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国科技之超级复制 第448章 卫星入轨

《大国科技之超级复制》第448章 卫星入轨

作者:领航 字数:3251 书籍:大国科技之超级复制

  亲眼看着二级火箭倾倒炸毁,乔瑞达也只是愕然了片刻,就收敛表情,冷静下令道:“启动消防系统,先把火箭回收场地内的火苗扑灭。卫星飞控小组,继续做好测试一号卫星的飞行控制和轨道调整工作。其他人,开始处理后续收尾工作,检查一级火箭状态信息,收集二级火箭残存部件,寻找事故起因。”

  随着乔瑞达的命令,众人很快恢复了冷静,开始有条不紊的处理后续事宜。埋设在火箭回收场地内的自动灭火喷头开始工作,喷出大量泡沫,将二级火箭爆炸后燃起得火苗全部扑灭。再确定不再有安全隐患之后,瑞达航天的工程师和工作人员走出地下掩体,来到火箭回收场,收拾烂摊子。

  “各位直播间内的观众朋友,在过去的三个多小时,我们亲眼见证了朱雀火箭的第一次发射和回收过程。尽管在最后时刻,二级火箭的回收并没有成功,但是瑕不掩瑜,朱雀火箭依旧时一款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运载火箭。现在朱雀火箭已经成功将一枚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而且一级火箭回收也取得了成功。此次火箭发射创造了多项国际国内第一,必将永载航天史册。好的,今天的直播到现在就全部结束了,大家再见。”

  杜青青一段总结陈词之后,此次火箭发射直播宣告结束。直播间内开始回放直播录相,在线人数开始快速下降,很快就剩下了一两百万人。于此同时,各大论坛、社交软件、和自媒体平台上,却是同时出现了很多像是“瑞达航天成功发射火箭”、“朱雀火箭发射成功,一级回收成功,创纪录”“瑞达航天研发完成甲烷燃料火箭和火箭回收技术”等标题的新闻。相关话题甚至一度冲上了热搜,只是排名比较靠后,并没有引起太多的轰动。

  半个小时后,瑞达航天在会议室内,召开了一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包括央视在内的十几名媒体记者,参加了这场发布会。

  发布会一开始,曹逸飞就代表瑞达航天公司宣布道:“今天下午一点钟,我们瑞达航天自主研发的甲烷燃料可回收火箭朱雀一号,进行了一次全流程发射回收测试。其中发射过程取得了完美成功,将一枚瑞达研究院自研的导航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回收过程取得了部分成功,具体来说是一级火箭回收成功,二级火箭回收失败。总体上来说,这是一次还算成功的发射,基本完成了我们的预定目标,获得了大量火箭发射和回收的一手数据,对我们瑞达航天,继续改进朱雀运载火箭,研发更多更先进的飞行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哗哗哗”现场响起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参加发布会的记者一共只有十几个人,业弄不出太大的动静。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下面进入提问环节,各位记者朋友,有什么问题,尽管提。”

  曹逸飞刚刚宣布进入提问环节,台下就举起了一大片的手臂,几乎在坐的所有记者都举起了手。曹逸飞直接点了一位央视的记者,说道:“第一个提问的机会,就交给这位央视的记者朋友吧。”

  “您好,曹总,首先恭喜你们瑞达航空,完成了一次堪称伟大的火箭发射测试。其次我想问一下,二级火箭回收失败,到底时什么原因造成的?”那位央视的女记者,站起来之后,先是说了一句恭维话,而后直接提出了她的问题,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谢谢,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分析,二级火箭回收失败,很可能是隔热材料安装不到位,或者隔热材料不合格造成的。从先前的直播影像中,大家也能看到二级火箭回收过程中,要经历一段时间长达五分钟左右的黑障阶段。在这段时间,火箭下降速度极快,和空气剧烈摩擦,会产生数千摄氏度的高温。如果隔热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或者覆盖不到位,就会烧毁重要元件,造成事故。此次二级火箭回收过程中,直接原因是有一个液压支撑腿没有打开,最终造成火箭倾斜爆炸。进一步排查,是液压管路故障,导致有一个支撑腿没有打开。而造成液压管路故障的,很可能就是隔热材料缺失或失效,持续高温炙烤下,密封圈烧毁。

  下一个问题,右侧那位戴眼镜的小姐姐,由你来提好了。”

  “曹总,您好,我是科技日报的记者。目前你们瑞达航天研发的朱雀火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那么你们会对外承接卫星发射任务吗,发射一颗卫星的费用是多少呢?”台下一位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姐姐站了起来,提问道。

  “我们瑞达航天公司是一家商业航天公司,当然要对外承接卫星发射业务,这也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由于我们瑞达航天已经初步掌握了火箭回收技术,发射成本大幅降低,对外承接卫星发射业务的价格,也比别家便宜很多。具体到单颗卫星上,重量不同,进入轨道不同,收费也不一致。如果是近地轨道卫星,初期定价大概在2000美元/公斤左右。等到后续技术成熟了,卫星发射费用,还会进一步下降。

  下一个,那边那位穿蓝衣服的小伙子,你来提问。”

  “您好乔总,我是网易新闻的记者。请问瑞达航天后续,有重型和超重型火箭研发计划吗?”

