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诡世界:从天道酬勤开始 第二十七章 忽闻战事

《神诡世界:从天道酬勤开始》第二十七章 忽闻战事

作者:栗子ii吃糖 字数:2335 书籍:神诡世界:从天道酬勤开始

  顾玄闭目默诵的时候,街角处走来一位白发老妪,身边还有一个半大孩子正在搀扶她。

  老妪一眼瞧见顾玄的秀才青袍,带着孙子径直来到顾玄摊桌前,顾玄也不需卢顺提醒,他早就听见了老妪的脚步声,提前睁开眼睛。

  “秀才,你这里读信以及回信,都是怎么收费?”白发老妪询问顾玄。

  “老婆婆,幌子上面明码标价的。”卢顺直接就替顾玄回答了老妪的问题,他指着幌子下面的那行小字道:“写信起价五文钱,超过五百字便需要另算收费,收费标准是两百字一文钱。在我们这里写信,笔墨纸砚的费用不需要你们额外支付了。至于读信,则是统一的价格,一文钱就够了。”

  “你先坐下歇息。”卢顺热情地站起身,将老妪扶坐在一旁准备好的凳子上,“我们价格公道,在这柴巷里都是非常实惠的了。”

  “好,那我要读我儿子寄回来的信。”

  老妪坐在摊桌前,接受了价格,她从怀里小心翼翼取出来一封价格低廉的黄纸信递交给卢顺,卢顺不识字,自然不可能替她读,于是他将黄纸信交给顾玄。

  顾玄翻开折叠整齐的信纸,里面密密麻麻写了一整页,他轻声念起来:

  “娘:

  儿在渭城军营一切安好,勿忧!上月粮饷已发,今随信寄回六百文钱补贴家用。如有收到,按址回信于儿子知晓……前月所说本月应得的休假,因军情紧急,如今恐已无闲暇返家探亲。您与福闰在家定要照顾好自己,近期莫要出城,傍晚也应尽量减少在闹市游逛的时间次数……最后,秋季寒凉,娘与福闰切莫舍不得添置新衣,一定要多买麻衣棉裤穿厚实一些。

  祝:母亲安康

  何铁牛

  大黔国通安13年秋10月12日。”

  一封信洋洋洒洒写了千余字,顾玄原封不动全部念给对面的白发老妪听。

  老妪一边听顾玄读信,一边嘴里忍不住反反复复念叨她儿子的名字,粗糙的右手来回抹擦眼角的泪水。

  “老婆婆,信已经读完。”顾玄重新将信纸折好递交给白发老妪,老妪这才回过神来,接过信纸来回摩挲着,而后道:“我要给我儿写封信,就告诉他家里一切安好,我和孙儿吃得饱睡得暖。让我儿勿要操心,在军中一定要好好照顾身体,打仗的时候要保护好自己。”

  “好。”

  顾玄摊开信纸,心里组织好语言,随即一挥而就,落笔精练的文字将老婆婆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写了进去。最后他辍毫栖牍,停止写作,将毛笔搁置在墨黑笔格上,将信件内容读给老妪听。

  “这般写如何?”

  “好,多谢秀才了。”老妪起身,付给顾玄六文钱,而后接过晾干的信纸,带着孙儿又离开了柴巷。

  目送二人走后,卢顺立即收拾干净摊桌,高兴地说:“这才摆摊没一会儿就收入六文钱,抵得上普通长工半天的工资了。大人,这就是开门红啊!”

  顾玄心里也挺高兴,但是他心里还有些疑虑:“方才那封家书,是渭城参军的士卒七日前寄来的。叮嘱家里人莫要出城,还说军情紧急,难道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卢顺顿时也回想起来这事,方才那封家书千余字里确实有提到“军情紧急,莫要出城”的字句。卢顺犹疑片刻:“难道是剿匪?可是也不应该啊!什么匪徒能够让士卒告诫家人连晚间闹市也不要去凑热闹?”

  “或许是他太紧张了吧!”

  卢顺觉得这名叫何铁牛的士卒有些大惊小怪,他道:“就凭借岭东县城这样的厚高城墙,还有那日夜巡逻的士卒,怎么可能有匪徒能够威胁到城民?”

