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第八十二章 欢喜过年

《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第八十二章 欢喜过年

作者:无名.月色 字数:4503 书籍:回到八零,从挖金矿开始

  汪萍只当这回也是一样,跟着一起把面给发上了。

  第二天她特意起的晚些,听见外屋地里传来的剁菜声,忍不住的笑。如她所想,果然是准备拉包子。

  冬天的菜也就这么几样,谁家都是如此,白菜、酸菜、大萝卜,菜上差不多,就只能在肉上作文章。

  赵家的包子什么样,汪萍那是早就见过的,一盆菜里放不多点的肉,眼视不好的都找不着。

  今年她额外多割了二斤肉,本来是找算烧成肉块儿就着米饭吃,前两天叫李翠珍给气着了,这回就想找补回来,就一鼓脑的把三斤肉全都剁成了馅,准备下手狠些打脸才会更响亮。

  一盆包子馅和好了,汪萍故意把桌子往上屋的方向挪了挪,靠的近些才更有伤害性。

  鲤鱼戏荷花图案的搪瓷盆儿里,切碎的酸菜叶子上,点点腥红红的肉沫很是明显。

  汪萍慢悠悠的捏着包子褶,没回身的跟屋里的小儿儿念叨着:“老儿子别着急,妈给你包大肉包子吃。知道你爱吃肉,妈今儿可是放了好几斤的肉呢,可跟那些个放的全是菜的包子不一样,一会儿你吃了包准香的掉牙。”

  这话明着是对着姜家小儿子说的,实际上冲着谁更多些,不言而喻。上下屋里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那都听明白了。

  依着李翠珍那打死不会服软的性子,就算她说的是事实,那也不能干巴巴的就这么让她说,总得找点儿别的顶回去。

  这也是两家女人日常的惯有模式,汪萍甚至都想到她可能回击的话了,连应对词儿都一一想好了,就摆好了姿势晴等着呢。

  大出所料的是,她的话音都落下了十好几秒钟,也没见对面屋里有接茬儿的声音,就好像是没听懂话里的暗暗的嘲讽一样。

  正当她感到有些奇怪,犹豫着要不要再说上一段,把对方给逼出来时,就见李翠珍端着一盆包子馅出来。很是用力的拍放在了支起的木头桌子上。

  临了还斜着瞪了她一眼,抹回身又回到屋里去搬下一趟。

  汪萍就这么看着李翠珍往返了三次,把三盆菜馅全都端出来,在对面的桌子上一字排开。靠着桌后边位置上是发好的一大团的白面,纯白色没带苞米黄的纯白面团儿。

  再低头瞅着自己面前掺了一半儿小米和半瓢苞米的三和面,顿时觉着不香了。不过,好在还是馅料是主要,这个占了上风才是风。

  还是洋洋得意的直起腰,想损嗒一顿那三盆馅,全都是菜,加一起也没二两的肉,可这眼睛往上一扫,直接就愣那儿了。

  这是什么,都是什么,红通通的怎么全都是肉,菜呢,菜哪里去了,怎么就那么一点点绿?

  准备好的一堆损贬词,这一刻全都被眼前这一盆盆的红给晃没了踪迹。再想不起半个字来,大脑里是一片空白。

  想要凭着三斤肉占个上风,没成想反被狠狠的打了脸。

  好在是李翠珍没跟她一样,出来唱声,要不这脸更是丢大了。

  就这也整得挺难堪,两家包子差不多同时间出的锅,小儿子姜顺直嚷着说:“说好的大肉包子,里头尽是酸菜,不好吃。还是上屋赵家的包子香,闻着全都是肉味儿。”

  汪萍那个尴尬啊,造了个大红脸,扯着小儿子直骂:“给你吃洋性了,这么多的肉还吵吵着不好吃,改明儿个包全是酸菜的看你饿了吃不吃。”

  姜顺一阵的鬼哭狼嚎,扒着门框叫他妈拍了好几巴掌。

  赵家人聚在屋里桌子前吃大包子,只当做没听见。

  家里人口多好干饭,一顿中午饭干掉了一锅联半的包子。剩下的三锅联多,放凉了拿到外头去冻上。傍下午的时候,冻硬实了就拿布口袋都装起来,放进仓房的大缸里,盖上盖子拿块石头压住,防止再有夜行的小动物爬进去祸害了里头的东西。

  包子拉好了,对联也贴上了,年前的准备工作就算是告一段落,就等着过年了。

  二十九这天,全家一起出动,去镇上的澡堂子泡了个澡。

  镇南街汽车队的澡堂子,属于对内性质的员工澡堂,年前分了些澡票给家属。

  也是凑巧了,赵文多年前给大刘送节礼,正赶上有人拿澡票顶肉钱,她也跟着换了几张。

  这个时候,全镇也没有一家公共性浴池,几家澡堂子都属于内部性质,只面对自家员工开放,就是家属也要等到年节福利性的发放澡票才能进去。

  大刘说,那人是汽车队管后勤发放澡票的,往年也是这时候拿出来换东西,算是他这肉摊上的一位熟客,大家也都知道是咋事,彼此心照不宣。

  澡堂子对外一开,那是只认票不认人,只要票对,谁来洗都没关系,没有人去核对。

  这还是赵文多第一次洗澡堂子,一大群人泡一个池子里,搓洗擦,一连串动作下来,一池子的清水就变了颜色,由浅到深,那画面太美简直不忍直视。

  强泡了二十分钟,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悄没声的起身溜了。穿好了衣服,出去外边替换李翠珍,抱着小五坐在长椅上等着发呆。

