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家仙子多有病 番外 天休山(十六)

《我家仙子多有病》番外 天休山(十六)

作者:潭子 字数:2097 书籍:我家仙子多有病

  商三儿又早早带老狗出了城主府。

  昨儿一口大肥猪,叫他们欢乐了一天。

  早上炒猪肝、猪腰、炒鲜肉,晚间油炸大肥肠、炖猪蹄、猪头肉,都是真真的解馋,便缺盐少佐料,也吃得舒坦。

  小娘皮陈眉儿还端了好些回礼宾司,孝敬她病榻上的奶奶。

  现才夏末秋初,不是冬腊月,腌不住肉,好在城主府里有冰窖,吃不完的都搬了进去。

  席间,曹四说,他就不再开火,往后三餐都来城主府混,老娘虽赏他个白眼,却也没反对,倒又开口叫小娘皮也来跟着吃饭,说图个热闹。

  与地仙不同,人仙还离不开吃食。

  小娘皮爹娘就要来接人,吃不了几顿,再说她吃得可少,还能帮着老娘打下手,商三儿也没话说。

  那大坛子“烂肠酒”,昨晚就开封舀了一壶,各都倒上一小杯,可惜果然如师父所说,腥臭之极。

  瞧着商三儿真敢皱着眉尝,不是劫难以前的酒,曹四才敢喝,不过进口就吐,再不碰第二下。

  老娘尝一下,也吐出来,不愿受那罪。

  小娘皮倒能忍,拿着小盅子一滴滴的抿,席吃完时,五钱的小盅酒全被她抿完掉。

  商三儿的酒杯也是五钱,师父说这酒灵气足酒劲大,不敢多倒。

  酒入口里,腥臭难闻真不是一星半点,害商三儿差点连吃下去的炸肥肠都吐出来,因能增灵气,才怀着大毅力喝的,咬牙坚挺下来,不过和老狗吃屎时一个心情。

  商三儿还是修行的新丁,对增加的灵气多寡无法判断,但瞧小娘皮的模样,应该很不错。

  就五钱酒,都叫商三儿微醺了,晚饭后一觉睡到天明。

  今天不宰猪,用不着叫曹四,商三儿想在城里溜达一圈。

  嗯,自己的城。

  烧了两天两夜,右侧公仓中的烟雾终于淡了,焚烧的尸骨不带血肉,就没多少恶臭味,鼻里闻到的都是粮食、木材燃烧后的气味。

  城主府门外空场地上四处看看,才带着老狗一步一步丈量起自己的城。

  先从北到南。

  北通街,走过官衙、客卿府、虎卫府、礼宾司、公学、衙兵府、工匠司、公仓、曹宅、茶坊、杂货铺。

  十字路口,原本还摆有卤肉摊、算命摊、字摊,还有些卖糖葫芦、豆花、山货、柴禾之类的小贩,还有个常年乞讨的残腿儿,如今都没了。

  南通街,走过典当行、绿柳酒楼、仙客来、钱庄、古玩铺、澡堂、裁缝店、布店、胭脂店、牙行、客舍、柳絮院、大通赌坊、香烛店、城隍庙。

  枯死的老柳树那里,已只剩一个泥坑,树被老狗拖去公仓一起烧了。

  走到城隍庙调头,随便拣条小巷,拐向东门。

  巷子两侧一家家民宅,有的开门,有的闭户,有的贴了白纸挂着白灯笼,有的空空荡荡。

  偶尔刮过阵风,未关好的窗户就“吱呀、吱呀”地发声。

  未遇一人。

  转到东门,原本守门的老叟不见,城门洞大敞。

  顺右手边城墙梯走上城墙,不见衙兵,长长的两边城墙空荡荡。

  放眼向东,六节山以下颜色全只有枯黑,再远才是枝繁叶茂的人间景色,被山遮挡住视线,烧瓦、烧陶器的窑,取石、泥的山地,都看不见。

  再下城墙梯,南边是泥瓦行,没什么好看。街对面则是菜市,肉案上油腻都已随黑雾消失,只剩些木渣子;往里走几步,地上原本的菜摊位,剩两个废弃的破竹筐摆着。

  调头,由东向西。

  东正街,走过兽皮店、泥瓦行、字画店、书店、文具店、木雕店、石匠店、陶器店、花草店、鱼鸟店、茶叶店,然后又到十字路口,街两边是茶坊和绿柳酒楼。

  西正街,走过杂货铺、典当行、酒坊、银器店、粮油店、蜜饯店、糕点店、成衣店、履鞋店、小饭馆、粥铺、药铺、医馆、棺木香烛店、车马行。

  未见一人。

  难民们迁完,整座城里,活物只有自家娘俩、曹四、小娘皮祖孙、老狗。

  五个人,外加一条狗。

  商三儿本是下了大决心做城主的,但昨日杀猪热闹不算,最后的难民迁走后,真正在城中走一遍,看到这空荡荡死气沉沉的城,就生出无数憋屈,压得他胸口沉闷难受。

  才只一天,他就受不了。

  张胖子、孟家娘子、银器店掌柜、黑心刘,还有那些叫不出名字喝粥时点头的食客、惯熟的赌鬼、乱窜的孩童、下棋的老叟、洗衣的妇人、狐假虎威的衙兵,一个个都已不见。

  实在太空荡了。

  东西两个城门,连每天早开晚闭都难做到。

  在西城门门洞前站上半天,他出声叫:“城隍爷!”