  顾玄却并不认为何铁牛是太过紧张,他忽然回忆起卢顺曾经说过他只从东边临威县逃难过来的,于是他问:“卢顺,你是什么时候逃难到岭东县城的?”

  “是今年3月啊!因为家里缺粮,我无奈之下,一路逃难到岭东县城。”卢顺回答,而后他明白了顾玄的意思,笑道:“大人可别以为外面是在闹饥荒,我缺粮是因为稻谷病灾导致收成太少,不是因为临威县遭了旱灾蝗灾什么的。只是我一家倒霉罢了!”

  顾玄没有再说话,因为柴巷里又进来十几道身影,其中有一年轻女人拿着黄纸信封快步走到摊桌前,她没有认出来顾玄的秀才青袍,直接称呼他为写信先生,“请替我读一下我丈夫的信。”

  “好。”顾玄接过信纸,粗略一扫内容,他就忍不住微微一怔。这居然又是一位军中士卒的家书,只不过这回的寄信者并不是在渭城从军,而是在临威县从军。

  与方才何铁牛的信内容差不多,只不过这封信是写给年轻妻子的,因此话语间多了许多甜蜜感。但是另顾玄内心微觉惊疑的是,这名士卒也提到了军情紧急,无事莫要出城的警戒。

  待到替年轻女人写完回信,顾玄与卢顺面面相觑。卢顺傻傻道:“大人,不会真的要打仗了吧?”

  “你先前不还是以为不可能打仗吗?”顾玄笑他。

  随即顾玄目光落在其余信摊上,发觉每一位书生似乎都蹙起了眉头,神情惊异凝重。他安排道:“卢顺,你别在这里守着了,赶紧去多购些柴米油盐。”

  “啊?哦哦。好,我这就去买。”卢顺被顾玄的话惊了下,但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万一真的有战争,那必须提前备好生活用品以应对未来情势的变化。

  顾玄从怀里取出三两白银给他:“不要在一家买,多跑几家。这三两白银应该足够买足咱俩一年的口粮,你再把你的那些铜钱拿去购置秋冬的衣物,还有柴禾油盐等佐料。”

  卢顺点头答应,而后就要离开,顾玄又低声喊他:“先花铜钱,白银最后再动。”卢顺愣了愣,明白过来为什么先花铜钱。因为在战争期间,最保值的还是白银这样的硬通货,而不是官府铸造的铜钱。

  卢顺走后,顾玄又接了七单生意。

  等到晌午时分,他在当铺街买了几个肉包子垫肚子。随后感慨地看着收纳盒里面上午挣的五十四文钱。前日他还是身无分文的落魄秀才,今天已经跨入了岭东县城小康的收入阶级了。

  不过伴随着今日前来读信写信的人愈来愈多,顾玄发觉岭东县城的气氛似乎都变得凝重粘稠起来。仅仅是在柴巷里面,那些书生与算命先生脸上就可以看出来愁云惨淡的意思。

  等到傍晚收摊的时候,卢顺终于形色匆匆赶了回来。他身上脏扑扑的,脸上也蒙了层灰,不过笑得很开心:“大人,我都按照您的意思囤好了粮食及其余用品。哈哈,还好您反应快。如果不是您让我早晨立刻去买,差点就赶上米价上涨了。今天早上还是十文钱一斤米,刚刚我再去问,已经是十二文钱一斤了。”

  “囤好了就行。”顾玄却没有卢顺那么高兴,他听见粮价一天就涨了两成,只感觉内心关于战争的忧虑更深许多。

  这个时候,周围的书生和算命先生都开始匆忙收摊,而后步履匆匆向着家里赶去。整个柴巷都再无清晨摆摊时候闲聊的欢乐看戏情绪了,所有人都面色忧愁凝重。

  山雨欲来风满楼!

  顾玄叹息一声,招呼卢顺与自己赶快收拾摊桌,“我们回去以后,先与云安小道士说一声,直接把租期延长到半年以后吧!防止到时候房价上涨。”

  “大人说的是。”卢顺默默点头,随后他从怀里掏出几十枚铜钱,说道:“对了,大人,我上午采购那些东西后,现在手上还剩下八十文钱。”

  “你留着用吧!”顾玄将钱推回去,而后催促卢顺:“走,我们快些返回云水观。”卢顺闻言,立即手脚麻利将摊桌背在身上,然后跟着顾玄急急忙忙往回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