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国科技之超级复制 第392章 RISC-V架构处理器

《大国科技之超级复制》第392章 RISC-V架构处理器

作者:领航 字数:3540 书籍:大国科技之超级复制

  “以前各家企业规模小,各项事务也少,我还处理的过来。如今瑞达系的几家企业,都达到了至少万人规模,事情千头万绪,再交给我统一处理,就有些不合适了。尤其我还担任者瑞达科技公司总经理的职务,本就有一堆的事情需要处理。确实到了企业改制的时候了,青青,你准备一个公司改制提案,拿到下次的例会上,大家讨论一下。”

  瑞达科技公司的食堂,统一设置在了大厦第12层。整个楼层,设置了几千个餐桌坐位,上百个打饭窗口,足以满足公司所有员工的就餐需求。在橱窗内,中餐西餐,八大菜系,各种热菜、凉菜、主食琳琅满目。不管你是南方人,北方人,华夏人还是外国人,都能在这些窗口中找到符合你口味的食物。

  为了让大家吃饱吃好,公司食堂并没有对外承包,而是由公司后勤部直接运营。食材批量采购,品质优先,雇佣的厨师,也都是有厨师证的真正大厨,做出来的食物,不说媲美星级酒店吧,至少比一般的路边摊大排档好的多。乔瑞达、杜青青,以及公司其他高管,也经常在食堂用餐,和员工们吃同样的饭菜,这也确保了食堂员工,不敢在饭菜上弄虚作假,中饱私囊。

  乔瑞达和杜青青,在厨房入口处,拿了不锈钢餐盘,在鲁菜窗口,各自选了两个自己喜欢的菜,一碗紫菜蛋花汤,馒头若干,然后用员工卡扫码,扣除了餐费。一荤一素两个热菜,一碗紫菜蛋花汤,加上三个馒头,收费不过五块钱,简直便宜到家了,在外面的餐馆,你绝对吃不到如此便宜,如此实惠的饭菜。

  打好饭菜,乔瑞达和杜青青二人选了一个靠窗的座位,面对面坐下,不紧不慢的吃饭。杜青青吞下一个虾饺,有些疑惑的询问道:“咱们公司食堂的饭菜,比学校食堂还便宜好多,这么经营下去,不会亏本吧?”

  众所周知,大学食堂的饭菜,学校要进行一些价格补贴,所以格外的便宜。以至于一些有门路的人,也会搞来学校的饭卡,去学校食堂里吃饭。自从公司搬迁到瑞达大厦之后,杜青青在自家公司的食堂里吃了几次饭,发现这里的饭菜价格,竟然比北大食堂里的饭菜更便宜,更好吃,这简直颠覆了她的认知,这才有此一问。

  “当然不会亏钱,其实大部分蔬菜肉蛋,大米白面,大批量采购的价格是非常便宜的。咱们食堂这里所有窗口都是公司自营的,又不额外収租金。甚至厨师和服务员、帮工的工资,都由公司负担,并不会加到饭菜价格中。而咱们公司开这个食堂,只是为了方便员工吃饭,又不是为了盈利,当初制定的就是保本即可的运营策略。几项叠加之下,咱们公司食堂的饭菜如此便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乔瑞达喝了一口紫菜蛋花汤,满意的点点头,继而说道。

  “那咱们公司在食堂里吃饭的员工多吗?食堂里这里座位,貌似一半都没坐满。”杜青青打量了一下四周的情况,继续询问道。

  “在食堂吃饭的人还是很多的,毕竟物美价廉,口味也不错。我看过后勤部的相关统计,说是公司员工在食堂吃午餐的,大概占总数的80%,在食堂吃晚餐的,也在50%以上,只有早饭,比较少,在食堂吃的不足20%。还有一些员工,在食堂购买多人份的饭菜,带回家去,和家人一起分享。由此可见,咱们的食堂有多么受欢迎。至于座位没坐满,那是管理层怕人员就餐时间,太过集中,出现过份拥挤,座位不够用的情况,提前对各部门的就餐时间段进行了合理分配。”乔瑞达随口丢出一大堆的统计数据,充分说明了公司开设食堂是如何的得民心。后勤部提交的那份统计报告,他上午刚刚看过,对上面的数字,记忆尤新,这才随口说出来。

