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束秦 第三十四章 难有抉择

《束秦》第三十四章 难有抉择

作者:罔希夷 字数:1823 书籍:束秦

  “但愿如此。”

  桓楚在见识了今晚项羽的所作所为后,总觉得项梁有些过于自信了。

  这项氏一族的少公子,真就如此作罢了?

  “休要再提这孺子,天色已深,还是快快歇息吧。”

  项梁自是明白项羽不会甘心放弃,但他更自信于自己对项府的掌控力。

  项羽再有能耐,毕竟只是年岁只有十二,无论如何也逃不脱自己的手掌心。

  是夜,项梁与桓楚抵足而眠,次日项府中便在无声无息间多了一个名为张楚的仆役。

  此时的扶苏还不知道除了西楚霸王外,自己又上了两个人的必杀名单,并且是仔细筹谋,坚决行动的具体行动。

  无知无畏的扶苏还在咸阳城中惬意地享受着邸报所带来的第一波红利。

  邸报的成功发行使如今的咸阳城内掀起了一股热烈风潮,人人皆以阅过一份邸报为荣,将其作为地位的象征。

  看似有些荒唐,实则却是必然。

  扶苏当时发行时便明确规定一开始只发给高级官吏,之后再慢慢扩展到中下层官吏。

  最终使得整个官僚系统都能做到人手一报,届时才是邸报真正发挥效用的时候。

  这就导致此时的邸报只流通在极少数人手中,虽然已经发行了两期,但能有资格阅览的还是少数。

  加之新兴事物的新鲜感,那些贵族卿大夫们很容易就将邸报追捧起来。

  而扶苏作为邸报首刊三版头条的政论作者,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在了这些有资格阅览邸报的达官贵人视线中。

  凡是阅读过这首刊邸报的贵人们,无一不对扶苏在大秦长公子的政治身份之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优秀的政论者。

  这正是扶苏通过邸报欲要达到的目的,将自己在政治一道的能力逐步展现出来。

  而不是让世人固化脑海中对自己的能工善造的形象。

  要知道,文书写作能力是成为秦吏的必考科目。

  那些在秦代学室中学习为吏之道的学子们,整日埋头苦读的一项就是文书写作,不成不足以为秦吏。

  扶苏能写出如此千古雄文,自然会大大提高在这些人心目中的评级,这便是一种提升政治声望的方式。

  随着邸报发行范围的不断扩大,扶苏的政治影响力也会不断潜移默化地提升。

  “假以时日,世人皆知总编之名矣。”匡当对着坐在独立办公室内的扶苏一顿吹捧

  扶苏却不领情:“诸如此类之语,尔自五日前邸报发出之后便整日重复,本官的耳朵都已生茧!”

  “下官均乃肺腑之言,尺泽之鲵何尝得见江海之大?有幸得遇公子之后,下官方才晓得何为生而知之者。”

  匡当还真不是乱吹,他活这么多年真没有见过像扶苏如此全能的人。

  那些公子王孙大多都是碌碌之辈,莫说成一二大事,能够守成便是堪堪吃力。

  即使有一二杰出之辈,也多是工于心计,而少政论之才,更毋论匠造之能了。

  该说不说,匡当这马屁还真是拍到扶苏心上了,扶苏面上驳斥,内心却是相当受用。

  自己费那么大劲搞这些东西,还不是为了扬名养望,让世人都知道这大秦长公子扶苏是个才德兼备的人物

  进而谋取那至高之位,改变这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短命的命运么。

  虽说这匡当并不是什么清流高雅之士,只是一个小小浊吏。

  但能真正折服这一浊吏,令其心服口服地拍出马屁来,却也是要真本事的。

  “本官还要再细细斟酌一二这第三期大秦邸报,尔还是快快离去,休要扰吾。”

  如今已是六月初六,第三期邸报已经审阅手抄完毕,只待明日发行。

  而扶苏这样说只不过是为了支开匡当,自己一个人享受摸鱼的感觉。

  匡当自然也是识趣,连连告罪而去。

  “邸报的成功推行只是一个开端,虽然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我的政治影响力,但终究还是太慢了。

  秦代讲究一个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再是家世显赫的将门望族,都要有拿的出手的成绩方能封爵拜官。

  即使是蒙恬、王贲这样的将二代将三代,也都是在战场上用实力证明自己之后

  才得以有今日之势位,虽然没有家世的影响他们也不可能轻易地领军一方

  但这个时代毕竟离春秋战国方去未远,世卿世禄还是很有市场。

  就连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都还要有十年之久才能响彻于华夏之土。

  却是也无可厚非。”扶苏知道这种事情急不来,也不应该急,但是却不得不急。

  “罢了,谁让当初我自己选的是少府工坊呢?

  倘若去的是廷尉或者郎中令手下,倒是可以一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当日选择暂避锋芒之时,也不是没有想到今日的尴尬境遇。

  还是继续苟着吧,慢慢来,有的是机会。”扶苏终究是不想冒险。

  “罢了,还是放任自流吧,当日其选择入职少府时便未强求。

  难不成今日一篇政论便要强自移其于他处?且再观察一二。”

  章台宫内,嬴政看着眼前的邸报也在沉思。

  “蒙毅,吾观长公子,如今竟大有昔日楚庄王之势。

  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吾汝作何想?”

  昔日在朝会之上率先表态支持扶苏的蒙恬正对着一旁的蒙毅问道

  “兄长所言甚是。

  这长公子年方弱冠,已是成就数件大事,吾观陛下也甚是青睐。

  或许...储君之事,陛下心中将有所明,或可提前交好。”

  蒙毅的想法却更是大胆。

  “速速作罢此想,陛下春秋正盛,又如何会行此之事?

  再者,外臣与内宫之人结交,稍有不慎便是灭族之祸。

  蒙家三代累功,已是居高不下,尔是怕吾等还不够树大招风么?

  若不是陛下有容人之量,有吞吐寰宇之志,方才允吾等如此地位

  但吾辈万万不可心存侥幸,去行那自寻死路之事!”

  蒙恬对着自己这个颇受陛下信重的弟弟,一脸严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