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束秦 第七十六章 朝会前奏

《束秦》第七十六章 朝会前奏

作者:罔希夷 字数:1891 书籍:束秦

  不提扶苏如何在冲道之上纵马疾驰,嬴政却已然在师献纶的引领之下到了工坊中的印刷一隅。

  “陛下请看,此处工序便是长公子所创之雕版、活字两类印刷术。”

  师献纶看也不看周遭跪伏在地的工匠隶臣妾们,只是向着嬴政介绍。

  虽然师献纶早已脱离一线生产多年,但其扎实的专业素养还是能对印刷之术的工序熟稔于心。(ren,三声)

  嬴政顺着师献纶的指引看去,一块块刨光的木板映入眼帘,其上刻下的阳文小篆横竖相列,呈现出规整的美感。

  “此乃雕版,印刷之时只需在其上涂墨铺纸,再用棕刷刷印,最后将苏纸揭起便成新品。”

  师献纶眼见着嬴政的目光注视过去,连忙在旁当起了解说员。

  “此术一旦运用,所成印品数量极为可观,最是适于邸报与朝廷诏令一类已有规式且需求颇大之物,这些便是新近印刷而成之邸报。”

  师献纶又指着一堆正在晾干墨迹的苏纸向嬴政解释。

  “善,那所谓活字印刷之术又当如何?”

  嬴政微微颔首,将目光转向他处,却是更想知道另一种。

  因为在扶苏的奏章中,活字印刷才是其本欲推行的初衷,只是在实践过程中又由秦墨们倒推出了雕版术。

  师献纶连忙为嬴政解惑:“雕版、活字二者虽同为印刷之术,但其工序颇有不同。为免混淆之虞,却是在雕版前方另一处。”

  “既如此,便往那另一处罢。”

  嬴政示意师献纶前方引路,后者连连称是,身正欲行出,却闻得一声清亮声音传来:

  “儿臣扶苏,听闻父皇幸于工坊,为尽工丞之责,特来请见。”

  师献纶的眼中出现了一道丰神俊秀的身影挺拔在前方,正是扶苏。

  经过不吝马力的奔驰,扶苏终于是赶在嬴政视察完毕工坊之前冲到了工坊。

  “这种露脸的时刻,我怎么能缺席?要知道,我身上兼着的工丞之位可还一直没卸掉,合该有此一行。”

  扶苏却是全然忽视掉,自己自从开办邸报署后就搬到独立办公室中整日摸鱼,再未于工坊之内点卯的事实。

  “善。”嬴政淡淡回应,对于自己这个长公子的突然出现也不出意料之内。

  毕竟自己出行这么大的阵仗,扶苏自然不可能毫无察觉。

  “陛下正欲一览先前所发明之活字印刷之术,既然长公子已至,还是速速前行引路罢!”师献纶迎上前,对着扶苏低声道。

  “多谢长吏提点。”扶苏对师献纶投去了感激的眼神,这位顶头上司对自己一向不错。

  “儿臣身为少府工丞,一力促成工坊多事,其间内容自是烂熟于心,愿为父皇前驱。”扶苏向嬴政恭声说道。

  “可。”嬴政淡淡回应。

  此行本就是为了亲眼目睹扶苏奏章之中所成印刷二术,如今由扶苏这个最初构想者前来介绍自是合适不过。

  扶苏得令,便引着嬴政及其一众侍卫宦官向着活字印刷之处前行。

  “父皇且看,此处便是活字印刷之所,其与先前雕版印刷之术颇为相似,只是由固定之模板转为数个活字。

  如此一来,若有错漏便可随时更易,所占空间更是远远小于雕版之术,二者更是互为补益,完全足以满足各式所需。”

  扶苏对着嬴政滔滔不绝,力求将自己所有的功劳都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全然展现出来,效果也着实不错。

  “尔行事一贯稳重妥当,这印刷之术也不例外,朕心甚慰。”

  嬴政与扶苏父子君臣二人独自站在最前,嬴政对着自己的长子赞许。

  “儿臣不敢有负父皇信任,时时警醒于心。”

  扶苏听着嬴政的夸赞,心中不由得有些飘飘然:“感觉形势一片大好啊!”

  自觉嬴政此时心情应该不错,扶苏趁机提出了自己对于苏纸和印刷二术的构想应用:

  “儿臣请将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苏纸及印刷二术广行天下。

  可将其交由学室官吏授之黔首,以此造福万民,昌吾大秦国力。”

  更快更广泛地传播知识,便是扶苏将造纸和印刷这两件四大发明率先推出的目的之一。

  不仅如此,扶苏甚至还想将黄老、法家、儒家、墨家等诸子百家之书一同大量刊印。

  恨不得将所有典籍传遍天下,更好地促进文化的推进,不过扶苏也知道这并不现实。

  只是扶苏尚不知晓嬴政对此事的态度,只能先以肯定不会出错的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作为切入点,观察嬴政态度后再行斟酌。(注1)

  “尔有此教化之心,端是不错,只是仅仅刊印此类医术卜筮之物,那法儒等家的典籍文章呢?”

  嬴政看着自己这个屡有创新之举的长子,言语间颇有些考较之意。

  “儿臣以为,诸子百家之言,不应由朝廷出面推行天下,不过若是有人欲刊印其书,在足够利益的承诺下工坊也未尝不可接受。”

  扶苏是万万不敢接这个话茬,随便表达自己的学派倾向的。

  这某种意义就代表了自己的政治倾向,必须慎之又慎。

  “当真是如履薄冰啊!”扶苏不敢直视眼前的始皇帝陛下,只是内心徒自感慨。

  嬴政自然也能听出扶苏言语间的回避之意,内心暗暗想道:

  “终究是难以一时扭转,其怕不是一早便想刊印诸子之学,只是以医药等书率先试探罢了。”

  不过嬴政也知道,立功立德立言的诱惑,对于自小接受儒家熏陶的扶苏来说实在难以抗拒。

  如今能够克制不言,已然说明其近日思想转变之深了。

  但是,这还不够。

  嬴政威严的声音于是再度传入扶苏耳中:“扶苏,尔可知先君孝公之时,商君教其焚书之事否?”(注2)

  注1:秦始皇焚书时只针对《诗》、《书》等儒家经典和各国史记,有着实际作用的科学类书籍都不在此列,反而还鼓励民间学习传播。

  《史记·始皇本纪》:丞相李斯曰:“...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注2:历史上焚书确凿记载的史实有四次,分别为秦孝公、秦始皇、梁元帝、乾隆。

  秦始皇焚书既非时间最早(孝公),也非规模最大(乾隆),但恶名最盛,千古罪名独其一人最为广为人知,其中内情,不得不让人玩味。

  《韩非子·和氏》:“商君教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