  “小姑娘抱着的是个弟弟还是妹妹,几个月大了?”旁边坐着个中年妇女,同样都是先洗好出来等家里人。干等着无聊发荒,就出声搭话。

  赵文多见她纯属好奇,没带丝毫的恶意,也就回应了句:“是弟弟,一个多月了”

  “哦,才一个了月啊,看着可不像,跟两个月大小一样。这是喂养的好,白胖白胖的怪招人稀罕的。”女人凑过来,舌头顶着上牙巧打着响儿逗弄了两下。

  赵文多不善言辞,又是个陌生人没什么话可聊,只听着她说,低头跟着一起看小奶娃。

  家里伙食的提升,李翠珍的身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多的奶水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养补,渐渐多了起来。刚开始只能喂个几口,到现在免强能囫囵个七八分饱。中间再贴补喂点奶粉,小五倒是吃的极好。

  初生时的大红脸已经褪变的白白嫩嫩,咧嘴乐的时候,一口的红牙床没牙佬,可爱的不得了。

  “这么大的小婴孩儿最是好玩儿,一逗就嘎嘎的笑。等着再大一点,会翻身会可哪爬了,那动作才叫快呢,稍不留神就能摔地上。那时候就得家里大人好好看护了,身边离一会儿人都不行。”

  女人不紧不慢的念叨着,似乎也不指望着眼前这小姑娘回答一样,径自说着养孩子经。

  直到说了好几段,觉着没什么可以再说了,这才把话题转到赵文多身上。

  “小姑娘多大了,有没有十二,瞅着不太大。”

  “十二,过了年。”赵文多觉着自己要是一句话不接,她能一直说下去。

  女人拍了下手,一笑道:“嗨,真叫我猜对了。不过,我看你脸生,是谁家的姑娘,我怎么没什么印象。三车队的这些家属我差不多都见过,难道是老李家那打小送人的三姑娘,也就她我没见过面儿,听说是这阵子找过来了。可这小的又是谁,养你那家人的弟弟吗,可没听说老李又添新丁了呀,再说他老婆还能生吗,都好五十了,比我都大半年呢。”

  赵文多很想告诉她,她的确是李家三姑娘,只不过此李非彼李,压根就不是一家儿。

  见过自来熟的可没见过这么熟的,一个话头儿能引起这么多的话来,不认识这个老李,却从她口里听了一连串的李家事,只是刚见面的陌生人,露出这么些的信息真的好吗?

  赵文多一直都没应声,女人也发觉出不太对劲儿,话多脑子却是不笨的,前后左右的这么一联系,倒是想明白了,露出了然的表情,放轻了声音,道:“哦,原来你们不是车队家属啊,那你们这澡票是从小史那里弄的吧,那小子也是不容易,家里有个瘫子老妈,这两年车队效益又不好,经常开不出工资,他不想点儿招弄点钱怎么过。”说完叹了口气,像是跟着想起了自家的难处,神情有些落莫。

  直到这里,赵文多算是听着了点儿感兴趣的东西,问道:“怎么,现在车队很难过吗,不是说挺挣钱的吗?”

  有句流行语:引擎一响黄金万两,轮胎一换成千上万。汽车司机这是个技术工种,在这个车子较少的年代,那是有面子挣的还多,是个人人羡慕的行业。

  女人叹了一声,道:“那是以前,自打这放开了以后,队里的接到的单子就少了很多,听说都被南边那些人给抢走了,人家早先一步公转私,很多人干起了私营车,比起来接单子更容易。”

  “那车队领导都不管吗?”

  “怎么管,他们又不是雇主,平白无故也变不出大单子,就只能这么拖着。依我看,再这么下去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谁家不是好几口子,一张张嘴都等着吃饭,老这么见不着钱,谁也受不了,到最后迟早得解体。”

  赵文多没接话,却是知道她的这些话很快就会成为事实,多少的国厂都转为私有化,这样的一个分支车队,转变是必然的趋势。

  可这些话对方说可以,她却是不好说的,默声当个安静的听众即可。

  一个小时后,赵家的几口人相继洗好出来。

  中年女人先一步等着了要等的人,二十分钟前走的。赵文多在之后的闲谈里知道她叫周梅,男人姓贺,是三车队二小组的组长,底下管着七辆车和司机。家就住在车队家属红瓦房,二排的第一家。

  洗整好的一家人,奢侈了一回,花了平日里三倍的价钱,叫了两辆三轮车回了家。

  随着太阳西落,二十九这天就这么过去了。

  大年三十,李翠珍一大早就起来做饭。红烧鲤鱼、扒肘子、焖小鸡、炖豆腐、炒白菜、煎茄盒、溜三样、拌萝卜,整整八道菜,一锅的大白米饭。

  六点钟多一点,饭桌子就摆放好,除了热气腾腾的一桌子饭菜,还每人都倒了半碗的果酒。

  小五奶娃娃喝不了不算,小四是浅浅一个碗底儿,也就一口的量。

  一家人排坐好,等着李翠珍最后一个上了桌,同举起酒碗挨个碰了下,过年了!

