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束秦 第六十一章 此间事了

《束秦》第六十一章 此间事了

作者:罔希夷 字数:1883 书籍:束秦

  扶苏听着这位千古一帝的耐心教诲,即便知道这才是帝王之道,

  心中却仍是不由一叹:“小民从来未可轻呐!”

  秦朝之所以会崩塌的如此之快,

  何尝没有只重法家刑术而不纳儒学道教长处的弊病在内。

  更何况,自己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

  又怎么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如铁石呢?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自己是决然不敢当庭就和嬴政摊牌叫板的。

  而且,嬴政能如此深刻地教育自己也是好事。

  且先不管内容如何,教育自己这件事本身表明出来,

  嬴政对的态度还是颇为看好的,不然便不会如此大费周章了。

  这证明自己先前的诸多努力并没有白费,有了更进一步的可能。

  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还要建立在嬴政持续信任的基础之上。

  而此刻的对答,又是一个转折点。

  “儿臣谢过父皇教诲。

  儿臣对朝政了解日渐深入后,也是发觉之前深受儒家之道影响而有所偏颇。

  大秦以法立国,乃是自商君徙木立信以来,富国强兵之本。

  若是更弦易张,则是失了立国之基,儿臣万万不敢如此。

  正是如此,儿臣才远儒学而近法家,方能履职不辍。

  至于亲近墨家之举,只是仰仗其能工巧匠而已,

  仅为手段之用,断然不会遂其主张。

  只是侍卫臣僚毕竟朝夕相处,不免还是有所神伤。

  儿臣定会厚重抚恤其人,以彰赏罚之道。”

  嬴政看着神色严肃认真的扶苏,心内还是有所感叹:

  “经年累月而成之性,终究不是一时所能根除。

  也罢,既然心中已知疏漏,便无大碍。

  日后多经历些许政事才会更有感触,非是一时之间所能轻易更改。”

  嬴政却是不认为,扶苏能够轻易转变过来那宽厚仁和的性子,

  只不过自己能给他的时间还有很多,也不急于一时。

  “尔能有所明悟转变,乃是明智之举,日后且多多体会罢。

  闲暇之时,多多读上些许《商君》、《韩非》,此乃堂皇正道

  方经刺杀凶险,自是需将养几日,邸报署之事却也不能疏忽。”

  嬴政话语之间有了清楚分明的送客之意。

  “儿臣还有一事启奏。”扶苏却是不肯就此离去,当下赶忙言道:

  “先前儿臣恰是又有巧思,正欲向父皇呈报一二。

  只是突发刺杀之事,未能及时禀报,今夜便一同奏告。

  邸报所发之量愈加扩大,文吏以手抄之,终究成效不高。

  儿臣草创一印刷之法,欲以此解决此种不便,但只初成大致,

  其中细微之处欲借墨者之手完善,进而行于天下,还请父皇过目。”

  说着掏出一叠苏纸,正是先前给墨胜看过的活字印刷计划书。

  只不过是经过墨胜增添细节的进阶版本。

  也是由于这件事的缘故,才给了桓楚等人刺杀的可乘之机。

  嬴政接过由侍者递来的苏纸,细细翻阅之后对扶苏颔首:

  “此等利国利民之事,尔自大胆为之,且是早日功成最好。

  能得墨者襄助,也是应有之义,为其等自邸报署中安插些许职位吧。”

  嬴政却是不知墨者早已悄然有所离心,还是当其一如既往支持自己,

  因此对扶苏能够得到墨家的支持并没有感到奇怪。

  不过就算嬴政知道墨家此时的想法,怕是也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在他的世界里,最不缺的就是甘愿效死之辈。

  “儿臣定当全力以赴,早日成就此术,为大秦社稷庶竭驽钝。”

  扶苏一如既往地表示自己的决心和意志。

  不同的是,经过之前数桩成就震撼的嬴政,

  如今对扶苏任事的态度已经由怀疑放任,转变为了重视厚望。

  心中也很是期待扶苏能够在多短时间内将其化为实用。

  这便是扶苏一次次地用实际成果争取而来的信任。

  “儿臣告退。”

  伴随着扶苏的辞别声回荡在兴乐宫内,偌大庄严的宫殿只剩嬴政一人。

  “扶苏...尔究竟是能不能明了朕之心意?”

  嬴政喃喃自语,脸上神色难以言明,随后也转身步出兴乐宫。

  因为天色已晚,又刚刚经历了刺杀一事,扶苏并没有回到邸报署中。

  而是久违地留宿在了藏阳宫内,并且先去宜春宫向母妃郑夫人请安。

  “天色已晚,儿臣来此叨扰母妃,却是不速之客,还望母妃见谅。”

  扶苏从兴乐宫一路行来,刚见到郑夫人便是告罪请安。

  “休要如此胡言!快快起来,让母妃看看是否有何损伤!”

  郑夫人却是不曾在意扶苏的请罪,而是一副关心则乱模样。

  自从扶苏遇刺,郑夫人的心便始终悬吊着不曾落下。

  哪怕扶苏第一时间已经向郑夫人报备毫发无损,但只要一刻未曾见到扶苏,

  郑夫人的心中便一刻难安。

  这也是为何天色已深,郑夫人却仍未歇息的缘故。

  她要亲眼看见自己的儿子,全须全尾地站在自己面前。

  扶苏心中也是自知,不然不会拖着疲于奔命的身躯来宜春宫请安。

  看着眼前一脸疲惫之色的儿子,郑夫人忍不住心中一酸。

  面上却是强自按耐下来,只是说道:“离宫数月,竟是清减至此。

  所幸平安无事便好,只怪母妃家势不显,难以作尔强援。”

  郑夫人虽不是平民出身,但也谈不上何等王族权贵。

  家中所出也只有二三微末官吏而已,能得夫人之位更多还是母凭子贵。

  生出嬴政长子的优势方能使其骤然荣华,所以郑夫人一直是低调行事。

  丝毫不敢与后宫之中的显贵妃嫔们斗上一二。

  不过,只要不作妖,不惹事,对扶苏来说便足够了。

  若是母族真的有些显赫势力,扶苏在享有一定便利的同时,天然也要受到桎梏。

  凡事都需事先考虑母族立场,甚至还真有些怕被裹挟,做出些身不由己的事情来。

  所以扶苏并没有对郑夫人的话产生太多想法。

  “母妃宽心,儿臣自是心怀韬略,又何须假手于人?

  若是不能凭借自身做出一二实绩,只能诉诸外力,父皇也自然不喜。”

  扶苏说的也是实话,一个被人摆布支使的公子绝对不会是嬴政心中合适的二世人选。

  因为嬴政自己当年便是从一介赵国质子,筚路蓝缕而成至尊之位,自然是更加青睐于有能之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