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 第四十章 解缙的忧虑

《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第四十章 解缙的忧虑

作者:洋芋炖粉条 字数:1785 书籍: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

  朱棣听后,眉头一皱,心中思索理学为何物。

  难道是程朱理学。

  道衍则将他听到的关于理学之事全盘托出。

  朱棣那不怒自威的脸上浮现出惊讶的神色。

  “少师,你是说那轮滑组与望远镜全都全都运用了理学。”

  道衍点了点头,两件发明倒是让他想起了一位传说中的人物,墨子。

  相传墨子便是精于此道,难道傅林算是墨家之人。

  道衍摇了摇头,墨家自从汉代以后,就已经听不到他们的传言了,想必早已灭亡。

  重新坐回龙椅之上的朱棣左手手指敲击着龙案,他的内心在思考。

  从这个傅先生能够发明出滑轮组以及望远镜上来看,傅先生在工匠方面造诣颇深,不如将之招募进工部,想必工部尚书黄福也会很高兴。

  况且,工部在六部之中并不受人待见,将一位没有功名之人安排进工部之中,想必也无话可说。

  不对,此人还有这各式关于国策的奇思妙想,如果将他放入工部岂不是有些浪费。

  朱棣突然想起道衍似乎还没有与之见过面,不妨等道衍与他建过之后再做打算。

  “少师,三日后宫中有大宴,到时汉王,汉王世子都会前来,到时你可前往会一会这位先生。”

  “是,陛下。”

  与此同时,文渊阁中。

  今日当值的四位大学士分别为解缙,黄淮,胡广,杨荣。

  不过,今日的解缙明显有些心不在焉,那是因为他今日获得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最近汉王频繁出入皇宫。

  这对于支持太子朱高炽的解缙来说,汉王频繁出入皇宫可不是一件好事,这会让汉王在陛下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影响到太子的地位。

  朝中大臣都知道,朱棣一向疼爱自己的这个二儿子。

  如果不是当初自己提及了圣孙的话,恐怕现在陛下还在纠结储位之事。

  解缙的心不在焉被他的江西老乡胡广看在眼里,出于对老乡的关心,胡广决定问询一番。

  “解学士,不知发生了何事,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解缙望了望向他提问之人,乃是自己的老乡胡广,倒也没刻意回避。

  “诸位可曾听闻汉王殿下这几日频繁出入宫中。”

  在场众位纷纷面面相觑,这似乎和他们关系并不大。

  汉王殿下想念父皇母后,常去宫中看望有何不可。

  虽然他们都支持太子,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太子党,而是出于立嫡立长的考虑。

  但是解缙和他们明显不是一回事。

  “解学士,你是否有些逾矩了。”

  内阁作为直接对当今陛下负责之人,本不应该参与册立太子之事,最多只是在陛下询问他们时,发表一番自己的看法。

  在坐的都是人精,也都明白臣子就不应该参与到立储的事项中去。

  他们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那就是立嫡立长,于情于理都合乎规矩,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不过貌似看下来,解缙除了立嫡立长之外,貌似还有其他私心。

  解缙望向说话之人,乃是黄淮。

  对于他所说的话,解缙不屑一顾。

  现在虽然太子初定,但是自己一旦坚定的站在太子的队列,以后等待太子登上帝位,自己的位置可就更加牢不可破。

  至于这些人,解缙的目光望向其余在场三人,全都是目光短浅之辈。

  “诸位,我家中有事在身,恐怕得先行一步,如果陛下前来,诸位需帮我应承一番。”

  说罢便转身离去,胡广则是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己这位老乡的背影,心中升腾起一股不妙的情绪。

  至于解缙,并不是家中确实有事,而是在离开文渊阁后,就来到了太子东宫。

  东宫之内,太子朱高炽有些肥胖的身影正躺在躺椅之上纳凉,他的身前,站着一位少年,正是朱高炽的世子,朱棣的圣孙朱瞻基。

  朱高炽现在正在检查自家世子朱瞻基的功课。

  忽然下人来报,文渊阁大学士解缙来访。

  朱高炽的脸上浮现出一股笑容,他与解缙关系不错,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经籍文学,前一段时间《文华宝鉴》编撰而成,想必解缙就是为此事而来。。

  所谓《文华宝鉴》,就是朱棣收集的一些有益于太子教育嘉言善行,辑编成书,虽然朱棣对于朱高煦极为喜爱,但是对于自己成为太子的大儿子也是较为看重。

  “解学士,不知此行前来为何,可是为了《文华宝鉴》而来。”

  解缙摇了摇头,他知道《文华宝鉴》已经到了尾声,也许即日就要成书,不过他却不是为了这件事而来。

  “太子殿下,可曾听闻,最近汉王殿下经常出入皇宫。”

  朱高炽一愣,就因为这事,二弟去见父皇母后不是常事吗,这有何稀奇。

  “解学士,这是何意。”

  朱高炽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太子殿下需当心,汉王殿下恐怕还觊觎太子之位,此番行为恐怕是想在陛下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解学士多虑了,我那弟弟我心里有数,解学士此事休要再提。”

  解缙见状嘴巴张了张,还是没能说出什么话。

  “刚好我在考教瞻基学问,不妨解学士也来听听如何。”

  “是,殿下。”

  见太子殿下没有听自己话,解缙只好作罢。

  。。。。。。

  江宁县社学之中,傅林的眼神不时地瞥向墙角的那个小门,内心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出去还是不出去。

  出去的话固然很爽,但是每日都出去的话,未免会路出马脚,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到时小门被发现,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考虑再三,傅林还是决定出去,毕竟没有学生的话,在社学内独自等待未免太过无聊,至于去什么地方,傅林还没有想法。

  去钓鱼?傅林将这想法抛诸于脑后,最近几天空军,使得傅林短时间之内绝了钓鱼的心思。

  问着空气中自由的气息,傅林漫无目的的街面之上溜达,对于后世来的傅林所说,大明的娱乐生活属实有些匮乏了。

  不如去秦淮河边走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