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职法师:我本无意次元王座 请假条

  长顺见都快把手上的皮搓下来了,半天他才嗫嚅着说:“我娘不让我跟外人说。”

  李剑凡道:“我知道你娘是怕惹乱子,乡下人虽然日子苦了些,可是不愁吃穿过得去,犯不着,可是长顺儿,关大哥对你不错,这你总该还记得,再说你把这件事闷在心里,吃不好、睡不好,一天到晚心里嘀咕,你好受么?而且我已经知道你看见了,说不说又有什么两样?”

  长顺儿又蹩了半天才道:“其实,那天夜里我也没看见什么,关大嫂从娘家回来,我娘告诉关大嫂说关大哥回来了,关大嫂一听就往家里跑,我也想看看关大哥,我就从后头跟去了,哪知道没到关大哥家呢,我就看见秦大爷跟关大嫂说了几句话,关大嫂连门儿都没进就往西跑了,我又跟了去,后来看见关大嫂跑进了‘普济寺’,我害怕,没敢跟进去,我就爬上庙前那棵大树往里看,我看见大殿里停放着一口棺材,关大哥心窝上插把刀靠在棺材上,关大嫂一边哭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听不见,后来就见关大嫂一头碰死了!”

  李剑凡道:“就这样么?”

  长顺儿“嗯!”了一声,可是,他忽然又道:“对了,那口棺材里还有个关大嫂!”

  李剑凡听得一怔道:“怎么说,棺材里还有个关大嫂?”

  “可不是么,”长顺儿瞪着眼道:“棺材里那个女人长得跟关大嫂一模一样,你说怪不?天底下有长得那么像的人么?我要不是看见关大嫂站在关大哥身边哭,我准以为关大嫂进庙就躺进了那口棺材里。”

  李剑凡望着他道:“你没看错么,长顺儿?”

  “怎么会看错?”长顺儿道:“一个大人又不是别的?”

  李剑凡道:“照你这么说,那堆废墟下应该有三具骨头才对,怎么只有两具,而且那口棺材是空的。”

  长顺儿道:“这,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是看见那口棺材里还有个关大嫂。”

  李剑凡沉吟着点头说道:“我明白了,关大哥准是以为关大嫂死了,八年相思好不容易夫妻团圆,没想到爱妻竟……八年前那一别成了永诀,他怎能不悲不痛,他插刀自绝殉了情,谁知关大嫂跟着赶到,她回来迟了一步,悲痛之下也自绝了,一定是这样,要不然怎么他夫妻好端端的会……八年离别又团圆,怎么说也应该高兴,只是,棺材里的那个女人又是谁,怎么会让关大哥误以为是关大嫂?

  她一定像极了关大嫂,要不然她绝瞒不过关大哥……”长顺儿道:“还有怪事呢,关大嫂一头碰死之后,我看见那尊‘观音大士’像笑了,差点没把我吓得叫出声来!”

  李剑凡听得又为之一怔,目光一凝,道:“怎么说,那尊‘观音大士’像会笑?”

  “是啊!”长顺儿道:“许是‘观音大土’显了灵,一定是,要不然好好的大殿怎么会塌呢?”

  李剑凡沉吟了一下道:“棺材里另有个关大嫂,‘观音大士’像会笑,关大哥一回来就往‘普济寺’跑,他又是怎么知道……”忽然目光一凝,道:“那个秦大爷住在村北什么地方?”

  长顺儿道:“你要找秦大爷?不用去了?秦大爷早就搬走了,听说在‘普济寺’塌了大殿的第二天就搬走了。”

  李剑凡淡然一笑道:“他走得好快啊,知道他搬哪儿去了么?”

  长顺儿摇头说道:“恐怕没人知道,秦大爷这个人很怪,他很少跟村子里的人来往,他是在一年前搬来的,也没人知道他是从那儿搬来的,搬到村子来之后就一天到晚窝在他那自己盖的茅草房子里,很少出门,什么都不干,也不知道他是指什么活的,他住的地方离关大哥家近,倒是常跟关大嫂说说话,关大嫂这趟回娘家,还是托他看的家呢!”

  李剑凡道:“长顺儿,这位秦大爷多大年纪,长得什么样?”

  长顺见道:“五十多岁年纪,瘦瘦的、矮矮的,留着几把胡子,我们背地里都管叫他老山羊,那是因为他那几把胡子像山羊胡,其实他人长得像个大马猴!”

  李剑凡道:“关大嫂这趟回娘家可是为了什么?”

  长顺儿道:“听说关大嫂她娘病了,她回来的时候我娘还问过她呢,她说她娘的病已经好了。”

  李剑凡道:“关大嫂的娘家住在什么地方?”

