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49章 李春芳倒台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第549章 李春芳倒台

作者:肥鸟先行 字数:1849 书籍: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张居正预测很准,果不其然,在四川陷落的正式消息传到了京师之后,明廷立刻爆发了巨大的风暴。

  崩溃首先发生在舆论阵地。

  虽然李春芳执政以来,加强了对言论的控制,甚至顺天府都因为妄议国事这个罪名,而将大牢中塞满了犯人。

  但是李春芳能够管住的就只有普通小老百姓,能控制的也就是明廷京师发行的报纸,他甚至连周围省份的报纸都管不住。

  《山东新报》上刊登了山蒿先的头版文章,这一次山蒿先直接对明廷中书省开炮,甚至直接对李春芳开炮,直指他是懦弱的宰相,是葬送西南大局的罪魁祸首。

  首先还是那一套秦和六国论,山蒿县总结明廷对东南的作战总是失利,原因就是东南是秦,能凝聚占领地区的全部力量,而明廷这边松散如同六国,各地总是想着妥协,见到东南入侵其他省就会觉得没有攻打自己,反而不敢出兵惹怒东南,最后结果就是“今日割一城,明日割一城,被东南蚕食。”

  接着就是那套“蛮夷学”,山蒿先认为如今是“千百年所未有之大变局”,是“大争之世”,和先秦诸子百家时期一样,是思想最动荡的时期。

  旧的儒学心学,都已经无法再解决任何社会问题了,而东南大敌在前,也没有时间去试验新理论。

  所以留给明廷的时间不多了,在这种时候,更不能继续讨论思想,而是应该摈弃在思想上的分歧,学术上的纷争,而是直接集中力量办大事,先让有威望有能力的人执政,先和东南争夺天下再说。

  山蒿先更是直接指出,李春芳的能力不足,对内不足以服众,弥合各省督抚之间的矛盾,在东南那边进军汉中的时候,就无法让四川出兵共同防御。

  而后来东南攻打四川的时候,陕西又完全不肯出兵援助,最后让东南用很小的代价攻占了四川。

  李春芳对外也不知兵,九边新军在朝鲜的战事一败再败,如今就连平壤都有些保不住了,就快要被赶到鸭江边上了。

  所以李春芳的能力,完全无法胜任中书丞相的位置。

  明廷到了如此危难的境地,却由一个不知兵的人担任中书丞相,执掌东南的军政,再这么下去,今日丢了四川,明日就要丢河南、丢陕西、丢山东了!

  山蒿先的文章内容主旨就是那么几个意思,但是文章的煽动性却很强。

  而且他的文章朗朗上口,迅速在京师传播开。

  李春芳看到了报纸之后是勃然大怒。

  《山东新报》是谁的报纸,所有人都很清楚。

  李春芳已经对李成梁做了很多的退步,甚至让他的儿子李如松不到二十岁就担任了辽东副总兵,李家在整个大明的历史上,也是最后权势的将门了。

  这种情况下,李成梁还指使山东的报纸刊登这样的文章。

  “李成梁区区武夫,也想要操持国政?指使什么山蒿先写下这样的文章?”

  李春芳愤怒的喊来了刑部尚书,要求刑部发出公文,要求山东缉拿山蒿先进京。

  刑部尚书也很清楚,山蒿先一直都是《山东新报》的口舌,他是谁的人昭然若揭,既然山东能发出这样的文章,立场已经不言而喻了,这种缉捕文书根本没用。

  就在刑部尚书领了命令头疼的时候,国子监又发生了问题。

  眼看着李春芳逐渐失势,国子监中很快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团体。

  上一次公车上书,领头的国子监监生们,除了佟安一个人不愿意参加科举,其他人都考取了功名,得到了明廷的重用。

  在国子监的监生眼前,出现了一条终南捷径。

  这恐怕是当年带头上书的佟安都没有意识到的事情。

  作为国子监的领袖,邹元标和赵南星看到了这条路。

  在丢失汉中之后,明廷中书省的威信已经摇摇欲坠了,这时候顺天府还在京师的茶馆抓人,但是已经无法控制国子监内的舆论了。

  邹元标和赵南星频频组织诗会,在国子监中串联。

  李春芳也很清楚国子监的危险性。

  国子监中的年轻人没有功名,对现状是最不满的,而且年轻人容易被煽动。

  所以在汉中丢了之后,李春芳就要求封锁了国子监,并且要求国子监不停的上课,加强了对国子监的考勤。

  可李春芳还是没能压住国子监,在邹元标和赵南星的串联下,国子监组织了罢课活动,抗议中书省无能,先后丢失汉中和四川,要求李春芳和之前高拱一样,承担责任辞职下台。

  李春芳接到消息之后,全身都在颤抖,他立刻召来了顺天府府尹,要求他去镇压国子监的罢课。

  可是结果是国子监的罢课还没能压住,科道言官们也开始集体上书,要求中书省处罚陕西总督郭朴,追究他的罪责。

  紧接着各地督抚也纷纷上书,新军大臣李成梁和河南巡抚陈以勤,也弹劾陕西总督郭朴的罪责,要求朝廷罢免他。

  李春芳这下子明白了,自己已经大势已去了。

  他和郭朴并不算是铁杆的盟友,但是罢免郭朴已经是一个信号。

  这表示他的反对者们已经联合在一起了。

  如果自己罢免郭朴,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就要问罪中书省了?

  如果自己不罢免郭朴,那接下来更是要说中书省懦弱无能了。

  反正无论怎么做,李春芳已经失去了言官和地方督抚的支持了。

  最后压倒李春芳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皇室。

  垂帘听政的李太后下旨,询问丢失四川的原因,并且要求中书省广开言论,讨论明廷这几次失利的责任。

  这下子李春芳知道大势已去了,虽然皇室在前后三任的努力下,已经变成了吉祥物。

  但是在法理上依然有号召力,而且李太后的旨意是要求广开言路,这也是符合大明政治正确的。

  事到如今,李春芳知道自己如果不下台,那就要有人给自己体面了。

  李春芳上书明廷,以自己病重为由,请求辞职。

  又一个中书丞相倒台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