  城隍说,只要身在城中,叫他他便知晓。

  这一声之后,耳边果然响起声音:“城主,何事唤我?”

  商三儿道:“东西城门都开着,往后若有生人进城,尚请城隍爷知会我一声!”

  “晓得了!还有事么?”

  “没啦!”

  与城隍对话结束,他再叫:“老狗!”

  老狗抬起它的狗头,商三儿抬腿狠狠一脚,正中狗鼻子。

  “往后每天都要学狗叫百遍,叫时只许出两声,有其它生灵进城,才寻我叫三声!”

  没人守城门,就得城隍、老狗双重保证,吩咐完,他再叫:“驮我回去!”

  老狗能驮酒、能驮棺木,当然也能驮他,只不过师父告诫过,不许驮别人。

  漫步逛完空城街道,他又骑狗风驰电掣地赶回去。

  要让绿柳城恢复些生气,唯有寻人来填补,还不能是凡民。

  三五年后有魔患,师父已铺好路的地龙山屠壮,人仙九阶,商三儿本想着,待自家与棋盘命物再契合些、习得一两个道术,才有去寻的底气。

  但逛完城后,他已受不了,就要抓紧行事。

  回城主府,取上几支用剩的香,又再出门。

  这次是往城外土地庙。

  土地庙在绿柳城正西边,出西门后还得再走三里地。

  绿柳城外山丘多,土地庙坐落之地也是小山丘,上面绿树成荫,庙侧还有几株柳树,映城之名。

  家住在城里,但在城外种地、养牲口、伐樵、烧窑讨生活的民众,都要来土地庙烧香求平安,以前此地也是香火鼎盛。

  旧况都已不复存。

  进门烧香,踹老狗跪拜,自家弯腰行礼,与城隍庙的一套相当。

  第一炷香以城主身份谢土地婆护民得活、周济食物,与功德相应,大增愿力,土地婆也是欢喜,愿出来和他见面。

  “城主何事寻我?”

  商三儿再上两炷香,才道:“第二炷香,谢土地婆那日救我母子性命!第三炷香,求问土地婆,左近年岁最老的老柳在何地,我想移栽城里去。”

  大劫之日,商三儿背母出逃,本跑不过幽魔的黑烟,是土地婆在危机关头进城,她最后救的十几个人中,就有商家母子在内。

  老娘也说过要来土地庙烧香,今日商三儿先行礼敬。

  这位土地婆的事迹,同样在绿柳城广传。她活着时,只是个凡民,青年丧夫,中年丧子,但天生一副好心肠,靠着自家种些小菜,就养活了十多个孤儿,年老后热忱不改,哪家有事求到她,必定倾尽全力相帮。她身亡时,虽无子孙,披麻戴孝的倒有数十人,半城送葬,甚至惊动了城主府,又恰逢老土地遇难泯灭,索性转她为绿柳土地婆。

  城名绿柳,每当城中老柳枯死,城主都要补种新柳,也是惯例。听商三儿第三炷香的意图,土地婆沉吟一会,才道:“外间老柳不少,但以老婆子想来,新城主该有新气象,何必再选老柳?不如取新柳枝插种,百年后再看,树龄即你担任城主之龄,岂不更好?”

  得她提醒,商三儿也想通,作揖致谢:“原是我想差了,谢土地婆提点!”

  出来后,就在土地庙旁老柳树上,摘下两枝今年发的新柳条。

  骑老狗回城南,把两根柳条插城隍庙左右两旁,求个双儿,以前的城主种一株,他种两株。

  插柳条不挑时节,只要不旱,都能成活。

  这就准备回去,拉曹四挑今天煮饭用的水,顺便弄些来淋柳条,城内受了污的,人不能进口,也不想用来浇柳条。

  走回北通街,心念转动,没进曹府,倒改去礼宾司。

  因是城中接待人仙的地方,礼宾司占地也不小,商三儿让老狗引路。

  贵宾室内,小娘皮正坐在床边与她奶奶说话,商三儿带狗闯进来,很是惊讶:“城主…来有事?”

  她那奶奶仰躺在榻上,只有五官能动,眼睛也盯住商三儿。

  丝衾盖着,看不到她那小短襟,同样绣着芍药的翘头履就摆在榻下。

  商三儿撸起袖子,恶狠狠地:“我为牙报仇,来骂这老婆子!”

  虽是祖孙,老太婆与怯生生小娘皮的性子却截然相反,闻声大怒,先就尖声喝骂起来:“呸!你个无德的泼皮儿,八辈子运气攒够,撞到这回,才捡个没人要的破烂城主当,不知斤两,就敢到老婆子面前撒野?”

  被她先声夺人,商三儿哪肯示弱,厉声还颜色:“死老婆子,丁点大仇,就把小爷牙给打了,若不是遇着天仙,老子这辈子都要破相!不修德的老虔婆,天不容你,地不收你,才叫你只能在床上挺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