  除夕夜是在一串鞭炮声中度过的,年夜饭是一锅联的饺子,大白菜肉馅的,就着红通通的红果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饺子就酒,越吃越有。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大年初一的饺子一吃过,就正式进入了正月里。

  初三、初四回娘家,赵家都是没有成婚的姑娘和小子,只有当妈的李翠珍是嫁了人的妇女,可她亲妈改嫁之后没过多久就没了,那娘家早就不算是什幺娘家了,这些年也都没回去过,自然也就没有这一说了。

  娘家回不去,可是娘家人却是有一个,同村里住着的李翠娥,是她同父异母的姐姐。两人都没有了爹妈,一起从那个后爹家里跑出来,在白浪里村落脚,结婚生子。

  每年的这时候,两姐妹都会凑到一起,唠扯聊上小半天,吃顿饭,是亲情也是心理偎依。

  到了正月初五,开始走戚串门,亲朋好友带上几样节礼,登门拜年。

  这天村子里进的人会多起来,谁家有个陌生面孔也都不稀奇,差不多都是来拜年访亲的友朋。

  赵家的情况有些特殊,赵明玉和李翠珍都是没了亲爹娘的人,十六七岁的年纪,就都离开了家。这些年有那么几门亲戚也都离的远,生份的不联系了。

  也就是住的近些的远亲吴大奎和带着血缘关系的姐姐李翠娥,是两人各自唯一还在来往的亲戚。

  李翠娥那里前一天的回娘家日李翠珍已经去过了,今天也就只有吴大奎拎着酒水、果子点心,过来少坐了一会儿。

  吴大奎是本村人,自然算不上陌生脸孔。抛开他,赵家这一天跟往年一样,都没见到外人来。

  比起赵家的安静,下屋的姜家就显得热闹了。

  早上九点多钟开始,到下午两三点钟,五六个小时里来了四五拨的人。姜家的亲戚、工友、朋友,似乎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全都赶着一个时间段登门。

  这些人里有来了放下东西说两句话就走的,也是留下来吃完中午饭再回去的,还有聊了半天还在屋里呆着的。

  总之是,这小半来天儿,姜家的三四十坪的房子里就没断过人。

  上下屋住着,那边有什么动静,这边听得一清二楚。每每汪萍那尖细嗓子里发出大笑声传过来,李翠珍都会拿极为看不上的眼神剜过去,叨叨上一嘴:“真是够能得瑟,有什么好聊的笑这么大声,一辈子没笑过呀。”

  汪萍显然是笑过,而且还是笑了很多次,也不知道那边是怎么样近面的亲友,关系好到如此程度,不时会大笑数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到了下午,姜家的客人大多来了走,这样的声音算是告一段落。

  不光是李翠珍怨怼满腹,其他人也都松了口气,可算是消停了。再听下去,耳朵都好震聋了。那笑声又尖又细不说,还曲溜拐弯,忽高忽低,都敢上魔音穿脑了,听上一会儿都觉脑袋瓜子嗡嗡疼。

  也就是这稍歇耳朵的工夫,外屋门开了。老旧的木板总是发出沉闷的‘吱嘎’响声,让屋里的人轻易就能捕捉到。

  这又是谁来了?

  刚觉着歇上一会儿的赵家人,不约而同的生出这一问。这实在是听的有些怕了,过了这大半天光见下屋来人了,闹哄哄的不说,这笑受不了啊。

  “不是他们家客人,是老二回来了。”赵文英先一步从外屋地里的小窗户上瞥见了些赵文兰的身影,再听见门响,估计了下这个距离走到的时间,开口道。

  哦!还好不是,几人如释重负。

  赵文兰今天是半天班,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正月里都是这个班次。过了十五以后才会恢复成原来的正常时间。

  这个时间是厂里临时的决定,放假前只说大正月里的,早上上班的时候晚些,放到九点钟,下午下班的时间并没有公布,只当是跟原来一样,五点来钟才能放工。

  早上出门的时候,家里人也只当是她晚上才能回来。傍下午这个点儿就来家,显然是出乎意料的。

  赵文兰今天穿的是崭新的蓝布工装棉袄,里边是灯芯绒的上衣裤子,外衣里头的是件大红色的鸡心领毛衣,里头衬着那件赵文多给买的碎花的确良衬衫。

  进了家门以后,棉袄和外头的灯芯绒上衣都脱了,只穿着衬衫和外头的大红毛衣,高腰的米咖色灯芯绒长裤。

  赵文兰约有一米六五的个头,肩削细腰,身姿纤纤,大红的毛衣碎花的衬衫,红艳中带着素雅,极为矛盾的组合却显出她别一样的精致美丽。

  这样的一身,也是相当的吸引眼球。加上她又是一等一的像貌,足以穿出惊艳了时光之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