  这时候,研发部经理肖景盛,端着一个餐盘,几样饭菜食物,走了过来,坐到了乔瑞达邻桌的座位上。

  “乔总,杜经理,正吃饭呐?”肖景盛放下餐盘后,第一时间和乔瑞达,杜青青打了个招呼。

  “是啊,吃了有一会儿了,马上吃饱。肖经理,你这是刚刚来食堂吃饭。我记得你们研发部,按照安排不是最早用餐的一批吗,为何你会耽误到现在才来吃饭?”乔瑞达有些不解的询问道。

  “这不是年前乔总你给我们研发部,提供了一批全新的技术资料。其中有一种开源的RISC-V架构,精简指令集,引起了芯片设计小组的兴趣。他们基于RISC-V架构,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处理器,打算使用在智能音箱,电视机顶盒,和车载系统中。在年会之前,集成电路小组,就完成了芯片设计和模拟测试,并交由瑞芯晶圆厂,进行流片测试。就在今天上午,流片测试一次性成功,几百枚成品芯片,也被加急送到了公司研发部。拿到芯片之后,我和芯片设计小组的成员,对这枚芯片,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一时间注意力太过集中,忙的忘记了时间。直到十几分钟前,所有项目测试完成,整个人松懈了下来,紧跟着肚子发出轰隆声响,这才记起午餐还没吃,这不就急急忙忙的赶来食堂了。”肖景盛几口就将两个生煎包吞下肚,缓解了一下饥饿,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始回答乔瑞达的问题。    目前瑞达科技研发的几款处理器产品,包括手机处理器、笔记本处理器、和车机处理器,都是基于ARM架构设计的。即使在计算核心、架构方面,有所创新,也是在ARM指令集的范畴内。而ARM架构和ARM指令集,是国外ARM公司,研发出来的东西,所有基于ARM架构研发的处理器,都需要在ARM公司那里购买授权,才能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尽管瑞达科技,斥巨资购买了ARM架构和几个IP核心的永久授权,却也难保不出问题。万一ARM公司单方面撕毁授权协议,或者不再对瑞达科技继续授权新核心,这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或许有人会说西方公司注重契约精神,不会撕毁协议,说这话的人实在是太天真。乔瑞达上一世的时候,ARM公司就曾停止对华夏某一家电信巨头企业的新核心授权;华夏某一家芯片代工企业,从阿斯麦订购的EUV光刻机,付款多年,也一直没有交付。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瑞达科技身上,乔瑞达决定再开辟一条全新的路线,那就是研发RISC-V架构的处理器。RISC-V和ARM不同,它是免费开源架构,只要遵守最基础的开源协议,任何公司和个人,都可以基于RISC-V架构和RISC-V指令集,研发属于自己的芯片,进行生产和销售,而不用缴纳任何的费用。有开源协议在,也不用担心被某些无良公司撕毁协议,收回授权。RISC-V架构的唯一缺点是,它太年轻了,RISC-V项目2010年始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到今天刚刚过去了三个年头。尽管有众多的专家教授,技术大牛,参加了RISC-V架构处理器的研发和完善,但时间终究是太短了一些,如今的RISC-V架构处理器,性能还非常的有限,各种软硬件接口,配套功能模块,也不完善,仅仅能使用在一些对性能要求不高,对功耗限制却非常严格的领域。

