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炼狱之劫 第八百四十五章 界神的责任

《炼狱之劫》第八百四十五章 界神的责任

作者:逆苍天 字数:2248 书籍:炼狱之劫

  宣嘉十七年,六月中,青唐大军渐渐逼近疏勒城,

  俗话说,人马过万,无边无岸。

  十八头健壮黑牦牛,拉着一辆巨大的楼车走在队伍的最中央,周围都是身披甲胄的骑军护卫。

  周围是数万之众的青唐大军,不疾不徐的奔着疏勒城而去,有条不紊交替前进。连绵不绝,枪矛如林,各部旗号鲜明,占据了城外的各处高地要隘。

  以至于史万年数次想要袭击青唐大军的辎重队都没得到机会,只能在外围袭扰,最后无功而返退回城中。

  楼车之内,就像是一个宽大宫室,里面铺着毛毡,放着矮桌和垫子,大君拓跋赤德坐在胡床上,四周都是青唐贵族和将军。

  如国相论赞破,大将六指乡弥洪,悉末郎,拓跋阿吴,仁多部族长仁多零丁,野利部族长野利荣哥,大王子拓跋昊,中部万户青谊节鬼章等等。

  “刚刚收到消息,连山堡在七天前被薛琮攻破了,现在晋国大军已经闲着赤佛堂进军了,月真国完了。”

  负责介绍军情的六指乡弥洪只是平静的陈述这一消息,声音没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

  而这样的情况,也不出其他人所料。

  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一个带甲数万的国家在现实中被抹去了,只存在于书中。

  “所以,这次的目标就只剩下一个,疏勒城。”

  六指乡弥洪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疏勒城是铁勒部的王城,依疏勒河而建,南面是阔野,但因为疏勒河跟播密川的缘故,我军无法围城。”

  “疏勒城的守将傅津川,河西节度使傅懋修之子,虽然不到二十岁,却是个很难缠的角色,去年我们跟金帐夹击大晋,失烈门率六万大军就败在他跟薛琮手里,在薛琮的援军北上之前,他先是主动出击,率八百骑击败了攻城大军,随后用计让金帐人自相残杀,是个智勇双全的年轻人。”

  “晋国军队有四千人左右,铁勒部作为四部最强的军力,也有八千甲士,王城能够集结的控弦之士应该在万人左右,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兵力。”

  听完六指乡弥洪介绍的军情,同样是年轻人的大王子拓跋昊立马请命道。

  “父亲,我愿意作为前部,进攻疏勒城,斩下傅懋修之子的首级献给您。”

  大王子拓跋昊二十四五的模样,面貌英武,跟拓跋赤德有七八分肖似,他是大君最喜欢儿子,勇武善战,一众青唐贵族们也非常看好这位王子。

  拓跋赤德对于长子的求战,很满意,青唐人必须有勇气,无论面对什么的对手都要一战的决心。

  “很好,拓跋昊,你会得到机会的。”

  拓跋赤德笑着回应道,他当然不可能让长子作为前部去攻城。

  以国主之尊,亲临前线,他当然想要得到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胜。甚至这次出兵的任务就是取胜,不是疏勒城,也不是救援月真国。

  而是一场胜利。

  眼下的青唐和拓跋赤德都需要一场胜利。青唐去年连败两场,士气低迷,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人心。而他作为大君,同样需要一场胜利来提高威望,震慑那些怀有异心的部族。

  本来对手可以有很多选择,但他最终选择了疏勒。

  因为疏勒城这里只有晋国的偏师,剩下大部分都是铁勒部藩军。

  除此之外,不论是出兵陇西,还是河西道下属的祁连、沙洲,但这些目标需要面对的都是晋军精锐。

  而在疏勒一线,目前只有几千晋军,而青唐出动了六万大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又有大君亲临,士气正盛,取得一场胜利还不容易?

  拓跋赤德的手捋了下微翘的胡须,眯着眼睛,因为天气炎热楼车的四周并没有用布幔遮挡,所以视线极好。

  约数里之外的一座城池出现在他的眼中。

  疏勒城。

  需要用多少人命,才能打开那座城的门呢?

  疏勒城这边,城南的戍堡和烽燧等据点已经全部放弃,兵力收缩,全部退入城中。

  此时,城头之上郭待封正跟遮普华黎还有几个铁勒部的将领,正望着青唐大军的旗号,确认他们属于哪一部。

  “这边旗号上面画着鹰的,是仁多部,仁多部边上,豹头旗是野利家。这两部看着应该各有万人左右,河边的那个旗号是黑牦纛,应该是一个青唐王族,就不知道是拓跋家那个王爷。中间的将旗,是青谊结鬼章的,他是中部万户,拓跋赤德的女婿,用兵诡诈,长有出其不意之举,人称‘青唐之狐’。那边的是悉末家,悉末朗用兵稳健,他弟弟悉末明却是青唐有名的勇士,人称‘青唐之熊’。”

