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妖孽,哪里逃 第三章 上清灵宝真经

《妖孽,哪里逃》第三章 上清灵宝真经

作者:夏虫不可语冰 字数:2526 书籍:妖孽,哪里逃

  夜,万籁俱静。

  陈文卿回到了后山草堂内,独坐在几块木板拼成的床榻上。草堂内,黑黢黢的油灯上散发着昏黄的火光,舔舐一张稚嫩惆怅的脸,照亮草堂一隅。

  “看来已别无他法,只能冒险一试!”

  陈文卿心中已定,既然炼气初期想要进入外门几乎不可能,那就只能尝试着在两天内突破到炼气中期。虽然,陈文卿很清楚这个版本的《炼气诀》修炼风险极大,前身也因此而丧命。但是陈文卿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赌上自己的性命了。

  陈文卿双足跏趺而坐在铺满枯草的床板上,观想着《炼气诀》修炼要旨。《炼气诀》其实只是一部粗浅的炼气之法,全文仅有寥寥数百字,陈文卿已可以倒背如流。

  “心无形,惟无形。故能行行而不行而于形。”

  陈文卿默默观想丹田,感受着天地间游离的元气。

  “服气炼形,稍暇入室。张衣散发,仰卧展手。勿握固,梳头令通,垂席上布之,则调气咽之。”

  “咽讫,便闭气候极。乃冥心绝想,任气所之通理,闷即吐之,又炼之,如此十遍即止。”

  随着心神沉寂,陈文卿渐渐感受到天地之间一股元气向丹田缓缓汇聚而来,明白这就是所谓的“气感”。紧接着,又小心翼翼地将天地之间元气缓缓纳入丹田之内。随着一丝一缕元气的汇入,丹田逐渐温热了起来,也产生了一些鼓胀感,这就是一个纳气的过程。

  “目前来看,身体并没有不适之处,看来“气感”和“纳气”的修炼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接下来就是“行气”的修炼。而“行气”的过程,也是炼气境最重要、最关键、最危险的环节。

  行气具体分为两步。

  第一步,为“气归元窍”。所谓元窍,指的就是丹田。

  “六根皆归于元,心有所注,久久凝定。行气之法、从左而右,先运脐轮,收而放,放而复收,以还本位。”

  第二步,为“运行周天”。

  “意至而气相随,接上归元诀窍。运于脐轮,由小而大,大而收小,依次而上,至头顶璇玑穴,向左臂打圈而下,至肘,经腕,溯掌心及指尖,圈出手背外关,而上肘后肩沿井,再到颈部沿脊拉柱下行大椎、运于尾闾。”

  “由下复上,过头后,到头顶、面部,上咽喉,降胸部,达胃口过脐,至纯阴,复少腹部气海、再由此行于右腿,历膝关,由鞋劳穴穿足背,如前下鹊桥,依次送左腿、似前法而落涌泉,又升泥丸及璇玑穴右行,照左手转肩背,贯昆仑而下摄元海。”

  如此,将周身经脉宣畅,徐徐回转。

  陈文卿明白行气之法的凶险,心中警醒。因为,“行气”之时会经过人体几个关键的穴位。陈文卿小心谨慎,不急不躁,缓缓行气。由于精神高度紧张,不一会儿陈文卿的脸颊上就出现了细密的汗珠,而头顶也隐约有白色气体蒸腾而出。

  当行气到百会穴时,陈文卿心中一动,暂时停止了下来。陈文卿已有预感,若继续行气下去可能会面临的巨大的危险。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所谓:“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

  但是陈文卿仅仅停顿了片刻后,还是决心继续行气。只是行气变得更加谨慎,调动的元气也更少一些。

  陈文卿调动着一丝一缕的元气朝着百会穴行去,行气的过程就如同蚂蚁在经脉之中缓缓爬行,带着一丝丝酸酥和麻痒。只是到了百会穴感受却完全不同,神识就仿佛被针刺一般,从灵魂深处传来一阵剧痛!

  “啊…”

  陈文卿发出一声惨叫,盘坐好的身体一歪从床板上摔了下来,重重地落在地上,发出“嘭”的一个闷声。陈文卿躺在地上不得动弹,口中不断喘着粗气,脸色苍白变得毫无血色,全身上下也都被冷汗打湿。

  “就差一点,就死了!实在太危险了!”