  但是这一切对乔瑞达这个开挂人士,都不是问题。金手指附带的浏览器,可以查询到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的互联网内容。而那个时候,RISC-V架构经过多年的研发推广,已经成长为仅次于X86架构和ARM架构的,第三大处理器架构。有众多全球知名的芯片巨头,科技企业,甚至是互联网企业,基于RISC-V架构,研发生产自己的处理器。里面不但有功能单一的嵌入式芯片,通信芯片,还有性能强大的通用处理器芯片、AI芯片、计算芯片。甚至在2033年的时间节点上,有一家名为矩阵实验室的企业,研发出了RISC-V架构的手机芯片和超算芯片,性能强大,功能先进,功耗却并不高,获得了市场的普遍认可。而以上这所有公司,十几二十年的研发成果,只要乔瑞达愿意,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全部复制过来。

  在过年之前,乔瑞达就曾经整理了一部分RISC-V架构的技术资料和应用实例,交给芯片研发小组,进行学习和仿制。那个时候,金手指还未升级,浏览器只能查询到十年后的互联网内容,能够拿出来的RISC-V架构相关知识,比现有知识,全面很多,也先进很多。但十年的时间终究有限,研究出来的处理器,依旧难以赶上ARM或X86这样的成熟架构处理器,只能做做穿戴设备芯片,AI芯片,智能设备这些东西。

  肖景盛现在说的那款芯片,就是芯片研发小组,根据乔瑞达提供的资料,研发出来的一款RISC-V架构芯片。即使有现成的模块可以调用,有成功的芯片设计图可供模仿,芯片研发小组的人,能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搞出一款可以通过流片测试的芯片,也算是非常的厉害了。

  “哦,这么快就有成品芯片通过了流片测试,你们研发部的工作效率可真够高的。怎么样,芯片实测结果如何,能不能达到量产标准?”乔瑞达吃掉最后一块馒头,开口询问道。

  “情况不太理想,芯片可以跑起来,但是功耗极大,发热惊人,必须配合主动散热器才能正常使用,根本不符合智能音箱、电视机顶盒这种使用环境。而且芯片的对外通信接口也有问题,反馈出来的信息,经常丢三落四的,一些基础功能都无法实现。”肖景盛苦笑一下,摇摇头,显然对最终做出来的芯片,不慎满意。

  “RISC-V毕竟是一款全新的架构,你们也是第一次接触,很多知识需要重新学习,很多运行机制需要重新掌握,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RISC-V和ARM虽然都是精简指令集,但是其中的区别依旧很大,要求研究员同时掌握两种芯片架构,两种指令集,有些不现实。这样吧,你从芯片研发小组,抽调几个对新架构比较感兴趣,头脑比较灵活的研究员,作为骨干。再从外面,招聘一些新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组成一个新的芯片研发小组,专攻RISC-V架构芯片的研发。而原来的芯片研发小组,继续钻研ARM架构处理器。”乔瑞达沉思一下,给出了解决方案。

  “这个办法好,我回去就抽调研究员,招聘人才,组建新的芯片研发小组。乔总,新的小组要招聘多少成员,实验场所,实验设备,研发资金,是跟原来的芯片研发小组共用,还是独立出来,另做一份?”肖景盛继续追问道。

  “RISC-V架构前途远大,做好了不比ARM架构处理器差,为了后续发展,还是单独开辟一个实验室好了,实验设备,办公电脑,另外采购,一切比照着原来的芯片实验室来。研发资金单独划拨,先期投入5000万,以观后效。”短短一段话,就决定了一个几百人规模研发小组的成立,和上亿资金设备的支出。也只有乔瑞达这个公司创始人,绝对控股者,才能在不和其他公司高管打招呼的情况下,做出这个决定。

  “好的乔总,那几个对RISC-V处理器无比执着的研究员,听到这个消息,一定非常的高兴。那几个空着的实验室,也终于有了用途。乔总,你对RISC-V架构的未来怎么看,这种开源架构,真的能发展到ARM或X86那种商业架构的程度吗?”听到公司在新架构处理器上的投入竟然如此的大,肖景盛也非常的高兴,毕竟他这个研发部经理,管理的人更多了吗。但是对RISC-V这种全新处理器架构的前途,他却有些拿不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