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妖孽,哪里逃 第一章 道迹

《妖孽,哪里逃》第一章 道迹

作者:夏虫不可语冰 字数:1903 书籍:妖孽,哪里逃

  “死了吗?”

  “还没死!似乎还剩最后一口气吊着…”

  “既然没死,那就等他死透了再说。切记!此事乃绝密,否则一旦泄露,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

  “放心吧,我省得!保证不出岔子...”

  陈文卿耳边传来窃窃私语,朦胧之间他睁开双眼,却见自己身处于青灰色迷雾之中。这片空间伸手不见五指,亦不见一人。无臭无味,无触无感;一片死寂,了无生息!

  “这是在哪?”

  陈文卿周遭如同混沌,就连身体也是处于飘渺虚幻的状态,并没有实体的存在。

  “我是已经死了吗?”陈文卿张开双手紧了紧拳头,却感受不到手心真实的触感。

  “若活若死,半死半活,还能听到了外界声音。这是莫非是道门说的中阴身?”

  《道藏》有记载:“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

  中阴身者,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

  前阴已谢,指寿命已尽;后阴未至,意谓尚未投胎。而中间这个灵魂状态,称之为“中阴身”。

  正在陈文卿感到困惑之时,突然一道白芒自苍茫穹顶之上直射而下,照耀在其魂体上,如煌煌大日消融冰雪一般。

  霎时,陈文卿的魂体冒出一缕缕白烟,发出“滋滋滋”的声音。一阵刺痛过后,陈文卿眼前一白,魂体化作了虚无投入到一个五彩斑斓的漩涡之中。

  ......

  “啊...”

  一声长长的痛呼蓦然从后山破败的草堂内传来,打破了寂静,惊飞起院前柳枝上几只山雀。山雀在半空中“扑凌扑凌”着翅膀,红红的尖嘴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似乎在咒骂着什么。

  痛呼声过后,草堂内却迟迟未见动静。

  直到过了半晌,堂前腐朽的木门才发出了“咿呀”的开门声,此时才从破败的草堂中走出来了一个少年。

  少年约摸十三四岁,身形比较瘦弱,脸色苍白,双眼空洞无神。神情中带着些许迷茫,却是少了这个年纪应有的神采。

  少年身着素色道袍,袍子上用麻制粗线打着歪歪斜斜补丁,像是蜈蚣一般爬在衣摆处,甚是丑陋。或许,因为少年过于瘦弱的原因,道袍看着有些宽大颇不合身,并且道袍浆洗的有些发白,想来应是穿了有一些年月了。

  少年用力地揉了揉针刺般的脑袋,昏昏沉沉地走出了草堂。

  此时,明晃晃的阳光斜斜打在脸上,映照着一个青涩苍白的脸庞,少年缓缓抬起手掌,遮了遮刺眼的太阳,随后轻一脚重一脚走到歪脖子柳树下,随意找了个木墩子慢慢坐了下来。

  山风徐徐吹来,少年看着天边云卷云舒,对着远处逶迤的青山默然不语。直到日已西斜,残阳似血,少年空洞的眼神才渐渐的有了焦距和神采。只见他长叹了一声,才缓缓地从木桩上站了起来......

  这个少年正是陈文卿。

  作为一个穿越者,在此之前陈文卿其实是一个考古专家。

  在三星堆最新出土的文物中,陈文卿发现了一部碎裂的天书。此天书非金非石,即使用现代最精密的仪器,都无法检测出来究竟是何材质。

  碎裂的天书上刻有日月星辰,山河大川,勾勒出神秘符文和道韵,令人目眩神迷。而这些神秘的符文正是“道纹”,只是当世已无人能知晓其中的含义。

  为解开天书之秘,陈文卿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研究道门经卷、符文、术法、咒语,甚至求访了道门圣地高人,譬如齐云山、龙虎山、武当山、青城山等,不过均一无所获。

  为了继续追寻道迹,陈文卿夜以继日地尝试将碎裂的天书拼接好。只是,天书却如吉光片羽,雪泥鸿爪一般,无迹可寻。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文卿最终还是将天书拼成了。不过,却因劳累过度,猝死于天书之上,而神魂却被天书带了过来,穿越到这个小道士身上。

  落日熔金,夕阳西下。

  陈文卿看着满山的烟霞,在落日地余晖中洒下了一片金黄。从远处的道观中,传来一道道钟鸣之声在山间回响,他明白紫霞观的晚课时间已经到了。

  不过,小道士是不必做晚课的。

  从脑海中的残存的记忆了解到,如今自己身处在一个叫紫霞观的地方。陈文卿的原身,也只是紫霞观中的一个杂役小道士而已。

  而杂役,是没有资格做功课的!

  紫霞观坐落于武陵源天门山中,每当落日之时,山中都会蒸腾起紫色云霞,是名紫霞观。紫霞观乃道门出名的修行福地,不仅有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还有瀑布斜飞,藤萝倒挂。

  观内有弟子二千余人,分别为亲传、核心、外门以及杂役弟子。

  亲传弟子人数极少,被当作是中流砥柱,在观内享有极其尊崇的地位。亲传弟子不仅可接受来自观主、上座的亲自指点,还有源源不断的丹药、术法、法器以供修行。

  核心弟子则稍差一些,但平日里也有鉴斋、法师的悉心培养,对于修炼资源亦不会吝啬。

  外门弟子则主要由道门提点一一教导,人数也是最多,修炼资源也是有限。因此,需要对道观做出一些贡献,以此来换取修行资源。

  而杂役弟子,是没有修行资格的,也享受不了道观内任何修炼资源。杂役,算是道观内身份最低等的人。

  不幸的是,陈文卿就是穿越在一个杂役弟子身上。

  不过,此时的陈文卿不仅不感到失落,反而觉得是上天给他降下的莫大机缘。

  “我算是求仁得仁,何其幸也!”

  陈文卿看着满山的紫色云霞,嘴角不由地浮现起淡淡的微笑,心里默默说道。

  在纷繁杂乱的记忆中,陈文卿发现这并不是普通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斥着道法神通、符箓神咒的绚烂的世界。

  为了追逐这一切,陈文卿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直到生命的最后才解开来了秘密。

  陈文卿缓缓地伸出手掌,似无意地在身旁歪脖子树上轻轻拂过,柳树上发出“嘭”的一声闷响。柳树在一阵颤栗下,落了片片柳叶,坚硬的柳树皮上却已残留着一道浅浅的掌印。

  “果然,这是一部真正的天书!”

  “这才是真正的道迹!”

  陈文卿盯着自己缓缓抬起的手掌,心中惊诧不已,口中喃喃道:“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炼气境么?真没想到自己能有修道的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