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笔封仙 第十七章 求师

《一笔封仙》第十七章 求师

作者:涂司 字数:2724 书籍:一笔封仙

  刘蛮于客栈内守了一整天,强忍着睡意,直至入夜也不见纪源回来,心有不甘,便向楼下的账房先生讨了纸笔,写了一封书信塞到纪源门缝内,这才自己回屋修习。

  纪源仅用了半日便将垒西城逛完,实在是这小城太小,没有什么好去处,唯独渡口那边已经有大船靠岸,客商挑夫们蚂蚁运粮般上上下下。稍稍打听,出了初五与初九的穿可以渡客,其他时段的船只仅作运货之用。

  而之所以不以术法飞跃荒原河,一来此处作为入大明国境的一处重要关隘,必须上客船后,由客船上的随行官家在通关文牒上盖章,以免到了西岸后行走不便。二来,纪源深谙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理,除非特殊情况,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路更有益于修行修心。

  待天色渐暗,纪源回道客栈,找个僻静处身形一闪回到自己房内。

  刚进房,看了门内地上的那封书信,无奈摇头。

  信是谁写的,纪源自然心中有数,其上歪歪扭扭的字迹与纪源初学毛笔时所书同出一辙。

  昨日刘蛮与众军士混战,妇人险些坠地身亡,在场无人赶得上救人,却无丝毫损伤。众人皆惊为神迹,唯独刘蛮环顾一周,最终将目光定格在纪源身上,只因在场唯有纪源气息稳定神色从容,刘蛮便将其视为武艺练至臻境的世外高人,恳求纪源收其为徒。

  纪源实在无奈,自己哪里是什么武道高手,能够救下妇人还不是凭借着开天笔的瞬身之术。无奈之余又感叹这少年的洞察力之敏锐,仅凭武夫那股子直觉便看出端倪,并能锁定出手之人就是纪源,实在是匪夷所思。

  思量了许久,纪源唤出柳青源与游离问问他们二人的看法。

  游离只有一个字“让他滚!”

  柳青源则笑道“问问他家有没有好酒,有的话我倒不介意指点个一招半式。”

  纪源有些后悔让这两个二货给出主意,开门出屋,直奔刘蛮所住的客房。

  刘蛮见了纪源后,一改先前纨绔作风,拜在纪源脚下连磕了三个响头“小子刘蛮恳请前辈收我为徒!”

  纪源不紧不慢,坐到圆桌旁,给自己倒了杯水,轻抿一口后才开口问道“给我一个理由。”

  “前辈武艺超群已臻化境,刘蛮素来敬仰高人风范,昨日前辈出手又是因我而起,这份巧合实属苍天指引,若做不得师徒,有违天意呀!”

  说完,跪直了身子,抬起头,咧着嘴笑呵呵看着纪源。

  柳青源以心声笑道“这么能说,天道都搬出来了,这小子怕是早打好了腹稿等着你呢!”

  纪源没有理会柳青源,回了一句“我不会武功。”

  刘蛮脸色马上从欣喜转为忧愁“前辈可莫要欺瞒与我,我自幼习武,见过的武道高人不知凡几,单我家的崔爷爷便是有名的江湖豪侠,一身横练功夫已至后天巅峰。年轻那会仅凭一杆银龙长枪便挑了两州三十余郡中的无数贼匪,沙场上亦是以一敌百的好手,刘蛮幼时与其日夜相伴,是不是练家子一眼便能看出来的!”

  纪源听了这话,笑道“那你怎么不与他习武?”

  刘蛮眉头微皱,想开口说什么,又忍了下来。

  纪源又道“家有名师,又何必上他出寻找。可别扔了西瓜捡了芝麻,我真不是什么武道高手,更不懂什么先天后天的,公子明鉴,以免为纪某所误。”

  说着,便要起身离开。

  刘蛮哪能就此放弃,慌忙起身试图按住纪源肩膀,刚刚触碰纪源衣襟,又觉得不妥,撤回双手,直在身前摇晃。

  “纪前辈有所不知,晚辈出身天州刘家,乃是嫡子,家中世代经商,家业之大,于大明国中亦是首屈一指。打小家父便做了打算,让我接手族中生意,可晚辈志不在此,自小便喜欢江湖游侠快意恩仇的传说事迹,若哪天真能习得一身绝世武功,铲奸除恶行侠仗义岂不快哉。只是父亲总是不让,还好崔爷爷心疼我,偷偷教了一些武艺,却不肯正式收徒,我这才逃了出来,跑到这东部边陲之地躲藏。只可惜家族的生意做得太广,没几日便被族人找来了......”

