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兴大明 第9章:反应各异

《武兴大明》第9章:反应各异

作者:纨纨纨纨纨绔 字数:1814 书籍:武兴大明

  翌日,清晨。

  秋末的草原,不似中原那般还留有几分暖意,足以让人发抖的寒气让草原上多了一股氤氲的雾气。

  而在这氤氲的雾气之下却并不是什么美如画的风景,而是一片焦黑的土地。

  “咳咳……”

  于洪武二十二年被大明册封为福余卫指挥同知的海撒男答奚剧烈地咳嗽着,同时眉头紧皱地翻看着地上的焦土。

  “这是什么……”

  看着焦土上的灰烬,感受着空气中仍旧刺鼻的气味,海撒男答奚心中疑惑。

  “到底是什么,能让两千余人毫无抵抗能力?最后甚至化为了一撮灰?”

  “明廷又有了什么令人震撼的火器了吗?”

  面对着面前这超出了自己理解范畴的画面,海撒男答奚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多。

  然而,却没有人能够解答他的疑惑,因为他派出来截杀朱瞻坺的一千余人已经全部化为了焦土,无一生还。

  而且,他不知道的是,在如今这个世界上,除了面前这幅场面的缔造者朱瞻坺之外,没有任何一人能够解答他的疑惑。

  ……

  迤都。

  在看到面前这口泉水的时候,朱瞻坺就知道他已经远离了兀良哈三卫的范围,进入了正常的行军路线。

  “世子殿下。”

  朱瞻坺刚下令全军休整,补充饮水的命令,朱承就走了上来。

  “昨夜……”

  “放心吧。”朱瞻坺笑着摆了摆手。

  “那种武器我也没多少,昨夜就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

  朱承微微低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不过朱瞻坺知道,自己的说辞,朱承应该是不信的。

  昨天晚上,朱瞻坺仅仅只用了三人为代价,就全歼了福余卫和泰宁卫派出来截杀他的两千余人。

  而朱瞻坺之所以能够达成如此低战损的胜利,完全是仰赖一种武器。

  一种在后世大名鼎鼎,但同时也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器。

  白磷弹。

  当然了,朱瞻坺自然造不出后世那种水准的白磷弹,他所制造的白磷弹只是在开花炮弹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并未增加粘稠剂,反倒是添加了火药。

  简单来说,就是这玩意儿一点就爆,然后内部的白磷就会随着弹体的破碎以及内部的高压力喷洒而出。

  白磷的燃点极低,但燃烧温度却极高,一经引燃便能达到一千摄氏度的高温,且在接触到生物的体表后会持续燃烧,直至烧穿骨头。

  这就是为什么昨夜福余卫和泰宁卫的两千人没能有一个活口,因为这白磷,沾之即死。

  不过,朱瞻坺倒也没说谎,就现在来说,这白磷弹他虽不是一点都没有了,但也所剩不多。

  就以昨天晚上那个消耗的速度来说,也就顶多再用一次了。

  以前他早就搞明白了简易白磷弹的制作方式,只不过碍于锦衣卫的存在,他一直没有敢去生产。

  毕竟,这要是被锦衣卫发现了,那最终这白磷弹一定会被交给朝廷的,这不是朱瞻坺想要看到的。

  现在虽然用出来了,但还能瞒一瞒,因为昨夜朱瞻坺特意挑选了自己父亲的护卫来运送和使用白磷弹。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三个伤亡的原因。

  神机营是大明的重要兵种,火器更是机密,朱瞻坺无权调动,虽然他知道火炮怎么造,但却不敢造。

  只能派人带着白磷弹冲入敌营。

  只不过,事情的发展速度是朱瞻坺始料未及的。

  ……

  应天府,皇宫,乾清宫。

  距离朱瞻坺出塞遇到袭杀已经过去了七天,而因为朱棣特意交代过,所以只要是事关塞外的消息都是着重处理的。

  不像以前那般被送给据守顺天府的朱高燧,而是直接以八百里加急送到应天府,亲自交到朱棣的手中。

  “这小子,支开朱勇去做什么了?”

  看着战报上歼敌两千余的消息,朱棣眉头紧皱。

  “陛下,眼下似乎并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在朱棣的身侧,一名身着蓝色官袍的官员开口说道。

  “此次出塞,赵王世子殿下虽是先下一城,歼敌两千有余,可以说算的上是奇功了,但毕竟手段有些不太好,容易让人诟病。”

  “可以想象,待到赵王世子殿下班师回朝,必然有不少人会参上一本。”

  朱棣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眉头皱的更紧了。

  杨荣说得对,朱瞻坺看似是取得了战功,但其手段有些过于残忍了,想也知道,那些本就对武将不是很包容的文官定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到时候别说是功劳了,不处罚朱瞻坺就算是不错的了,功过相抵可能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先等等吧。”朱棣有些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

  “那些人不管有多么的不满,也不可能立刻召回瞻坺,再怎么也得等瞻坺将那十万将士带回来再说。”

  “等到时候就差不多要过年了,届时就以准备北征之名,让老三在顺天府好好地守着,这样瞻坺也就不用来京了。”

  “不管结果如何,都等到明年北征结束之后再说吧。”

  ……

  杨荣闻言低头,没有再开口。

  朱棣这种摆烂似的做法并不是他期望的结果,更不是他提起这件事的初衷。

  内内阁三杨,在后世人看来可能杨士奇的名气最大,但殊不知,在永乐朝时期,最受信任的却并非是杨士奇,而是杨荣。

  而杨荣能够取得这份荣宠,和他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眼下鲜少有人知道,杨荣其实是个心思极为深沉的人,别的不说,就说他作为太子党的一员,但却能够在整个永乐朝存续的二十二年中,让朱棣一直以为他是自己的人,而非太子的人。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永乐十二年汉王对太子发难一事中,杨溥含冤入狱十年,而杨荣却成了除金忠之外唯一一个没有受到连累的。

  而现在,出于支持太子的太子党成员身份,杨荣向朱棣提起朱瞻坺杀敌两千余一事,为的是要压一压赵王一脉的势头。

  但现在,朱棣不仅没有如他所想的那般去打压赵王一脉,反倒是有一种偏袒的感觉。

  这让杨荣的心中敲响了警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