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兴大明 第1章:永乐大帝

《武兴大明》第1章:永乐大帝

作者:纨纨纨纨纨绔 字数:1844 书籍:武兴大明

  永乐七年,八月二十,顺天皇城。

  “报!”

  急促的喊声,疾驰的健马,飘扬的红翎,直直的穿过大明还在修建的新都顺天皇城,朝着皇城的北部而去。

  那里,是大明未来的中心,目前仍在修建之中的顺天府皇宫。

  也正因为还在修建的缘故,传令使并没有进入皇宫,而是在靠近皇宫的时候拐了一个弯,转进了顺天皇城的西干道中。

  赵王府。

  门口牌匾上明晃晃的三个大字表明了此间府邸主人的身份,正是大明赵王,朱高燧。

  “报!”

  传令兵翻身下马,完全无视了王府门口的护卫,直直的冲进了王府之中。

  这,便是传令兵的特权。

  “禀赵王殿下!我大明北征大军战报!”

  在见到急匆匆赶来的朱高燧后,连续奔驰了四天三夜的传令兵终于是泄掉了胸中一直支撑着他的那口气,瘫软在地。

  按大明律例,军情按紧急情况可分四百里、六百里以及八百里加急的马上飞递传递。

  自永乐二年受封赵王之后,朱高燧就奉其父永乐皇帝朱棣的命令镇守北平,以他的经验,一看就知道这传令兵定然是以最高规格的马上飞递来传递消息的。

  不然,不至于将消息交到自己手上后就累到瘫软在地,生死不知。

  “来人!宣医官!”

  朱高燧高喊一声,然后打开了手中封着火漆的军情战报。

  “爹……”

  听到声音的朱瞻坺从后院中走出,看着被搀扶下去的传令兵,又看了看自家老爹那紧皱的眉头……

  他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你爷爷呢!?”朱高燧猛地攥紧了手中的密信,转头看向了朱瞻坺。

  在自己父亲的表情和目光中,朱瞻坺看到了三分愤怒,三分急切,三分镇定,以及……

  一分慌乱。

  “按照行程,爷爷这个时候应该是在庆寿寺的。”

  “走!”

  ……

  朱高燧撂下了一句话,拉着儿子就朝着王府外走去。

  -----------------

  顺天皇城西侧,一座寺庙静静地伫立在这里,香火不旺,但僧侣众多。

  这一切,只因为这里的住持是大明的黑衣宰相,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

  “老和尚……”

  庆寿寺内的大雄宝殿中,朱棣身着团龙常服,虽是盘膝坐在蒲团上,也似僧侣一般左手持珠,右手犍稚,但其所表露出来的形象却完全不似是一个僧人。

  也不似是君临天下的大明皇帝。

  或许,也就只有在这个曾经放言让自己戴上一顶白帽子的姚广孝面前,这位永乐大帝才会表露出如此姿态。

  “你说,朕……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吗?”

  充满规律的木鱼声随着朱棣的声音响而停下,坐在朱棣身旁的姚广孝睁开眼睛,转头看了看那位可以说是被自己一手顶上来的大明皇帝。

  “更进一步……可能性不大,只要不倒退,陛下必将青史留名。”

  作为多年的搭档,姚广孝自然知道朱棣所问并非是大明的未来,也不是朱棣的未来,而是永乐皇帝的未来。

  靖难一役,虽然最终以胜利收尾,但作为大明的第三位皇帝,朱棣的头上始终凝聚着一团名为叛乱谋逆的阴云。

  “自古以来,强如秦汉,兴盛如唐,其轨迹无疑不是从初建时的拮据到强盛,而后渐渐腐败,虽然偶有中兴之主,但最终还是会走向灭亡。”

  “人有生老病死,王朝亦有兴盛衰败,这是人力难以干预的过程。”

  “而陛下要做的,就是教导好大明未来的支柱。”

  “贫僧认为,陛下只要做好这一点,就足以达到陛下的目的。”

  “是吗……”看了看面前的老伙计,又看了看大殿上方那宛如俯视众生的鎏金佛像,朱棣若有所思。

  ……

  “爹!爹!”

  就在大雄宝殿内陷入沉寂的时候,一道急促的喊声突然响起,打断了朱棣的思绪。

  朱棣的眉头拧成一团,被这般打扰显然令他很是不悦,但旋即,虽然眉头依然紧皱,眉宇之间的不耐却消失了。

  因为朱棣很清楚,自己那个小儿子还是有能力的,这一点从这次北巡中就能看出来。

  从三月十九抵达顺天府开始到现在,中间夹杂着大明北征、天灾以及修建顺天府等诸多事宜,但朱高燧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庆寿寺一行,不仅是朱高燧,可以说但凡是个大明官员都不会随便打扰自己。

  而如今,自己那个小儿子却来了,而且还如此急切,那必然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

  思及至此,朱棣丢掉手中的持珠和犍稚,站起身来看着门口。

  “启禀父皇!北征战报!”

  急匆匆冲进大雄宝殿的朱高燧砰的一声跪在地上,双手呈上了那被攥得有些发皱的军情战报。

  在他的身后,朱瞻坺落后一步,但也是进了大雄宝殿,跪在了自己父亲的身后。

  -----------------

  赵王府。

  在朱瞻坺看来,自己的爷爷,也就是那位历史上唯一一位以皇帝身份达成封狼居胥成就的皇帝,并不能算作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最起码,在政事方面就很不合格。

  此次北巡,南京应天府的事宜被交给了当朝太子朱高炽,而即便是到了顺天府,也很少插手这边的政事,仍旧和永乐二年到现在一般,交给其幼子朱高燧处理。

  而今天,朱瞻坺终于见到了自己这位爷爷,也就是这位永乐大帝在政事方面的能力。

  “夏原吉,即刻派人联系应天府,调动户部钱粮,稳定宣府以及周边一带的百姓!”

  “金幼孜,即刻派人安抚百姓,此番北征战败,虽然我大明仅损失一千余人,但败了就是败了,且一公四侯皆被伏身亡。”

  “消息一旦传出,势必会引起边关百姓的慌乱,届时你与夏原吉配合,安抚百姓!”

  “杨荣,你即刻命人前往山东传信,命郑亨、陈懋时刻做好调动备倭军的准备!”

  ……

  朱瞻坺低着头站在自己父亲的身后,抬眼瞄着老爷子有条不紊地下达一条又一条的命令,心下佩服。

  因为朱瞻坺心里清楚,虽然自己早就知道这件事会发生,但在听到消息的时候也多多少少的有些慌乱,但老爷子却能够做到立刻镇定下来,并且有条不紊地做好安排。

  哪怕自己先知先觉,但能力上,仍旧是差得太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