在仙门之外,人们总是用‘剑仙’‘仙师’之类的称呼修仙者,可那是凡人的愚昧。

  在宗门之内,‘仙’之一字可不是乱用的,整个星河剑宗,能真正算得上剑仙的,唯有七宫宫主。

  而这一次出征,直接就走了四位,这位四季剑尊沈锦绣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若离,她其实极为有名,酒楼茶肆中不乏有人谈论。

  作为内门中的真传弟子,沈锦绣亲自交到出的弟子,她更是星河剑宗的风云人物。

  当然,在他们的口中,她被称为若离仙子。

  而她之所以有名,可不仅仅是因为人长得漂亮,更因为她的《四季剑诀》已经到了冬至霜降的地步,剑出则万物结霜。

  众所周知的,四季峰的传承根本就是这《四季剑诀》,依次得修出春、夏、秋、冬四剑,然后以秘法相融,领悟四季流转,生生不息的道理。

  只要跨过这一关,也就代表着行功圆满,可证金丹。

  而金丹境和筑基又不同,‘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可不是开玩笑的,而是真实写照。

  若离仙子,就处在《四季剑诀》的突破边缘,只要再踏出一步,凝结金丹了,那将是不一样的天地。

  所以说,她将莫成君一丢,急忙去闭关突破还真不是不管他了。

  而是她的事更急。

  至于那位李长老?

  真要说起来,大概是他误会了。

  星河剑宗虽不禁弟子在外行走,但外门弟子大都实力低微,哪怕有事必须外出也得报备,说明情况获得批准才能离开。

  内门和真传弟子则不然,他们已经成就道基,哪怕去了外界也有了自保之力,可以外出游历探险,也可以行走天下增长见闻。

  而外出游历总会结下因果,带一二人回山也是常有的事。

  但修仙问道从不是一件人人都能做的事,天资心性缺一不可,有的能入外门,有的就只能黯然离开。

  当然,也有那些孤身一人,又无处可去的,就会被丢到云间城,享凡人的安宁一生。

  云间城房价昂贵,但若只是单纯生活开销到不大,而内门弟子都有一次这么安排的权利。

  那位李长老显然也是认为,莫成君就是这样的人。

  好吧,一个资质不佳,被丢到云间城的凡人,自然无须他多么重视。

  就这样,大半个月后,当莫成君都准备规划一下后面的生活时,那位李长老突然到访。

  他带来了一个消息,若离仙子要见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