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在秦末,直面霸王 第五十一章 畜力条播机:耧车(Che)

《人在秦末,直面霸王》第五十一章 畜力条播机:耧车(Che)

作者:两只大鲸鱼 字数:3557 书籍:人在秦末,直面霸王

  “丞相何不品茗?没有茗香来相伴,不是太过单调乏味了吗?”

  相里卜端着茶盏,轻轻吹拂茶面上的漂浮物,笑呵呵地举起来朝章邯示意。

  喝茶?

  咦——

  此时的茶,与后世的茶相距胜远,更像是一盅汤,因此又被称为茶汤。

  茶鲜叶被采摘下来后,会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

  章邯能接受桔子,可这葱姜……

  “心意领了,只是邯来时方用早膳,腹中甚饱,再难以下咽。”

  他笑着将茶盏推开,目光落向不远处埋头苦干的诤。

  马扎、交椅这些东西对于心灵手巧的墨家子弟来说,不过是轻而易举的小物件。

  诤不需要章邯指点,甚至还能从稳定兼顾舒适出发,自动更正图纸上一些小细节的纰漏。

  章邯满意点头。

  墨家弟子确实好用。

  某位在沿海画圈圈的老人家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有机会一定要把这些家伙安排到科研技术攻关的第一线,试试看在有生之年能见到科技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

  由章邯来提出理念和想法,墨家子弟负责集思广益,推动科技发展,历史时空必定也将会因此发生大变革。

  若是能开启科技奇点,几百年后说不准后世能看到的《三国演义》将会改成《星际演义》:

  “兴霸百舰劫M78,力斩佐菲擒赛罗。

  八百虎奔踏星去,十万三体丧胆还。

  赛博坦上起狼烟,丞相七擒威震天。”

  啧啧,那场面想想就……

  痴心妄想!

  “老夫这位弟子名叫诤,手艺在墨家一众子弟中也算中上,丞相大可放心。”

  相里卜见章邯的目光迟迟不曾收回,只当他不安心,于是开口宽慰。

  “墨家弟子之能,名传天下,我自然是放心的。”

  章邯不轻不重的捧着他们,倒是令屋外一众围观的墨家子弟与有荣焉,纷纷不自觉地挺起胸膛。

  “只是这赶制尚需不少时间,我这还有几张图,您还是先看看吧。”

  相里卜当然看见了剩下的几张图纸,可是这千奇百怪的模样却令他一头雾水。

  “此物为……”

  “此物名为耧车(Che)!”

  章邯也不为难他,这东西其实就是一种畜力条播机,在眼下这个时代连雏形都还没出现。

  春秋战国这一段时期,我国农具发生与夏商割裂开的重大变革,彻底告别了一些简易的棍棒、绳子和石块,铁的出现,使农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

  眼下,寻常黔首耕地所使用的耕种器械被称作铁犁头,后世又叫‘V字铁犁头’。

  这种器械减少了耕作的阻力,再配合铁插、铁耨,前者能增加了翻土的深度,后者则可有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复土和培土。

  可时代的局限性摆在这,秦代农具的发展若没有外力推动,也只能止步于此。

  “耧车?”

  “然也!此物核心在于这三只耧脚,因此又可称其为三脚耧。

  其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可入地近三寸深,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

  若是农时不偷懒,其效率甚至可以达到“日种一顷”。”

  “噗——,日种一顷?!”

  相里卜一口茶水喷出,连将颔下美髯打湿都浑然不觉,什么仪态风度都抛于脑后。

  而屋外那群墨家弟子更像是在听天方夜谭,看向章邯的目光就如同在看一吹牛不眨眼的江湖术士。

  若不是章邯是由他们钜子亲自认证过的大秦丞相,恐怕今日就要被打出大门,连腿都要打折。

  也无怪他们如此失态。

  秦时一顷大概有后世的50亩左右,也就是后世的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平方米要在一日之内播种完毕。

  如果章邯当初不是在历史课本看见赵过这位儒墨大佬的简历,以及汉武帝的亲自认可,恐怕也会将这东西当个笑话来听。

  “丞相可是拿吾等来寻开心?”

