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炼狱之劫 第四百七十五章 魔元力

《炼狱之劫》第四百七十五章 魔元力

作者:逆苍天 字数:1768 书籍:炼狱之劫

  天色沉黑,姚蓁辨认一阵,看出驾车之人穿着探兵的衣装,面色冷凝,侧脸有些眼熟。

  她双手扣着车壁,忍着脖颈后剧痛,探头看了几眼,辨认出此人正是秦颂。

  她蹙紧眉:“秦公子……你怎么在这?我们又要去哪里?”

  秦颂下颌绷紧:“咏山知晓一处地道,浣竹在那边等候,臣这便护送公主与太子出城。”

  姚蓁眉心蹙的越发紧,看向浓黑的四周,忽然忆起知州府中之事,沉声道:“知州府如今是何情形,你为何要将我带出?快停车!”

  秦颂充耳不闻,扬鞭低斥,马车又快了几分,风声急急掠过。

  姚蓁的鬓发被行车带起的疾风吹得乱舞。

  她回眸看一眼姚蔑,再回头看向秦颂,有些愠怒,胸口堵着一口气,低声同秦颂交涉几句,见他不闻不问,竟掀起车帘,辨认着面前路况,眼瞧着要跳下车——

  秦颂猛然勒紧缰绳,一把将她扶稳,手中力气几乎要将她的手腕拧断:“你疯了?!”

  姚蓁拨开他的手,温声道:“我没疯,人命关天,我身为公主,怎能置身身外,隔岸观火?”

  秦颂目光落在她的脖颈处:“臣能打晕公主一次,就能打晕第二次。”

  姚蓁面露薄愠,道:“你只管打晕,无论多少次,我皆会回来。”

  秦颂看着她漂亮的眼眸,忽然别开视线,看向她身后,眉宇间有些焦急:“城池都沦陷了,还回来做什么!”

  姚蓁拧眉看着他,不明白他是何意。

  秦颂自暴自弃般丢开缰绳:“叛军攻城,想必此时,陈知州为保城中百姓,已经殉国了。”

  “咚”地一声,是姚蓁闻言,踉跄着后倒,坐回马车中。

  她面色惨白,额间渗出冷汗。

  姚蔑忧心忡忡上前,被她伸手抚开。

  秦颂看她一眼,叹息一声,拾起缰绳,继续赶路。

  颠簸的小路,颠的姚蓁几欲作呕。

  她捂着胸口,面色雪白,头疼欲裂,行出一段路后,忽然再次叫停:“不对。你快将我放下,叛军届时寻不到我,必然会迁怒于城中百姓;再则我去陈府前,设法命人给宋濯送去一封书信求救,如今情势有变,恐他涉险——我得回去!”

  她语速极快,秦颂听完,发泄般重重扬了几下马鞭,旋即怒道:“宋濯,又是宋濯!——公主你可知晓,陛下与皇后是如何薨逝的么?”

  姚蓁摇摇头,却在他反问之时,胸腔仿佛被什么轻锤一下,重重急跳起来。

  秦颂面色青一阵白一阵,怒道:“他早知道会有叛军围城,却故意请命调走皇城中多数禁卫,又与宋太傅里应外合,在叛军攻城时按兵不动,生生将陛下与皇后逼死!”

  “公主,是他们害死了你的父皇母后!”

  姚蓁脑中“嗡”的一声,颤声道:“不可能……宋濯他不是这样的人,宋太傅为人清廉,更不是这样的人……”

  秦颂猛然回头看她,目露哀伤,眼含薄泪:“公主,你当真了解宋濯吗,你对宋太傅又了解几分?你知道他们为了家族利益,能做出什么事么?”

  姚蓁眼中,大颗大颗泪珠掉落,闻言看向他,目露茫然。

  秦颂蓦地笑起来,头颅低垂,乱发遮住了脸上神色。

  他缓声道:“我为流民所捕之时,多次设法向他求救,皆被他视而不见……他是如此的冷血,同他父亲如出一辙,我与他是血脉相通的兄弟,他待我尚且如此,又遑论旁人?”

  姚蓁拼命摇头,清泪挂了满面。

  “殿下,臣未有半句虚言。”

  秦颂仰头看一眼头顶朦胧的月影,哑声道,“当年宋韫因公务南下,与我母亲两情相悦,却在听闻家族有难时,即使知晓我母亲有孕,亦毅然弃她而去,另娶旁氏女子……那女子原本有婚约,但因其母族势力对宋氏一族有益,宋韫便设法拆散有情人,强娶了她,也就是如今的宋濯之母。”

  “他们都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毒蛇!殿下又何必为了他们以身涉险!”

  姚蓁忽然伸手捂住头。被人重击脖颈后的痛感尚未完全褪去,她头痛欲裂,几乎要痛的昏厥过去。

  姚蔑本欲上前安抚皇姐,被他一吼,缩在马车一角,环膝坐着,听闻父母死因与宋氏秘闻,面露惊骇。

  秦颂余光见她如此,低叹一声,劝阻道:“殿下,无论您信不信我,皆先躲进密道,将自身保全。待到来日,战事稳定之时,您亲自同宋濯对峙,可否?”