  “不知道!’长顺儿摇摇头道:“没听她说过。”

  李剑凡忽然站了起来,道:“谢谢你了,长顺儿,不耽搁你了,你赶快下田干活儿……”话锋忽然一顿,道:“听说关大哥是骑着马回来的,他那匹马是匹战马,跟了关大哥不少年了,那匹马现在……”长顺儿赧然一笑道:“关大哥的那匹马原在‘普济寺’外,寺塌了以后那匹马就跑了,我听见的那声龙吟就是那匹马叫唤、我不敢胡说,只有编个瞎话说那是龙叫唤?’李剑凡深深看了看长顺儿一眼道:“你真行,长顺儿,我走了,别让村子里的人知道我是谁,也别让他们知道我问过你……”抬手往长顺儿手里塞过一样东西,道:“拿着这个,我不敢说是谢你,咱们都是关大哥的兄弟,不算外人,这是我一点小意思,省点儿用可以用些日子。”

  “这是……”长顺儿忙低头往手里看去,他一怔,那是一个小小的金锭,他心里猛然一阵跳,忙道:“这我不能要……”他抬起了眼,可是他傻了脸,眼前哪还有那个李剑凡的人影儿,空荡荡的!

  明晏壁有“济南七十二泉诗’,其咏“趵突泉”一阙云:“渴马崔前水满川,江水泉进蕊珠圆,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洵称第一泉。”

  沈三白也曾这么说过:“泉分二眼,从地底怒涌突出,势如腾沸,凡泉水皆从上而下,此独下而上,亦一奇也!’人家说济南胜景有一泉一湖一山,一泉者趵突泉,一湖者大明湖,一山者即千佛山,因有山水泉湖之盛,所以黄山谷诗誉之为:“济南潇洒似江南”,在干早的北国,确是一可雅俗共赏的难得胜景。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在济南城的西北角,周围十里余,约占全城的三分之一,湖界城垣东北西三边,凌晨及黄昏时,景色特美,从“鹊华桥”沿湖而西北,两岸垂柳披拂,湖中芦蒲齐茂,特别是夏秋之交,“秋荷方盛,红绿如绣,令人有渺然吴下洲之感”。

  “大明湖’诸古迹中有座“铁公祠”,这座“铁公祠’在“历下亭’之西,是祭祀明室忠臣铁铉的所在,前门额题‘小沧浪’,有杨继盛写的一付楹联:

  “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

  “大明湖’的游客多,“历下亭”、“铁公祠”一带更热闹,吃的、玩的、看的、听的、卖膏药的、说书的、算卦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第三章 大明湖畔

  别的不说,单说“铁公祠”前这个卦摊吧,这个卦摊儿摆在这儿有多久了,没人知道,什么时候摆在这儿的,也没人清楚,可是这个卦摊儿的生意却是“大明湖”一带这些个摊儿里最好的,没别的,人家的卦灵,据说没有一卦失误过。

  卦摊是四根交叉的木棍顶了块板儿,上头只铺块发了黄的白布,很简陋,看上去一点也不起眼,可是没人计较这个,只要斟灵谁计较这个?

  ”

  桌前横写着四个字儿:“铁划银钩,笔力透“布’,那四个字写的是“铁嘴君平”,左右两边各写着一行字,左边写的是:“专断吉凶’,右边写的是:

  ‘兼医各症’他会的可真不少。

  卦灵,还能治病的“铁嘴君平”是这么个人,既小又瘦的一颗脑袋,头上扣一顶八下透气、脏得都发了亮的黑帽,脸上皮包骨,脸色黄得跟金纸似的,一双耗子眼,塌鼻梁,几绺稀疏疏的山羊胡子,两个黄得都快滴油、一刮能刮下一层、把嘴唇撑得老高的大门牙。

  瞧他坐在那儿那付德性,痨病鬼似的个人儿,要不是他的卦灵,谁敢找他治病那才怪,干脆先给他自己看看吧,他那付德性已经够瞧的了,偏偏坐在那儿不是一会“咳’、“呸’的一口既黄又黏的浸痰,便是挖鼻子,他的本事还真不小,挖出一块鼻涕疙瘩儿来两个手指头一阵搓揉揉成个小球,然后曲指一弹能弹出老远去。

  谁要是倒霉走路打呵欠,非吃颗他这种“能医各症”的药丸不可,这种药丸吃下去,准药到命除。

  人家“铁嘴君平”还自己兴了这么一个规矩,算卦也好,看病也好,每天只十个人,少一个不干,多一个不行,十个人一到,他就起身进“铁公祠”里去了,这第十一个就是天皇老子,他也不会看一眼。

  今儿个跟往常一样,卦摊儿前围满了人,铁嘴君平坐在那儿先吐几口浓痰,挖了一阵鼻子之后,这才慢条斯理的抬起了那双耗子眼:“算卦还是看病?”

  摊儿前站了个身穿粗布衣裤的庄稼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他一张脸涨得通红,两手直搓,像是要搓下一层皮似的,低着头嗫嗫嚅嚅的道:“我……我要找个人。”

  铁嘴君平脸上没一点表情:“人丢了?”

  庄稼汉先“嗯!”了一声,接着忙又说道:“不,我有个朋友,多年不见面了,想见见他,不知道他在哪儿……”铁嘴君平道:“男的还是女的?”

  庄稼汉道:“一男一女,只能找到一个就行了。”

  铁嘴君平道:“这一男一女是什么关系?夫妻!”

  “不!”庄稼汉道:“是爷儿俩!”

  铁嘴君平“哦”了一声道:“是父女,这父女俩的生辰八字儿是……”庄稼汉抬起了头,两眼望着“铁公祠”顶,像在想:“男的今年五十,正月初一子时生,属大龙,女的有廿了,腊月初三,丑……不,寅、属、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