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转国运,从女皇登基开始 第21章 初露

  海枫没想到,她竟然因为太子的八卦,一下子成了康熙后宫的大明星。

  单纯为吃瓜也好,或许为自己的子女也好,嫔妃们都借着各种由头,来翊坤宫打听消息。

  她说得嘴角起泡,一一婉拒。

  这个舌根要是敢嚼,下一个被禁足在宫里的就是她自己了。

  就连陈淑怡,海枫都没敢提起一个字。

  可是,陈淑怡太聪明,而且,她还有别的渠道获取消息。

  这件事的结尾,异常诡异,又情理之中。

  安亲王福晋进宫了,专门负责照顾太子养伤。

  照顾到什么时候?

  孝庄和康熙不松口,那谁也不知道。

  当然,她是个极合适的人选。

  从母系血统上看,她是赫舍里皇后的姑母,也就是太子的姑祖母;从父系上论道,安亲王是努尔哈赤的孙子,眼下当着宗正。

  她本人还被顺治留过牌子,要不是他突然去世,安亲王福晋本来应该进宫的,混到今天,妥妥一个太妃头衔,和太后一个辈分。

  首辅索尼这一支赫舍里血脉里头,她是最压得住场面的女性。

  估计这回,康熙下了大决心,一定要给太子个教训。他把太子身边所有人从上到下、从贴身侍从到做粗活挑水的,一概撸个干净,打发去慎刑司议罪;另外挑一批乾清宫老实本分的奴才,到太子的住处毓庆宫当差,几乎等于变相告诉所有人,太子犯错了。

  这么多线索,陈淑怡很快就像个福尔摩斯一样抽丝剥茧,把她的推理给海枫讲了一遍,正确率接近百分之六十。

  “先生,你说,这件事是好还是坏呢?”

  “对当下局势也好,对你也好,恐怕都是坏事。”

  海枫刚刚领教完她的神机妙算,非常敏感地开始追问后半句。

  但是陈淑怡没有理会,直接先讲解前半句。

  “格格知道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在康熙十四年册立太子殿下呢?”

  “那当然是因为赫舍里皇后呀,汗阿玛那么爱她,她又为生育太子哥哥去世。如果不立他,赫舍里皇后多冤枉啊?”

  “嗯,后宫的事情,格格清楚;但前朝的事情,我就更熟悉。在我看来,皇上当时,必须立太子。”

  陈淑怡在纸上依次写下满、蒙、汉三个字,然后将满蒙二字用笔圈起。

  “入关以前,满人主要和蒙古人联姻,取得军事上的支持。入关以后,这招就渐渐不管用了,因为,汉人太多,满人和蒙古人加一起也比不过。太皇太后和先帝爷、当今圣上,都开始接受汉人的文化和思想,学会使用怀柔政策,所以,局面就渐渐稳定下来。”

  “先生说的这些我都懂,可,这和太子哥哥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撤三藩。吴三桂打的名头,是‘共举大明之文物,奚还中夏之乾坤’;那皇上,就得证明给天下看,他尊重关内的文化,愿意改变满蒙风气。从太祖皇帝开始算,本朝之后的三位皇上,没有一位是嫡子,甚至没有长子。皇上早早确立中宫皇后的儿子为太子,就是对华夏文明嫡长子继承制的认可。”

  看海枫有点不解,陈淑怡接着解释下去。

  “皇上立太子时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如果皇上能活到六十岁,太子就得当四十年储君。恕我直言,太子殿下恐怕熬不到登基的那一天。皇上如果真的爱惜太子,就不该如此过早册立。”

  海枫觉得这个人真够妖孽的。

  自己来自现代才知道太子会被废,而她竟然直接预测。

  “为什么?”

  “太子殿下是未来的皇上,那一定就会有人往他身边凑,阿谀奉承,好预定下一朝的权贵位置。再聪明有主见的人,时间一长,也会在恭维中犯迷糊。据我看,索额图就是。他既是亲人,又是重臣,太子殿下倚重他无可厚非。可这样一来,如果我是一名野心勃勃的官员,那就绝对不会往太子殿下身边靠。”

  “因为,奇货可居?就像先生同陈家,想和我联手一样?”

  “对。这就好比押大小,稳赢小赚和博头彩,总有人选另一边。手中筹码少的,甚至没有本金的,一般都会往风险大、但是收益高的那一边选。两边的人都是以身家性命相搏,时间一长,朝堂动荡。皇上其实,还是不立太子比较好。”

  那这么说,太子的倒台,几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他本人优秀也罢,平庸也罢,甚至愚钝也罢,迟早都会被废。

  海枫虽然跟他不大亲近,此刻也有点同情。

  “先生,你说的我懂了。可,这些为什么会影响我啊?”

  陈淑怡恨铁不成钢地用《资治通鉴》敲了下海枫的脑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作者注:出自《汉书·董仲舒传》)。事事我都告诉你,哪一天没了我,格格要怎么办呢?”

  “哦,好,那我想一想!”

  确实,求人不如求己。

  既然下决心要参与到政治斗争当中去,那就不能学成个半吊子,害人害己。

  “我是个皇女,也不能到朝堂上面去,最大的政治价值,就是和亲。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我将来的去处,先生应该已经通过陈廷敬大人,隐约知道了吧?”

  师徒两个都做了个“不可说”的手势,示意彼此。

  “准噶尔,汗阿玛是一定要打的。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打仗……”

  海枫对着那纸上的三个大字,苦苦思索。

  陈淑怡便开口启发她几句。

  “三藩,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他们因何封王?”

  “哦,先生是说,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汗阿玛会带我的哥哥弟弟们去打仗,然后论功行赏,分给他们爵位?”

  “嗯,你倒是把《增广贤文》记得不错。”

  (作者注:明代成书,儿童启蒙读物。)

  “哦,嗯,那书有趣些。”

  好险好险,差点穿帮。

  说到这里,海枫依旧不觉得这和自己嫁给多布有什么联系。

  “爵位这种东西,其实就是汗阿玛一句话。比如恭亲王叔叔,他就没有正经差事,空有个亲王名头。”

  “格格,皇上一定会给阿哥们实权的。”

  “这又是……”

  海枫刚想问一句,看到陈淑怡严肃的脸色,只好咽回去。

  看来,今天的家庭作业,就是这个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