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娱:这就是工作 第二百七十六章 想体面,要有本钱

《华娱:这就是工作》第二百七十六章 想体面,要有本钱

作者:渣渣大魔王 字数:115 书籍:华娱:这就是工作

  这些人地位有高有低,有的担任百夫长,有的则只是什夫长而已,可是他们分得散,每一标军中都有几个,他们在底下放出了话——大家投效新军只为了替朝廷出力,不是拥护那一个人造反的,如果跟着忠顺王一起乱来,弄上个从逆的身分,株连家人满门遭殃,那可不上算,忠顺王造反成功,他当上了皇帝,我们还是吃粮当兵,他造反失败,杀头抄家却有我们的份——

  这种言辞在军中很有影响的,尤其是每一标军中都有几个人这样说,使得那些将领们十分困扰,谁都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秘属,动起来自己部属先乱很可能会被别人吞掉了,因为就在新军之中,大家也都是在互相倾轧斗得厉害,这是忠顺王自己造成的。

  将帅之间,若是走动来往太勤,建立起友情,就会互通声气,互结奥援而成党朋,势子一大就不听指挥了,刻下朝中一些骄兵悍将,莫不是因此而形成的,忠顺王自然不会蹈这个覆辙,可是如此一来,也方便了南宫春秋此刻把持了局势,造成谁都不敢轻动。

  南宫少秋再揭示了忠顺王的首级,加上了那番话,立刻镇住了现场,没人敢动了。

  南宫少秋立刻以厂卫统领的身分,宣布叫全体部队解散回到营房休息待命,将领们则留下,齐集大营,听候圣旨,他此刻的话,既是传圣上的口谕,也是布达军令,话说完了,立刻要大家行动。

  兵刃归鞘,弓弦松索,暂时不得有任何战斗行动,命令下来了之后,大部份的人都听命行动了。

  只有一小部份的将领还在观望,迟迟不转达命令。

  南宫少秋沉下了脸道:“你们这两标人还不听令,莫非是有意抗命,我现在从一数到十。数完后,你们若不见行动,我就立予制裁。”

  他立刻开始报数,每数一声,击鼓手就擂鼓一通,数完了十声后,那两标人仍然未见行动,南宫少秋冷笑一声,伸手朝下一挥。

  嗖嗖两声,不知从何处射出两支急箭,又劲又疾,居然穿透重甲,射中了两名标将的心窝,把他们射下马来。

  这一手示威的行动立刻收到了镇压的作用,于是剩下的人立刻乖乖的放下武器,解散听命。

  只有千夫长以上的标统将领们一百多人,惴惴不安地留在广场上,南宫少秋吩咐将忠顺王的首级,高挑在大营的旗杆上号令,降下了忠顺王的虎威大旗,改升上代表天子的九龙旗,一场滔天大祸,就是如此轻而易举,被他—双手抹平了。

  到了大营中,南宫少秋宣读了皇帝的圣意,厉数了忠顺王的种种不法情事,但是对新军的大小将领,却温慰有加,说他们是国之干城,朝廷对他们寄望至殷,望大家尔后诚意忠心,为国效劳。

  旨意也提及了对过去的一切概不追究,凡是参与忠顺王叛变阴谋者,只要向都统领南宫少秋坦承其事,并揭露阴谋内容及同党者,不但不予加罪,反可得奖赏,唯故意隐瞒者,一经查证属实,仍将以叛变罪论处。

  这后面的一条十分有力量,南宫少秋和那些重要将领逐一私谈,他对各人的底子根本是清楚的,也不怕他们狡赖隐瞒,也没有一个敢再有所隐瞒了。

  一切的工作进行都很顺利,皇帝的宫中也派出了接替的人员,由兵部尚书孙其英兼领新军,他是个文人,根本不解军务,锦衣卫指挥使卢凌风和厂卫都统领南宫少秋任左右副帅、尚衣监汪振监军。

  这也就是说以真正密探工作的要员来统军了,而这一支新军也全入了皇室的掌握,朝廷有了这一支足够镇压的军力后,廷威一振,再也不怕那些骄兵悍将们作怪了。

  南宫世家的府宗南宫春秋在成功后,就带了一批人悄然地去了,但也留下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子弟们在新军中,一则作为新骨的骨干、二则也是为他们谋个正途出身。

  皇帝对南宫世家没有一点谢意,因为他们的贡献太大,已不是任何谢意所能报酬的了,一般富贵,人间荣华,他们都不放在心上。

  皇帝只是微服出宫,到南宫春秋下榻之处,亲自跪下朝他叩了个头,布衣朝天子已是天下的异数,布衣而得天子跪拜,这是无法想像的事,然而南宫家的人当得起。

  不但南宫世家的人走了,连南宫素秋和慕容刚也要走了,他们是应南宫萍之请,回到北边去重建慕容世家。

  南宫萍本来已经没有这个意思,查是经北地群豪的再三恳求,再者江湖上也确实需要一股安定人心,抵制奸邪的正义力量,南宫萍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