  姚蓁此时,已经听不清他在说什么了,她颤抖着身躯,失魂落魄的颔首。

  她眼前来回交替着两幅场景,一会儿是宋濯拥住她,抵/死交吻,心跳却一片平稳;一会儿又是她父皇与母后自缢而死,死前声声呼唤她的惨状。

  虚虚实实,走马观花,分辨不清。

  她胸口忽然剧痛不已,针扎一般,几乎令她窒息。

  秦颂见她这般模样,无声叹息,加快马速,将他们二 人送往密道。

  直至下了马车,姚蓁依旧没缓过劲,双腿发软,落地的瞬间,险些歪倒,被秦颂扶住。

  借助月光,秦颂看着她的面颊,不知从何处涌出的力气,虚虚拥了公主一下,在她未反应过来时,松开手,低语几声,告诉姚蔑密道的位置。

  姚蔑目露惶惶,与姚蓁互相搀扶,抬头看着他:“秦颂哥哥,你不同我们一齐去密道吗?”

  姚蓁亦看向他。

  秦颂摇摇头。

  他跳上马车,冲他们温润一笑,仿佛又成了那个春风般的少年郎:“我回去,设法与敌军周旋。”

  他会设法证明给宋氏人看,他秦颂并不比宋濯差。

  箭雨(一更)

  乌云蔽月, 天色渐阴。

  姚蔑在山石上摸索一阵,将密道口打开,巨石缓缓挪移, 尘灰四溅,露出山体上半人高的孔洞。俯身看了看, 深处有一点灯光,应是正在等待他们的浣竹。

  他转身催促正在看着身后的姚蓁:“皇姐,快走!”

  秦颂驾着马车渐渐远去, 事已至此,姚蓁深知自己无能为力,贸然回去,说不定还会惹下旁的祸端。

  她垂着眼眸, 敛下眼底的哀伤,弯着腰身, 同姚蔑走入密道内。

  密道口处的巨石渐渐合拢,他们身侧, 再无一丝光亮。

  所幸前方那点灯光正朝他们挪移过来, 姚蓁定了定心神,随着姚蔑疾步往前走去。

  两方逐渐靠近, 姚蓁听见浣竹压低的嗓音:“殿下?”

  灯光映亮了三人的面容, 姚蓁轻声应:“是我。”

  浣竹摸索着,紧紧握住她的手, 掌灯辨认一阵前方的路,引着两人往城外走去。

  密道幽长,空气中泛着一股陈朽的气息。

  脚落在地面上, 是干燥坚硬的泥地, 姚蓁用手撑着墙, 感觉到四周坑洼不平的石壁,她一碰,便扑簌扑簌落下许多碎土来。

  这间密道,应当是前人同西戎交战时留下的作战通道,有着许多通道,四通八达。

  她们顺着砌有石阶的主道走。

  越往深处行,这通道越发宽阔,四周墙壁也逐渐不再那么粗糙。

  姚蓁感觉到,他们似乎正在渐渐上行。

  走了一个时辰,三人小憩一阵,继续往前走。

  又前行了几个时辰,密道渐渐趋于平稳。

  姚蓁足底发酸发麻,渐渐有些失去知觉,每一步都有些虚浮。

  然而这是许多人用命换来的逃生通道,她不敢停下。

  三人绕过一个转角,姚蓁抬眼看去,只觉得四周豁然开朗,前方仿佛若有光。

  又走了几步,眼前蓦地现出一方蟹青色的天空,移步换景,他们已从浓黑一片的密道中走出。

  目光所及,山间云雾缭绕,东方一线既白。

  站在天幕下,足底踩上才能没鞋底的茵茵绿草地时,姚蓁仍有些恍惚,胸口狂跳不已。

  她们如今所在位置,似乎在一座山谷之间。

  姚蔑前行几步,眺望一阵,道:“再往前行一阵,前面的村庄里,有前来接应的人。”

  姚蓁回神,轻声询问:“现今要去往何处?”

  “往南走,”姚蔑道,“去蜀地,那里自有天堑,相对安稳,未有战火蔓延,母后母族又在那边,我们前去求助。”

  姚蓁抿紧双唇,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如若朔方当真沦陷,那她临行前派人送给宋濯的求救信件,现今看来,倒像是有意利用他,拖延时间,好护送他们顺利逃脱。

  秦颂的话,真实性有待商榷。她感激他护送他们出城,但并不会因此就会全然听信他的话。

  于是她道:“先向东行,同宋濯汇合。”

  姚蔑猛然抬头看她:“往东?”

  “嗯。”姚蓁道,“城中情势有变,我军恐应接不暇。”

  姚蔑与浣竹对视一眼,稚嫩的脸庞上出现了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之色。

  他沉声道:“皇姐,我们已在朔方城南几百里,现在赶回去,需翻越整座山,已然来不及了。”

  姚蓁心中一紧,环视四周,明白自己心中方才那股若隐若现的怪异感来源于何处。

  这四处的植被,与朔方城中相差甚远!

  她一时心神大乱,心中那阵隐约的不安越发强烈。

  不待她再说些什么,姚蔑与浣竹对视一眼,一人搀扶着她一边胳膊,引着她前去,坐上了前往蜀地的马车。

  一夜奔波,背后才愈合的伤口又裂开;此前又被秦颂重击后颈,痛感尚未完全消除。

  姚蓁浑浑噩噩坐上马车,靠在车壁上,半晌,猛然惊醒一般挑起车帘,往身后看了一眼。

  高耸的青山间,云雾缭绕,那座巍峨雄壮的朔方城,被山脉挡的严严实实,一丝也看不见。

  朔方城外,天际泛白。

  为医治伤兵而临时驻扎的营帐中 ,宋濯外裳半解,随意披在身上,精瘦腰腹处的雪白绷带若隐若现。

  他目若寒霜,手中捏着一张信纸。纸上寥寥数字,笔画有些潦草,可见写信人之匆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