  刘蛮满面愁容,又扑通跪下恳求“前辈侠义心肠,就收了我吧,只要晚辈学好武艺,他日于江湖中闯出了名堂,父亲定不会再强迫于我,家中那么多弟弟妹妹呢,他们一样可以帮父亲照料族中生意的。”

  纪源摇了摇头,又是一个长在蜜罐里不知人间疾苦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便是富甲一方还是得为儿女操心。

  “纪某最后说一次,我并非武道高人,也没什么可以教你。你且走你的路,找你的授业恩师去,纪某爱莫能助。”

  话罢,起身就要离开。

  刘蛮大急,窜起身来就要去抓纪源衣角,没曾想纪源一个躲闪,瞬间绕过刘蛮,转眼便出了房门。

  刘蛮张大着嘴,没有失望,眼里充满崇拜。心中暗念“还说不是习武之人,就这身法,恐怕放在整个大明亦是屈指可数!”

  随后,嘴角泛出笑意,心中有了主意。

  三日时间对于修行者来说转眼即逝,初九清晨,纪源退了客房,拿着伙计早先送来的船票便自己前往垒西渡口。

  今日渡口上只有客船来往,一应货船尽皆在稍远的地方停靠。远远望去,客船如鹤立鸡群,足有五层,高高矗立。

  荒原河相较于通海河来说大了许多,却没通海河那般波涛汹涌,水面显得极为平静。

  待上了楼船,纪源才发现,楼船上除了客商,还有许多军伍中人的家眷,原本买票上船的仅有数十人,带上家眷却多达数百,将楼船一至四层尽皆占满。

  纪源手中的船票自然是最次一等的,只能在底层活动,结果突然来了一位船上的伙计,告知纪源底层客房已满,还请移步换个客房。

  纪源心中暗念不好,又不好为难听命行事的伙计,便一路跟着,直上了五楼。

  据带路的伙计所言,五楼乃楼船主人自居的场所,向来不对外售票,只有东家的至亲好友来了方可入住,今日也是破天荒了才让纪源入内。

  小厮本以为纪源会感恩戴德,没想却是满面愁容,还问了一句可否与一楼的客人换个位置。小厮哭笑不得,心中想着哪有放着黄金屋不住还要去陋室居住的道理。没有过多理会,只告诉纪源,若真想换客房,请亲自前往管事那边办理。

  纪源哪有这份闲心,既来之则安之。

  没曾想刚刚入夜,又有扣门声响起,纪源本不想开门,神识放出,却是一惊,起身开门。

  “崔潺拜见纪仙师。”

  老人躬身作揖,纪源赶忙还礼“崔前辈无需客气,晚辈愧不敢当。”

  崔潺开门见山“我那后生虽说顽劣,却是比谁都心善,还望仙师不吝收徒,无需教习武艺,只需传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可。”

  纪源挠了挠头,说道“晚辈比刘蛮大不了几岁,人生际遇亦浅,实在没有什么可教的。”

  老人笑道“纪仙师无需过谦,能在泉明两国混得风生水起,自然有过人之处,老夫不才,山上山下皆走过一遭,仙师他日若要飞升,雷劫之下或许帮得上点小忙。”

  纪源大吃一惊,本以为崔潺只是一位武道修行至化境的匹夫,没想却如此了解山上修士之隐晦。还能在他人飞升之时帮上忙,如此手段,实在是匪夷所思。

  只是心中不解,眼前之人明明没有任何灵力波动,为何会与山上走得如此之近。

  老人仿佛看出了纪源所思,坦言道“老夫生于大明建文三十年,仔细算来,至今已有两百载的岁月。自幼习武,于沙场之中拼杀二十余载,偶然于仙国阵前窥见仙人英姿,却苦于自身无修行资质,只能看着几位同袍前往仙国修行仙法。正所谓,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若是就此了了此生,自然不甘。便在回朝之后精研武道,还真找出另辟蹊径之法。”

  听至此处,纪源问道“世间真有不需修行资质还能踏上仙途的法子?”

  老人嗤笑“世人只将自己所见所知当做真理,何人想过天外天还能有另一种活路。”

  随即,将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

  凡人,所活岁月不过百载,若能超过此数值,可称得上高寿。

  而崔潺在从军伍中退下之后,日夜习武,待百岁生辰过后,已然力不从心。

  心有不甘之后便独自前往仙国求教。

  幸得仙国中人指点,武道一途可分先天后天二种,若能修行至后天巅峰,寿元徒增百载不在话下。若能突破后天瓶颈,开筋拓脉成就修行资质亦不在话下。只是此事极难,非大毅力大气运之人不可触碰。

  一语惊醒梦中人,那日之后,崔潺吃斋念佛,日行三省,还真让他找出以武入道的途经。短短几年间便将武道修至后天巅峰,实属难得。只可惜始终未能突破先天境界,如今大限将至,刘家待自己不薄,又将刘蛮视为己出,这才有了今日之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