  这个问题,曹逸飞不太好回答,因为他虽然是瑞达航天的总经理,却只是一个管理者,不是制定研发计划的那个人。见他为难,一直坐在主席台上,没有参与发言的乔瑞达主动拿起话筒,回答道:“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在研发朱雀火箭之初,我们就制定了几个衍生型号的研发计划,其中就包括了三个一级火箭捆绑并联的重型朱雀火箭。现在朱雀火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重型朱雀火箭的研发,也提上了日程。大概半年到一年之后,重型朱雀将首飞,大家敬请专注。

  至于超重型运载火箭,我们也有相关研发计划,也是使用甲烷燃料,可以回收的型号。该型号火箭,同样采用两级架构,全长120米,起飞质量为5000吨,起飞推力7400吨,有效载荷150吨,最大直径九米。除了发动机采用朱雀火箭同款的天鹊发动机,多机并联,其他零部件全部从零开发,研发难度较大,研发时间也较长。预期这款超重型运载火箭,会在两到三年内完成首飞。

  到时候,瑞达航天就在运载火箭领域,达成了中型、重型、超重型全覆盖,可以对外承接包括大型空间站组件在内的,大中小型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另外我们还有开发载人航天器计划,为将来的太空旅游计划做准备。”    这次的发布会,一直持续了一个小时,参加发布会的每名记者,都提出了两到三个问题,乔瑞达和曹逸飞也根据现实情况,给予了回答,这些记者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当天晚上,瑞达航天完成自研火箭发射和一级回收的新闻,就出现在了每晚七点的央视新闻节目上。而且报道一直持续了整整三分钟,足见其重视。这还是瑞达航天公司,第一次出现在全国民众面前,其知名度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几倍。

  当天晚上九点钟,测试一号卫星,经过几个小时的轨道爬升,此时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公里,终于接近了地球同步轨道的高度,地面飞控中心及时下达了变轨命令。测试一号卫星搭载的几个姿态调整发动机,同时开始工作,逐步调整着卫星飞行的速度和方向,为入轨做着准备。

  此时,乔瑞达、杜青青、曹逸飞等人,已经吃过了晚餐,闲来无事,全部聚集到了火箭飞控中心,观看卫星入轨直播。只见大厅前方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卫星调资入轨的演示动画,右下角开了一个小窗口,播放着从卫星上传回来的实时影像。由于此时卫星处于折叠状态,主天线和太阳能板均无法工作,只能依靠副天线和储存能源拍摄视频,回传信号,带宽相当有限,画面非常的模糊。只能依稀分辨出卫星的大体模样和地球的轮廓。

  “瑞达,测试一号卫星的调姿发动机,不是全部开启了吗,怎么从卫星回传的视频信号中,看不到喷火,变轨速度也格外的慢?”杜青青拉了一下乔瑞达的衣袖,指着大屏幕上的影像资料,好奇的询问道。

  “那是因为测试一号卫星,使用的等离子发动机,离子发动机相比传统发动机的优点包括更高的比冲、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羽流发散角。离子发动机使用电离气体作为推进剂,这种设计使得它在性能上优于传统发动机。具体来说,离子发动机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更高的比冲:离子发动机的比冲通常远高于化学火箭,这意味着它能够在相同的燃料质量下提供更长的航程或更大的载荷能力。

  更高的效率:与传统的化学火箭相比,离子发动机在能源转换效率上更高,能够更有效地将电能转换为动能,从而提供更高效的推进力。

  更低的羽流发散角:离子发动机的羽流发散角较低,这意味着它在喷射推进剂时能够更集中地释放能量,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同时也意味着更少的能量损失。

  此外,离子发动机还具有更好的可调节性和响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推进需求,这对于深空探测等任务尤为重要。在卫星上,使用离子发动机,代替传统发动机,可以大幅提升卫星的寿命,代价就是卫星机动性欠佳。等离子体本就是五色透明的,看不到喷火实属正常。”

  “原来是这样,那这次变轨,要持续多长时间呢?”

  “至少要半个小时以上,卫星首先要减速退出椭圆轨道,然后调整姿态,加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乔瑞达略作思考,给出了一个估算时间。

  实际变轨时间,比乔瑞达的估算还要长一些,直到四十分钟后,测试一号卫星才成功进入到了地球同步轨道,定位到了我国南方赤道上空。

  “太阳能板展开,主天线展开。”

  随着最新指令的下达,直播画面上,原本折叠在一起的太阳能板,缓缓打开,就如同一只鸟展开了羽翼,整个造型漂亮极了。

  主通信天线,也从卫星内部翻了出来,系统自动锁定了地面飞控站的方向,彼此的通信很快建立起来

  “21点38分,测试一号卫星成功入轨地球同步轨道,此次卫星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