  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刺痛,让他心有余悸。陈文卿用了好半天时间才从地上爬起来,摸上了床板,干脆直挺挺地躺着一动不动。

  陈文卿深深地吸了口气,沉下心神观想丹田,打算细细检查一番身体是否因此受了损伤。

  “这是什么?”

  陈文卿闭上了双眼,将神识沉浸在神魂空间,却发现原本混沌灰霾的神魂空间,竟然有一片角落散发着微微的光亮。

  “似乎是一本书?”

  陈文卿控制着神魂小心翼翼地朝这这本书靠近了过去!

  “竟然真的是你!”

  那独一无二的非金非石的材质。书页上布满山川、河流、星辰、符文,不正是前世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那部“天书”么。

  陈文卿没想到,不仅他穿越过来了,天书也随之而来。不过,此天书相对前世而言,最大区别在于扉页上出现了几个篆字,写着《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灵宝真经》?原来你叫这个名字!”

  陈文卿正惊异着天书的神异。突然,感觉到神魂中似乎有大道之音传来。整个神魂空间也有异香和飞花在飘舞着。一道毫光自穹顶照射下来,将整个空间照射的明亮起来,《上清灵宝真经》中的每个篆字仿佛印刻在陈文卿的神魂中一般。

  “原来,《上清灵宝真经》竟然是一部炼精化气的修道之法。”

  “炼精化气竟然包括了炼气境、筑基境、旋照境、开光境、融合境。”

  陈文卿睁开了双眼,难掩大喜之情。

  《上清灵宝真经》中细数了每个境界的神通能力,以及详细说明了如何感知天地灵气,如何将天地灵气纳入体内运行的方式。

  “有了《上清灵宝真经》,那岂不是意味着从今日开始,我有正确的修炼功法了!?”

  众里寻它千百度,未想到它就在自己神魂阑珊处!

  此时,陈文卿心潮澎湃,难以自禁!这一切仿佛都是命中注定,陈文卿因天书而亡,此刻却因天书得生。缘之一字,果真玄之又玄。

  陈文卿深深地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情绪平复了下来。用神识翻开了这本道教真经,顿时感受到一股清灵之气迎面扑来,神识又觉得清明了几分。

  “炼神会道,运祥风而鼓舞;无中欻有,呼吸散万神之形;动极复静,恍惚围帝一之妙,是之谓徊风混合者欤。为天地普植之本,帝圣造化之原。人之生也,禀气于太极,而动静法乎天地;肇灵于一元,而阖辟体乎阴阳。”

  陈文卿细细体会其中奥妙,此时丹田之气迅速鼓胀了起来,经脉之中的元气也开始自行运转。

  “无中欻有,呼吸散万神之形;动极复静,恍惚围帝一之妙,是之谓徊风混合者欤。”陈文卿丹田之气迅速鼓胀了起来,丹田之元气也开始自行运转。

  “人之生也,禀气于太极,而动静法乎天地;肇灵于一元,而阖辟体乎阴阳。”

  这是在阐述阴阳、元气与人的基本关系,以及元气对于修道的重要性。前世陈文卿为研究天书,翻阅了无数道藏经典,不论是符文、还是咒语以及各种修行之法,所以理解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陈文卿细细思索着,不断将《上清灵宝真经》中关于养气、纳气,以及道家行气的修行方法与《炼气诀》一一验证。发现《上清大洞真经》明显对于修行阐述的更加正确且深刻。只见,他时而蹙眉深思,时而频频点头,面露微笑...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很快,陈文卿对于这部《上清灵宝真经》修行功法已有了基本的理解。对比看来,《炼气诀》中论述行气的部分,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乱说一通!难怪前身会修炼的走火入魔而死!

  陈文卿此时能感受到身体每个细胞和毛孔都在雀跃,神识也变得更加清明,并且很快完成了小周天运转。陈文卿不敢怠慢,随即开始了大周天的搬运。

  陈文卿全身血液筋骨齐鸣,神识中传来一声轰鸣,元气如同龙吟虎啸般冲破桎梏,打通奇经八脉。一切都出奇的顺畅,未出现任何生涩迟滞的感觉。

  大周天的行气,已完成!

  此时,有阳光从破败的窗棂缝隙间照射在陈文卿身上,当他睁开眼睛时已经是第二天清晨。在不知不觉中,陈文卿竟然已经修炼了一夜。

  陈文卿轻轻舒了一口气,站立了起来,身体发出“噼里啪啦”如炒豆子般声音。感受着来自丹田的饱胀感,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炼气境中期,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