  屋外有弟子热血上头,忍不住高声询问,认为他在行指鹿为马之举。

  “空口无凭。是与不是,且由尔等做出来,拿事实说话。”

  章邯没有丝毫不愉,看向身侧目光灼灼一心盯着帛巾思索的相里卜:“钜子,如何?”

  相里卜回过神来,咽了口唾沫,点头应下:

  “您说得对,空口无凭。左右也不过是花费半天功夫,此物便由老夫亲自操刀,请您放心,必定不会与图纸上有分毫差别。”

  他站起身,擦去胡须上的水渍,解开外面裹着的大袄,交给屋外的弟子。

  随后走向诤身旁的一处工作台,将帛巾摊开在桌案上,信手挑出一根木材拿在手中比划,目光在帛巾与木材之间来回打量……

  不得不说,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诤与相里卜两人比邻而作,手法却是天差地别,前者每行一步尚需思考三分,而后者却是行云流水、没有丝毫停歇。

  章邯跟上去,看得正起劲时,却觉得身旁的空间似乎拥挤了许多。

  一回头就见十数名墨家子弟聚在章邯身后,并且还有源源不断的弟子在赶来,他们全神贯注地望向相里卜,目光中的求知欲灼灼刺目。

  他笑着摇了摇头,侧开身子让出视野最好的区域,走到一旁角落静静的观看这档名为‘大秦工匠’的纪录片。

  墨家弟子自然察觉到章邯释放出的善意,纷纷冲他施礼,因觉得他在说大话而贬低的印象分,此刻也加了回来。

  “丞相应当也是受人蒙蔽吧?”

  “观丞相言行,称得上一声君子,不似空口狂言之辈。”

  有善意者,当然也有心高气傲者。

  “今日要让丞相知晓,论起机关器物当属我墨家天下第一,江湖术士不过是诓人的把戏。”

  “子之,慎言慎言!”

  被唤的人这才回过神,看了一眼被一众甲士簇拥的章邯,心中升起畏惧。

  章邯当然不至于亲自去与他计较,只当是骄傲自满的跳梁小丑,直接忽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东方紫霞退散,一轮金乌飞上天中央,短暂驱散严寒、平息北风,令暖阳重回人间!

  诤已经停下手中活计,将交椅与马扎端到章邯的面前。

  怕章邯觉得不牢固,他还特意坐在上面用力摇晃,确定没有一丝纰漏,才行礼退下。

  正巧章邯也站得腿脚麻木,直接大大咧咧一屁股坐在马扎上,双腿并拢,衣物遮住前方空漏,好似丝毫没有把礼节放在身上。

  诤看似在观摩相里卜的手法,实则也在分心注视章邯,见到这一幕,心中更加肯定了之前的想法。

  抛砖引玉?×

  礼仪之争?✓

  章邯虽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从那灼灼的目光中却也能看出这个墨家弟子心计不简单。

  不过对方没有主动凑上来,他也懒得理会。

  所有人的注意力还都集中在相里卜身上,这位老钜子已经将所有木材都刨成了应有的形状,只剩下拼接工作。

  章邯见状,挥手招来身后的甲士:“分出四五人,去寻两头牛来,再去我家的赐田中寻一亩地犁一遍。”

  “唯!”

  牛容易寻,可眼下是隆冬,天寒地冻,想要将地犁开可不容易。

  甲士们离开后半个时辰,相里卜终于停手。

  他看着面前诞生于自己手底下的器物啧啧称奇,经过亲手制作,对于其中的原理与机妙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此物确实巧妙。耕牛拉三个犁铧,可由一人操纵,种子自漏籽眼落下,无需再损耗人力。”

  相里卜目露惊喜,将目光看向章邯,给予肯定:“哪怕不能日种一顷,却也能大大提高播种效率,真乃利民惠民之器。”

  秦墨务实,墨家更是注重器物对于百姓的帮助。

  在《墨子·鲁问》中更是记载了墨子批评鲁班制作的木鹊既不能拉车,也不能载重,对人没有什么用,因而是拙不是巧。

  由此可见,墨家钻研‘奇技淫巧’的出发点是在于实用与民生。

  章邯拿出这个耧车不出意外正好搔到老钜子的心坎里,哪怕在效率上可能并无如此惊人,可单单就是利民这一条也值得他大加赞赏。

  围观的墨家子弟感触没他这么深,眼界更是不如他,听着先生如此夸赞,心中却是不以为意。

  “我已遣人去开出一亩农田,钜子可愿与我一同观摩此物之效用?”