  已经失去的财富等于捐给了国家练了新军,皇帝答应分年逐还,但南宫萍拒绝了,她看得很开,已往的慕容世家之所以遭受灭门之祸,就是因为私产大多,遭人眼红。何况南宫世家所剩余资产仍然富可敌国,足够再建立一个庞大的武林世家的。

  南宫少秋没有走,那是皇帝和汪振的再三恳求,求他留下来再帮忙半年,把新军从头整理出一个系统来。

  南宫春秋见了六合四灵七个媳妇,对她们十分满意,亲自为儿子定了聘,也给了他们半年时间,半年后,在金陵的老家为南宫少秋同日迎娶,同时也将宣布自己退隐江湖,把南宫世家的担子交给南宫少秋。

  南宫少秋成了京师最炙手可热的一个人,他的厂卫都统领和新军副帅两重身分都是最显赫的,但都没有实衔,仍然是布衣的身分。

  皇帝本来想把忠顺王的府第拨给他,也将忠顺主的世爵封赠给他,但是他自己却婉拒了,他说自己身无食肉相,来自江湖,还是要回到江湖上去的。

  对付忠顺王,只是为了尽到保民和一个江湖人的天职,再者也是与之所至而已。

  他不肯干,皇帝也没办法,皇帝家的尊严在南宫家的面前是端不起来的,封王封爵,南宫家人不放在心上,赠赐国姓,在别是难得的异数,但加之于南官家人,则迹近悔慢了。

  皇帝只有下旨给他一份特殊的优遇,准他带剑立朝,出入宫廷不禁,连皇帝的寝宫,他都可以不得宣诏径入面驾,平起平坐。

  朝中的一品大臣阁老大师们,见了他都是先行致礼问好,但南宫少秋却是个十分谦虚的青年,他没有那么倨傲,不会因此而端架子。

  朝廷早议时,他根本不去,免得破坏廷议,乱了礼数,内宫和一般大臣的家中,他倒是常去,去了是为了公事,见了面也客客气气地作个长揖。还有,他都是布衣微服,轻身从简地过访,免得人家为他大张礼仪,肃迎而入,弄出了一大堆的麻烦事。

  但他到了门上,也是很快就被请了进去,不管主人再忙,也都是立刻丢下一切来接见他,这不但是为了他身分显赫,而且他来要商量的事,必然是十万火急的。

  他虽然身兼新军副帅,然而治军的事,他都偏劳卢凌风了,偶而才到营中走一遭。

  他忙得最多的还是厂卫的事,其实卢凌风也是一样,他把军务责成在几个得力的部属身上,重大的事才去决定一下,他的时间大部份还是放在锦衣卫,而且十分紧张,频频派遣大批的干练人员,四出查访,也经常地跟南宫少秋接触、商议。

  他们在忙些什么呢,只有真正接触到内情的人,才知道,他们在动员一切的力量,探查计全的下落。

  计全只是忠顺王的从逆而已,忠顺王倒了,计全虽然跑了,但已经不再成为气候,无能为力了,为什么还要那么注意他呢?

  但卢凌风和南宫少秋都不放松这个人,因为这个人还是个大问题,他和忠顺王在一起。

  忠顺王不是死了吗?哪儿又跑出一个忠顺王呢?

  这是南宫少秋问出的消息,忠顺王实际没有死,那天被杀的只是一个替身而已,面目与忠顺王有八分相像;割下来的脑袋已经有点变了形,与活生生长在颈子上的样子不一样了,所以才骗过了大家。

  忠顺王在逃过第一次拦截时,就跟这个替身换了衣着,一个人悄悄地溜了。

  他先到了大营,原想率军反扑的。

  但是看到南宫春秋已在营中控制了一半的局势,他是个很谨慎的人,不敢造次,否则立将成为南宫世家击杀的对象,所以才隐匿不出。

  南宫少秋发出弃械解散的军令后,部份的将领按兵不动,就是受了忠顺王在暗中支持之故。

  南宫少秋安排得好,请南宫素秋和慕容刚匿身暗处手执强弓以俟,他一个令下,两枝长箭穿透了铁甲,射杀了两名悍将,其他的人才慑伏了,纷纷传令弃械,忠顺王见大势已去,更不敢出头了。

  他逃出去后,跟计全又会合了,自然不肯死心,新军中仍有他部份党羽,但这些人已明白忠顺王大势已失,不再用他合作,才把这事情揭了出来。

  南宫少秋早就怀疑人头不对劲,最主要的是他被杀得太容易,因为根据所知的消息,忠顺王一身技业兼修内外,造诣绝不在十三邪神之下,多少高出苗山双神之上一点,绝不可能被苗天圣一棍击杀的。

  在战阵上,武功就是武功,没什么侥幸的,计全能全身而退,忠顺王怎么会轻易而死呢!

  但当时忠顺王的死讯可以帮助迅速平定叛乱,所以南宫少秋将计就计,飞身而出,割出了脑袋,赶着去号令新军,稳住局势了。

  他也知道忠顺王不敢再正式露面了,忠顺王武功虽高,却不是江湖人,没有江湖人的那种悍不畏死的狠劲儿,局势不佳时,他不敢舍命一逞,一定是先求逃命的。

  也许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会挺身一搏的,但他既然藏匿不出,必然是尚有所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