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232.宿麦将收(求订阅月票)

《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232.宿麦将收(求订阅月票)

作者:胡说怼八道 字数:2025 书籍: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刘备的未来几年发展方向,是徐庶思考良久后,又与诸葛亮讨论了一番定下的。

  往南,荆州的势力范围是不能明目张胆的侵占的,但是往北,侵吞一些…不在荆州掌控范围内的地盘,并没有德道方面的冲突,是可行的。

  因此,除了在堵阳大力发展民生之外,徐庶也建议刘备多从曹操地盘上抢些百姓过来,因为,任何事情,百姓…才是基础中的基础。

  “防线北推?”文聘略愣。

  荆州北面的这些个县城,因十分靠近中原,本就历经了多次战乱,即便是刘表想掌控…也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因此那时候便把宛城借给了张绣。

  结果张绣一投曹,宛城以北的区域,几乎都被曹兵把控。

  如今,哪怕拿回了宛城,那几个地方仍是一片双方势力交错的地带,实际掌控那片地方的,仍是曹操。

  所以,文聘才愣了。

  显然,徐庶的建议…简单来说,就是要刘备借着荆州的力量发展起来。

  这对刘表来说,不一定是好事…但似乎,也不是坏事?

  刘备这边的战斗力,他是有过分析的。

  不说刘备自己,光是刘备那三弟以及身后那银甲将领…便是十分难对付的。

  如今汉家天下到了这般地步,刘备作为汉室宗亲,又有着左将军、豫州牧的名头,发展起来了…便能与刘表一道努力,似乎也不是坏事。

  文聘纠结了一番,但还是在大义上说服了自己。

  “是。”徐庶点头,而后分析,“堵阳、宛城以北区域,如今多数为曹军之掌控,但这些地方实则是荆州之境。”

  文聘点头。

  “吾主受荆州牧收留,自是要为荆州出一份力的。”徐庶笑着,接着道,“最重要的是,能削弱曹贼实力,进一步将荆州的兵力,推向许昌。”

  “当然,若有机会能迎回天子…那是再好不过了。”

  众人都是点头。

  “只是…那些地方,并无高城可守。”文聘还是有所疑虑。

  那些地方会被荆州放弃的另一个原因,其实是因为那边无法坚守,若能建立稳固的防线,荆州这边是不会放弃的。

  以刘备目前的兵力…要把北面一带都守住,那几乎是痴人说梦。

  “此次,曹贼北击,定然会对许昌多有防御。”徐庶解释,“但兵力就那么些,曹军不会费心去守这块区域,一旦我等进攻…对方定然直接放弃这几个小县城,把兵力留回许昌。”

  文聘叹服,“先生高才。”

  是啊,有着去年那次的榜样,天下人都知道荆州也有迎天子的心思。

  一旦荆州出兵,对方的防御重点一定是许昌,而不是这些个无关紧要的地盘。

  “元直所言,亦是备心中所想。”刘备感叹着,“这些地方,本为荆州之地,自然该在景升兄的掌控之内。”

  “备受景升兄恩德,还不知何以为报呢。”

  …

  又几日后,刘备与文聘这边接到了襄阳的消息,内心皆喜。

  宛城成门外。

  “既然蔡军师要领军北上,那备便令吾三弟为先锋,先行往北打点一番,备这便回堵阳,静候蔡将军。”

  “那老夫,便预祝左将军,一路高歌,得以凯旋!”文聘拱手,认真的祝愿。

  “多谢文将军!”

  于是,刘备一行人便与文聘分别,往堵阳而去。

  …

  襄阳这边,黄月英在知道刘表那边定了大方向后,也就没有过多关注了。

  曹老板运气很好,刘老板…在这个时期,运气好像是没有那么好的,所以…万事尽力便可。

  冬小麦的长势,随着时间推移,麦穗已沉甸甸的挂满了枝头。

  “听说这宿麦可以打出白面粉,做成的汤饼,味道不错!”

  “俺老汉还是第一次种这宿麦呢,以前也没吃过汤饼…”

  田间,不断有老农查看着地里庄稼的长势,也不断的讨论。

  在这时代,并非所有人都能吃到面食的。

  北方或者是中原地区,吃面食的机会多,但在荆州这些地方…稻米才是老百姓推崇的顶级作物,因为…口感香甜,又不剌口,比粟米好吃多了。

  “嘿嘿,现在襄阳城里不就有卖汤饼的摊子吗?一碗也不过是两钱…”

  “两钱都能买一斤粟米了!”

  “俺那大儿去吃了一次,说是味道有些寡淡,其他的比粟米好入口多了!”

  “是吧?这些宿麦,交了主家的租子后,咱们再留些种子,到时候后也能尝尝鲜。”

  黄月英也带着人走在田间,听见的,多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心很是满足。

  “可…待得下个月真收了宿麦,再翻整田地,播种禾稻…时间怕真是来不及啊!”也有人担心。

  “担心这般多做甚?反正有一季粮食种成了,再差,还能差过荒年去?”

  有人反驳着。

  黄月英无奈摇头,当然,没有试过一年两季作物的百姓会担心也实在正常,等到时候给水稻插秧了…这份担心,便都会一一消失。

  是以,她不在意这些个议论。

  但她不在意,不代表她手下的人不在意。

  黄武就是在意的人之一。

  “这几位老丈,这冬麦夏稻的法子在楚安都已经种成了,为何还这般担忧?”于是,他蹲下身子,问道。

  “这位郎君倒是好生勇武。”一名老农笑着,而后答,“虽说我等也信楚安君与荆州牧…但,我等到底是没有种过,心里没底,才会有这些疑虑。”

  “可官府已经说了啊。”黄武还是不解。

  这老农便只是笑着摇头,不再答话。

  旁边另外的人才道,“这位郎君,说句不好听的,这官府的话…能信几分?”

  黄武一愣。

  黄月英则是沉默。

  这时代,连荆州这地方的百姓都有这想法…那其他地方呢?

  众人都是过苦日子的,当然知道…真想吃饱,都得靠自己,靠老天爷…而不是,靠官府。

  这所谓的公信力…还真是堪忧啊。黄月英这么想着。

  却见不远处,几名青年士子正与一堆老农交谈,其中…还有好几个比较眼熟之人,比方说…程松与吕登。

  “几位兄长缘何在此?”走过去,黄月英问道。

  “还不是策论之故?”程松随口就回了,而后才反应过来,问的人…是阿楚,于是笑着,“还不是阿楚之故?”

  黄月英眨着眼睛。

  和她,有啥关系。

  “阿楚要我们尽快结业,未来出仕的方向,也有了定计。”吕登在一旁解释,“吾等自然是要来了解了解如今的农事。”

  “为了对比宿麦的亩产,除了学宫附近那些田地,我们好些人都找了其他地方的田地,以获得不同地方宿麦的亩产数量,分析后,可进一步了解。”程松于是接着话茬。

  黄月英笑着,便是理解了。

  这群人…脑子倒是不僵硬。

  再然后…她就见到了还在田里指导这些学子把杂草的黄琮与诸葛均…

  很好,黄琮在襄阳学宫,看起来混的也很是不错啊!

  今日份的,宝子们。

  最近因为五一假期的事儿,所以更新的晚和少。

  之后稳定起来都会补上。

  谢谢宝子们的票票,想要更多些!

  ()

  1秒记住114中文:。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