  章邯看出众人的心思,站起身,笑着让出了通向外面的道路。

  “固所愿,不敢请尔!”

  两人迈步朝外走去,相里卜突然顿住脚步,回头看向身后那群墨家子弟:“怎的?老夫五十有余,还想让老夫来搬运此物?”

  “不敢不敢!”

  “先生与丞相先请,吾等携带此物,随后就到!”

  一众墨家弟子登时欢呼雀跃。

  他们才是真正的‘故所愿,不敢请尔’,没有章邯开口,如果离开衙署就相当于擅离职守。

  可相里卜当着章邯的面如此说,章邯没提出反对,也就是愿意为他们背书。

  尚方署距离天子赐给章氏在城外的耕地有段距离,中间还需要穿街过巷。

  沿街的黔首们虽然受制于秦法,不敢高声语,也不敢相互议论,但都留意着这一幕,暗地里迟早会有消息传出来。

  这也正是章邯想要的!

  名声第一步,章氏三脚耧。

  一伙人浩浩荡荡赶到章氏的赐田,立刻就有早已接到消息的管事上前迎接。

  “小人铨,见过丞相!”

  管事者并非章氏子弟,但与章氏也有八竿子的关系牵连,因而远远就能分辨出章邯。

  “好,吾亲卫在何处?且带路!”

  章邯亲手将人扶起,没在意他那一脸激动的模样,一心放在耧车实操上。

  一行人赶到田地时,一亩地还剩将近三分之一。

  北风呼啸,吹在脸上就如同刀割一般疼痛,今年冬天比往年要来得早,而且更加寒冷,耕地早已经被冻得瓷实。

  饶是甲士们从生死场中历练过无数次,一把的力气远超常人,可依旧费了不少功夫才犁出一亩见方的空地。

  “抓些种子来,试试!”

  铨早从那三五甲士口中得知章邯来此地的原因,种子已经备好,是最常见的豆种。

  “丞相,看这几位已如此疲惫,不如就由我墨家子弟来操纵此物播种,如何?”

  相里卜不是聋子,之前自己这些弟子所说的话早已被收入耳中,他存着打撒傲气的心思,直接开口点将:“子与,便由你来吧!”

  “唯!”

  一人应声从人群中走出,没有丝毫畏惧。

  他身材并不高大,但透过外衣依旧能看见宽阔结实的臂膀,看来干活确实是一把好手。

  章邯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子与根据帛巾上的图纸,将绳索套牢在牛身上,生涩的开始第一次尝试。

  章邯看了一眼播种出的道路,眉头微蹙,点明道:“怕是不太行,前方还要有个人牵着牛。”

  歪歪曲曲,长出的苗怕是不尽人意。

  “丞相,小人来!”

  诤连忙应声,得到许可后快步走上前拽住牛的缰绳,将播种的道路拉直。

  两人合力,由生疏逐渐到熟练,播种效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加快。

  一亩地(秦时以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不过短短片刻,便已经能看到尽头。

  “如此神速……”

  在牛车后面推动三脚耧的子与抬头看了一眼前方,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在田埂上围观的章氏农户与墨家子弟也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日播一顷还真不是吹牛。

  “节恤民力如斯!

  若能普及,当真是民生之福,当真是黔首之幸啊!”

  老钜子终于没忍住,将颔下苍髯生生揪下一撮,却好似察觉不到疼痛,不顾形象的放声高呼,苍老的脸庞上露出开怀笑意。

  他确实很兴奋。

  在耧车问世之前,黔首播种都是要亲自用锹挖出一个一个深坑,挨个撒下种子后,又得有人在后方将坑填。

  而此物横空出世后,只需要两人即可。一人引牛,一人扶车,相比于之前轻松无数倍。

  这是足以割裂两个时代的发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