  遮普华黎一边说,郭待封这里一边看着一边持笔,将大致的布阵图形方位以及大概的人数画在一张绢布上。

  郭待封画完之后,直接把比一扔,“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这仗有的打了。”

  遮普华黎点头道:“青唐兵威正盛,不好对付。”

  这时候闻讯赶来的傅津川带着一众将校和亲卫也上了城,接过郭待封手中的图,又听两人将眼前青唐大军各部的情况说了一遍。

  “不光大君亲至,国相论赞破随军,还有一个王爷,两个大族族长,能战之将来了一大半啊。还有什么青唐之狐,青唐之熊,青唐人好大的手笔啊。”

  傅津川在看过图后颇有些轻蔑的笑道。

  “诸位也不必忧虑惧怕,在我看来,青唐人部族林立,看起来威势煊赫,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去年在白亭,我们有多少人?”

  傅津川突然发问。

  “两千。其实还不足两千,实际上是一千九百多,当时有郭六郎的八百弩手还有郎君的三百虎贲节从,在加上我白亭守捉的七百余人。”

  经历过白亭大战的史万年如数家珍般报出了这些数目。这算是他参与的最大的战役了,先是跟随傅津川出城却敌,又假扮鹰师袭击豹师,大获全胜。

  “当时金帐有多少人?”傅津川好像记性不好一样,继续问道。

  这次接话的是郭待封,“三个豹师三个鹰师,共六万人...跟城下的青唐大军人数相仿。”

  “哈哈哈哈,区区六万人也赶来送死?”

  傅津川傲然笑道。

  “哈哈哈哈,郎君说的是,不过区区六万人而已,去年我们手里只有两千人,尚能大破金帐汗国的六万大军,如今城里我们光晋军就有四千,还有铁勒部的雄兵过万,还怕了青唐人吗?哈哈哈哈。正当要生擒了那敌酋,好挣个侯爵做做。”

  史万年豪言一放,城上的诸人士气大震。

  因为包括贾师训和遮普华黎在内,他们可都是亲身参与了白亭大战的。

  当时贾师训和遮普华黎两部都是在薛琮的号令下,日夜兼程前往明威戍堡集结。

  而后合兵一处,稍加修整就继续向北直奔白亭城而去。

  很多人都抱怨,为什么这么急,如此行军赶到了白亭城也没有战力。

  还有人说薛琮急行军是为了救援傅津川,毕竟是大帅之子...

  可当他们赶到白亭城附近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一场大捷,一场十几年都不曾有的大捷。

  斩俘数万。

  很多人都明白,他们赶过去的时候胜机已经被奠定,他们去了不过是锦上添花,毕全功于一役。

  此役之后,别说一起经历过大战的精锐了,就是整个河西道的晋军包括藩部,提起傅三郎那都是无比服膺。

  如今的城里的晋军和藩军,最少有数千人参加过白亭大战,同样是面对六万人。

  上一次傅津川只有两千人,还能取得一场大捷。

  这次有近两万人,还有瓜州和玉门的援军在路上,还用担心青唐人吗?

  想到这里,所有人的战意和信心都被似乎都被傅津川的两问激起。

  随后傅津川指着城下一个方向道,众人的视线随之望去。

  “看看这些青唐人,都狂妄到什么田地了?”

  城外的大军,面北而立,在青唐军中偏西的方向,离城池不过五六里处,却有一个小高坡,一直部队从后方涌上高地,在顶部结成圆阵,这支部队哪怕在数里之外也能看的出是精锐。

  每个士卒都身披重甲,一个个看着都身材魁梧,傲然而立,腰中配剑,手持长枪和大盾,在他们的簇拥之中,有一张华盖大伞,下面有几个身穿白衣的贵人正指着疏勒城,不知谋划些什么。

  青唐人尚白,能在此处身穿白衣的,必然是青唐贵人,至于是谁,傅津川不知道,遮普华黎等人也不清楚,毕竟离的差不多有四五里远里,很难看清。

  但是能作出这样的行为,真的是没太把疏勒城的守军看在眼里。

  甚至青唐大军到了城下之后,各军不是立马组织防线,安营扎寨,而是在休息。只有几个千人队在象征性的担任警备任务,看似在防备城内守军,但更像是应付给自己人看的。

  在他们眼里,这城可能是弹指可破了。

  这种轻视,让傅津川心情很复杂,很兴奋,又有些火大...于是决定给他们个教训作为回报。新笔趣阁

  “史万年,记不记得白亭城下如何做的?”

  在白亭城,傅津川发现城下弓箭手没有骑兵护卫,又没有能够拒马的长枪,于是当机立断决定骑兵突击。

  而这次青唐人的行为,跟金帐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是他们都料定了优势在我,敌军不会出城作战。

  史万年高声喝到:“末将明白。”

  “擂鼓,吹号。”

  “骑军,聚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